|
摘自《大正藏第 09 册 No. 0268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正藏第 09 册 No. 0268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二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尔时阿难白佛言:“文殊师利法王子问佛世尊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耶?”
佛言:“阿难!如是,如是!文殊师利法王子问我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诸佛世尊,皆转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
阿难白佛言:“以何因缘,世尊说坚信、坚法、八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声闻、辟支佛耶?世尊!彼之所行是菩萨法耶?”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彼所行者是菩萨法。所以者何?五浊众生心乐小法不求大乘,是故诸佛以方便力随众生性而为说法,以诸众生多乐小法不堪大乘,如来以方便力观其深心,令发道意入佛智慧。阿难!如来以如是方便度诸众生到安隐处,无为无作离心数法,皆悉平等永灭苦乐,无有方所亦无住处,安隐寂静无余涅槃。”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而便默然。时尊者阿难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故如来默然?”
文殊师利言:“尊者阿难!以诸众生闻说是法少能信者,是故默然。世尊说微密之语,唯我能了,今四部众咸生此疑:‘以何缘故,世尊说坚信法乃至声闻、辟支佛耶?’今此百千万亿那由他诸天,亦有百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皆生疑心:‘世尊何故说坚信、坚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乘?’以佛默然而不说此难信法故,诸河泉源小大诸水湛然不流,空中诸鸟亭住不飞,日月不行,一切灯炬无复光照,一切众生无有威光。所以者何?世尊默然而不解说难信法故。”
尔时世尊所住精舍,一万莲华回旋围绕者,皆发此言:“唯愿世尊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我等曾于此处闻九十二亿百千那由他诸佛皆说此法。”
是时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愿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我夜后分与文殊师利法王子,至东方恒河沙佛土,是诸如来皆说此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无量无边不可计数诸佛世尊皆宣此法。”
时虚空中有八十万五千那由他诸天,白佛言:“世尊!愿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我等曾于此处,闻九十二亿百千那由他诸佛皆说此法。”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说坚信、坚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今此四众咸皆默然,乃至无有謦咳之声,今此会中百千万亿众生皆生疑惑:‘世尊何故说坚信、坚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乘?’唯愿世尊,拔此大众心中疑箭,此诸大众是佛时证。”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诸佛世尊所说之法皆有时证。”
阿难白佛言:“谁是证耶?”
佛告阿难:“法是我证,诸佛如来以法为证而有所说。”
佛告阿难:“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菩萨摩诃萨名曰坚信,乃至名曰辟支佛乘。”时尊者阿难,诸大声闻,皆悉一心听佛所说。
佛告阿难:“菩萨摩诃萨,令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信佛知见,信佛知见已,不着色不着受、想、行、识,以不着色不着受、想、行、识故,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坚法。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信诸佛所说法皆悉空寂,信此法者,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信于佛智,便作是念:‘我等亦当成就此智,亦不见此智。’是故阿难!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于五欲乐不生欣乐成就信力,是故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作是念:‘如佛世尊,以不可思议法施诸众生,我亦应学以不可思议法施诸众生。’如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心生欢喜舍一切物,乃至自身尚以布施,何况余物,信行此施而不倚着,于一切处不生悭吝;以此因缘回向菩提,亦不起菩提见,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信心清净无有怯弱,于佛、法、僧心得淳净,守护六情无所愿求,无信众生,于佛、法、僧令生信乐,已生信乐心不放逸,发菩提心不着心相,信知六界与法界等。云何信知?所谓此界以诸音声文字故说,实不可得。信知诸行是无常、苦、空、无我之法,亦信无漏圣戒非戏论法具诸三昧,信一切众生即是灭界,众生之相即是灭相,以无依心见诸众生即是法界,而于此法不见法界。所以者何?法界即是众生无心之界。菩萨摩诃萨如是信者名为坚信。一切众生无有住处。所以者何?自性空故。亦复不见众生形相,见诸众生同涅槃相。所以者何?众生界空,是故即见是涅槃相。若有能信如是法者,令多众生得如是信。是故阿难!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能令诸众生, 信向佛知见;
心不生染着, 是名为坚信。
信诸佛说法, 其性相皆空;
能信解此法, 是名为坚信。
信诸佛知见, 是不可思议;
发心而勤求, 我应得是智。
不生信乐心, 贪求五欲乐;
是信力成就, 是名为坚信。
信诸牟尼尊, 以法施众生;
我亦应随学, 是名为坚信。
信能行布施, 乃至舍自身;
亦不生施想, 是名为坚信。
信能施一切, 不生悭吝心;
尽回向菩提, 是名为坚信。
信向于诸佛, 其心无秽浊;
亦信无心法, 是名为坚信。
能守护六情, 亦不复愿求;
已信解此法, 是名为坚信。
诸不信众生, 以信而建立;
令随顺佛法, 是名为坚信。
以此信向心, 尽回向菩提;
而不得心相, 是名为坚信。
知六界平等, 即与法界同;
以音声分别, 不得诸界性。
信诸行无常, 苦空无有我;
成就是信力, 是名为坚信。
信无漏圣戒, 非是论戏法;
具戒三昧者, 是名为坚信。
信诸众生界, 即是灭界性;
能信如是相, 是名信中信。
众生无依性, 即是诸法界;
如此诸法界, 其性难思议。
若能如是信, 随顺彼法相;
此无畏菩萨, 是名为坚信。
信诸众生身, 毕竟无所住;
其性本空无, 是故无处所。
众生是涅槃, 其性即空故;
以是义显示, 寂静涅槃相。
若能如是信, 名无畏菩萨;
如是诸众生, 皆名为坚信。
阿难善受持, 亦如是宣说;
若有如是信, 是名为坚信。
如是等诸法, 余无量无边;
佛为诸菩萨, 说是差别相。
“如是,阿难!如来.应.正等觉,以方便力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今当为乐此法众生,复以偈颂说菩萨摩诃萨名坚信义。”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皆共和合一心听, 我说佛子诸功德;
布施持戒及精进, 忍辱禅定智慧身。
信向乐求如是法, 不信者信佛净智;
有如是信名菩萨, 导化世间无厌惓。
信解诸法无分别, 其性空寂佛所说;
若能善解如是法, 是名菩萨坚信者。
信佛知见无有量, 发心欲求如是智;
无上大人所有智, 我当何时得此智。
不信欲乐是净法, 不为欲因行恶业;
以信力故乐求法, 有此胜信名菩萨。
信诸如来以法施, 我亦应当如是学;
佛所说法随顺行, 有此胜信名菩萨。
信能舍此上肴膳, 象马金宝及奴婢;
男女眷属所爱妻, 大小村城及国土。
亦以手足支节施, 破骨出髓无所畏;
耳鼻眼目及以头, 有此胜信名菩萨。
信知此身内无主, 是故能以惠施他;
亦复能以妙法施, 以是因缘求佛智。
信能舍此无我身, 见来求者心欢喜;
如是众生我善友, 为菩提舍危脆身。
信如是法菩提因, 以清净心化世间;
闻法不疑佛知见, 有此胜信名菩萨。
知眼无常及耳鼻, 舌身及意亦复然;
知是虚伪不牢固, 为菩提因悉能舍。
见苦众生无信手, 化令住信能信施;
自住慈心愍世间, 皆令信佛最上智。
见着六尘行恶者, 化令回心趣佛智;
不得此心菩提因, 能信菩提无心相。
见诸众生界无智, 不知六界是平等;
此法皆同法界相, 以音声说不可得。
见诸众生在生死, 无常计常痴冥中;
教信诸行是无常, 令信解空无有我。
见诸众生行恶戒, 教令信佛无上戒;
自净戒定诸功德, 有此胜信名菩萨。
见诸众生多懒堕, 教令信佛大精进;
知精进力自调伏, 能持此信名菩萨。
见愚众生计寿命, 教信阴身无有寿;
了知灭界同法界, 若知此法是胜信。
分析此身无去住, 虽复异世业不亡;
所造善恶诸业因, 终不远离此法性。
见众生性无依法, 此界亦同诸众生;
法界平等不思议, 无畏菩萨如是信。
佛说此信无有二, 勤修善行知诸法;
亦为他说如是信, 而不染著于三有。
信如是等众生性, 无有决定常住处;
空不可取无相法, 能信是法名菩萨。
是诸众生如空定, 亦不寂静涅槃界;
不可说有诸性相, 知是法者名持信。
见诸众生信边法, 以寂静法而导之;
故于三界得高称, 亦名持信胜菩萨。
若有如是妙胜信, 发无畏心乐求法;
我法若有黠慧人, 广向时众而宣说。
已说坚信诸功德, 及余种种差别相;
不着三界清净心, 怜愍众生良福田。
长夜布施自调伏, 住清净戒修忍辱;
精进修定及智慧, 行菩萨行心调伏。
以诸相应方便智, 导众生到安隐处;
能令不堕诸恶趣, 有如是智名菩萨。
以真净心动世界, 震起波踊有六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