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净公上人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十五集) 1988/2 台湾大专讲座 档名:03-001-0015
请掀开八十五页,看经文:
【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这一段意思很清楚。开头这是嘱咐阿难尊者要把佛法广为流通,这一点我希望大家都要注意到,为什么?如果不肯流通佛法,那是违背佛旨,违背佛的意思,也就是吝法,吝法所得的果报是愚痴,生生世世的愚痴,这个很麻烦,所以千万不要吝法。学佛的人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回心转意,都能够早证菩提,这是我们的愿望,像四弘誓愿里「众生无边誓愿度」,巴不得他早一天成佛,怎么可以障碍他?所以我们懂得的佛法要赶快去宣传,尽可能让大家都知道,努力去流通佛法,这个功德无量无边。
现在我们看到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佛经后面所印的「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就是不准流通。换句话说,这是为了他要卖钱,你想读这佛经只有跟他买,你不可以翻印,这是障碍大法流通,将来的果报都是愚痴,现在虽然是他能多赚一点钱,后来还是愚痴果报。其实他不准别人翻印,他是不是真的能得到财富?不尽然,诸位要好好的研究《了凡四训》就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他自己真正愚痴造了一个恶果。你广泛的让人家去翻印,欢迎翻印,你每个月得的财富还是一样的,绝对没有损失,如果真有损失,因果律就讲不通,因果律就会被推翻,没有这回事情。为什么不修福?为什么要造这个业?
我们现在看到许多都是这样的,印的经书,甚至于印的《大藏经》后头都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不晓得《大藏经》是哪位佛菩萨把版权给他的?你自己的著作还情有可原,经典是佛说的,自古至今流通到现在,那谁的版权?印出来重新排版就是他的版权,这就是障碍大法的流通。现在录音带、录像带也都是版权所有不准转录,这都是有罪过的,佛是嘱咐『广为多众宣说佛语』,与佛这句话完全相违背。
有很多经书我们拿来一看,后头人家印「版权所有,不准翻印」,我们就不印他的。我拿到黄老居士这个批注之后也怕他有这样的,因为他那个是稿子,稿子后头没有印,所以我还特别写一封信到美国,请美国那边的同修转告他,向他请示可不可以印。他回信转过来之后,他很欢喜,欢迎我们翻印,而且印好之后,希望送几部给他,人家跟佛法完全相应。他自己的著作辛辛苦苦花了六年的时间,他不要版权,欢迎翻印,这个如法。
凡是佛法,利益众生的,决定不能障碍。所以这个录音带,有很多人要来找我,要把这个录音带拷贝到外头流通,他们当然也卖钱,我就说明我的录音带、录像带统统没有版权,什么人拿去转录流通统统欢迎,为什么?我们目的是要利益众生,希望众生得利益。如果我要斤斤计较执着这一点,使许多众生没有闻法的机缘,我们的罪过就大了。他卖钱,有人向他买,也好,人家花钱买去的大概总会认真的听,我们送去,他未必听,因为用送的不值钱,他束之于高阁,他花钱买的一定总会去听个几遍,所以都好。这也算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我们虽然没有财布施,但是我这个录音带他拿去卖也赚了钱,也等于我财布施给他;买录音带听佛法的,那就是法布施,财、法布施统统都有了,何乐而不为之?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流通佛法,决定不要障碍。
『如来今者』,今者是现在。『教韦提希』,因为这是韦提希启请的,她是当机者。『及未来世一切众生』,尤其是末法业障深重的众生修行证果非常困难。末法时期有许多地区是邪知邪见,邪知邪见从哪里看?譬如念佛的人一天到晚只晓得念这句阿弥陀佛,不晓得修三福,这个知见就偏了。教化众生要契机契理,有些众生只叫他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他愚痴,他什么都不懂。像谛闲老和尚那个徒弟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四十多岁才出家,什么都不会,这没办法,所以老和尚教他,你老老实实就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一心一意念这句阿弥陀佛,他念三年念成功。
我们想一想他三福有没有修?他真做到了。第一个,他听老师的话,这就是尊师重道,这一点很难得。老师叫他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他就乖乖的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他做到,他虽然是出家之后父母不在,他尽心修持,他父母也得福。「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他决定不杀生,一天到晚念这句阿弥陀佛,他这个身,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贪瞋痴,他真的没有。三皈他有,为什么?他听话,一天到晚念这句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就具足三皈,就具足众戒。「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表面上看,他一条也没做到,他都不懂得,但是你仔细去想一想,他都具足。他往生那个样子不晓得度了多少人?他站着走的,死了以后还站三天等老和尚来替他办后事,你想想看影响多少人?那就是现身说法做出样子给你看,多少人相信了,多少人看他那个样子发心念佛。这是对一个特殊的对象。
像我们一般人,这三福,这三种净业一定要修,不能偏在一边,偏在一边是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人,才可以用那个方法,不是一概而论。各人的缘不相同,他是不认识字,没有能力读经,我们今天有能力读经,最低限度,我们修净土就是三经一论,论不说至少也是三经,甚至三经里面选一部经都行,天天要读诵。一定要持戒,要依照这三条十一句,一定要做到,这是助修,念佛是正修,正助双修,这样子取西方极乐世界是稳稳当当。
本经的方法是观想念佛,所以这里说『观于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用观想念佛。『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这是佛当年教韦提希,是以佛的神力加持,使她能够亲自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下面是用比喻,『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看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样的殊胜庄严,『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这就是成就不思议的果报。
极乐世界里的受用确实非常自在,如果你抱着贪图享乐的心到那里去,你就错了,换句话说,你就去不成。是什么心去的?是清净心去的,心净则土净。为了那个地方快乐,那个地方好,去享受去,所以过去这些外国人听到我们东方人讲西方极乐世界情形,就有个错误的想法,他说那个地方大概是一些懒惰神仙住在那个地方没事情干,天天在那里享受、享乐,懒惰神仙。细细从这部经里面去观察不是如此,到那个地方还是去修学,尤其在《无量寿经》,你看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那个地方就好像是一所佛教学校一样,到那儿去上学的,每天还有许多功课要做。自己程度稍微好一点,天天都到他方世界教化众生,可见得到那边要做的事情很多。甚至于此地所讲的「读诵大乘,劝进行者」,都是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的工作,他们每天要读经,每天听经,每天在一起研究讨论。十方世界有缘的众生机缘成熟了,都是分身、化身过去教化众生,确实在那边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此地讲「应时即得无生法忍」,这是成就,这个成就在圆教讲是初住以上,在别教里面讲是初地以上,这就是一般讲证果。得无生法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四土里哪一土?实报庄严土。圆教初住菩萨,这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刚刚得无生忍。如果严格的来讲,像《仁王经》上这个标准,无生忍最低的是在七地菩萨,是下品的无生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这三个位次叫无生法忍的菩萨,这个说法太高了。
什么叫做无生法忍?不是说外面一切法没有了,是你心里面念头没有了,一念不生,心里没有生灭的念头。我们现在心里有生灭,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一天到晚打妄想,不知道多少念头在生灭?因为你这个心生灭,看到外面境界相就生灭,就是生灭相。假如我们这个心里头念头一念不生,你会看到外面境界相,没有一个境界是有生灭的,你会看到所有一切境界统统是不生不灭,这个理很深,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到这个境界,所以你用生灭心看外面境界是生灭相,但是一切法不生不灭,这是真的,这是诸法实相。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个真实相?要你自己心里头不生不灭,你这个生灭的妄念没有,你就会看到真相。
这个东西实在讲就好像电影的摄影机一样,电影摄影机目镜里头观察镜头一开一灭、一开一灭,我们看到外面的境界相也有生灭的现象。照下来的底片,一次开一次一张,一次开一次又是一张。现在摄影机通常的速度是一秒钟拍二十四张,就是二十四个生灭。佛说我们念头的生灭太微细,他说一弹指有六十剎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我们弹得快一点大概一秒钟可以弹四次不成问题,普通人弹四次不成问题。四乘六十,一弹指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里面有九百生灭。你们想想看,一秒钟算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两个十万八千,所以我们这个心是生灭心。
在八识里面把心意识排在有为法里头,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不是生灭的。就是你用生灭心看一切境界都是生灭的,如果你用不生灭的心,看一切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这的确是《仁王经》上无生法忍的菩萨才见到。无生法忍是八地菩萨,不动地,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才真正看到一切法不生不灭,世间相常住,《法华经》也是这样说的。这是严格的讲,七地菩萨才证无生法忍。如果把标准放宽一点,初住菩萨就证得,他是证得相似的无生法忍,八地菩萨所证得的是真实。这是实报庄严土的菩萨,这也是得佛力加持,一下就到这个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