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正藏第52册No.2103广弘明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17:5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大正藏第 52 册 No. 2103 广弘明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破迷启悟,离苦得乐。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正藏第 52 册 No. 2103 广弘明集




      广弘明集卷第十六

      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佛德篇第三之二谢述佛法事书启(十四首) 梁简文寺刹像等铭(十首) 梁沈约等

      奉阿育王寺钱启

      梁简文

      臣讳言。臣闻八国同祈。事高于法本。七区皆蕴。理备于涌泉。故牙床白伞无因不睹。金瓶宝函有缘斯出。伏惟陛下。悬天镜于域中。运大权于宇内。三有均梦。则临之以慧日。百药同枯。则润之以慈雨。动寂非己行住因物。无能名矣。臣何得而称焉。故以昭光赤书。贱前史之为瑞。珥芝景玉。嗤往代之为珍。难遇者乃如来真形舍利。昭景宝瓶浮光德水。如观钩锁似见龙珠。自非圣德威神。无以值斯希有。天人顶戴遐迩归心。伏闻阿育王寺方须庄严。施巨万金檀丰十藏。宝陈河府泉出水衡。比丘持土大厦方构。罗汉引绳高塔将表。不胜喜抃。谨上钱一百万。虽诚等散花心符不尽。而微均渧沥陋甚邻空。轻以尘闻。伏启悚汗谨启。

      谢敕苦行像并佛迹等启

      臣讳启。舍人顾疌奉宣敕旨。以金铜苦行佛并佛迹。供养具等赉使供养。伏以六年道树超出四魔。千辐足轮德圆万善。故能闻见悟解逢遇祛尘。天听恩隆曲垂奖被。谨修饰栏宇。斋洁身心。翘仰慈光。伏待昭降。千昌四辩尚不宣心。轻毫弱简岂能陈谢。不任下情。谨启事谢闻谨启。

      谢敕参迎佛启

      臣讳启。主书周昂奉宣敕旨曲赉恩参。臣即尔到建元寺奉候法身。金山戾止。王人劳问荣恩频叠。启谢无辞不任下情。谨启事谢闻。谨启。

      答敕听从舍利入殿礼拜启

      臣讳启。舍人王景曜至奉宣敕旨曲垂逮问。并听臣随从舍利入殿礼拜。谨奉秋色昭澄预表光瑞。臣比身心得无障恼。明陪扈宝函。谨鞠躬恭到。但不生羽翼无假神通。身升净土高排阊阖。足践莲华方兹非喻。升蹑宝梯比斯未重。诱导殊恩实回始望。顾兹尘缚喜戴不胜。谨启。

      谢敕赉铜供造善觉寺塔露盘启

      臣讳启。主书陈僧聪奉宣 敕旨。垂赉铜一万三千斤。供造善觉寺塔露盘。是称杻阳之珍。实亦昆吾之瑶。燥湿无变九布见奇。寒暑得宜六律成用。况复神龙负子光斯妙塔。金鸟衔带饰兹高表。函谷耻其咏歌。临淄恧其祥应。阳燧含景还譬日轮。甘露入盘足称天酒。辞林本阙心辩又惭。徒戴重恩终难陈谢。不任铭荷之诚。谨奉启闻。谨启。

      谢敕使入光严殿礼拜启

      臣讳启。舍人王景曜奉宣 敕旨曲垂劳问。并使明入光严殿礼拜法身。谨奉臣粗蒙恩造明守开恭到遂以劳屡升净土风积水厚不足为喻。微心悚跃上谢无辞。不任下情。谨启事谢闻。谨启。

      谢敕使监善觉寺起刹启

      臣讳启。伏见 敕旨。使监作舍人王昙明材官将军沈徽御仗吴景等监看善觉寺起刹事。爰奉圣恩曲降神力。命斯执事修兹长表。宝塔云构无待喜园。水精特建非差龙海。大龟持泥未足为盛。鹙鹭引绳方斯取劣。仰瞻慈渥喜戴不胜。俯循宿愿私增涕噎。不任铭荷。谨奉启谢闻。谨启。

      谢御幸善觉寺看刹启并答

      臣讳言。即日舆驾幸善觉寺。威神所被金表建立。概泰清而特起。接库楼而上征。既等湛然长均净土。方为佛事永利天人。顶荷之诚臣百恒品。不任下情。谨奉启事谢闻。谨启。

      汝所营建慈悲宝刹。诸佛威神不营多功。裁欲运力即便竖立。幽显欣仰我亦随喜。不得与汝同共瞻拜。以此为恨耳。越敕。

      谢敕赉钱并白檀香充法会启

      臣讳启。传 诏奉宣 敕旨。以臣明法会垂赉钱二十万。白檀薰陆栈香各十斤。黄纸诏书先开泉府。青云好气次集桂宫。货重文龟芳逾丽草。散金庑下止及军吏。积谷充家才斑亲族。未若资此良田方开五盖。入兹法度长出四流。假辞敬祖尚惭难述。借辩君卿犹知非谢。不任荷戴。谨启事以闻。谨启。

      谢敕赉柏刹柱并铜万斤启

      臣讳启。传诏吕文强奉宣 敕旨。赉臣柏刹柱一口铜一万斤。供起天中天寺。九牧贡金千寻挺树。永曜梵轮方兴宝塔。夏羞神鼎晋恶相风。使福被域中功提无外。臣以庸愚禀承胜善。乐受遍心恩光动色。铭荷之诚无词启谢。不任顶戴。谨奉启谢谨启。

      千佛愿文

      梁简文

      盖闻。九土区分四民殊俗。昏波易染慧业难基。故法身寂镜有照斯感。涤无明于欲海。度苍生于宝船。或轻慈导舍薄笑牵悲。曲艳口宣斜光顶入。自鹿树表光金河匿曜。故像法众生希向有形。虽千圣异迹一智同涂。弟子某甲。久没迷波长流苦沫。不生意树未启心灯。而善生一念敬造千佛。虽复无上无为极相难辩。非空非有妙智谁观。而绀发日光莲眸月面。庶可长表诚敬永寄心期。

      为人造丈八夹纻金薄像疏

      梁简文

      比丘某甲敬白。窃以慧日潜影慈轮罢应。业逐恼飘爱随情织。徒愍衣珠抱名珍而弗悟。眇叹叶金惑空言而啼止。自非表兹胜业树彼妙缘。何以去此心堂移兹身窟。故水精龙塔永怆恨于遗髭。明镜石龛独徘徊于留影。某甲久发誓愿遍为六道四生造夹纻丈八佛像一躯。年月已流因缘易夺。常恐暂有之身忽随画水。还无之报飙尔电光。今便建立诚心遂兹本誓。使聚月见容金山表迹。见形善发闻名恶舍。拔六根之痛恼。去五烧之焚灼。但四宝屡空七财多匮。仰双莲而独慨。睹万字而无由。傥能薄离五家微捐四事。结此冥慈共成因果。则素叠之功非唯昔世。散华之报方验来缘。语善无奢。在言多恧。谨白。

      与僧正教

      梁简文

      此州伽蓝支提基列。虽多设庄严盛修供具。观其外迹必备华侈。在乎意地实有未弘。何者。凡铸金刻玉镂漆图瓦。盖所以仰传应身远注灵觉。羡龙瓶之始晨。追鹄林之余慕。故祭神如在。敬神之道既极。去圣兹远。怀圣之理必深。此土诸寺止乎应生之日则暂列形像。自斯已后封以箧笥。乃至叶服离身寻炎去顶。或十尊五圣共处一厨。或大士如来俱藏一柜。信可谓心与事背貌是情非。增上意多精进心少。昔塔里红函止传舍利。象头白伞非谓全身。夫以画像追陈。尚使吏民识敬。镕金图范。终令越主怀思。匹以龙阿尚能跃鞘。方之虎兕犹称出匣。况复最大圆慈无上善聚。闻名去烦见形入道。而可慢此雕香蕴斯木榓。缄匿玉毫封印金掌。既殊罗阅久入四天。又异祇洹掩户三月。宝殿空临琼阶虚敞。密帷不开。非仲舒之曲学。红壁长掩。似邠卿之避仇。且广厦云垂崇甍鸟跂。若施之玉座饰以金钿。必不尘霭轮姿翳点月面。琉璃密窗。自可轻风难入。龙须细网。足使飞燕不过。兼得虔敬之理必崇。接足之心弥重。可即宣勒永使准行。

      与广信侯书

      梁简文

      纲白。阔绝音旨每用延结。风严寒劲。愿比怡和。伏承净名法席亲承金口。辞珍鹿苑理惬鹫山。微密秘藏于斯既隆。庄严道场自兹弥阐。岂止心灯夜炳亦乃意蕊晨飞。思理弘明本长内教。今陪十善之车。开八政之路。流波若之水洗意识之尘。以此春翘方为秋实。纲每忆华林胜集亦叨末位。终朝竟夜沐浴妙言。至于席罢日余退休傍省。携手登临兼展谈笑。仰望九层俯窥百尺。金池动月玉树含风。当于此时足称法乐。今卷帷之部乘傅一隅。闻慧雨滂流喜跃充遍。徒仰悬河无由承禀。空无所有不莹情灵。缘痴有爱自嗟难拔。兼下车以来义言益少。旧忆已尽新解未餐。既惭口诵复非心辩。永谢写瓶终惭染叠。是则慈云既拥智海亦深。影末波余希时洒拂。但暌违转积兴言盈睑。愿加敬纳。言不宣心。谨白。

      与慧琰法师书

      梁简文

      五翳消空韶光表节。百华异色结彩成春。道体何如。恒清宜也。对玩清虚。既在风云之表。游心入理。差多定慧之乐。弟子俗务纷纠劳倦特深。眷然北岭钦贤已积。会遇之期庶必可孱。有缘之俦事等饥渴。伫望来仪一日三岁。想思弘利益理当无爽。指遣此信无述寸衿纲和南。

      旦来雨气殊有初寒。摄卫已久转得其力。虽他方法界略息化缘。祇洹之里恒有语对。眷伫之深无时不积。久因倩师频述方寸。不知巧笑之僧颇为津及不耳。前昨已来微事义聚。龙象毕同应供皆集。慧炬开心甘露入顶。间之善谑特尽欢怡。想味之怀转复无极。昔在幼年经闻制旨。受道日浅北面未深。虽异禅那事同华水。今假西下特蓄本心。访理质疑属在明德。不谓般若留难。现疾未瘳。问津无地。叹恨何已。伏承舆驾寻幸伽蓝。冀于此时得一觏止。辩论青豆之房。遣或赤华之舍。追往年之宿眷。述即日之寸心。此事此期。必冀非爽。指遣承问伫有还书。纲白和南。

      答湘东王书

      暮春美景风云韶丽。兰叶堪把沂川可浴。弟邵南寡讼。时缀甘棠之阴。冀州为政。暂止褰襜之务。唐景荐大言之赋。安太述连环之辩。尽游玩之美致足乐耶。吾春初卧疾极成委弊。虽西山白鹿惧不能愈。子豫赤丸尚忧未振。高卧六安。每思扁鹊之问。静然四屋。念绝修都之香。岂望文殊之来。独思吴客之辩。属以皇上慈被率土甘露聿宣。鸣银鼓于宝坊。转金轮于香地。法雷惊梦慧日晖朝。道俗辐凑远迩毕集。听众白黑日可两三万。独以疾障致隔闻道。岂止杨濮有关外之伤。周南起留滞之恨。第十三日始侍法筵。所以君长近还未堪执笔。敬祖前迈裁欲胜衣。每自念此。慜然失虑。江之永矣。寤寐相思。每得弟书轻痾遣疾。寻别有信。此无所申。

      寺刹佛塔诸铭颂

      南齐仆射王奂枳园寺刹下石记一首

      梁沈约

      佛教东流适未尤着。始自洛京盛于江左。晋故车骑将军琅耶王劭。玄悟独晓信解渊微。于承祖文献公清庙之北造枳园精舍。其始则芳枳树篱。故名因事立。虽房殿严整而宝刹未树。劭玄孙尚书仆射南徐州大守王奂。深达法相洞了宗极。勤诚外着仁隐内弘。食不过中者一十一载。虽翼务朝端而事邻柰圃。日者作翰湘州树麾蠡服。位与年升秩随岁厚。顾惟恩隆主盻宠结皇情。任处东方寄深外屏。徒欲尽能竭虑知无不为。下彼民和上宣圣泽。而自以力弱途远终惭短效。且义止今生报褰来果。非所以酬鸿贶于冥津。畅丹诚于遐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17:57:46 | 只看该作者
    自乘传衡皋辞簪派渚。誓于旧寺光树五层。捐割蕃俸十遗其一。凡厥所收三十有六万。齐之永明六年六月三日。盖木运将启之令辰。上帝步天之嘉日。乃抗崇表于苍云植重扃于玄壤。仰愿宸居纳祐福履攸归。八神警室万祇翼体。宝祚隆邈比固须弥。灵算遐永齐轨常住。诸圣延祥。挹天和于少极。蕃王硕茂。播宗英于梁楚。群后流克让之风。庶民垂可封之德。含生恺乐物不夭性。嘉谷年登余粮栖亩。夷荒由附边城解柝。家备十善人怀六度。魔众稽颡外道屈膝。抽薪止火折剑摧锋。拯幽酸于无择。陟神化于有顶。三界五道咸同斯愿。刊石重壤式昭厥心。

      齐竟陵王题佛光文一首

      夫理贯空寂。虽镕范不能传。业动因应。非形相无以感。是故日华月采照曜天外。方区散景咫尺尘方。太祖皇帝。濯衿慧水凝神净域。厌世瑶陛迁灵宝地。竟陵王讳。泣明台之不临。恸高山之方远。慕瓶王意愤殷双树。永惟可以炳发神功崇高妙业。莫若裁金写好资匠传仪。以皇齐之四年月日子。敬制释迦像一躯。尊丽自天工非世造。色符留影妙越栴香。俾谷林之思永旌于万劫。用刊徽迹式垂不朽。云尔。

      弥陀佛铭

      法身无像。常住非形。理空反应。智灭为灵。穷寂震响。大夜开冥。眇哉遐寿。非岁非龄。物爱雕彩。人荣宝饰。事俭欲兴。情充累息。至矣渊圣。流仁动恻。顺彼世心。成兹愿力。于惟净土。既丽且庄。琪路异色。林沼焜煌。靡胎靡娠。化自余方。托生在焉。紫蒂青房。眷言安养。兴言遐适。报路虽长。由心咫尺。幽诚曷寄。刊灵表迹。仿佛尊仪。图金写石。随柁玉沙。乍来乍往。玲珑宝树。因风发响。愿游彼国。晨翘慕想。七珍非羡。三达斯仰。

      瑞石像铭(并序)

      夫灵应微远。无迹可追。心路照通。有感斯顺。我皇体神御极。挹睿临干。幽显成帙。无思不服。若夫二仪叶德。五精翼化。下洞渊泉。上达苍昊。天无息瑞。地不湮祥。十住仿佛于林御。应真[月*(夸-大+八)]蚃于清夜。素毫月举。腾光于梵室。妙趾神行。布武于椒殿。至于事荷缃谍既表祯图。无不云霏雾委盈简被策。莫黑三距眇千龄而再现。皓露淳腴望凤盖而沾陛。此皆舜日未书。尧年罕降。岂直朱乌动色。玄秬相趣而已哉。嘉玉远自北戎。梁弱水而委质。润彻瑰奇。旷世之所不睹。白金近发东山。剖幽岩而启瑞。滂被崖巘。鸿灵之所未刊。虽复素环之绝贶烛银之瑶宝方斯蔑如也。若夫金石贝刚非游泳之质。自非淬德潜衍。感极回灵。岂变坚沈之体显轻浮之相。维永明七年某月。爰有祥石眇发天津。漾海因潮翻流回至。表异浙河献奇禁圃。琼瑜等润精金比色。帝上眷幽关之易启。咨玄应之无方。虽析事寂寥而因心咫尺。爱其贞恒之性。嘉其可久之姿。莫若图妙像于旃香。写遗影于祇树。乃诏名工。是镌是琢。灵相瑞华焕同神造。至于雕削之余。遗刊委斫。方圆小大触水斯沈。驻罕停跸亲加临试。良由法身是托。不溺沉玉之渊。剖析既离。方须浮金之水。至矣哉祯符。若斯之妙也。敢铭宝贶永福天人。其词曰。

      遥哉上觉。旷矣神功。四禅无像。三达皆空。表灵降世。演露开蒙。惟圣仁宇。宝化潜融。道非迹应。事以感通。沈精浮质。远自河葱。悠悠亘水。眇眇因风。泛彼辽碣。瑞我国东。有符皇德。乃眷宸衷。永言鹫室。栖诚梵宫。载雕载范。写好摛工。藉兹妙力。祚阐业隆。冕旒南面。比寿华嵩。

      释迦文佛像铭

      积智成朗。积因成业。能仁奚感。将吼妙法。驻景上天。降生右胁。始出四门。终超九劫。眇求灵性。旷追玄轸。道虽有门。迹无可朕(直引反)物我兼谢。心行同泯。一去后心。百非宁尽。感资理悟。或以言陈。言不自叩。出之者身。有来必应。如泥在钧。形酬响答。且物且人。应我以形。而余蒙瞽。守兹大夜。焉拔斯苦。仰寻灵相。法言攸吐。不有尊仪。薆焉谁睹。

      千佛颂

      道有偕适。理无二归。照寂同是。形相俱非。千觉俯应。递叩冥机。七尊缅矣。感谢先违。既过已灭。未来无像。一刹靡停。三念齐往。不常不住。非今非曩。贤劫虽辽。倏焉如响。栖林藉树。背室违家。前佛后佛。迹罔隆窊。或游坚固。或荫龙华。能达斯旨。可类恒沙。华华群群。均此妙极。先晚参差。各愿随力。密迹弘道。数终乃陟。誓睹来运。永德含识。

      弥勒赞

      皇太子造石弥勒太官令作赞

      乘教本一。法门不二。业基累明。功由积地。眇眇长津。遥遥遐裔。道有常尊。神无恒器。脱屣王家。来承宝位。慧日晨开。香雨霄坠。藉感必从。凭缘斯至。曰我圣储。仪天作贰。尚相龙柯。瞻言思媚。镌石图微。雕金写秘。望极齐工。攀光等邃。超矣废臻。融然理备。敬勒玄踪。式传遐懿。

      绣像题赞(并序)

      维齐永明四年岁次丙寅秋八月己未朔二日庚申。第三皇孙所生陈夫人。含微宅理炳慧临空。结言宝住腾心净觉。敬因乐林寺主比丘尼释宝愿。造绣无量寿尊像一躯。乃为赞曰。

      表相异仪。传形匪壹。镂玉图光。雕金写质。亦有淑人。含芳上律。绚发绮情。幽摛宝术。缛文内炳。灵姿外溢。水耀金沙。树罗琼实。现符净果。来应妙帙。毓藻宸闺。腾华梵室。有亿斯年。于万兹日。

      光宅寺刹下铭(并序)

      光宅寺。盖上帝之故居。行宫之旧地。杨州丹阳郡秣陵县某乡某里之地。自去兹邠亳。来仪京辅。拓宇东第。步武城闉。圣心留爱闲素。迁负南郭。义等去酆。事均从镐。及克济横流膺斯宝运。命帝阍以广辟。即太微而为宇。既等汉高流运于丰沛。亦同光武眷恋于南陈。思所以永流圣迹。垂之不朽。今事与须弥等同。理与天地无穷。莫若光建宝塔式传于后。乃以大梁之天监六年岁次星纪月旅黄钟闰十月二十三日戊寅仲冬之节也。乃树刹玄壤表峻苍云。下洞渊泉仰迫星汉。方当销巨石于贤劫。极未来于忍土。若夫朱光所耀彤云所临。非止天眷兼由地德。皇帝乃启阊阖造舟淮涘。接神飙而动骖。越浮梁而迳度。芝盖容与翠华葳蕤。下辇停跸躬展诚敬。广集四部揆景同流。弘此广因被之无外。同由厥路俱至道场。乃作铭曰。

      八维悠阔。九服荒茫。灵圣底止。咸表厥祥。寿丘[言*爱][言*爱]。电绕枢光。周原膴膴。五纬入房。自兹遐夐。名在处亡。安知若水。宁辩穷桑。自天攸纵。于惟我皇。即基昔兆。为世舟航。重檐累构。迥刹高骧。土为净国。地即金床。因斯大极。溥被翱翔。岂徒三界。宁止十方。濡足万古。授手百王。一念斯答。万寿无疆。如日之久。如天之长。

      栖禅精舍铭

      此寺征西蔡公所立。昔厕蕃麾预班经创之始。今重游践。览旧兴怀。故为此铭。以传芳迹。在郢州永徽三年岁次某时某月某朔某日尔。岩灵旅逸。地远栖禅。兰房葺蕙。峤甍架烟。南瞻巫野。北望淮天。遥哉林泽。旷矣江田。空心观寂。慧相淳筌。眷惟斯践。怆属遐年。游仁厕远。宅赏凭旃。颁创神苑。陪构灵椽。瞻禁拓圃望鹫疏山。制石调响。栖理凝玄。旷移羽旆。眇别松泉。委组东国。化景西莲。峦??夷改。蓬萚徂迁。重依汉远。复逐旌悬。往辞妙幄。今承梵筵。八翻海鹤。九噪岩蝉。佩华长掩。懋迹空传。式籀云拱。敢告祥缘。

      广弘明集卷第十六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