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3-10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无量劫之后也是后世。你本来是佛,你迷惑颠倒,总有一天你会回头,所以一切众生是未来佛。一切众生出现在世间,也是诸佛出现在世间,因此行菩萨道的人「咸供养」,这个「咸」,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统统供养。这里头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用真诚心、恭敬心、平等心供养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跟对诸佛如来没有两样。
过去那些诸佛如来是这样修的,『故获如空大功德』,他们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没有法子形容,用虚空来形容,他们修成的功德像虚空那么样大。「空」还有很深的意思,不著相。与清净心相应,与真诚心相应,与正觉心相应,「如空」,这就是功德。如果你为大众服务,修一切法都是为众生的,这就是供养。我修这一切法,我希望有回报,那就不空了。世间人希求的,我希望得智慧、我希望得财富、我希望得相好,只要你有丝毫希求,你就著有,那就不空。著有,跟诸位说,能不能得到?能得到,那不叫做功德,叫福德,这个句子要改一改,「故获如有大福德」,著相就变成福德了。福德不能离开三界六道,大福德到哪里去受报?去做天王,我们佛经里面常讲的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那个福报我们人间不能比,他去享这个大福德去了。
因此我们必须要记住,为一切众生服务,绝不希求丝毫的果报,你这是圆满功德。功德里面必定包括福德,福德里头没有功...(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五卷) 2001/11/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5》)
...修学过程当中一定有错误,不是理论上的错误,一定是方法上错误,否则的话不能没有效果。这个效果我们从迷悟上来说,烦恼是迷,烦恼轻了智慧增长,苦这种感受少了,乐多了,离苦得乐。谚语常讲「心安理得」,理搞清楚明白,心就安,心安就乐、就自在;理路要搞不清楚、搞不明白,决定是疑惑,惑是迷惑,对於一切事物怀疑迷惑,你怎么会不做错事?你怎么会不造业?你造业哪里有乐的果报?道理就在此地。
要常常检点,常常发现自己确实有进步,你就多想想,去年跟今年,上半年跟下半年,上个月跟这个月,这个要常常想,在这里检验自己修行的成果。这是从内在的反省检验。从外面也很重要,不能把外面疏忽,外面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比从前真诚?是不是比以前慈悲?是不是真正能够关怀别人、帮助别人?特别是跟一切人事物接触的时候,懂不懂尊重?懂不懂敬爱?清净心有没有?平等心有没有?再看别人对我们的回报,我们虽然不希求回报,因为这里能看到成果。我们以爱心对人,别人以爱心对我;我尊重别人,别人尊重我,从这个地方都是检验自己修行成果。如果成果不佳,那我们就要反省,我决定有错误,我以善心对人,为什么别人还埋怨我?我要自己认真检点反省,改过自新。果报跟因行是相应的,我们的信心当然就更具足,我们做得没错,果报确实能收到。可是也有一类业障深重的众生刚强难化,我们对他怎么好,他还是怀疑,他还是有成见。不要紧,慢慢来,假以时日总有一天生起感化的效果,...(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六卷) 2001/11/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6》)
...帮助别人?特别是跟一切人事物接触的时候,懂不懂尊重?懂不懂敬爱?清净心有没有?平等心有没有?再看别人对我们的回报,我们虽然不希求回报,因为这里能看到成果。我们以爱心对人,别人以爱心对我;我尊重别人,别人尊重我,从这个地方都是检验自己修行成果。如果成果不佳,那我们就要反省,我决定有错误,我以善心对人,为什么别人还埋怨我?我要自己认真检点反省,改过自新。果报跟因行是相应的,我们的信心当然就更具足,我们做得没错,果报确实能收到。可是也有一类业障深重的众生刚强难化,我们对他怎么好,他还是怀疑,他还是有成见。不要紧,慢慢来,假以时日总有一天生起感化的效果,决不是一时,也绝不是短时。我们想到古代舜王那样的真诚,感化他的家人还要三年,不是三天三个月就收到效果,这才叫真正慈悲,佛家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如果我们没有舜王这种耐心,没有舜王这种行持,我们菩萨道就难行了。常常要检点,从自己心行上下手。
『能舍难舍眼如海』,菩萨的德号是「雨华妙眼」,这是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在这个世间,器官里头最重要的是眼睛,没有耳朵还好,没有眼睛实在是太不方便,寸步难行。所以没有一个有情众生不爱惜自己的眼睛,舍眼是最难的。如果有人问我们头部的器官他需要,你想想看,你愿意给什么?给个耳朵、给个鼻子,你总不会一开口头一个给眼睛,人之常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把眼睛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最宝贵的。眼能舍,我们身上器官...(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六卷) 2001/11/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6》)
...况告诉她,她心里难过。再告诉她帮助亲人离苦得乐的方法,她又能依教奉行,又能勇猛精进,「如是舍行为众生」。那我们想想,我们虽然家亲眷属情形状况不知道,你又没有看到饿鬼地狱众生,佛菩萨也没有告诉你这些人是你什么人,其实佛菩萨在经教里都告诉我们了,「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听到这两句话怎么办?
地狱里头受极苦的众生,佛告诉我,是我过去生中父母,也是未来诸佛。光目女、婆罗门女只救她自己一个母亲,今天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父母兄弟、亲人都沦落在三途恶道,又何尝不是以非常殷切的心等待我们去帮助?我们要怎样才能够帮助他?告诉诸位,果然万缘放下,清净心中一念不生,你就帮助他了。为什么?你的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就放光,这个光突破了六道的界限、突破了十法界的界限,一切众生看到这个光都能离苦得乐,这个光跟佛光没有两样。所以自行原来是利他,为了利他,自己才真正用功办道。不是为眼前这些众生,眼前众生数量少;起心动念为九法界众生,为三途极苦众生,我们发这个心,念念不舍,念念不忘,自然得诸佛护念。我没有智慧,我没有能力,我没有神通道力,没错,你我都是凡夫,当然没有。这心一发,这个心是真的,念念相续,你自自然然得到诸佛护念,自自然然得到诸佛本愿威神加持。没有智慧,突然智慧开了;没有能力,突然好像什么都不困难了,什么疑难杂症到面前都能解决了,谁的能力?诸佛菩萨的加持。
《华严经》上这些诸...(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六卷) 2001/11/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6》)
...的时间延长。九界众生修行都不是等同的,所以时间怎么能够说成一定?就是以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学校来讲,大多数学校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总共要十六年才能完成学业。可是有很多很聪明,根性很利,我们讲天才儿童,他可能十年就完成了,这是真有这个事情。还有一些迟钝一点的,在学习期间当中懈怠懒惰,这十六年当中有时候他要留级,可能到二十年才能完成学业。所以你说:要多少时间修成?不一定。佛不说不一定,佛说百劫,这是说话的艺术。百劫的意思,他修圆满了,这就成功了。
佛告诉我们,我们通常人的舌头伸出来,能够舔到自己的鼻尖,佛说这个人三世不妄语。三世不妄语,他就得这个果报。佛展开广长舌相给大家看,说明佛说话真诚,一句假话都没有,生生世世不妄语,他得这个果报。我们今天舌头伸出来舔不到鼻子,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口业造得太多了,这好相不能现前。相随心转,三十二相是要相当长的时间修成的,这是经典上世尊常常教导我们「积功累德」,我们才能有成就。那个积累就要时间。如果我们能够回心转意,我们的相貌变善,变成慈悲、善良,这个效果倒是不难的。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学佛的人,学佛三年、五年,确实相貌改了,身体好了,比没有学佛之前确实看起来是很大的不同。我们晓得他很用功,他的功夫得力。言谈举止,我们讲风度,佛家讲威仪,不一样,确实令人亲近的时候,让人感到亲切,感到祥和,外国人讲磁场好,亲近他感觉得身心...(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九卷) 2001/11/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9》)
...这个世间的灾难有没有方法消除?或者是有没有方法推迟,把它延后?方法是有,做不到。什么方法?一切众生都觉悟了,都回心向善,不再造恶,这个灾难就能化解、就能推迟。但是谁有力量能教现在世间作恶众生回头是岸?这个事情难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就同祖师大德们所说的话一样,度一个算一个。我们身语意三业都在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心里头念念不忘佛陀教诲,经里面这些教训念念不忘,这就是「一一心念中」。与一切人交往,开口都是劝善规过,都是劝人断恶修善,劝人转迷为悟。我能劝人,我们自己已经做到了;自己做到,就是建立形象,就是建立道场。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遇到熟人跟你打招呼,一分钟也好,两分钟也好,没有废话,这是真诚的慈悲。我们道场从这里建立,从形象上建立,这是真实的道场。不但世间人见到,九法界众生也见到。古人常常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讲有神灵,除众神之外还有灵鬼,他们都见到,我们一个好的形象,他们都得利益。
这些神灵有时候有特别的因缘,也能够明显的沟通,他们给我们传递信息,只要真正的修行人,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九法界众生都得利益。你不要说一句话,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何以九界神灵都得利益?这不就是「建立一切如来众会道场吗」?他得利益了。他为什么堕落在九法界,不能够回归到一真法界?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现在看到你这个样子,你能够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一真法界现前了,九法界的界限突...(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九卷) 2001/11/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9》)
...句话说,我们常常讲的自性本具的圆满智慧,般若智慧,圆满的德能,万德万能,圆满的相好都在身相上显露无遗。那我们一看,『微妙光明足行神』是什么身分?这决定是诸佛如来示现的。要不是诸佛如来应化,怎么可能?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所以《华严经》上每一位神众、每一位天众、龙众、阿修罗众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真正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以足行神得度者,即现足行神而为说法,不就这个意思吗?要不是诸佛如来,怎么有这样圆满的示现?我们要晓得。
现在我们怎样落实?换句话说,我们应当如何来学习?「微妙」是真实的,假的哪来的微妙?真的才微妙。真实的是什么?真心。妄心就不妙,真心微妙。我们从哪里下手?我们从真诚下手,儒家的教学,「诚意、正心」,从这里下手;大乘佛法从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下手。大乘讲的「至诚心」、儒家讲的「诚意」,不诚那什么都不必说了。我们今天学佛修行不少年了,用了多少时间、多少精神,但是今天到底有什么成就?六根还是被外境所转,自己一毫一分都做不了主宰,外面小小的境界风动,自己就感觉得受不了。七情五欲就像波浪一样,随著外头境界风起大风大浪,这样下去怎么能成就?
世出世间的大圣大贤,我们细细观察他是怎么修的?他从诚意修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今天没有办法修身,原因在哪里?心不正,意不诚。我们很想诚意正心,也没有办法做到,什么原因?前头还有条件,前面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九0卷) 2001/11/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90》)
...边,这个地方讲『化现』,化现无量无边。一个真神,我们佛门里面不叫真神,叫自性。他们叫真神,我们叫自性,能现、能变、能化。所化现的,要记住,是『莲华种种香』,这个意思你们懂得吗?自性是如来化现的,决定清净,「莲华」表清净;决定平等,决定不会离开戒定慧三学,「种种香」是戒定慧三学。无论他怎样示现、怎样变化,你仔细去观察,身心清净一尘不染,他表现出来的。在形象上表现出来的,决定是戒定慧三学;他的言语、行动是有规律的,他的心是安定的,充满了智慧。我们看看这个世间所有宗教的创始人,确实符合,他怎么不是如来化现的?
『佛坐其上普游往』,「佛」这是从形相上说的,「其上」就是清净平等,我们今天把它总结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莲华,坐在这上面游化九法界。『红色光神皆睹见』,红色光神就是莲华光足行神,他看见了,他学到了。
足行神偈颂第三首:
【诸佛如来法如是,广大众会遍十方,普现神通不可议,最胜华神悉明瞩。】
这是最胜华髻足行神的赞颂,他修的法门是「一一心念中,建立一切如来众会道场」。「如来众会道场」不在形式而在实质,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得,然后才能够依教奉行,自他两利。
『诸佛如来法如是』,不是一尊佛,一切诸佛无不如是。清凉大师注解提示:「内则念念安於理事」,内里头念念与性德相应,我们一般讲与道德相应。外面是「处处建立道场」,「外」就是讲我们的色身、我...(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九一卷) 2001/11/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91》)
...菩萨学习,虽然学得不像,只要真学,总靠一点边,那个利益就无有穷尽。学习的方法就是形象跟实质两者兼顾,自行化他,给一切众生做最好的榜样。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观机,不但说法要应机,示现也要应机。
现在这个社会,众生最严重的病就是贪、瞋、痴三毒烦恼,真的是达到了顶峰。贪而无厌,为了贪瞋痴不择手段,这个太可怕了!所以感得的果报是世界末日,是无间地狱,不是饿鬼道。举世之人造极重罪业,这还得了!菩萨在这个世间,最重要的示现是什么?无贪,要示现一丝毫的贪心都没有;要示现大布施,让一切众生看到听到肯回头,让一切众生真正相信佛所讲的道理是真的不是假的。什么道理?众生不是贪财吗?佛说财从布施来的。我们试试看,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修布施,看看我们财富会不会增长?果然那个财富源源不断而来,这就证明佛讲的话没错。世间人还要贪什么财?
希求财富不要用不正当的手段,用不正当的手段是造罪业;用正当的手段是欢喜布施供养。我财源源源不断而来,我们来证实佛所说的话。法布施增长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增长健康长寿,我们真干!世间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