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52.杨歧方会禅师悟道因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8 16:2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袁州杨歧方会禅师,石霜慈明楚圆禅师之法嗣,俗姓冷,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方会禅师生得非常机敏,长大后,不事笔砚,后系名于官家,负责征收商税,因课税不职而获罪,于是一天晚上,他便偷偷逃到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九峰山。在那里,寺院里的一切,令他恍若旧游,眷恋不已,不忍离去,于是便落发出家。方会禅师宿根深厚,每阅经典,即能心领神会。后游方参学,遍扣尊宿。
      方会禅师初投慈明楚圆禅师座下。当时慈明禅师住南源,方会禅师辅佐慈明禅师管理道场,不辞勤苦,后慈明禅师由南源迁道吾、石霜,方会禅师皆随而从之,自请为监院。方会禅师在慈明座下,虽用功精勤,参学日久,然而却未曾有省发。
      方会禅师每次入室咨参,慈明禅师总是说:“库司事繁,且去。”
      一日,方会禅师又入室参问。慈明禅师告诉他说:“监寺异时儿孙遍天下在,何用忙为?”
      慈明禅师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吃完饭之后,必于山上经行。一天饭后,慈明禅师又上山经行,正好赶上天下大雨。方会禅师暗中跟着,在一处山间小径上,方会禅师看到慈明禅师,便上前扭住道:“这老汉今日须与我说,不说打你去!”
      慈明禅师道:“监寺知是般事便休。”
      慈明禅师话还未说完,方会禅师豁然大悟,当即便跪在泥泞的山路上礼拜。
      方会禅师问:“狭路相逢时如何?”
      慈明禅师道:“你且躲避,我要去那里去。”
      方会禅师于是独自回到寺院。
      第二天,方会禅师便具威仪,入方丈寮,礼谢慈明禅师。
      慈明禅师担心他于所悟之境,生执着心,便呵斥道:“未在。”
      在慈明禅师的道场附近,住着一位老婆婆,人莫测其深浅,皆呼她为“慈明婆”。慈明禅师每次饭后经行,必至老婆婆的住所。
      一日,当参(方丈禅师集众咨参),大众吃完粥,等待打鼓,入法堂集合。大家左等也不见鼓响,右等也不见鼓响,都很纳闷。
      方会禅师于是问行者:“今日当参,何不击鼓?”
      行者道:“和尚出未归。”
      于是方会禅师便径直来到老婆婆的住处,恰好看见慈明禅师正在帮老婆婆烧火煮粥。
      方会禅师道:“和尚今日当参,大众久侍,何以不归?”
      慈明禅师道:“你下得一转语即归,下不得各自东西。”
      方会禅师于是戴上斗笠走了几步。
      慈明禅师一见大喜,于是便随方会禅师回寺院参众。
      从此以后,慈明禅师每次行山,方会禅师只要看见,即使是黄昏,必击鼓集众。这样慈明禅师就不得不立即回寺。慈明禅师怒责方会禅师道:“少丛林暮而升座,何从得此规绳?”
      方会禅师道:“汾阳晚参也,何谓非规绳乎?”
      慈明禅师一听,便作罢。
      一日,慈明禅师上堂,方会禅师从大众中走出,问道:“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
      慈明禅师道:“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
      方会禅师道:“官不容针,更借一问。”
      [官不容针与私通车马相对,前者就究竟而言,不容言语拟说,后者就方便而言,可以用种种形式,委曲开示。]
      慈明禅师便大喝一声。
      [既是官不容针,岂肯再用语言啰嗦?]
      方会禅师道:“好喝。”
      [若把这一喝当实法来会,亦为官府所不容。故慈明禅师有再喝三喝之举。]
      慈明禅师一听,便又大喝一声,方会禅师亦跟着大喝。
      慈明禅师于是又连喝两喝。
      这时,方会禅师便礼拜。
      慈明禅师见方会禅师疑滞已尽,便首肯道:“此事是个(这)人方能担荷。”
      方会禅师于是拂袖便行。
      方会禅师悟道后,即归瑞州九峰,应道俗之请,于杨歧山开法接众,后又移居云盖山。
      方会禅师端的不愧为临济儿孙,临济一系禅法经方会禅师大力弘传,又进入高峰时期,其影响远胜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诸宗。
      方会禅师的家风以枯淡,超逸见长,在他的机锋下,学人往往转身不得。请看他的数则上堂法语--
      1上堂:“雾锁长空,风生大野,百草树木,作大师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三世诸佛在你诸人脚跟下转大法轮。若也会得,功不浪施。若也不会,莫道杨歧山势险,前头更有最高峰。”
      2上堂:“踏著秤锤硬似铁,哑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大洋海里遭火爇。参!”
      3示从云:“身心清净,诸境清净。诸境清净,身心清净。还知杨歧老人落处么?河里失钱河里摝(捞)。”
       方会禅师另有偈语云: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这一偈语,堪当后世禅人修学的指南。
      方会禅师示寂于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春秋五十八岁。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