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3-6 19:08:16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在经上苦口婆心的教训,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示现成道之后,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停断过,天天都在说,苦口婆心教我们,我们听了耳边风,听了不能照做,这就是不信。我们对无上菩提没有一个渴仰之心,如果不相信,你今天晚上到别的地方去,八点钟到十点钟可以赚十万块钱,你马上就去了,你不会到这里来听经。这听经一毛钱还赚不到,到那里去马上可以赚十万块钱,你对于「钱」渴仰,对于「法」马马虎虎,这怎么行!哪里能够像从前这些菩萨们修行为法忘躯,为了求佛法,牺牲性命也不在乎,何况身外之物!那叫信佛。我们必须有那样的信心,获胜功德才能超过彼,没有那个信心,像我们现在这种露水道心没用处的,我们的功德很微薄,决定比不上菩萨,这个都要知道。
修行人实在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这个「远离」是敬而远之,我对他尊敬,我不学他,我也不跟他学。亲近善知识,我要学他,他是我的典型,是我的榜样,要认真的向他学习。要存好心,要说好话,要做好事,「好」的标准是什么?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要真实的利益,要永恒的利益,不是眼前的利益,眼前的利益小。永恒的利益、长远的利益是什么?帮助他开智慧,他智慧开了,这个利益是真实的,这个智慧、这个利益是永久的。帮助一切众生开智慧,帮助一切众生修清净心,这样子我们的修学才像普贤菩萨。菩萨在此地告诉我们,说这个人能这样修行,不但得智慧,同样也得福报,福报讲什么?富贵、健康、长寿,你一定能够得到的。智慧是因为你心清净,心清净生智慧。身清净,健康。身心健康,长寿。福报是因为你好善好施,肯帮助别人。所以你的富贵、福报统统都现前。这种修行就跟普贤菩萨接近了,就有一点像普贤菩萨,跟普贤菩萨看齐了,这是学习。菩萨也很感叹的告诉我们,这也是事实,说: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我们自己冷静想想,自己确实如此。过去没有智慧,愚痴,造了很多的罪业。甚至于愚痴到可怜,善恶搞不清楚,别人作恶,以为他做了很多善事;别人作善没看出来,不知道那是善事,这是自己愚痴。因为自己愚痴,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不知不觉也做了许多的恶事,做了很严重的恶事,造了无间地狱的罪业自己都不知道,将来堕无间地狱,自己不服气还找阎罗王,问阎罗王要证据,阎罗王很容易把你的证据统统拿出来看,你没有话说了,乖乖的往地狱走。你问这是什么原因?愚痴,是非善恶不能辨别,这个现象太普遍了。你要问如何能够辨别是非善恶?有一个方法,读诵大乘。普贤菩萨在此地说:
【诵此普贤大愿王。】
这就教给你方法。你念《普贤行愿品》,然后你将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些教训,跟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行为对一对,我是不是这样做的?看看别的修行人是怎么做法的,一不一样。假如都能够依照佛经典里面所说的教训去做,那就对了,这就没错。如果佛给我们讲的这些教训没有做到,那就错了,那就造罪业。佛给我们讲「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尽到?有没有做到?做到多少?孝,从心地里面做起,心地里面第一个功夫,父母跟我没有隔阂,没有界限,父母跟我是一体,我对父母的爱护、关心就像照顾自己身体完全一样。如果你要看到,「他(她)老了,有时候啰嗦讨厌」,不孝了,一动这个念头就不孝,这就造罪业。何况「孝」这个意思,「孝」这一个字就是全部的佛法;「孝」这一个字,整部大藏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就是解释这个字,这个字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我常讲这一个「孝」字就是大总持法门,无量无边法门的总纲领。
「奉事师长」,老师教给你的,你有没有听话?有没有照做?没有照做,阳奉阴违,这就是不敬,这哪里是奉事师长?所以叫你读诵大乘,读了之后要照做,果然能照做,你过去所有一切的罪业都消除了,改过自新,这是真正的忏悔。善知识的善言善行,我们要记在心里,我们要仿效,我们要把它做到,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同样一个道理,我如果能把《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字字句句都做到,我问你,你是不是无量寿佛?你们想想是不是?当然是无量寿佛,你就成佛了,成的不是别的佛,无量寿佛,你做到了。《普贤行愿品》就是这一卷,这么一点点,不说多了,就这么一点点,你要把这个里面字字句句做到了,我问你,你是不是普贤菩萨?当然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跟无量寿佛,我要问你,是不是一个人?我《无量寿经》统统做到了,《普贤行愿品》也统统做到了,你问我这个无量寿佛跟普贤菩萨是不是一个人?一个人,不是两个人。佛可以化菩萨身,菩萨可以示现佛身,是一不是二。这叫学佛,这叫孝亲尊师。
学佛不是每天在佛菩萨面前敲着大磬、木鱼念一卷经给他听,刚才讲了,那叫骗佛,那不是学佛。所以我们从今而后千万不要干骗佛的事情,干骗佛的事情就是『造极恶五无间』,「我没做坏事」,这就是大坏事,坏在哪里?你把佛法形象破坏了,这是无间罪业。我没有害人,我在佛菩萨面前念经,这还错了吗?念了不照做,佛教形象破坏了。人家一看,「迷信,学佛的人,你看什么坏事都做,这个佛还能学吗!」因你的行持,人家对整个佛法都毁谤,讥毁三宝堕无间。他为什么讥毁三宝?我做出样子让他讥毁,我怎么没罪过!罪是从我这儿开头的,要堕无间地狱谁先堕?我先堕,他们跟着后头来。你才晓得真信真修不是一桩容易事情。
真信真修,诸佛护念,一切龙天护法鬼神都保佑你,你不必求他,他保佑你,护持你。你不是真修真学,你每天拜那些护法神,护法神也不来,为什么不来?他不受贿赂。所以那个心多坏,去巴结护法神,「我做坏事情,你原谅我,我供养你,我送你礼物,你来保佑我,保佑我做坏事不受惩罚」,这些护法神都贪污了,都收受礼物,收受贿赂,这还得了!护法神是不会的,是你自己搞错了。如果你做坏事还有人来保佑你,那不是护法神,是妖魔鬼怪冒充护法神,你作恶,他也作恶,臭气相投,将来统统堕地狱,那不是佛法,那是邪法,那是魔法,这都得要搞清楚。我们过去这样的罪业,说老实话,一百个人当中恐怕有九十九个都造了,这是真的,自己好好反省一下。造了,真的造了,怎么办?忏悔业障,怎么忏悔?读诵大乘,受持名号,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不要间断,这就是忏悔。
读诵大乘,读了之后要明了它的意思,意思明了之后,努力去做。换句话说,我从今天起,我学无量寿佛,我要学得很像,要像一尊无量寿佛,这对了,这真正叫学佛。我学普贤菩萨,我就像一尊普贤菩萨;我学观音菩萨,我也像观音菩萨,这才行,不能说光学,学了不像,这个不可以,那就不是叫学佛了。所以决定不可以欺骗佛菩萨,佛菩萨不在此地,不过是塑一个形像摆在这个地方而已,塑的这个形像,你都会欺骗它,那何况外面人!连这个像都会骗它,那人更不必说了,更骗得厉害了,这样的心就是「造极恶五无间」的心。接着下面一首: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无论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是什么样的身分地位都不要紧,佛法是平等的,真正到身心清净,能把佛的教训,不要说多,能做到五成,你就是真正的菩萨,你是真正弥陀弟子,不是冒充的,皈不皈依那个形式不要紧。真正弥陀弟子,纵然没有形式的皈依,阿弥陀佛承认你是他的学生,你依照经典修行。你不能依照经典修行,请什么样高僧大德来给你皈依,你都是挂名的佛弟子,有名无实,是冒名的,冒牌的,冒牌就有罪过。冒充佛弟子,不是佛弟子,冒充的就有罪过。我们想想,我们要不要做一个冒充的佛弟子?还是要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一个真正佛弟子依教奉行,必然是『相好智慧咸圆满』。「相随心转」,心清净,相貌就清净;心慈悲,相貌就慈悲;心快乐,相貌就快乐,相随心转,所以相貌就圆满了,为什么?你的心像佛、像菩萨,佛菩萨的相貌是最圆满的。所以你有没有修,你是不是真修,不必告诉人,也瞒不了人,人家一看相貌就知道,就知道你修行的程度如何,用不着问。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诸魔外道不能摧。】
一切妖魔鬼怪,一切『外道』,不会为难你,也不会障碍你,为什么?因为你有诸佛护念,有龙天护法神守护,你遇不到这些妖魔鬼怪。
【堪为三界所应供。】
你有资格接受『三界』的供养。「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我们讲「人」,这些大众。欲界上面还有六层天,天神都来供养你,都礼敬你。所以这几天有位同修问,我们皈依三宝了,还要不要拜天公?天公是谁?忉利天主,我们中国人称玉皇大帝。我们真正皈依三宝,不是假的,真的皈依,要不要拜天公?天公拜你,你拜他,他不敢当,吓跑了,那怎么当得起!为什么不敢当?你是菩萨,他是凡夫;你心清净,他心不清净;你智能圆满,他智能不圆满,他要认你作老师,要跟你学习,哪有老师拜学生的道理?但是你如是冒充的佛弟子,是假的不是真的皈依三宝,是假皈依的,天公还瞧不起你,你拜他,他理都不理你,为什么?这坏人,冒名顶替的,这不是好东西,他不理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看到一个人来接见我们,我们也会分析这是好人还是坏人,他到这里来拜我,他是什么用心?他是真的来拜还是别有用心,还是别有企图?凡事都有个道理,你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就知道这是正大光明的天神,不受贿赂,也不受欺骗的,我们要想骗他,不容易。实在讲众生可怜,叫自欺欺人,有没有欺到人?没有欺到,欺骗自己。
末后这几首,五十九首是自己得到圆满成就之后,实现了他自己的弘愿。我们今天初学佛的时候,我们也发愿了,发的「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发的这个愿,虽发这个愿,我们今天没有能力度众生,这是情有可原,没有能力;愿有没有?愿有,愿是真的不是假的。到你在西方极乐世界修到究竟圆满了,这个时候你能力有了,你烦恼断尽了,法门学圆满了,佛也成了,那你要兑现,你从前说的要度一切众生,那现在赶快去,底下这一愿着重在这个地方,一定要在十方世界示现成佛讲经说法普度众生。长偈到这个地方。普贤菩萨前面教我们,后面给我们做模范,后面都说他自己,劝我们效法普贤菩萨,跟他学习,这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比父母爱护照顾儿女的心还恳切、还周到,我们怎能不感动?末后三偈是劝我们,这是总结劝我们要发心受持,要发心学习: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这个果报实在是太大了,是真的还是假的?完全真实。那我今天这样做,『若人于此普贤愿』,我遇到了,我对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我读了,我也受持了,我也在这里给大家演说了,我的果报唯佛能知,除佛之外,菩萨都不知道,你们大家相不相信?不但你不相信,我也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是因为读诵、受持、演说,我们做得不圆满,做得不如法,问题在这里。怎么说不圆满、不如法?我心不清净,心不像普贤菩萨,心也不像阿弥陀佛,还是一个凡夫心。凡夫读诵,凡夫受持,凡夫演说,果报凡夫知道,不必要佛,凡夫就知道。这里诸位要记住,要以菩萨心,要以佛心,要以真诚、清净、恭敬心,来读诵,读诵的时候就像在佛菩萨面前接受教训一样,这是敬意。
我前几天跟大家讲,我在温哥华遇到张老居士,写《无量寿经》,写一个字洗一次手,恭敬,这一点心我们一般人有没有?我们有没有做到?还有的人拿到佛经躺在床上看的,人家问我可不可以?我只好说可以,我不能说不可以,说不可以,他经都不念了。说可以,虽然不恭敬,经文总是印到阿赖耶识里去,给他作种子,他能不能得到利益?得不到利益,为什么?没有恭敬心,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我们接触的众生很多,说话要圆融,一个目标,希望他得利益。看总比不看好,我一说不恭敬,不能看,他就不看了,他永远不得利益,所以马虎一点,不恭敬也可以看,躺在床上也可以看,这个样子,阿赖耶识里灌进去了,等到哪一天觉悟,恭敬心生起来,他就真正得利益。所以对初学的人不要限制很严,宽一点,好让他入门,入门修行到相当一个程度,渐渐真的有相信,真的理解了,严格,这严格就对了,他能接受,他欢喜,他觉得我这样做法是对的。初学不能严,严就吓跑了,他再也不来了,这就是菩萨「先以欲勾牵」,「欲」是欲望,你喜欢,先用这个方法手段来牵引,来勾引你,入了门之后,「后令入佛智」,然后再好好的来教导你,再来调教你。所以接引的手段可以千变万化,把你引到佛门来再好好的教导你,这是菩萨的慈悲。
所以佛教给菩萨接引众生有四个原则,叫「四摄法」,就是四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布施」,布施是什么?小恩小惠跟你结缘。这个人对我很好,你劝他来听经,他不好意思不来,为什么?你平常对待他太好了,这是有恩惠,用小惠来诱导他。第二个是「爱语」,他喜欢听的话多说一点,不喜欢听的话不要说,这爱语。第三个「利行」,他希望得到的利益,你满足他,帮助他,这人不错,对我很有利益的。第四个,那就更厉害了,「同事」,他喜欢打麻将,陪他一道打麻将;他喜欢跳舞,陪他去跳舞,什么都可以做,而且做的时候,菩萨有智慧,都第一,打麻将,场场都赢,「你怎么会赢?」「我有智慧。」「你智慧从哪里来的?」「念阿弥陀佛。」这把他引过来了。跳舞也跳得第一好,第一高明,「你怎么跳得这么好?」「我念阿弥陀佛才跳得这么好。」这都接引过来了,手段,四种手段接引众生,这是菩萨的方便法。但是一定是高度的智慧,真实的定力,绝对不会为外境所动摇,否则的话,你要学菩萨那不得了,学菩萨结果是一打麻将、一跳舞都被那些妖魔鬼怪度跑了,这自身难保,你还能度众生吗?
所以诸位要晓得,四摄法,像我们学只可以学前面两个: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都不敢做,为什么?定力不够,怕这么一做,被众生度跑了,那是真正得清净心,真正得到深定的菩萨,他才可以用这种方法。这是我们晓得就好,知道平常我们学佛的人如何接待大众,特别是没有学过佛的,我们跟他相处,处得非常好,慢慢的接引他,这叫大慈大悲,这是给他真实的利益。所以要以帮助众生学佛,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是我们第一桩的事业。所以在家里面要帮助一家人,家里头一家人,给诸位说,四摄法统统可以用,对外人用前面两个,后头两个不可以用,对你家人统统可以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