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持犯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3-6 19:00:52 | 只看该作者
     ├二犯相
           └三不犯

      第一项 制意

      ▲事钞云“律云。若以我为师者。 乃至不得以草木内酒、滴口。 因说酒有十过。” 资持释云“初示严敕。以为资者必禀师教、不可违故。  乃下明急制也。今时学法、率多嗜酒、临此慈训、那不自惭。 因下显过。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视不明、此三及六损色四现嗔恚相、此一与九乱神五坏业资生、破家六增疾病、七益斗讼、长业八无名称、丧德九智慧少、十命终堕三恶道。上九现恶十即来苦观斯十过、现事灼然。世愚反云益力治病者、不亦谬哉。”见事钞记卷二十四

      第二项 犯相

    犯相中分为二支┬一列缘
           └二随释

      第一支 列缘

      ▲戒疏云“三缘一是酒、二无重病缘、三饮咽便犯。”  行宗释云“第二重病缘开、如后自判。三饮咽犯须论咽咽。”见戒疏记卷十五

      饮咽犯须论咽咽者、随一咽结一罪、多咽结多罪。

      第二支 随释

      ▲事钞云“四分中。但使是酒乃至草木作者无酒色香味、若非酒而有酒色香味、并不合饮。若酒煮和合食饮一切犯。若甜醋酒、食麴、酒糟、亦犯。”  资持释云“初示物体。甜醋酒者律作甜味酒醋味酒、今文合之。” 资持云“此方多有糟藏之物、气味全在、犹能醉人。世多贪啖、最难节约。想西竺本无、故教所不制。准前糟麴、足为明例。有道高士、幸宜从急”

      △事钞又云“四分。若酒、作酒想若疑、若无酒想。皆犯。莫非取境犯。谓前有方便。”  资持释云“二明疑想。引律境想、事同淫戒。 注中、初句示律文、次句明今释。谓先有方便欲饮、至后饮时乃生非酒想疑、后心无犯、成前方便故须结犯。必先无意、迷忘须开。疏云。诸师约心从境制。余意不同、圣制有以、文少不了。岂有智人由来不嗅、须浆误饮、可结提耶。”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四

      第三项 不犯

      ▲事钞云“律不犯者。若病、余药治不差、以酒为药。若用身外涂创。一切无犯。”见事钞记卷二十四

      ▲戒疏云“余药不治、酒为药者。非谓有病即得饮也。故须遍以余药治之不差、方始服之。”  行宗释云“恐谓病开而辄尔妄饮。故示文意、不容倚滥。”见戒疏记卷十五

      第二节 过中食

    过中食中分为三项┬一制意
            ├二犯相
            └三不犯

      第一项 制意

      ▲事钞云“智论。问曰。若法无时。云何听时食、遮非时食为戒。 答曰。我已说世界名字法有非实、汝不应难。亦是毗尼中结戒法、是世界中实有、为众人诃责故。亦欲护佛法使久存、定佛弟子礼法故。  佛世尊结诸戒、不应求有何名字相应不相应等。”

      △事钞续云“若尔、云何但说假名时。 答。实时毗尼中说。以白衣外道不得闻、闻生邪见故。 说假名时、以通多分故。” 资持释云“智论释六成就中、时成就文。彼明天竺说时有二、一名迦罗、此云实时。谓年月日时四时节气等、世俗皆计为实故。二名三摩耶。此云假时。谓随事缘长短不定、无有实故。佛随世谛说三摩耶、不说迦罗、为除外道俗人邪见故。俗人著有、外道计常、若说实时更增彼计。此亦大分为言、非俱不说。论中先破彼计实时皆无有实。然毗尼制法多依实时、则显如来亦说实时、岂是无时。故以为问、如钞所引。  答中为二、初约义释通二佛下遮其来难、初中三义初从假释。论中难破时已、乃云见阴界入生灭假名为时无别等。谓时经及余经等亦说实时、乃是随世名字故云假名、此与俗说假名言同义别。又准佛说则彼二皆是假名、随彼而言故云实耳。文云我已说者指上文、世界法有故不妨说时非时、非实故不妨无时。立论已明、不审重问、故反责之云不应难。亦是下次随世释。世界实者欲所计也。众人诃者即指缘起、由彼计实而致讥诃、律附世相遮讥故。亦欲下三护法释。谓受戒时分定上中下、互相敬事、令法不灭、故云使久存等。初义约假从道以释、后二约实从俗而释。  遮来难中。以毗尼制教随顺世谛从权建立、不可横以真理而难俗事、以化就荡相制是建立、故云不应求等。” 资持释云“次难中。论文前云、如来为除邪见、不言迦罗、说三摩耶。谓余经中多说假时、如上引律乃说实时、义有相违、故以为难。  答中为二、初明毗尼说实意。上句正示、以下显意。谓毗尼不许白衣外道闻故可说实时、以道众自知非实不生邪执故。 说下次明余经说假意。通多分者道俗俱可闻故。”

      △事钞续云“今有妄学大乘者、多贪著非时食。故具引诫之。”  资持释云“以学语者、耻己贪嗜、滥谓大乘无时非时。故今还引大论以诫邪。”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三

      第二项 犯相

    犯相中分为二支┬一列缘
           └二随释

      第一支 列缘

      ▲事钞云“四缘。一是非时、二非时想、三时食、四咽咽犯。”见事钞记卷二十三

      第二支 随释

      ▲事钞云“律云。时者、明相出乃至日中。非时者、从日中乃至明相未出。 僧祇。日正中时、名时非时、若食亦犯。时过如一瞬一发、食者正犯。” 资持释云“云至中者此明极限、食必中前。  正中亦犯故知受食必在中前。 经中食时、乃当辰巳。故德卯斋、护之弥急。有闻诸佛日中食、便谓中前非盖不知教也。”

      日中之义、如附录中日中考委明。

      前列缘中、云时食者、如疏钞所谓豆谷乳酪饼果饭菜及米汁粉汁等、从明相出至于日中、圣教所许、故名时食、非时不许妄服。若清澄之果、及蜜等、并一切碱苦辛甘不任为食之药如胡椒黄□等、以上三类不名时食、若有病者、和合、非时开服。

      △事钞云“五百问云、食已、用杨枝、若灰嗽口。”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三

      第三项 不犯

      ▲事钞云“律不犯者。若作黑石蜜、和米作。 有病者、煮麦令皮不破、漉汗饮。 若喉中吐出、还咽不犯。善见、出喉还咽、犯。” 资持释云“黑石蜜者古记云、用蔗糖和糯米煎成、其坚如石。虽兼时食、过中开服。  有病开麦汁者以清澄故。开文不显、故引论决之。”见事钞记卷二十三

      ▲事钞云“僧祇、一切豆谷麦、煮之头不卓破者之汁。”  资持释云“豆等头不破者若破、非时不得饮。”见事钞记卷三十三

      准此、非时开饮、不唯麦汁、兼及豆谷。煮之须皮不破、漉汁清澄、病者开饮。若皮微破、汁稍浓浊、即属时食。慎之。

      第三节 高大床

      ▲事钞云“律云、高如来八指。多论、高大悉犯、俗人八戒亦同。 八指者、一指二寸。姬周尺一尺六寸、唐尺一尺三寸强。” 资持释云“初引律示量。多论明高广俱制、大即是广。高量如下、广者准业疏方三肘者不合坐。五尺四寸疏文又引阿含八种胜床俱不合升。金银牙严饰故胜佛师父母从人故胜。  八指下定尺数。周一尺二寸为唐一尺、其余四寸以三寸六分为三寸、余四分在故云强也。”见事钞记卷二十五

      床者、凡坐卧诸床皆属之。 床足用佛指量、佛指者每一指计周尺二寸。后段钞文开搘脚木用人指量、人指者每一指计周尺一寸。周尺体量、如附录中周尺考委明。

      ▲行宗云“律云除入梐孔上、谓入孔栒头不在数也。”见戒疏记卷十五

      ▲事钞云“僧祇、若下湿处、用八指木搘脚得。上开搘脚木、用人八指量。准此下湿处搘高者不合也。”  资持释云“搘谓承藉之物。 注明礼佛世多处床可开湿处、余处不得。又止八寸、不得更高。”见事钞记卷二十五

      礼佛世多处床者、今称为拜凳也。

      第四节 严身

      ▲资持云“西土以华结鬘贯首及用香油涂身、以为美饰。此方须除带华璎脂粉涂面等。”见事钞记卷三十九

      第五节 歌舞

      ▲业疏云“作介伎乐者。介谓俳优、以人为戏弄也。乐谓金石八音之所奏也。伎通男女、即奏乐者。”  济缘释云“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谓之八音。奏进也。”见业疏记卷十

      业来持犯别相中第二章遮罪竟

      上来持犯篇中第二门持犯别相竟

      上来第二持犯篇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