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3-5 19:28:43
|
只看该作者
佛法里常常用眼来表见。「宗门常云:参方须具参方眼,看教」,看教就是看经、读经,「须具看教眼,是皆以眼表般若之正见也」,这也是我们要记住的。智慧多么重要!我们今天麻烦,确实就是没有智慧,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所得到的是什么?知识,不是智能,因为你没有智慧眼,所以你得到的全是知识。如果你有智慧眼,你得到的是跟诸佛如来一样的智慧,你见到诸法实相,你成就度众生的真实功德。智慧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是智慧的样子。你还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执着,完全是情识在做主,那不是功德,佛法称之为福德。福德不能出轮回,功德能出轮回,功德跟福德有差别。
修福的人很多很多,福到哪里享?不一定。除了阿鼻地狱没有福,其它都有福报。这在佛法叫满业,你到哪一道去投胎,那叫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去,这是我们自己造的业又分为这两大类。我们能到人道来,我们的引业相同,这个引业是什么?五戒、中品十善,引导你到人道来。你修六度四摄,那是满业,到人间来,富贵贫贱不相同,这属于满业。满业虽然不一样,懂得佛法的人有方法弥补,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富,现在可以补出来;过去生中少修智慧,也能补出来;甚至于相貌不好,身体多病,修无畏布施也能弥补,这真正不可思议!佛在经典上教我们,我们学会了要能用,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工作之中,用在处事待人接物。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没有一样不是修来的,全是布施。怎么修法?修布施,修财布施、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愈施愈多。这是佛教我们的般若之正见也。
再看下面,「又《华严.离世间品》」讲的十眼,这个十眼,除前面五眼,五眼常讲,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常说的。欲界的众生,人道以下的都有肉眼,欲界天人他有天眼,其它的三种得要修行人才能得到,阿罗汉有慧眼,菩萨有法眼,如来有佛眼。五眼之外有十眼,《华严经》上所说的,第六个叫「智眼,见诸法故」。见诸法什么?见诸法的实相,是智眼,一切法的真实相。外国的科学家他们用高等科学仪器的帮助,像德国的普朗克他见到物质的现象,物质到底是个什么,他看到了,他是藉仪器看到的。菩萨不要仪器,看得比他还清楚,那就是智眼。第七个,「光明眼,见佛之光明故」,他能见到佛光。佛光普照,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都在佛光普照之中,我们凡夫见不到,菩萨有光明眼他能见到。佛光当中有化佛,佛光当中有剎土,佛光不是什么都没有,万法具足。
第八个叫「出生死眼,见涅盘故」,涅盘就是自性。这个出生死眼是什么?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这个眼,见到自性清净圆明体,见涅盘。第九「无碍眼」,没有障碍。清凉大师将《华严经》判为四无碍,四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四种无障碍,这华严菩萨。华严菩萨如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亦如是,乃至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者亦如是。为什么?弥陀本愿四十八愿加持他,他烦恼习气一分都没断,他的智慧、他的德能、他的相好跟阿惟越致菩萨没有两样。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圆证三不退,圆是圆满,圆满证得三不退,所以八地叫不动地。所见无碍,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不需要用科学仪器他就见到,叫无碍眼。第十「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见普门之法界故」。这个不可思议,普是普遍,门是能通的意思,障碍没有了,遍法界虚空界他全看到。生智慧,不生烦恼,对自己来讲成无上正等正觉,《华严经》上所说的妙觉如来果位;对外起作用,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皆成佛道。
「今云智慧眼」,这经上讲的智慧眼,「可释为十眼中之慧眼与智眼」,完全就事相上来解释,十眼当中有智眼、有慧眼,「亦可解为众生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亦即佛眼」,能讲得通。大乘经里面讲的五眼、十眼,不是如来专利,这一点要晓得,一切众生人人本有,只是你现在有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换句话说,如果你能把妄想执着放下,你就证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经教里面告诉我们,放下见思烦恼(就是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你慧眼就现前,阿罗汉证得的是慧眼。你把尘沙烦恼放下,也就是于一切法不再有分别心,你的法眼恢复了,菩萨所证得的。再进一步,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你的佛眼出现了,就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如来智慧德相现前了。现在我们的状况,因为有无明、有尘沙烦恼、有见思烦恼,这些东西是障碍,让我们本具的十眼现在只剩下一个肉眼,其它的都不起作用;不是没有,有,暂时不起作用。什么时候觉悟了,把障碍放下,你自己的五眼、十眼就恢复正常。
「由无明幻翳」,无明烦恼,幻翳,像眼睛失明了,长上很厚的障碍,眼睛看不见,这个比喻尘沙烦恼、见思烦恼,幻翳。「妄为昏盲」,我们凡夫昏盲不是真的,只要障碍去掉就恢复,现在是住在昏盲之中。以为诸佛如来有佛眼,以为他有,我们没有,「认盲为自」,这个错在自己,不在别人。「佛光普照,开众生心中本慧眼,灭无始时来盲冥,故言开彼也」,这是佛对待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还得要加二个字,有缘众生,这个很重要。所以佛门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人是有缘,什么人无缘?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你乐意接受的就是有缘,你拒绝接受的那就是没有缘。所以缘不在佛那方面,在自己这方面,我们接受的心态不相同,接受的热忱不相同,接受的理解不相同,接受的受用当然就不同,差别太大了。
怎样接受我们才能得真实的利益?印光大师讲得好,真诚恭敬心,信解执持,你真得到了。最重要的是真诚恭敬心,不但对佛法,对世间法亦如是,学习任何一样东西,你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关键全在真诚恭敬,与别人不相干,完全在自己。真的,ㄧ分恭敬你就得ㄧ分成就,十分恭敬你就得十分成就,完全决定在自己,要知道,于人、于法、于一切境缘统统不相干,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最忌讳的是怀疑的态度,再要是批评的态度那就更糟糕了,怀疑态度还好,自己不得利益,批评造罪业,果报要自己承当。你要是批评错了,你将来得的果报是愚痴,无论投生在哪一道都愚痴,没智慧。可是你要知道,愚痴就非常容易造业,造业就不能不受三途苦报,你说这个麻烦多大。
所以底下解释得很清楚,「盖谓众生昏盲无知,不识本具佛眼」,十眼都是我们自性本具的,「反自认为盲,将佛眼推向佛边」,以为只有佛有,我没有。「今因佛光普照,开明众生心中本有智慧之眼,而消灭盲冥也。」关键是我们自己肯接受,肯接受第一个条件,对古圣先贤的尊重、尊敬,这个很重要,以至诚恭敬向他学习,你就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受用。为什么?ㄧ真一切真,因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是你自己心现识变的,你用真心,法法皆真;你用疑心,法法都在疑;你用妄心,法法皆妄。从心想生!这是事实真相,诸法实相,你不能不知道。
再看下面,「光明身」。《三藏法数》十三谓有三种光明:第一种,「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这个外是讲身外,能帮助我们照明。第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这个法光明就是智慧。世尊教导我们这些方法都是属于法光明,他用他的身来表法,我们讲表演,他的日常生活都是在给我们表演,是法光明;他的言教,众生听到了能觉悟。佛不在世了,这些声闻、菩萨将佛一生所说之经教用文字记录下来,编集成经典,流传后世,后人有缘遇到这些经典,能生起恭敬心、真诚心,能信、能解、依教奉行,也能够破迷开悟,得真实利益,这都是属于法光明。我们今天缘非常殊胜,我们遇到《华严》,遇到《法华》,遇到《楞严》、《般若》、《大乘无量寿经》。从这些大乘经教的学习,长时期学习,我们现在能感受到整个宇宙情与无情都在放光,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常有感悟。如果没有学习这些大乘经,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没有这样的感受。那是什么样感受?你看看古今中外人写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众生的感受,充其量现在讲的艺术品,里面没有办法脱离情执,他这种感受。不能像佛菩萨,佛菩萨那个感受是悟,觉悟了,知道这些真相是怎么回事情。这个悟启发之后,逐渐逐渐它向外扩大,就像野火燎原一样,愈来愈盛,教学里面所讲触类旁通,ㄧ闻千悟,他有这种趣向。
第三,「身光明,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身光,有吗?真有。我们在看虚云老和尚《年谱》,里头有一段记载,也是过年期间,时间应该是除夕。老和尚住茅蓬,茅蓬跟寺院有一段路,应该不太远,在我们ㄧ般想象不会超过三里路。因为粮食要依赖常住,年关到了,要到常住那个地方去拿一点粮食、油盐、蔬菜。他拿到之后,往回走,应该是黄昏的时候,老和尚不会走得很快,我们看他老人家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一定是很慢的,回去。在半路上遇到两个人,都认识,出家人,他们从外面要回寺庙,手上拿着灯笼,路上碰到老和尚,问老和尚:天这么黑了,你怎么不拿个灯?老和尚听到这个话,天果然突然就黑掉了。在他没有问这个话的时候,天是明亮的。这是什么光明?这是三昧光明,老和尚在定中,没有明暗的分别,他没有动这个分别心,没有这个执着,所以他没有觉得天黑,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人家ㄧ提醒,提醒什么?他的分别执着起来了,天马上就变了。所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别当真,凡夫惹的这些麻烦就是把这些东西当真了。
底下说,「如经云:身顶皆有光明照耀。身有光明,是为光明身之浅释。」这个意思浅。「进言之,获得光明身另有三义:一者,如《千手陀罗尼经》曰: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所照故。」可以解释为,虚云老和尚所遇到的是这个境界,本身就是大光明藏,学过《华严经》的同学对这个说法应该没有怀疑,能接受。为什么?佛在经上常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话我们听得太多了。本来是佛,佛就是大光明藏,佛住常寂光土,常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寂是清净之极,没有丝毫染污,明是光明,遍照法界,是自性的光明,所以用常寂光来形容。一切众生他的本质就是常寂光,一切万法是从常寂光变现出来的,它的体是常寂光。在此地讲,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所照故。「由于佛光普照,众生垢灭善生,慧眼开明,净心持念,于是十方如来光明护照,行者自身即成光明藏也」,这第一个意思。由于佛光普照,这是什么?你迷失了自性,现在需要觉而不迷的人来帮助你,帮助你破迷开悟。一切如来的教诲就是佛光普照,我们能够礼敬十方如来,就接受一切如来光明所照。我们对佛如果不相信,佛光照不照?照,但是你不接受,你有障碍。如果你没有障碍,他真的能帮助你开悟。众生垢灭善生,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人性本善的善,这个字就是如来智慧德相,这真的叫善。如来是自性,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逐渐逐渐向外透,你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慢慢的都通达明了了。
现在我们不能通达、不能明了,关键在哪里?就是那垢字,烦恼的代名词。这个垢就是我们平常在经教里常说的妄想分别执着,烦恼再多,总不外这三大类,这三大类把所有一切烦恼统统包括了。问题是这些东西得放下,我们在经教里面学习了,晓得这不是好东西,全是障碍,全是虚幻不实,不是真的。一切物质现象假的,精神现象也不是真的,自然现象本来也没有的,这三种现象也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都包括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要执着?为什么要分别?为什么要起心动念?就是因为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我们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受这些冤枉的苦难。六道、十法界都是梦幻泡影,连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的。所以我们每天确确实实要提醒自己,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为什么要执着?为什么要分别?为什么要起心、为什么要动念?这是自性里头本来没有的。本来没有,现在我们有了,而且坚固执着,这个麻烦大了。问题不在别人,与任何人不相干,与诸佛菩萨不相干,与天地鬼神不相干,与一切众生不相干,与自己遭遇的境缘也不相干,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才肯定叫自作自受。解脱还是要靠自己,除自己之外,谁也帮不上你的忙。怎么解脱?放下就解脱了。放下执着,你就证阿罗汉果,你的清净心现前;放下分别,你就成菩萨,平等心现前;放下起心动念,你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叫垢灭善生。佛光普照给我们带来无比殊胜的利益,让我们觉悟了,知道我自己原本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今天变成这个样子,这是自己的罪过。
慧眼开明了,用清净心来持念,清净心就是真诚恭敬,持名念佛。「于是十方如来光明护照」,护是保护你,我们中国人讲保佑,照是照注,这个光直接对着你,让你能够感觉到,是这个意思,这是佛的加持。下面一句是我们自身的承受,「行者自身即成光明藏也」,佛光把我们自性的光明,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引发出来了。怎么引发出来的?很明显的例子,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大师的方丈室里面,听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大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开悟了。五祖给他讲经,那是十方如来光明护照,这个时候能大师自身就成就了光明藏身。我们要问,为什么能大师他实时成就光明藏身,我们读《金刚经》为什么得不到光明藏?这什么原因?原因这里都写得很清楚,能大师「垢灭善生,慧眼开明,净心持念」,你想想这十二个字他是不是都具足?这十二个字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真诚恭敬,所以他ㄧ接触就开悟了。我们今天垢没有灭,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我们没有断,我们的善没生出来,我们还是肉眼,没有慧眼,我们心里还有疑惑、还有杂念,这就不行。所以你要问什么原因?原因在此地。现在时间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