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孝集第一七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11:2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佛门真孝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友有信
    仁义礼智信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七情情执、怀疑嫉妒、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其君臣常和。所任忠良。转相承用。汝闻越只国。奉法相率。无取无愿。不敢有过不。曰闻其奉法相率。无取无愿。不敢有过。汝闻越只。礼化谨敬。男女有别。长幼相事不。曰闻其礼化谨敬。男女有别。长幼相事。汝闻越只。孝于父母。逊弟师长。受诫教诲不。曰闻其孝于父母。逊弟师长。受诫教诲。汝闻越只。承天则地。敬畏社稷。奉事四时不。曰闻耳承天则地。敬畏社稷。奉顺四时。汝闻越只。尊奉道德。国有沙门应真及方远来者。供养衣被床卧医药不。曰闻其尊奉道德。国有沙门应真及...(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言。举天上天下。皆为佛倾动。我视佛无厌极。佛言宾自。庄当熟视佛。久远乃复有佛耳。曼有佛时。当受佛教命。中有四五百理家言。宾自有大德。与佛共谈。宾自言。我遥闻佛经。我念作是经久。我适今日乃得见耳。我有慈孝心于佛。佛言。天下人少有如宾自辈。慈孝于师。佛告宾自。佛出于天下。知天下生死之道。说经开化天上天下及鬼龙。无不倾侧者。是佛第一威神。其有读佛经。自端心得道者。是佛第二威神。佛于天下说经。贤者无不喜。闻者无不喜。学者转相教。转相授导。转相端...(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佛告宾自。若来熟视佛。若说数闻佛名希见佛。时坐中有数十万人。皆不问佛。若独问。是佛第五威神。佛告宾自。天下智慧者少。无反复者多。受佛经道。受师好语。持师戒法。诸鬼神龙。无不护视者。吏不敢妄召呼。当慈孝于师。师不从弟子有所求索。在师前当敬师。背后当称誉师。师死常当忆念。于今宾自者。人中雄。善乐法清戒。维耶梨逝心理家。请佛明日旦。宁可与诸比丘入城饭食。佛言。奈女朝旦来请佛及比丘僧。诸逝心理家。皆俱去...(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后角。低头哽噎。诸比丘流泪而言。世尊灭度。何其太疾。佛言吾本行诸墟聚豫告。若曹却九十日。当般泥洹。四辈弟子。在数千里外者悉至。佛告阿难。若莫悲哀。所以然者。若尽心侍佛。二十余年。慈仁于佛。敬身慎口。大孝于佛。过去佛侍者亦如阿难。当来佛侍者亦如阿难。若知佛意。若云某时可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时不可见。所供饮食若言可食可饮可卧可起。常合佛意未尝失仪。某比丘某逝心。乐经不乐经。若所言皆诚。于佛最...(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比丘。听飞行皇帝有四难及之德。何谓四德。诸小国王。及诸逝心理家。并诸黎民。诣帝阙下。飞行皇帝皆见之。和心软教。为诸王说治国法。知足无求。逝心之行。清净为首。理家及民。出诣佛庙。听采沙门正真之化。归当修孝。随其所定。慈心赐之。诸王逝心理家庶民。靡不欣豫。称叹圣帝感动诸天。飞行皇帝有斯四德。阿难。比丘亦有四德。其有除馑男除馑女。清信士清信女之阿难所。从问经戒。阿难为具广陈演之。四辈弟子。靡不欣怿。退坐...(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波罗奈国。维耶梨国。斯诸大国。明义备悉。佛当灭度。何不于彼。既于小县。复处城外。薄聚鄙县。而般泥洹。佛告阿难。无云小聚。所以然者。惟昔往古鸠夷那竭。名鸠夷越王。国大乐时无疹病。米谷丰沃黎民炽盛。家有孝子。城东西长四百八十里。南北广二百八十里。其城七重。皆以焦墼累集作城。黄金白银琉璃水精。以着城壁。亦以四宝为瓦覆城。城高六丈四尺。上广二丈四尺。城中宝树。华光五色。行有三道。两边皆以四宝。瓦覆其上。...(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为太子时。即帝位时。捐国绝欲为沙门时。各八万四千岁。斯即大快见王一难及之德。饮食时化。体无长疾。寒温调适身意常安。斯二德。容观堂堂颜华绝世。微下帝释。以为不如。斯三德。普天率土民无巨细慈爱于王。犹至孝之子愿令亲安。王亦赤心慈爱众生。等之于子。贫给财宝。饥者饭之渴者饮之。穷老幼孤。令之合居为亲为子。屋舍车乘。疾济以药。斯谓四德。其国常闻十二种声。象声马声牛声车声螺声鼓声舞声歌声。诸弦乐声。诵仁义声...(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后就坐帝侧。帝更以女妹之爱。侍诸夫人。嫡后举手。指诸女宝曰。天女之容。韑韑光世。着身天服。世所希睹愿留微心。以副其意。宝象天马。马名桓青。白珠夜光众宝璎珞。奕奕光国。四方诸王。皆有圣人之明。虔奉称臣。孝顺慈忠。爱慕天王。快见王曰。吾世世有慈心。于世女人。更相嫉妒。殃恶流被。延及王身。惟斯重祸。吾欲远之。自今以往。若曹女等。皆我女妹。诸夫人皆举哀云。当奈何生离弃我去。皆脱身众饰。投之于地。嫡后自搣椎...(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于地。嫡后自搣椎心悲哭呼云。天王吾当依谁。帝曰。人命致短。尔忧反长。身为朽器。死在无期。自今执心。尚沙门德。远女亲贤。唯道是尊。修身自忧。不能忧余。告诸王曰。命短忧长。当自爱身。无生不死当正心行。慈爱孝顺。荣难久保。诸王稽首。至诚辞曰。四天诸国。皆侍天王。常闻诸圣。咨嗟斯土。以为无喻。帝及群寮。无不神圣。国土珍宝。譬如天上。天王加哀。宜还圣思帝告诸王。人寿致短。忧俗反长。当自忧身。命在呼吸。无生不...(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当去贪淫秽浊之行。帝起上殿。坐黄金床。持弘慈之心。向诸夫人。群寮诸王。庶民象马。十方勤苦者。悲心伤之。欲使知佛。从金床至银床。思无为之道。从银床至琉璃床。思慈哀之行。以济众生。从琉璃床至水精床。思大孝行。欲度无数劫之亲。自惟五藏九孔恶露。帝曰。吾昔尚得一病。如有竹索绞颈。木凿凿身。身为苦器。安足可恃乎。佛告阿难。飞行皇帝大快见者。吾身是也。王后寿终。升生梵天。谁知佛身。作飞行皇帝。修行正法。又有...(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死之路。求富贵之耶。吾道之志断求念空。不愿世荣淡泊无为。以斯为乐。须拔曰。何谓无为之道乎。佛言。灭有归本。不复生死。谓之无为也。若曹志趣。皆有八恶。何谓为八。祠祀鬼神。卜问虚杀。是为一。处家贪餮。不奉孝道。贪爱万邪。欲无舍止。是为二。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未常陈善令愚去恶。是为三。杀盗淫泆。是为四。常怀怒心。不孝二亲。轻慢兄弟妻子九族。心邪行秽。无善劝导。常自憍大。欲人畏敬。是为五。昼夜怀邪。不畏法律。轻慢贤者。尊贵秽浊。远避真正。交随恶人。是为六。闻有贤智明经沙门梵志。豫怀憎嫉。虚伪作谤。是为七。不敬先祖尽孝...(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二亲。轻慢兄弟妻子九族。心邪行秽。无善劝导。常自憍大。欲人畏敬。是为五。昼夜怀邪。不畏法律。轻慢贤者。尊贵秽浊。远避真正。交随恶人。是为六。闻有贤智明经沙门梵志。豫怀憎嫉。虚伪作谤。是为七。不敬先祖尽孝于亲。弃贤明而反贼。毁仁正。不觉流俗秽浊可耻。斯谓八恶若自陈云。世尊说经。四十九载。有八人不诣禀化。子曹皆怀斯八恶。岂乐清化乎。正使来者。佛亦不受。须拔若心有斯八恶。慎无问佛。执斯八戒可得沟港频来不...(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三年。兢兢不亏。众贤咸可当。授与二百五十戒。十戒为本。二百四十戒为礼仪。若曹后世。施行是法。天神地祇。靡不敬喜。佛所戒法。诸比丘熟思之。无得以佛般泥曰去。懈怠违法。佛之所行。弟子所思。长幼相奉。无为不孝。有不乐得道慕尊荣者。当读是经。求寿欲生天上者。读是经。佛之大要趣无为道。吾泥曰后。无得以佛去故言无所复怙。当怙经戒。吾泥曰后。转相承用。玩经奉戒。执二百五十戒。转相敬奉。犹孝事亲。耆年比丘。当教后嗣。犹吾在时。后进比丘。若得疾病。耆旧比丘。当有乃心消息占视。明教读教。喻诲以和顺。持佛戒。吾道可久。吾泥曰后贤者子贤者妇女。寻后思念。吾世有佛。有妙经典。佛于世始般泥洹日。子曹皆...(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耆年比丘。当教后嗣。犹吾在时。后进比丘。若得疾病。耆旧比丘。当有乃心消息占视。明教读教。喻诲以和顺。持佛戒。吾道可久。吾泥曰后贤者子贤者妇女。寻后思念。吾世有佛。有妙经典。佛于世始般泥洹日。子曹皆有至孝于佛。慈心于经。至其寿终。皆当升天。尔等无得以吾去故不奉经戒。慎无懈慢。诸比丘。尔等熟视佛颜色。佛不可复得起。却后十五亿七千六十万岁。乃复有佛耳。佛世难值经法难闻。众僧难值。唯佛难见也。阎浮提内有尊...(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殡敛。世尊有命。令逝心理家棺敛殡葬。无令有恨。阿难即往。至逝心理家所。如其事说。逝心理家举哀云。世尊灭度。吾等孤露。智士嗷嗷。唯恃世尊。某第五百人诣王讼曰。乞独殡葬。王曰。佛去众生孤露。和心无诤。必尽孝心。佛愍诸子。令得景福。王说斯事。无不哽噎。理家及民。举佛金床。还入王城。诸天以名宝盖。覆佛床上。幢幡导从。华香杂宝。其下如雪。十二种乐。皆从后作。天人龙鬼。莫不举哀。理家问曰。世尊在时。敕令殡葬棺...(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告梵释曰。阿难谢诸天葬仪之趣。自是佛意。梵释诸天曰。吾等以持葬具来至此。宁可令吾等于床右面。国王黎民于床左也。伎乐华香。送世尊乎。答曰。吾当还报。阿那律还以天意具报阿难。阿难曰。欲棺敛者。上违佛教。为孝送者可。即报梵释。其事见听。诸天咸喜。皆下在佛金床右面。王及民众。在床左面。理家问曰。可举佛床出西城门去。阿难曰可。帝释前以手持床右面前足。梵王持床右面后足。阿难持床左面前足。国王持床左面后足。逝心...(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诸比丘处其中。诵经坐禅。王遣大臣。臣名摩南。将兵三千。宿卫佛庙。大迦叶与阿那律。共报比丘僧。佛经结律。名四阿含。阿难从佛。独为亲密。佛以众生淫泆无度。作一阿含。凶怒悖逆。作一阿含。愚冥远正作一阿含。不孝二亲。远贤不宗受佛恩。不惟上报。作一阿含。沙门众曰。唯阿难知夫。四阿含。当由阿难出。大迦叶曰。阿难白衣。恐有贪意。不尽出经。众比丘曰。可以前事诘责阿难。当上阿难着于高床。诸贤者众自下问经。佥曰善哉诚...(第0548部~佛般泥洹经二卷)


    ...王瓶沙身也。如是至三。佛告王曰。吾照卿心。何但卿形。瓶沙大喜。即退就坐。群臣庶民。各尽其敬。中有作礼者。自名字者。直揖拜者。礼毕却住。佛命令坐。受教就席。佛告瓶沙。宿福为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11:25:42 | 只看该作者
    今复增益。使王国界人民。忠孝富乐。无忧福护。有德吉。无不利。众会有疑。郁俾迦叶。名声先达。今与佛俱。谁应作师。佛察众念。便告迦叶。其有杀生祠祀。欲望其福。宁能得不。入于山中。求道无师。能得道不。迦叶白佛。杀生祠祀。不得其福。天...(第0552部~中本起经二卷)


    ...子生恩爱。从恩爱生忧悲。展转五道。无有休止。人亦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识其根。各相字名言。是父是子。唯得道者。乃知其原。生死因缘。本从痴起。一切无常。大王受持。  
      佛告瓶沙。若国善人。谨顺忠孝。廉贞敬让。才博智远。不犯王法。本非贵族。王何异待。王答佛言。姓名显达。择能授职。佛告大王。道法无亲。唯善是辅。成持五戒。名清信士。精进直入。见谛不回。便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各因本心。...(第0552部~中本起经二卷)


    ... 于是波斯匿复白佛言。何谓自爱。何谓自护。佛言。善哉问也。大王谛受。人生于世。四大合成。性愚习痴。杀盗淫欺。不信道行。此不自爱也。习善行仁。觉世非常。信死更生。情存三尊。奉戒摄心。信以笃道。守礼以谦。孝顺至诚。此人处世。自爱者也。积善履德。身无抂横。志行修明。上天卫护。无男无女。众行归身。兵刃不伤。虎兕无害。自护之方。唯持戒行。佛为波斯匿。而作颂曰。  
      凡人为恶  不能自觉  愚痴快意
    ...(第0552部~中本起经二卷)


    ...冥夜以明月珠悬着宫门。有人住一面。观门中出入者。皆一一见之。又如居高楼上望见下人往者来者走者步者坐者立者。我见人死时魂神出生。端正丑恶勇强怯弱。如所施行分别知之。  
      佛告诸比丘。人生在世间时不孝父母。不敬沙门道人。不行仁义无可用心。不学经戒不畏后世者。其人身死魂神当堕阎王地狱。主者辄持行白王言。其过恶。此人非法不孝父母。不敬沙门道人。不随仁义无可用心。无有福德不恐畏死。当有所见唯大王处其罚。如是阎王。常先安徐。以忠正语为现五天使者而问言。汝本不见。世间人始为婴儿时。僵卧屎尿不能自护。口不知言语。亦不知好恶者耶。...(第0556部~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一卷)


    ...船行清水中。皆见水中鱼石所有。佛持天眼视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视清水中鱼石。有明月珠持五彩缕贯之。人视珠皆见五彩。别知与珠相贯穿。佛言。我见天下人所从来善恶变化。如人视珠。佛言。我见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畏县官禁戒。不畏今世后世者。不惊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与阎罗王相见。即去善归恶。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泥犁旁言。此人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县官。阎罗处此人过罪。阎罗即呼人前对阎罗言。汝为人时于世间不念父母养育推燥居湿乳哺长大。汝何以不孝父母。其人即对阎罗言。我实愚痴憍慢。阎罗言。处汝...(第0557部~佛说铁城泥犁经一卷)


    ...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泥犁旁言。此人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县官。阎罗处此人过罪。阎罗即呼人前对阎罗言。汝为人时于世间不念父母养育推燥居湿乳哺长大。汝何以不孝父母。其人即对阎罗言。我实愚痴憍慢。阎罗言。处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是第一问。第二问汝不见病困剧时羸劣甚极手足不任。其人言。我实见之。阎罗言。汝何以不自改为善耶。...(第0557部~佛说铁城泥犁经一卷)


    ...问汝去。何以复还入第五。复还入第四。从第四复还入第三。复还入第二。复还入第一阿鼻摩泥犁。未至人遥见铁城。皆欢喜大呼称万岁。阎罗闻之即问泥犁旁。是何等声。旁即言。是呼声者。是前过泥犁中者。阎罗言。是皆不孝父母不畏天不畏帝王。不承事沙门道人。不畏禁戒者。阎罗即复呼人前。对言。若非恐阎罗言。今汝解脱去。当复为人作子者。当孝顺事长年。当畏帝王禁戒。当承事沙门道人。端心端口端身。人生在世间时。罪过小且轻。死在地下泥犁大且重。得沙门道人。当承事其道。当得阿罗汉者。诸泥犁道皆为闭塞。一对皆毕。诸泥犁中人皆得出。在城外地皆复死。诸...(第0557部~佛说铁城泥犁经一卷)


    ...人乘船行清水中。皆见水中鱼石所有。佛持天眼视天下人。生天上者入泥犁者。如人视清水中。天下有明月珠。持五彩缕贯之。人视珠皆见五彩别。知缕知珠相贯穿。佛见天下所从来生死善恶变化。如人见珠。佛言我见天下人不孝父母。不承事沙门婆罗门。不敬长老不畏事不畏今世后世。不惊不恐者。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与盐王相见。即去恶就善主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道至盐王所。泥犁旁白言。此人于世间时。为人不孝父母。不承事沙门婆罗门。不敬长老不喜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禁戒。愿王处是人过罪。王即呼人前对之言。若为人时于世间。不念父母养育。若推燥居湿乳哺长大。若何以不孝父母。其人即对言。我实愚痴憍慢。王言处若罪...(第0571部~佛说泥犁经一卷)


    ...盐王所。泥犁旁白言。此人于世间时。为人不孝父母。不承事沙门婆罗门。不敬长老不喜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禁戒。愿王处是人过罪。王即呼人前对之言。若为人时于世间。不念父母养育。若推燥居湿乳哺长大。若何以不孝父母。其人即对言。我实愚痴憍慢。王言处若罪过者。非若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婆罗门过。若身所作当自得之。是为盐王第一问。  
      若不见世间人病困剧时。羸劣甚极手足不仁。其人言。我实见之。王言。若...(第0571部~佛说泥犁经一卷)


    ...从第五复入第四。从第四复入第三。从第三复入第二。从第二复入第一。阿鼻摩泥犁求出。遥望见铁城。皆欢喜大呼俱称万岁。盐王闻之。即问泥犁旁。是何等声。泥犁旁即白言。是呼声者。是前所过泥犁中去。盐王言。是皆不孝父母。不畏天。不畏帝王。不敬先祖。不承事沙门婆罗门。不畏禁戒者。盐王复见之言。若莫非盐王也。今若皆解脱去。当复为人作子者当孝顺。当善事长老。当畏天。当畏帝王。当承事沙门婆罗门。当端若心端若口端若身。人生在世间罪过小且轻。泥犁罪过大重。若得沙门婆罗门当承事。然后当得度脱诸恶道勤苦之处。皆已闭塞对已毕。诸泥犁中人皆得出。在城外夜...(第0571部~佛说泥犁经一卷)


    ...能随风不能逆风。宁有雅香随风逆风者乎。佛告阿难。善哉善哉。诚如汝问。有香真正随风逆风。阿难白佛。愿闻其香佛言。若于郡国县邑村落。有善男子善女人。修行十善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不嫉妒恚痴。孝顺父母奉事三尊。仁慈道德威仪礼节。东方无数沙门梵志歌颂其德。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沙门梵志咸歌其德。某郡国土县邑村落。有善男子善女人。奉行十善敬事三宝。孝顺仁慈道德恩义不失礼节。是香名曰随风逆风靡不周。照十方宣德一切蒙赖。佛时颂曰。  
      虽有美香花  不能逆风熏
      不息名栴檀  众雨一切香
      志性能和雅  尔乃逆风香
      正士名丈夫...(第0584部~佛说戒德香经一卷)


    ...曰当着上坐。设父母俱是梵种。生子不肖。无所中直。汝当奈何。皆曰当着下坐。佛言。如是贵是有常耶。若梵志子。杀盗犯法。吏当捕不。曰当捕之。汝何不拒言我种贵不应收捕。曰现有罪。何得言种。佛言。今我为佛师民仁孝告之正言。去欲怒痴。有常之态。诸为恶者。我辄教令。不杀盗淫妄语饮酒祠祀事邪。人宿为恶。身当受罪。烹杀祠天。为过滋甚。无所补也。且夫天意清仁。岂食人食乎。有德致祐。非杀为福。是以天下贤智世主。闻佛经戒...(第0588部~佛说梵志阿颰经一卷)


    ...口无毁誉。五不饮酒。纵情酗醟。心不好嗜。口无味尝。酒有三十六失。勿以劝人。是名为我清信士之戒也。佛言。我不呼人。人自来。请敬受戒转敷教。去恶就善。天下贤智。欲作沙门。我每先问。何缘觉悟。夫为人子。当以孝敬。安养为务。而欲为道。当报父母。父母听许。然后为说沙门之戒。有二百五十戒。终身清净。得无不能中道而废。失供养恩。若人故请。信意不转。堪奉法律。尔乃与戒。沙门之戒。慈仁为本。不得残杀蠕动之类。哀念人...(第0588部~佛说梵志阿颰经一卷)


    ...一]左胁下。其所行处。不忧饥寒。身常与钵俱。如鸟有翅。口不妄食。六情常端。耻志不升不恨身苦。愿在经戒目不眄色。耳鼻口身所更好恶。其心不动。节食将身不饥不饱。卧趣息体。假寐不久。抗志清邈。恒在泥洹。譬如孝子早丧父母。哀号思慕。无须臾忘。斯我沙门。守志行道。坐即禅思。兴则讽咏。寤寐精进。匪遑戒行。是为佛弟子。佛告阿颰。如此戒者。有二百五十。今粗说耳。沙门摄意。不使放逸。闲居静处。去淫怒痴。以趣智慧。常...(第0588部~佛说梵志阿颰经一卷)


    ...寂然。未曾安寝。欲思见明想欲得起。其心清净。志不睡眠。远离调戏嘲谈呓语。行无所著。无有卒暴。其心清净。志不调戏。远离狐疑心不犹豫。秉意一定。在于善法。其心清净。志不狐疑。远离邪见。今世后世。信施得福。孝顺父母。尊敬贤圣。奉修善道信人。寿命后当复生。得道六通平等之行。其心清净。无有邪见。远离谀谄。其心质朴。不怀巧伪。不用斤斗尺寸侵欺削人。不行系缚及与牢狱。无毁无望求欲得明。其心清净。志不谀谄。远离男...(第0589部~佛说寂志果经一卷)


    ...正安父母。何谓五。念思惟报家事。唯修责负。唯解饬戒。唯从供养。唯欢父母。父母又当以五事爱哀其子。何谓五。兴造基业。与谋利事。与娉妇。教学经道经。则以所有付授与子。是为东方二分所欲者。得古圣制法。为子必孝。为父母慈爱。士丈夫望益。而善法不衰。  
      夫南面者。犹弟子之见师也。是以弟子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于师。何谓五。必审于闻。必爱于学。必敏于事。必无过行。必供养师。师又当以五事哀教弟子。何谓五。...(第0591部~佛说善生子经一卷)


    ...祀心。有是行者。若曹与相随不。我曹不与相随。子心意识施行恶。我曹当逐出不内我曹群辈中。佛言。若曹自说。是梵天子孙生从口出死当上天。若曹但见心意识施行恶便生相逐。何为道说种类。佛言。若有婆罗门种。中有不孝父母者。喜杀盗行十恶者。死当趣何道。頞波罗延言。心意识施行如是者。死当入地狱中。佛言。若曹言。我种本梵天生从口出于人中最尊。何为入地狱中。佛言。天下人无种类无有常。高明者。心意志善施行好是为尊贵。心...(第0593部~佛说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一卷)


    ...囚出矣。庸夫愚惑徒生徒死。不获怀味天尊真道。长处焰火痛矣奈何吾生。时哉值睹佛极灵。为吾便说至奥之道。令吾复本无为长存。自今之后。归佛归法归比丘僧。愿为清信士。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不欺。尽孝不醉。天尊哀我明日晨旦。愿与圣众顾下薄食。佛默受之。梵志心喜稽首足下。还家具设百味之食。即以平旦。于舍为佛作礼长跪恭白愿佛。以时抂屈尊仪。佛正法服与圣众俱至梵志家皆就法坐。梵志自手行盥。肃心供养。如...(第0604部~佛说梵摩喻经一卷)


    ...见贤者亦怒。见愚者亦怒。不别善恶但欲嗔怒。死入地狱中。地狱中罪竟。复为人面无色萎黄熟。人于世间不嗔不怒见贤者敬之。见愚者忍之死上天。从天来下生人间面色常好。为人和心贤善。人于世间不媚者。见老人不起。不孝父母见父母不敬爱。人有孝顺敬父母及长老者常恚恨之。死入地狱中。地狱中罪竟。复为人即不媚。为众人所憎恶。人于世间孝父母敬长老。若有人不孝者不敬长老者。辄往教之。喜为人说善言死上天。从天来下生人间。为人所爱敬。人于世间憍慢不敬尊者。自用强梁死入地狱中。地狱中罪竟。复为人因作下贱。人于世间不憍慢常敬尊者。用人不强梁死上天。从天来下生人间。...(第0607部~佛说兜调经一卷)


    ...还。尘土坌身步往诣园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世尊问王言。今王何故尘土坌身步来至我所。时波斯匿王便涕泣不能自胜。挥泪白世尊言。太后崩。世尊。太后无常。如来。年在期颐无少壮力。积修善法甚恋痛念。夙夜孝养未曾违志。命可赎者世殒身寿。若象马车乘赎命可得者。尽当持赎。以人民众赎命可得者。亦当持赎。莫使我母命过。若以金银赎命可得者。亦当持赎。若以珍宝赎命可得者。亦当持赎若以金银珍宝赎命可得者。亦当持金银...(第0610部~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一卷)


    ...入室精生无首。唯之一艺未施行耳。指鬘进曰。愿闻所告。师曰。欲速成者宜执利剑。晨于四衢躬杀百人。人取一指以为傅饰。至于日中使百指满。设勤奉遵。则道德备矣。便以剑授。指鬘受剑闻告愕惧。心怀愁戚。设违教旨非孝弟子。顺而行之畏陷失理。奉剑而退垂泪言曰。净修梵行则梵志法。孝养父母则梵志法。修为众善则梵志法。不邪正归则梵志法。柔和仁惠则梵志法。弘慈四等则梵志。法得五神通则梵志法。超上梵天则梵志法。今暴伐杀非法失理。踌躇懊恼当如之何。即诣前树四衢路侧。悲怒激愤恶鬼助祸。耗乱...(第0617部~佛说鸯掘摩经一卷)


    ...今当雨。须臾间云各自散去。雨师故见怪。欲使帝王长吏人民畏天地。不淫泆不贪。守一妻慈心莫怒。王梦见八事者。正为是耳。王莫恐莫恐。于国于身妻子皆无他。王梦见大陂水中央浊四边清者。后世人民在阎浮利内者。当不孝父母不敬长老。无反复不顾后。边国当孝父母敬长老有反复。王梦见九事者。正为是耳。王莫恐莫恐。于国于身妻子皆无他。王梦见大陂水正赤者。后世诸王当不厌其国兴师。人民起兵共斗。当作车兵马兵步兵。当以车兵相杀马兵相杀步兵相杀。血流正赤。王梦见十事者...(第0627部~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一卷)


    ...以者何。帝王长吏人民。无有忠正慈仁故。王梦见四牛鸣来相趍当合未合不知牛处者。正谓此耳。王莫恐。于王国于太子于夫人皆无他。  
      佛言。第九王梦见大陂水中央浊四边清者。后世中国当扰乱治行不平。人民不孝父母不敬长老。边国面当平清。人民和睦孝顺二亲。王梦见大陂水中央浊四边清者。正谓是耳。王莫恐。于王国于太子于夫人皆无他。  
      佛言。第十王梦见大溪水流正赤者。后世诸国当忿争。兴军聚众更相攻伐。当作车兵步兵骑兵共斗。相杀伤不可称数。死者...(第0628部~佛说国王不黎先尼十梦经一卷)


    ...可。师弟子义。义感自然。当相讯厚。视彼如己。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不使怨讼。弟子亦尔。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含毒致怨。以小成大。还自烧身。为人弟子。当孝顺于善师。慎莫举恶意向师。恶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无异。天所不覆。地所不载。观末世人诸恶人辈。不忠不孝。无有仁义。不顺人道。魔世比丘四数之中。但念他恶。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11:26:47 | 只看该作者
    不自止恶。嫉贤妒善。更相沮坏。不念行善。强梁嫉贤。既不能为。复毁败人。断绝道意。令不得行。贪欲务俗。多求利业。积财自丧。厚财贱道。死堕恶趣大泥犁中饿鬼畜...(第0631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