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群书治要360》
232.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
232.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防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斗争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而背叛侵陵之败起矣。(卷七 礼记)
【白话】朝觐之礼是用来表明君臣之间的义理;聘问之礼是用来使诸侯互相尊敬;丧祭之礼是用来表达作为臣下或儿子的感恩之情;乡间饮酒之礼是用来明确长辈晚辈的次序;婚姻之礼是用来分辨男女地位责任的区别。礼节,能制止混乱发生的源头,就像堤防能阻止洪水泛滥的道理一样。所以,认为旧的堤防没有用处就毁坏它,一定会遭到水灾;认为旧的礼仪没有用处而丢弃它,一定会有祸乱发生。因此,婚姻的礼法如果被废弃,那么夫妇的道义就会衰败而相处痛苦,淫乱邪曲的罪行就会增多;乡饮酒的礼法如果被废弃,那么长幼的等级秩序就会丧失,争斗的刑事案件就会频繁发生;丧礼祭礼如果被废弃,那么臣下、儿子的恩义就会淡薄,而背叛死者遗忘生者的人就会很多;聘问之礼和朝觐之礼如果被废弃,那么君臣的名位就会发生错位,而背叛、侵犯欺淩君主的背弃行为就会出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