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9 20:34:56
|
只看该作者
否则哪有不受诱惑的道理?这一诱惑,三途去了。这什么?不知道因果才会干这个事...(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八集) 2012/9/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98 》)
...到?这是我们昨天在一起谈论的核心,如果我们真正回头,能做到。真正回头,我们放弃名闻利养,我们放弃自私自利,我们放弃贪瞋痴慢,行。
《群书治要》昨天送给他们大家,《360》,大家翻了一翻。最重要是什么?就是领导人。你在一个学校做校长,这领导人,你要想把这个学校做好、办好,校长带头,大家就服了;校长只说不做,他办不好。一个家庭,家长是个带头人,家长自己没有做好,他这一家人谁相信他?一个公司,老板没有做好,员工怎么会信他?胡小林做了这几年实验,做得非常成功,就是什么?从自己做起,绝不空口说白话。空口说白话说得再好,别人不会听,也不会尊重你。为什么?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古时候,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人人都有非常好的根基,懂得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你说那个好的东西,我一定学习,你行为上不好的东西,我看到了,我会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所以无论什么人都是老师。从前行,现在没有了,现在人不相信,现在人你能说不能行,人家瞧不起你。
所以,昨天他们来了,让我想起好像是二00七年,清华钱教授到香港来访问,我们做了好像二、三个小时谈话,有录像。他问我好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问我为什么要提倡《弟子规》?我当时回答他,我说譬如我们今天在此地摆上一个天平,天平这边放的是《弟子规》,这边放的是四书五经、十三经、《四库全书》,我说它的重量相等。他听了很惊讶,他说这为什么?我就告诉他,这边一堆四书五经、十三经,加上《四库全书》,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弟子规》这边是笃行。如果这么一堆东西与我们的生活不相干,生活没用上,工作没用上,待人接物也没用上,它等于零,还...(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九集) 2012/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99 》)
...乐的是什么?颜回就更惨了,箪食瓢饮,物质生活都成问题,他一天到晚快乐。乐从哪里来?乐在道上。古圣先贤、孔子所传这些道他明白了,他完全得到受用,他快乐无比!
释迦牟尼佛究竟圆满的大智大德大能,这学佛的人知道,在世间示现的是什么生活?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不是表演几天,一生,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教学,就完全落实。七十九岁圆寂,圆寂在树林里头,不是在房间里面。他这个里头有真乐!古人有所谓「得天下英才而乐育之」,人生最大的乐事,他们教学都教出人才,是杰出人才。孔子有七十二个人,弟子三千,三千人,他们的言行都可以做社会大众模范;这七十二个特殊人才,都可以做为大臣,有治国平天下的本事。这老师怎么会不快乐!学生快乐,他做到了。阿难跟释迦牟尼佛学习,也小有成就。
我们在前面学过,世尊法运,正法、像法、末法。什么是正法?有讲经的,释迦牟尼佛讲经;有听经的,出家、在家这么多大众;有修行的,这里头有真干的;有证果的,阿难证的是小小果,算是证果的,这就叫正法,四个条件具足了。如果有讲经的,有听经、有修行的,没有证果的,这叫像法。没有证果的,像法。有讲经、有听经的,没有真正修行的,这叫末法。所以末法,佛法变质了,变成什么?变成学术,变成知识,大学里面可以开这个课程来研究它,没有完全去修,这叫末法。末法就是没有真修,没有真证果的。到最后,说的人没有了,听的人也没有了,修证当然更没有了,叫...(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九集) 2012/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99 》)
...弥陀佛,只要人发愿求生,往生净土的条件就具足了。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必定往生,这第十八愿。哪有这么简单?是的,是不简单。这个人要肯相信、要肯发愿,临终就念一声佛号,如果你有天眼,往前面看看,他过去生中肯定供养无量诸佛如来。不然的话他能信吗?我们学了几十年还半信半疑,为什么?还有很多牵肠挂肚的事情放不下,这就叫半信半疑。真信,真信彻底放下,一个杂念都没有,这叫真信。真信决定往生,而且往生品位很高。全在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真信。
这三个层次,我们今天连第一个层次都没拿到,你说你心里头有多少杂念、有多少妄想夹杂在里头?念一辈子佛,能不能往生,自己不敢相信。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问过一些念佛的老法师。忏云法师访问温哥华的时候,我正好在那边讲经,我们碰上了。这是一生念佛人,天天劝人念佛,我向他请教。我没有出家,跟他在一起修行,住小茅蓬住了半年,所以我称他作师父。我说师父,这么多年来,你念佛往生有没有把握?他静默了几分钟,告诉我没有把握。他说的实话,为什么?往生有把握,他就不会出国了。他在台湾有个小道场,很安静,不必出来奔波,生活过得去。真正有把握,心是定的,如如不动。那个动是什么原因?对佛法有好处,对正法久住、对苦难众生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自己要受一些辛劳;但是为众生、为正法,应该要随缘。没有这个缘,没有必要,决定不攀缘;有这个缘,一定要做,这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说真话!我跟他的时候,他四十二岁,他也属兔的,大我一轮,我三十岁跟他。真正在佛法里头找到这个法门,深信不疑,这太难太难了。
忏云法师那样的大德,当时在台湾出家人当中,大家赞叹,把他排在...(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九集) 2012/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99 》)
...在一起修行,住小茅蓬住了半年,所以我称他作师父。我说师父,这么多年来,你念佛往生有没有把握?他静默了几分钟,告诉我没有把握。他说的实话,为什么?往生有把握,他就不会出国了。他在台湾有个小道场,很安静,不必出来奔波,生活过得去。真正有把握,心是定的,如如不动。那个动是什么原因?对佛法有好处,对正法久住、对苦难众生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自己要受一些辛劳;但是为众生、为正法,应该要随缘。没有这个缘,没有必要,决定不攀缘;有这个缘,一定要做,这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说真话!我跟他的时候,他四十二岁,他也属兔的,大我一轮,我三十岁跟他。真正在佛法里头找到这个法门,深信不疑,这太难太难了。
忏云法师那样的大德,当时在台湾出家人当中,大家赞叹,把他排在第一,认为这是个真修行人,真正大德。我有机会跟他住过半年,半年学个什么东西?他就教我一个,拜佛,规定我一天拜八百拜,早课三百拜,中午吃过午饭之后经行,经行之后拜两百拜,晚课三百拜。山上没有电灯,点蜡烛,没有自来水。我在山上做义工,照顾三个法师,朱镜宙一个老居士,老居士那年七十岁。山上安静,每天八百拜对我很有受用,真的叫消业障。教我读书,我在山上半年,读《弥陀经》三种注解,莲池大师的《疏钞》,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蕅益大师的《要解》。他叫我把这三部注解的科判用图表画出来,我做出来了。这个图表一画出来之后,才知道佛家经典的伟大。从科判里面看到章法结构,这是文章,文章做到不能漏一句,漏一句缺了,缺了一块,你不能加一句,加一句画蛇添足,这可以删掉的,做到不增不减。从文章结构看到他思想体系,你就发觉到真实智慧,不这样做出来不知道,一做出来自己发现了。
所以我从山上下山,到台中亲近李老居士,在李老居士那里我就学习做科判。学习从小部经开始,经文短,不太长,慢慢再做比较大部的。我记得我做过一部《未曾有因缘经》,这部经分量大一些,大概有二、三万字,科判做得很详细,这些年搬家也搬不见了。我们看看清凉大师《华严经》科判,有表解...(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九集) 2012/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99 》)
...万大劫到了他就不行,他这个能力失掉了,说明他的福报也享尽了。多长的时间你才能修成?这说明不如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永远脱离六道轮回,永远没有三灾八难。
人要真正懂得,一心专求净土,这叫真正觉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真正有智慧,真正有福报,真正的自爱。没有遇到这个法门那就不必说了,你没有这个缘分;遇到这个法门,缘具足,你看,善根具足、福德具足、因缘具足。现在的问题就看我们自己放不放下,自己能放下就成就了,这三个,善根福德因缘就圆满了。如果我们有丝毫放不下,就是中国老祖宗所说的不自爱,遇到这样好的机会,你没有能够掌握住,你还让这个机会错过了。在中国人说,这是对自己不尊重,对父母不孝顺,对老师不尊敬。因为,祖宗、父母、老师都希望你好,好,好到究竟圆满就是成佛。成佛你才能普度众生,你像阿弥陀佛一样,你才真正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是什么人?是我们无量劫又无量劫中的亲属、朋友,不是外人。现在迷在六道里头,由于业力不同,改头换面,不认识了。你成了佛的时候,在佛光注照之下,大家本来面目统统看到了,什么关系全搞清楚了。
所以,这一生一世这么短的时间里头,不能够有贪恋,不可以有怨恨,用一句佛号把烦恼、业障、习气全部转过来。念头才生,古人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才生,就转到阿弥陀佛上。让我们心里头、口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叫真正念佛人。这是真正弥陀弟子展现给世人的好样子,这样修行人,...(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九集) 2012/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99 》)
...中星都很亮,都很明亮,可见那星光都被太阳光遮蔽了。这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经验,在日蚀之时,看到这个天空,满天的星光。「明耀显赫」,明,明朗、清楚,耀是照耀,显是明显,赫也是指显耀,这是形容火光炽盛,也就是「赤色鲜明」,这「貌」就是个样子。这是念老给我们解释的。
『彼佛』就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都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光明』就是智慧。光明从哪来的?从智慧来的,有智慧自然就有光明。阿弥陀佛的光明无与伦比,十方诸佛赞叹弥陀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个赞叹的话我们要记住,这不是小事,能够得到一切诸佛的赞叹,这一尊佛就不是普通佛,他一定有无比殊胜的理由赢得诸佛赞叹,也是帮助我们学习的时候选老师,一切诸佛里面,我们选哪一尊佛做老师。再细心看看,这个老师教我们学习的法门,我们有没有能力来学习、有没有时间来学习?这一生当中有没有把握成就?这是一定要考量的。法门太高,我们没有这个程度,就很难了。法门是好,时间很长,我们寿命短促,那也不容易成就。阿弥陀佛这个法门简单容易,经上给我们讲的八个字(两句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我们能做到。
菩提心怎么解释?我们可以依据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当中所说的无上菩提心,他的解释很简单,一点都不麻烦。你真正能够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正发愿我要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心就叫做无上菩提心,比经论上讲得简单。《观经》上所讲的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讲了三个;《大乘起信论》里面,马鸣菩萨说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也说了三个。我们把三个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明显了,菩提心是真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也就是自性的本体,真诚。学佛如果用真诚心,就是大乘菩萨。为什么?他用菩提心、用真心,真诚心起作用,这个作用对自己就是深心。深心,古德解释,好善好德。真诚心决定好善好德,好善好德就是自爱、好善好德就是自尊。善是什么?十善业道。...(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0集) 2012/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00 》)
...狱。打着佛的旗号,告诉人你学佛,你对于佛基本的教诲,就是五戒十善,这佛门的,用佛家来讲,六和、六度,这最基本的。这四样东西,五戒、十善、六和、六度没做到,这个罪名不就是无间地狱!做到了?做到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你这一生决定成佛。你愿意走哪一条路?关键是在真干,说没有用。
学儒,要做个中国人,你承认老祖宗,你是老祖宗的后代。你不要老祖宗,你的果报也在地狱;要老祖宗,不学老祖宗,果报还是在地狱,得真学。老祖宗的东西也很简单,五伦、五常、八德,合起来实际上讲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千万年前老祖宗世世代代传下去,不就这十二个字!孝是根本,悌是尊重长辈、尊重长者,这里头包括了师道。大道都非常简单、都很容易,净宗你看就那么简单,「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八个字,这是大道。愈是大,它愈简单、愈容易,当中没有委曲相,一条大道让我们顺利的回归自性,转凡成圣就在一念。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见彼依正」。礼佛现光,见到依报了。依报是什么?极乐世界。
【此会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
见到了。『此会』,是佛说《无量寿经》,特别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一会当中,『四众』,同学,这个四众,念老里头有注解。「大比丘众万二千人」,这在序品里面说过的,参加这一次的法会,也就是这一次的讲座,出家众有一万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这是出家众。「清...(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0集) 2012/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00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