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佛说善根福德因缘诸经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如是。阿僧祇那由他百千苦恼我皆作来。我以悕求一切智智。为欲利益一切众生。然我不曾退菩提心。不堕大乘不舍本愿不缓大钾。于菩萨业不生怯弱。不曾舍离檀波罗蜜。不曾舍离尸波罗蜜。不曾退堕羼提波罗蜜。不曾破坏毗梨耶波罗蜜。不曾放舍禅波罗蜜。不疲倦修般若波罗蜜。不舍摄法修行一切菩萨之道。具足清净不错不谬。坚住一切菩萨之地不倦。一切菩萨三昧三摩跋提。教诸众生发菩提心不生疲倦。聚集一切菩提分法非不得恩。发行一切菩萨之行坚住不退心。常欲满一切菩萨诸愿法门不生畏惧。聚集修行一切功德不生怯弱。何以故。一切世间最胜之处。一切所有学与无学辟支佛智。所不能证所不能入不能观察。此佛法名彼不易得。若小功德和集修行则不能得。小善根者不能得故如是。若人有此宗愿我当成佛。是故翘勤修行精进如功德法聚集修行。我于此处悕望欲得如是义故佛说此经。
以何义故名世尊者。彼义今说。言世尊者。供养义故。复有余义。如菩提心忧波提舍。彼说应知。
何故世尊游毗舍离大林精舍不余处者。彼义今说。如是难者则不相应随在何处。彼一切处皆有此难。若在余处不离此难。更有余义如菩提心忧波提舍。彼说应知。
以何因缘而说如是三种具足不多少者。彼义今说。以有三分相对义故。以此三种。对治贪嫉破戒愚痴。以施具足对治贪嫉。以戒具足对治破戒。以闻具足对治愚痴。又复示现三种福德。施具足者示施福德。戒具足者正行福德。闻具足者示修福德。又复有义。...(第1189部~三具足经忧波提舍一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