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8-02 戴树增 实修般若
文:戴树增
图:网络
“在了”与“是了”修习法来自实修般若
00:0007:08
只要“在了”,就是回收,就是见色见心。见色见心:“在了”,“是了”,都可以使用。
当我们坐在这,任何时候都知道,心始终“在了”,不管经历了任何的喜怒哀乐,心都没有离开过你。当知道心“在了”,就会有一种非常轻安的感觉。
用“在了”这种感觉干活,你做什么,祂都陪着你在做,祂一直在。这个“在”是最好的一种咒,做任何事情都“在了”,当我想发火的时候,还是“在了”,也就不发火了。
“是了”:当我们看相的时候,就“是了”。眼睛看到的众生相不就是“是了”支配你看的吗?是心陪着你看到的,看到外界的一切,都用“是了”那种感觉,就是回收。
见色见心是让你找到一个点,不管是什么,要有殊胜、轻安、平安、喜乐的状态,就是练对了。
任何时候都是“在了”,你在这儿听是“在了”,你行走还是“在了”,心从来没有离开过你。
释迦牟尼佛也经过这种阶段,因为众生相不破,不可能成佛。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证悟的时候,十万魔军展了各种相,释迦牟尼佛不为所动。为什么?因为心就是空性,是无相的心,没有任何可以折射的东西。空体里,你给空体展什么相祂都不会害怕,因为祂没有害怕的心。
如果你的心还有“我”或者还有个点,才会建立恐怖的平台。这个点就是“我还有相”。我有相,才会有这些东西;如果我无相了,就在空性里了。你给空性展任何相,都会失去作用,失去功能,失去所有的一切法性,因为在空性面前,他毫无办法。最后十万魔军没有办法了,只能折服,为什么?对空所展现的所有相统统无效。
只要我们还有我相,我相还在,就证明我们没有真正的回归天国。觉察它就足矣了。
恐惧没有任何意义,不要害怕它。
有的朋友误以为见色见心就是能够保持一颗平静心,对世俗的事情不用太认真了。试想一潭湖水,无风无浪是非常平静的,但它能否经得起风浪的洗礼,这是不知道的。
练习见色见心,是我们在风浪中找到自己不再随波逐流的感觉。所以这和无风无浪湖面的平静两者是有差别的,看似都是平静,却不一样。
因为见色见心是在事物的当下,在波动的当下已经在练习了,练习不被相染、不被相拖走的感觉。在波动中心性像水一样平静,它是在动中找到平安感。
自己觉得很平静了,那是还没有遇到事情,如果来一个天大的事呢?
给大家说一个故事:有一位居士,别人对他说家里有重大的变故,他纹丝不动的坐在原地,直到有人说你老婆跟别人跑了,他一下子就跳了起来,有挂碍就是这样,也就是说他不是真定。
如果没有喜乐心,没有爱心,都不是真正的平安。因为真正的心一定是大慈大悲,是无限的爱或者是无条件的爱,那种爱不仅是自己喜乐,而且想把这种喜乐传递给无数人的感觉。任何时候都能够体会到祂的存在,看到一草一木都能体会到爱的流露、爱的喜乐,才可能是接近了清净心。还不算完全是,只是接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