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烦恼拒之门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6:2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把烦恼拒之门外

    •   把烦恼拒之门外
        
        我们凭借爱的车票,搭乘“母亲”这辆特快,来到地球这个地方,开始了叫做人生的旅行。算一算,我们这一趟行程,至多也就3万多天。
        
        在这3万多天里,烦恼总比快乐多!一出生我们就哭,热了哭,冷了哭,饿了哭,疼了哭,怕了哭……无论如何常常不舒服。稍大一点,我们就烦,责备批评让人烦,时间匆忙让人烦,生病难过让人烦,工作劳顿让人烦,不顺心意让人烦……真是无量的烦恼啊!
        
        家里人、单位人、社会上种种人,似乎都不让我们省心,他们或轮番上阵或一拥而上,几乎每天都要惹我们生气,发脾气早已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我们忙忙碌碌奔波着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摸到面前的“象腿”,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并以此指责别人摸到的“象牙”。我们生气别人没有按照我们的所思、所想来行事,生气别人的所思所想出乎我们的意料。如果我们不执著于自己顽固的大脑,老老实实检点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尊重别人,火还会冒出来吗? 发脾气除了让自己和对方都感到受了莫大的伤害,把事情推向不可缓和的余地之外,连我们的心也在逐渐变小,亲情、爱情、友情……愤怒一把火就烧光了。也许别人记不住你的好,但是他们牢牢记着你的孬。
        
        大家是不是发现过这种情景,本来不很生气,嘴里嘟噜两句,谁知越说越生气,最后大发雷霆。是的,火气是自己激起的!同样的事,在某人面前不敢发脾气,再换一个人,就敢发怒了。这是对的,因为如果你愿意,脾气是可以控制的!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想要高的职称,想要高的地位,想要清闲的工作,想要高尚的荣誉,房子、车子、票子……什么都想要。看到领导手里拿着红头文件,瞄一眼发现与自己利益有关,托关系找后门,又累又急导致晚上失眠…… “那心操的,操稀碎!”一点也不夸张。“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说得多好啊!股票跌了,没有买股票的人怎么会难过伤心呢?年度先进的指标少了,本来就不准备要荣誉的同志怎么会担忧焦急呢?人的痛苦都源于自己的心,心的执着,心的希求,心的失望,让很多别人看来平淡的事自己却难以忍受。若我们学会放下,在放下的一刹那,痛苦和烦恼也就跟着烟消云散。风还是一样的吹,云还是一样的飞,但是有些什么东西在悄悄变化,变得让我们舒适和快乐。
        
        人生多痛苦,所以我们要拒绝烦恼,要创造欢乐,并把欢乐奉献给亲人、友人、陌生人。大肚能容,开口常笑,这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的词儿,做这样的人怎能不使人敬佩和爱戴?一生3万多天的旅程如白驹过隙,春分、夏至、立秋,大雪,一切都在往前奔跑。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疾驶而去,不会也不肯片刻停留。当我们跋涉到人生的终点,准备转乘下一趟列车。回顾来路,我们批评责备过谁,伤害过多少人?我们对谁有过恩惠,赞美、救助过多少人?伤害总让我们内疚,恩惠总让我们欣慰。回顾来路,若我们把烦恼拒之门外,留下的必定是一串高高低低深情的歌,没有怨恨,只有感恩!(广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沙发
    发表于 2017-4-27 21:22: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问:无修无证,当下成明心见性的大菩萨,应如何理解? 答:圆教的菩萨修心讲无修无证,这是修行人很敏感的一个课题。多数人错误的理解圆教所讲的“无修无证",他们认为听听经就开悟了,就成佛了,就不用修证了。他们把信解行证这个综合体活生生的分开了,圆教讲悟后进修,并不是不修。它是即悟即修即证,所以没学法华楞严经的人很难理解这个问题,甚至有些人不惜下地狱的罪过,来诽谤,讽刺,挖苦学大乘佛法的人,这是佛门的悲哀,也是修行人的悲哀,也难怪佛在《楞严经》多次讲到众生是可伶愍者。 圆教所讲的“无修无证"。指的是无修而修,修而无修,无证而证,证而无证。 什么叫无修而修呢?因为从凡夫到分真即佛,你知道什么就是什么,你知道什么是佛,你就是佛。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佛,由于无明的缘故变成了众生,现在明白了佛又回到了本位,明此理即是最好的修。无修而至,所以叫无修而修。 什么叫修而无修呢?你说修嘛,也没做什么事,只是通过听经闻法明白了尽虚空遍法界,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泥巴瓦块都有共同的佛性,万法都是一个念的变现,都是同一个本体,明此当下即是分真即佛,就好比初三初四的月牙,己经见到了如来的全体,感悟再深点就好比是初七初八的半月,乃至象龙女那样直接证到妙觉佛,如同十五十六的满月,成佛就这么简单。所以叫修而无修,悟道就是最好的修,《法华经》《楞严经》多处证明,修行人没有离开讲堂,没有离开板橙就各自证到了不同的果位。诸佛菩萨语无戏论,我们依法不依人。 什么叫无证而证,证而无证呢?《楞严经》第六卷释迦佛委派文殊菩萨,通过二十五位圣人各述圆通法门,特意为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选择了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要我们从闻思修下手,即闻即思即修,首先要见到我们的真心本性,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带果行因,修因证果。 当我们见到果地觉的当下已经证到了果。悟道的当下即是证道,圆顿大法就是让我们活在当下,把握当下,把握了当下就把握了万有,如果不这样讲,就失去了圆顿大法的法味,就体现不出不立阶梯,一步登天,成就于当下的殊胜;就不能与华开莲现相应;所以悟道就是最好的证,悟道就是最好的修,即悟即修即证,我们现在见到的真心本性和我们将来证到的真心本性是一个东西,所以叫无证而证,证而不证。 圆顿大法讲无修无证,一步登天,《法华经》里的龙女就是最好的印证,这是毫无疑感的,但是象龙女这样根基的人少之又少。我们讲无修无证的当下也不妨有修有证,这种修证无非是要加深我们对一心三藏的感悟,真正做到刻骨铭心,深信不疑,是个养悟熏修的过程,其实修的当下即是悟,修的当下即是证。 这种修一定是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下修,明心见性是有次第的,所以修行人修行的正确方法就是要悟后进修,这和《楞严经》文殊菩萨讲的:“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讲无修无证的当下也不妨有修有证。一来防止我们见道不真,以此修行来影响更多的众生,自利利他。二来克服我们无量劫的习气毛病,不断提升我们的品位。三来通过悟后进修,培养我们的定力,做到定慧等持,福慧双修。 十三祖印光大师讲:“法华奥典,妙贯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看到这四句话,我们该做何感概啊!闻即位往生,闻到了就往生了,当下转凡夫的业报身为菩萨愿力身,来的及修了吗?关键看你闻没闻,如是我闻,万法皆成,如是我不闻,万法皆不成。 摩登伽女听佛讲了一段《楞严经》,当下证到了三果阿罗汉,听完《楞严经》第六卷文殊菩萨讲的偈子,当下证到了四果阿罗汉,连小乘人听经闻法当下都能证果、何况大乘呢?《楞严经》倒数第二页一个无恶不赦的大坏蛋马上就要下地狱了,听人开示如来藏的道理,所有的罪过一风吹平,当下变地狱为极乐净土。这个大坏蛋他来得及忏悔?来得及修吗?只要稍微用心就明白这个道理。更加体现了如来藏中,不舍一法,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所以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啊!岂是以我们的心而度佛的心呢?没有这个道理呀!!! 究竟讲我们真心本性,非有修有证,非无修无证的当下,即有修有证,即无修无证,随缘现有修有证,现无修无证。所以遇到别教的菩萨,由于法理不究竟,所以在修证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解行并行。如果是圆教的菩萨,因为它的理论究竟圆满,彻法底源,开花的当下莲子就现前,所以讲无修无证,我们要这样理解才是。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