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0 21:50
  • 1480

    主题

    1765

    帖子

    2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2095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22:50: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惠施曾做过梁惠王的宰相,博学善辩,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曾与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掀起名辩的高潮。

    可是,惠施在未任相之前,也曾经有家徒四壁,衣不蔽体,食无饱足的经验。有次,灶冷数日,无奈地去请求梁惠王帮忙。梁惠王说:“夏麦将成熟了,等割了麦,再给你一些。”

    惠施一听,几乎傻眼。耐着性子向梁惠王说:“我刚才要到您这儿来的时候,经过一条正在涨水的河流,看到一个人掉到河里去,正被急流冲往下游。他对着我大喊救命,我因为不会游泳,因此很抱歉地对他说:‘我不会游泳,我会替你向东越王求救,请他派出善游的人来救你。’那溺水的人一脸愤慨地说:‘我现在只要有一个瓠瓢可以抓着,就能够活命,你却不伸出援手。等你向东越王求来救兵,我恐怕早就淹死在深渊之下,葬身在鱼腹之中了。’”

    “及时”是一个重要的观念,作任何事都要及时。有人想要孝顺父母,但要等到自己“有能力时”;有人想要去探望生病的朋友,但要等到“有空时”;有的人一心想要做善事,但他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钱时”。可是,等到有能力时,父母或许不在了;等到有空时,朋友或许康复了;等到自己有足够的钱,多少钱财才算足够呢?

    《众经撰杂譬喻》有如此的教诫:“智者思惟财物不可久保,譬如失火之家,黠慧之人明识火势,火未至时急出财物,舍虽烧尽财宝全在,更修屋宅广开利业。智人植福勤修布施亦复如是,知身危脆财物无常,遇值福田及时布施……明慧之人乃能觉悟,知身如幻财不可保,万物无常,惟福可恃。”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告诫人“孝顺要及时”。不仅孝顺如此,在世的作为,一切都要及时,不及时把握,等因缘一过,再如何懊恼也于事无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7-1-24 07:25:31 | 只看该作者
    妙法莲华经  卷第七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严,其国有佛,号净华宿王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无量无边菩萨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释迦牟尼佛白毫光明遍照其国。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有一菩萨、名曰妙音,久已植众德本,供养亲近无量百千万亿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得妙幢相三昧、法华三昧、净德三昧、宿王戏三昧、无缘三昧、智印三昧、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清净三昧、神通游戏三昧、慧炬三昧、庄严王三昧、净光明三昧、净藏三昧、不共三昧、日旋三昧、得如是等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334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336
    板凳
    发表于 2017-1-24 07:30: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地板
    发表于 2017-1-24 07:36: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众生随业,这个业就是妄,众生因妄有生,无始生死根本,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当我们向外攀缘就有众生了,攀缘心是生死的根本。本无众生生,谁修法忍忍?不觉如来来,何不自闻闻?众生整天迷惑颠倒呀!妄认尘缘念生灭,迷在本觉失自心!舍父逃逝,久住他国。舍父逃逝,离本心用攀缘心为自性,向外攀缘的心久住他国,生死随业轮转,故众生随业。 修行若真把佛在《大乘妙法莲华经》所讲的十个如是: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真搞懂彻底觉悟了,不要只是落在口头禅,那我们就真得到受用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5#
    发表于 2017-1-24 09:46: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总之,果真明白了【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就明白了宇宙万法当下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随缘所变现,当下又归宗一个人一心一个念,没有一法不是另一法,都是自己,都是佛。完全可以通过听经闻法悟得,当下达到明心见性,当下解脱生死。           所以说,圆顿大法,自古以来被祖师大德称之为【全性起修、无修无证、不历阶梯、一步登天】俱崇密化之迹的妙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