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人谈养生:修身更养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 13:47: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人谈养生:修身更养性2016-12-31 尚道堂




众所周知,古人特别重视养生,我国养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不少文人墨客也精于养生,总结了许多带着浓厚的文人气息的养生秘诀。

一  德

明朝文学家吕坤认为:“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

德是一种品质,对他人宽厚仁德,自己心中的烦事便会减少很多,心情好了,人也就精神了,自然也就延年益寿了。


二  安

苏东坡曾经说过,养生在于“二安”,即安心与安身。

安心的意思是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情,切忌大喜大悲,情绪不要太过波动;安身便是要有一个稳定的居所,能够安身立命。



三  戒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戒,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

戒色是提醒人们凡事适度,行为应检;戒斗意为减少争斗之心,修身养性;戒得便是要看淡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  准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认为养生之术有四大准则:寡欲,慎动,法时,却疾。

清心寡欲,看淡得失;适度运动,不过度的劳动;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并遵守执行;有病要早早根治,切忌拖延。



五  解

宋代周守忠认为:解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解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解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解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解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只有理解了七情六欲与人身体的关系,方能控制好情绪,从精神层面做好养生。  



六  节

明代江绮石在其著作中写道: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这正是从精神层面调节生理层面,以达到养生的效果。

文人的养生秘诀,大多是从心境方面来说的,养生更养性,大家不妨学习一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