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波罗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11#
    发表于 2016-12-22 17:23:21 | 只看该作者
    听经闻法 学习了义大乘 《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一心三藏法理法义 明白宇宙人生真理 彻法源底 刻骨铭心深信不疑 十法界万法万相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 即是明心见性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3 18:00
  • 0

    主题

    411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041
    12#
    发表于 2016-12-22 18:39: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335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3
    13#
    发表于 2016-12-22 20:05: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十法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念之所变现而已!尽虚空遍法界无非一尊佛,无非一个“我”!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6-8 10:37
  • 321

    主题

    46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20:23:21 | 只看该作者
    十法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念之所变现而已!尽虚空遍法界无非一尊佛,无非一个“我”!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15#
    发表于 2016-12-22 20:25: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受持一句《法华经》,写一句《法华经》,抄一句《法华经》,问一句《法华经》。能不能体会这种法?这个法可重要!然后我们知道谁是师父啊?《法华经》就是师父!佛讲「依法为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6-8 10:37
  • 321

    主题

    46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20:36:10 | 只看该作者
    「常」:是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依佛教诲,须臾不可以舍离。我们不忍心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不可以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不可以三心二意。为了教化众生,你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功德无量;为了成就自己,你东奔西走、南征北战,越走越糊涂,你到时候哭都哭不出眼泪来。要明白,没有明心见性,不可以乱跑,这是祖师大德的教诲,包括去拜佛、看师父都不允许。在祖师大德的教法里,你去看他,「你来干什么?」弟子满面春光:「哎呀,我想师父,我来看师父嘛!」祖师眼睛一瞪:「给我滚!回去用功!」你去教化众生可以,但是必须明心见性,你在哪里都不会被境界所转。
    那么对于佛经而言,这个「常」还有特别的含义——凡是诸佛如来金口玉言,由后来的菩萨们所整理的经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作任何的改变。不可以加一个字,不可以减一个字,不可以改变一个字,更不用说一段话,否则佛法经典就失去它的信用。佛经里的任何一个字都是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就是无价之宝。什么都不足以喻其之贵。谁胆敢改变一个字,大逆不道!即使错的,有问题的,也只有保持原貌。那么,有些经文里确实一些章句、一些段落、一些名相概念用现代的语言风格、语言规则没有办法理解,怎么办呢?佛法里有通融,讲师可以酌情作些变通解释;但原经本再刻印时,必须仍旧保持原样,叫作「存疑」。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由于后人在传承的过程中,在无意中造成了些漏字、错字、改字的现象;第二种情况属于古今语言风格之差异,彼国与此国民族传统的文化之差异,造成了一些别扭。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7#
    发表于 2016-12-24 14:47: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明月现——印广法师  药王菩萨成就了一切「色身三昧」,是得力于《法华经》。这叫什么?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法由佛传,所以叫「从佛口生」。但是我们要想成就功德,必须从法来变化。怎么化啊?化去我执,化去烦恼习气,化去小心眼,把自己确确实实观照为与整个森罗万相是一个本体。常作如是观照,不知不觉烦恼习气没有了。水清明月现。你的心自然亮光,自然现前,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8#
    发表于 2016-12-24 14:48: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正思维》如果你念佛时想吃东西或者想救人,再比如念佛时想到观音菩萨,这都是失去正念。因为你不知不觉心被境转。所以正念偏重于定学。在圆顿法中,只要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你心开意解,头头是道。头头是道即是要求我们念念在道,境界当前,一念之观,想都不要想,自性就流露出分别智慧。这是一种功夫,就靠我们时常提起观照。 怎么正念呢?别人骗你五百万,你的烦恼心都生不起来,这叫正念。如果开始起了烦恼,然后想想,骗子是谁啊?我是谁啊?五百万又是谁啊?这就叫正思维。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9#
    发表于 2016-12-24 14:48: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讲佛法,僧依着法来修行,再传给他人。可是僧人一定要持戒,不但僧人要持戒,就是俗人也应该持戒。不论僧人或俗人,若不持戒,那就是末法,所以说“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你若随便打妄语、杀生、邪淫、偷盗、饮酒,这都是犯了根本五戒,即是末法。就是有佛法在世,你不持戒,那从你自身起,就是末法。  “法赖僧传”,人才能传扬佛法,但一定要以“戒”为根本,所以戒是成佛的基础。基础就像造房子要先打地基,我们是在造佛这个房子的基础,必须要从持戒着手做起。各位特别注意!不要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不是不要,而是你根本就不要去做。不是人家告诉你,你才不做,而是自己本身就老老实实地严持这根本五戒。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20#
    发表于 2016-12-24 14:49: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修道修的是什么? (宣化上人开示)  我们修道修什么?就是改习气毛病。习气毛病不改,永远不会和道相应。习气毛病一改,才能与道合一、与真合一、与觉合一。所以修道人,要时时刻刻注意改良习气毛病。  从什么地方来注意?先从衣食住行着手。所穿的衣服,不必太讲究,清洁整齐就可以了。如果贪美食、贪味道,那就是习气没有除。所住的房子,不要住豪华大厦,能挡风挡雨就可以了。如果贪图住得舒服,睡得舒服,那就是习气没有除。行的问题,古时人是安步当车,现在人是汽车代步。这是因为交通方便,但不要坐名贵的车。假如仍有这种思想,那就是习气没有除。  衣食住行的习气,都能改变,这才是无心道人。无心道人若是用心,那就错了,我们要学的是无心道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