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3|回复: 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色心起时,机缘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19:4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朝有一位法名释普明的僧人,他俗姓赵是济川人士。他最初在泰山灵岩寺披剃出家,后来听说五台山常有瑞像显现,于是便决定云游去五台山修炼。到了五台山后,他便在五台山南台的北边,一凿一凿,非常艰辛的凿出了一间小小的石室,并在此专心修炼佛教中的佛法。
      
      一天,释普明忽然遇到一位仪表不凡的僧人,觉的他很奇特,从此便常和他谈论佛教中的佛法。当提到众生执着不去,就要想解脱生死谈何容易时,这位僧人便能把佛教中相关的道理说的很明白,而且言辞很恳切。释普明和这位奇僧相处了一段时间,奇僧总是要他在佛教中的佛法修炼上努力再努力。从此这位奇僧便常常来看他。
      
      一次,突然来了一群强盗过来抢劫释普明的随身物品。面对蛮横无理的强盗,释普明一点也不觉的害怕,一点也不为财物上的损失而觉的可惜。奇僧来了以后,释普明便将此事以及当时心中的感受想法告诉了他。奇僧听了非常赞许,又对他说一定要在修炼上努力再努力呀。
      
      不久之后又有一次,突然出现两只不停咆哮的猛虎,而且这两只老虎还朝着释普明所在的石室跑了过来,最后甚至闯入了石室,换作是平常的人,必然是害怕的不得了,可是释普明想的是佛教中的佛法,心中竟然毫无畏惧,打坐不动。奇僧再来时,释普明便又将此事告诉了他,奇僧听后非常高兴,再度勉励他一定要努力修炼佛教中的佛法。
      
      又过了一个多月,一天气候突变,竟然忽降大风雪,大雪飘飘,积雪竟有数尺深,气温突降,寒冷远超往年。这天晚上,有一位美丽的女子来到了释普明的石室门外,表示因为忽降大风雪,她一个人被困在了山上,请求释普明允许她到石室中躲避风雪严寒,否则她可能就被冻死了。释普明心想这是特殊情况,不能见死不救,便让女子进了石室,他自己在禅床上打坐。
      
      夜渐渐深了,气温更低了,石室中也比外面强不到哪里去,同样很冷。女子受不住严寒辗转呻吟,哀求释普明允许她到禅床上取暖。最初释普明不答应,到了后来那女子呻吟的更痛苦了。释普明触了一下她的身体,发觉她真是冻的厉害,都有些僵硬了,便想仿效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让她上了禅床,坐在自己身上,并脱了外衣盖覆在她的身上,用自己的体温为女子取暖。
      
      这时释普明忽然觉的非常疲惫,就这样坐着迷糊了过去。过了一段时间,坐着睡了一觉刚醒来的释普明,手一滑触到了女子的肌肤,因为是在半睡半醒之间,正念不强,所以一下子就觉的接触异性的感觉很好。顷刻之间释普明心生色欲邪念,带着色欲之心伸出手来准备再摸一下的时候,怀中女子突然起身下了禅床,并消失不见了。
      
      这时释普明才明白那女子一定是变化出来考验自己的,非常后悔,可是已经晚了。第二天,释普明身上多处突然开始溃烂,并流脓,疼痛无比,疼的那真是彻骨穿心啊。释普明悲泣哀号,不停的忏悔自己的色欲邪念,不停的发誓自己以后一定做好。
      
      过了两个多月,一天空中突然有声传来对释普明说道:你无禅行,不能解脱圆满。赐你长松,服用后可以成为低层次上的一个神仙。神的声音使修炼失败的释普明稍得安慰,但又没讲明长松在何处。
      
      释普明接着祈祷了七日。空中又有声音告诉他:长松在你石室前,并描述了长松的颜色外形,以及采饵服食之法。释普明依言取服,三日后身疮全愈,容貌渐渐变的异于常人,神气清朗。不久之后,他便化仙而去了。
      
      看了这个故事,觉的释普明修炼失败真是太可惜了。面对强盗猛虎都没有动心的释普明,最后居然因为动了色欲邪念,想要带着色心去接触异性而没有通过考验,失去了圆满的机缘。

      由此可知:修炼人一定要去除色欲执着啊,不光是绝对不能发生不道德的性关系,修炼人就是在睡梦中,在半睡半醒之间,都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去尽色欲之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5 14:18
  • 199

    主题

    704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418
    115#
    发表于 2016-9-4 14:59: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26 22:05
  • 700

    主题

    714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144
    QQ
    114#
    发表于 2016-9-3 21:3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113#
    发表于 2016-9-3 20:30: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心,包含了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你自己把自己,已经置于安全地带,念念在道------时时事事处处用佛知佛见加持万法万相,弘法利生,时时事事处处见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112#
    发表于 2016-9-3 20:30: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心,包含了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你自己把自己,已经置于安全地带,念念在道------时时事事处处用佛知佛见加持万法万相,弘法利生,时时事事处处见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111#
    发表于 2016-9-3 20:29: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心,包含了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你自己把自己,已经置于安全地带,念念在道------时时事事处处用佛知佛见加持万法万相,弘法利生,时时事事处处见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8:54
  • 380

    主题

    28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32
    110#
    发表于 2016-9-3 20:21: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印广门清答“听经闻法,当下成佛” 一一敏感问题解答之四  或问:印广法师,您说“听经闻法,无修无证,当下成佛”有何根据? 答:一、我不记得是否讲过“听经闻法,无修无证,当下成佛”这句话。如果讲过,也应该是在讲解《法华经》、《楞严经》、《心经》的前提下讲过。 所以,严谨说应该是听闻《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圆顿了义经典,无修无证,当下成就分真(分证)即佛,悟后进修无量法门,成就究竟即佛(圆满佛)。  二、至于听闻《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无修无证,当下成佛(分真即佛或曰分证即佛)。此意是佛陀金口,祖师玉言,经典本义。印广述而不作。行人自可查证经论。      1、《法华经》第十七品第一、二两段,长达三百余言。记叙佛在讲了十几分钟的“如来寿量品”后,即授记无量大众成就分真即佛,低则罗汉、住、行,高则向、地乃至十地、等觉。短短时间内啊,谁修了?谁证了?怎么修哇?怎么证呐?人家证果了,谁说的?佛说的。      2、《法华经》第十品第二段专门宣告“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一句《法华经》,几个字而已。一念随喜,蒙佛授记。佛说的。      3、《楞严经》第五卷,佛说“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胜净明心,本周沙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如幻如幻,不见人修,更非苦劳,亦非认真,他证果了。而且弹指功夫,超过四果罗汉。佛说的。      4、《楞严经》第七卷说“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圆顿法门让您成佛之易,譬如顺风吹微尘。不费吹灰之力,何谈登天之难?      5、观音菩萨在《楞严经》第六卷将无修无证的圆顿了义法门说为“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思议无作妙德”。文殊菩萨随即附和“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无作无作,妙力证妙德!观音说法,文殊信了。      6、印光大师有说“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印光文钞,祖师心血。归极于此,四句教诫。      7、中国儒圣,阳明心学,斩钉截铁直下肯定:内圣外王,太简单太简单!天下诸事皆可谦虚,唯有此事不可谦虚。      8、净宗掌门,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中说“净土法门,不越一念,疾超生死;不出片言,顿与圣众齐等。一念顿超,片言即证”“净土一法什么时候成就?你当下就能成就”。      以上佛、圣、高僧法语,你们都可亲去查实。   再问:众所周知,天上掉不下馅饼。成佛比登天还难。怎就无修证,当下成佛呢?  答:一、众所周知?众者几何?周知几许?也有众所不知的吧?     1、佛在《法华经》第十四品有言“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有几人知?      2、《法华经》第二品记载,法华大会刚开场,“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 此五千人又知多少?      3、《法华经》第二品有文“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乃至“罗汉”“菩萨”“皆当惊疑”。难怪!难怪!自古以来有说“石破天惊开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4、《法华经》第十品,佛言:“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难怪呀,佛陀早就预言在先!      5、楞严会上,佛弟阿难自始至终以佛在前四十一年所讲之方便法向佛问难。佛则衷言相告:“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卷二),并郑重警告:“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卷六)。初学!初学!要从《法华经》、《楞严经》入门初学呀!     6、楞严会上,文殊菩萨代佛简择,将势至念佛、弥勒唯识、持地苦行、波离持戒、虚空藏禅宗等二十四位菩萨所代表的无量法门统统否定(“云何获圆通”?),而独肯观世音菩萨“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悟后进修(“闻思修入三摩地”,“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禅宗法门才能成就。倘若二十四位菩萨,皆如观世音“闻思修”入念佛、“闻思修”入唯识、“闻思修”入持戒、苦行……无量法门,岂不二十五圣并列第一!何致千年悲剧: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哇!乃至将此奉为至理名言金科玉律而不可违越啊!再三劝诫,念佛等法是悟后进修、增上品位的高级法门呐,而非初学入门之道哇!      7、《楞严经》第四卷:“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大乘中确有权实之分、了义与不了义之别呀(藏、通、别为权,为不了义;圆为实,为了义)!      8、《楞严经》第七卷:“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真真如可不同于真如哇。      简单列举如上,《法华经》更有二百二十二个未曾有法,是余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所不共!也就是众所不知之法。但是,作为初学应该知之,必须知之呀!   二、天上掉不下馅饼,成佛确比吃饼简易。今据楞严“想升情坠”(《楞严经》卷八)之纲,譬喻当下成就之目。      1、若人出生之初,一直住于暗房,其心必当暗。一旦开门亮窗,其心则亮。若复闭门闭窗,其眼纵不见亮,其心还能再暗吗?昧于一心三藏之理,则暗;明于一心三藏之义,则亮。以明破暗,此即菩提不退转也!      2、气球有升扬之功,人心有变化之力。豆球之小,不带鸡蛋之大。房球之大,轻举鸡蛋之小。 鸡蛋者,业障定数也。球者,心力变数也,昧于一心三藏之理,则小;明于一心三藏之义,则大。以大带小,此即带业往生也。      3、如人溺水,岂能睁眼。睁眼见水,还有险吗?纵然衣湿,还有险吗?溺水闭目,迷也。睁眼出水,悟也。衣湿,习气也。睁眼先出轮回,除习进至圆满。此即见水离水,知妄离妄,离妄即真也!      4、衣冠孰游?脱后方泳!敢问此泳,成于何时?闻法于先,比量功德先成。往生于后,现量功德现前。敢问汝佛,成于何时?  印广胆小,幸知佛圣金口,不敢不告行人。若有所讹,恭请诸山长老、大德高僧不悋指教!亦愿天下同修、志士仁人共同探讨!印广诚愿,应约前往或恭迎光临!                                                                                                                                                                         2016.9.2于长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109#
    发表于 2016-9-3 20:16: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心香,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十法界,无处不遍,法界,法界,无量法界,天人鬼畜,泥巴瓦块,一切的法界都在蒙熏,这里蒙熏蒙熏就得受用,受到吉祥的加持,就是佛在《妙法莲华经》讲,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持、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持戒,无量法门,无量百千万亿年,功德无量倍啊,你们看看《妙法莲华经》第十七品,三个无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108#
    发表于 2016-9-3 20:15: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心香,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十法界,无处不遍,法界,法界,无量法界,天人鬼畜,泥巴瓦块,一切的法界都在蒙熏,这里蒙熏蒙熏就得受用,受到吉祥的加持,就是佛在《妙法莲华经》讲,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持、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持戒,无量法门,无量百千万亿年,功德无量倍啊,你们看看《妙法莲华经》第十七品,三个无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3-8 08:30
  • 2

    主题

    6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924
    107#
    发表于 2016-9-3 18:55: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