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觉得命苦”不是真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6-19 09:24
  • 1802

    主题

    6305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9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07:3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个居士来问我,他说:“我觉得我的命非常的苦。命苦,通过念观音菩萨能不能使命不苦呢?”
      
      我跟他进行了交流。第一,观音菩萨的慈悲,观音菩萨的无边宽阔的胸怀,我们要向观音菩萨学习。观音菩萨对待每一个众生都像对待他的孩子一样。只要你能诚心的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无穷愿力,水不能漂、火不能烧、毒药不能害其身,欲求男女、欲求官位都可以来满愿。这样念观音菩萨,当然就能使原来的苦命转成比较好的命了。
      
      不能光嘴巴念,“念”呢就是怀念,我们怀念观音菩萨,思念、忆念观音菩萨。忆念的目的是什么呢?光想一想他就算了吗?观音菩萨的胸怀是那样的宽广、伟大,而我们呢?我们的心态是那样的狭小、自私。观音菩萨对所有的众生都能无私的关爱、帮助,我们能吗?一个是我们的心量不宽广,一个是我们帮助别人的热情、热心不够。念观音菩萨就是为了使我们的心变宽广,使我们乐意帮助别人。
      
      所谓的布施就是帮助别人。我们乐意帮助别人,我们有了宽大的胸怀和努力忘我帮助别人的精神,从一般的角度讲我们帮助了别人就会有成就感,我们用宽大的心态来对待别人了就会有自豪感。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助人为乐的那种乐感和帮助别人之后的那种成就感,如果完全的陶醉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的命就没有所谓的苦和不苦了,所以他就能完全地转我们的命运。
      
      不是说今天念了观音菩萨,明天就可以收入10万块钱。明天再念念观音菩萨,他们就送我一套房子。到后天又念了念观音菩萨,又有人送我一辆车子,念了三天观音菩萨,有了一栋房子、一辆车子,头一天还送了我10万块钱,哎呀,我的命多好!
      
      这样不是命好。不但不是命好,有可能就更苦。有了这么多的钱和车子,你能不能做好事呢?不能做好事,你就不会把车子和钱放在那里不动,只要你动就要做事,只要做的不是好事就是恶事。大家想一想,应该是这样的。
      
      你做了恶事就会招来恶果,如果你没这个钱、房子,可能你的命就不苦,有了这个钱、有了这个房子可能你的命就更苦。这就是说我们没有胸怀和福德来把握、利用自己身边的物质条件,乃至其他的条件。如果我们有了宽阔的胸怀和努力忘我的帮助别人的精神,身边的物质是否丰厚也就不重要了。
      
      佛经里边讲,小孩做儿戏,捧一捧沙土供养佛,以此功德在五百年后就可以做转轮圣王。所谓的转轮圣王就是统一一个大国家的国王。没有钱财,只有沙土,你发心也可以善的方面、在道德方面成就。
      
      所以我们要诚心的念观音菩萨,来忆念、怀念、想念,不是嘴皮上来读,是从心里念。念了以后就会增长福报、智慧,有了智慧就可以正确的分析我们的人生。你说“我的命不好,我的命很苦”,你想想别人,谁的命不苦呢?

      所以说苦与不苦,是个人的认识。我们学习佛法,以观音菩萨为榜样,不在乎、不去管自己的得失。我们在乎的是来到人间该怎么样的报国家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师长恩,能够报恩是最大的幸福。所以,有了车子、房子、钱不一定幸福。
      
      我们通过学习佛法,通过礼诵、读诵《观音菩萨普门品》,礼拜观世音菩萨,诚心的专念、忆念、思念观世音菩萨,会使原来污染的心、狭小的心、自私的心慢慢地转变成清净的心、广大的心、无我奉献的心,这就是乐趣。把这些心都归纳在一起,这应该就是我们说的“禅悦”。我们怎么样以禅悦为食,怎么样法喜充满,这些跟我们身边的身外之物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有两位着名的祖师,一位是云门宗的云门禅师,他为了求道断了一条腿。他去拜他的师父,他的师父看到他就骂,骂了以后就要关门,他为了更近距离的亲近他的师父,就赶快往门里边钻,他师父“哐当”一下把门关上,把他的腿给挤伤了,为此他开悟了。
      
      从世俗的眼光来说,他一生残疾,这算幸福吗?但是,开悟、成佛道、做祖师,别说一条腿了,两条腿都搭进去也不要紧,这一生的生命搭进去也不要紧,坏了这条腿还有一条腿呢,那条腿也可以生活啊!这样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命也是非常好的。
      
      日本有一位圆尔禅师,他到中国求道。祖师都是非常的严厉。他有话要问他师父,他师父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他一顿,那么你打我,我也有问题,我得想办法还得来问,挨了多少次打。结果有一次把眼睛打瞎了。圆尔禅师的画像就是一只眼睛不能睁开,是他师父把他的眼睛给打瞎了。为此他开悟了,他在日本开宗立派,成为大祖师了,他的心完全的打开了,他的慈悲完全的展开了。
      
      从世间的角度讲,他的命非常的苦啊!到中国求道来了,日本的父老乡亲、师朋好友都希望他学成归来。他来中国的时候是一位英俊少年,他回日本的时候不但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而且一只眼睛还瞎了,非常的悲惨。但是他能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大祖师。一只眼睛换得开悟,换得佛道,应该是很便宜的事情。
      
      当年佛陀在雪山修道,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有个修行人给他说了两句偈子,还剩两句没说。佛陀就说:“师父啊,我还想听你下边的两句。”修行人说:“你要听我剩下的两句就要用生命来换。”佛陀说:“可以,你要把下面的两句偈说了,我就站在山崖上跳下去。”修行人说:“那你站在山崖去我再说。”佛陀说:“好。”于是他就去站在山崖上。这位修行人给他说了后边的两句,佛陀听完就说:“好!感谢你师父,我就来实现我的诺言,我现在就从山上跳下去,以我的生命来换取你后边的两句偈。”
      
      这样的人物确实不白来人间走一遭!如果说我们只是为了个人的得失,只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的,所谓的“幸福”就是生活的自在嘛!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懒惰一点,多睡一会儿觉,少做一点活儿,这样的是幸福吗?这样跟动物差不多。现在做一只猪,做一头牛都是这样的生活。你想想,现在饲养场的这个猪,有吃的,有喝的,它幸福吗?
      
      所以我们通过学习,通过修学佛法,通过坚强自身的毅力,加强自身的建设。来以一颗崭新的心,崭新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生活,对待我们的工作,对待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以这样的一个心态来对待我们的人生。
      
      无论我们身边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无论我们身边的杂事太多,不顺心的事太多,这都不要紧。都能使我们在成佛之路,悟得佛法这方面,我们觉得值得。
      
      做一个人,来人间走一遭,我们能得到佛法、得到观音菩萨的大胸怀、大智慧、大慈悲,哪怕是我们能得到一点呢?我们能看到一点也欣慰。菩萨像大海一样,我们能得到一勺水,也可以啊!我们得到大海的一勺水,我们也得到大海的味。
      
      所以希望我们在不远的将来,能开悟佛法,能够引导众生,特别是来这个来鼓励、推动、来带动我们自己每一个人身边的亲朋好友,让他向上、向善,开悟佛法,这是最大的幸福。
      
      2015-05-16 明憨大和尚开示( 邢台大开元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3 18:00
  • 0

    主题

    411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041
    14#
    发表于 2016-7-18 08:29: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5 14:18
  • 199

    主题

    704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418
    13#
    发表于 2016-7-18 08:2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密髓开示 所谓「法华秘髓」 不读《法华经》,你见不到真实义,那么这部《妙法莲华经》包含《大佛顶首楞严经》,《楞严经》也叫《大方广妙莲华王》这两部经典其实是一部经典。 佛在《法华经》《楞严经》把其它一切经典重新定义。《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在《楞严经》不仅把自己讲的其它经典判为戏论之法——过去的因缘法、自然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诸佛出世先讲小法再讲中法,最后涅槃之前必讲《法华经》,把一切法归于临终遗嘱!诸佛灭度以后,菩萨说法无一不是直截了当——只讲《法华经》!我们看了《法华经》一目了然。大通智胜佛的十六个王子,包括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都是十六王子之一,在大通智胜佛入静以后,只讲《法华经》(见《化城喻品第七》);日月灯明佛灭度以后,妙光菩萨——是文殊菩萨前身,只讲《法华经》(见《序品第一》)。没有说佛灭度以后,他的弟子们也必须先讲小法,再讲中法,最后讲大法——没有这个道理 可是《法华经》很难传。佛陀感慨万分呐!无量国土之无量众生于无量劫都不能听闻《法华经》,连闻《法华经》之名都很难得。今天诸位能听到《妙法莲华经》,不知道这是多少天大的福报!根据我们这十来年传法的经验,只要把「如来藏」之义搞明白,你当下成就!当然我们还要讲清楚为什么。《法华经》和《楞严经》,一个是难信,一个是难懂。所以祖师大德讲,「石破天惊观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怎么「石破天惊观法华」呀?《法华经》就是讲,明白了什么是佛,你当下就是佛!石破天惊!没有根机的人要吓死了!认为你是胡说八道,哄人。可是佛在《法华经》反反复复强调这个法,而且《法华经》最为难信难信,为什么?讲了以后天人大众要害怕,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要害怕,乃至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都要害怕!菩萨都要害怕,唯有具足圆顿大教根机的菩萨能够信解。为什么不敢相信啊?讲起来真是叫我们哭笑不得。就是因为这个法太简单。因为我们凡夫站惯了——你说,坐到佛土上去。哎呀,我怎么能坐到佛土啊?! 就如同佛在《楞严经·卷七》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就是成释迦牟尼、阿弥陀、观世音那样的圆满之佛,都是易如反掌。大风吹微尘有什么困难!佛在《楞严经》还讲,何籍劬劳,肯綮修证?哪里要你去认真修?!哪里叫你刻苦修!把两个耳朵带来,明白这个道理,你当下了生脱死! 怎么「风起云涌演楞严」呢?那些二乘人在楞严会上向佛接二连三提出质疑,佛一一回答——而且他们提出来的法都是佛当年金口玉言。佛讲:「当初讲的是方便法,我现在讲究竟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听说有些法师宣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经王,《无量寿经》是王中之王——这种说法在三藏十二部经里没有根据。这些都还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凭什么是王。我们这次讲《法华经》《楞严经》是「王」,要从法理法义上来明白。哎呀,佛讲的是对的,它就是王。佛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这几千年以来,修行人的悲剧就是依人不依法。谁的名望大,谁的地位高就依,盲从。 「四依四不依」,我们应该明白啊,这是佛陀最后的嘱咐。你传的是正法,即使是魔,我也给你顶礼,以生命来供养你;你传的不是了义之法,我可以不理睬你。依法,要「依了义法不依不了义法」。三藏十二部经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是了义之法。 《楞严经》这个经题要讲全了,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阿含经》这类的,是小乘经典;《金刚经》《华严经》《地藏经》等等,叫做权教大乘。所以大乘分权实之别。在开讲《法华经》《楞严经》之前,所谓的三乘法有小中大;开讲《法华经》以后,万法归宗。《法华经》《楞严经》叫圆教、实教、满字教、究竟一乘了义。因为佛过去把大乘法说为是胜义法,讲到《楞严经》时便没有办法再讲了,故而把《楞严经》说为「胜义中真胜义法」 要明白,过去讲《金刚经》,讲《华严经》,讲什么真如本性,到了《楞严经》怎么讲的?妄真同二妄! 所以破妄见真所谓的真也是妄!《楞严经》不是讲真如,是「真真如性」。《楞严经》的核心——整个虚空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上自诸佛菩萨,下及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树木华草、风云雨雾,一切的一切,我们能够耳闻、目睹、身受,还有看不到、听不到、那些真实存在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打个比方,如人在梦,梦中境界千千万万,万万千千,都是做梦的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044
    12#
    发表于 2016-7-18 08:2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1-3 12:16
  • 0

    主题

    378

    帖子

    6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83
    11#
    发表于 2016-7-18 08:13:00 | 只看该作者
    大乘妙法莲花经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10#
    发表于 2016-7-18 08:02: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观世音菩萨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9#
    发表于 2016-7-18 08:02: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8#
    发表于 2016-7-18 08:01: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觉得命苦不是真苦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7#
    发表于 2016-7-18 08:01: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78

    帖子

    536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60
    6#
    发表于 2016-7-18 08:01: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圆教菩提树。在一片树叶,一根树枝,一个根须,当下能知道全体,当下都是一个本体,树枝当下就是树根,这叫圆教菩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没有哪一棵树不是菩提树啊?统统都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