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4-11 14:34:05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注解说明「极乐菩萨德行圆满」。首先,『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你看念老引用多少注解。「《维摩经.弟子品》曰」,这是引用的经,「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一切法真的没有。德国普朗克博士通过他一生努力的研究,把什么叫物质,他搞清楚了,彻底明白了。他总结一句话说,根据他一生的研究,这个量子力学,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物质的存在,把物质否定了,物质是假相,完全是我们看走了眼。《金刚经》上说得好,叫「一合相」。一是什么?一就是科学讲的微中子,这是物质里头最小的。这个最小的物质,具足色受想行识,佛家讲的五蕴。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包括星球,统统是这一组合成的。这个东西是假的,这个东西不是真的,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你要真的把它看清楚、看明白了,你就相信《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我们现前在这里坐,坐在此地,在这聚会,是真的、是假的?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念头一秒钟波动的频率,波动频率就是生灭的次数,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一千六百兆个生灭,每一个生灭就在我们眼前,我们知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它速度太快了,没看见。如果这个速度是二分之一秒、三分之一秒,我们会有个感觉,好像有个东西一闪,立刻就没有了,是什么东西?没看清楚。我们可以利用幻灯片做例子,幻灯片放在放映机里面,电影的放映机,一秒钟生灭,它的速度是二十四次。也就是这一张幻灯片打在银幕上的时间,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看这一张,感觉得有个东西一闪,什么内容不知道,没看清楚。你看必须二十四张重叠在一起,让我们产生一个错觉,我们看到一个画面。现在我们摆在眼前的事情,无论是物质现象、是精神现象,你一定要知道,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频率在生灭,我们怎么会知道!
这种生灭相续,它不断,但是每一个画面都是独立的,跟前面有相似,绝对不是一样的,没有相同的。江本博士做水实验,告诉我,做了十几万次,那一年我到东京去参观他的实验室,从来没有两个结晶是完全相同的。他给我提出这么个问题。我就告诉他,不可能有相同的。他说为什么?就是我们自己一个人做实验,我前念跟后念不一样,那水看的这个结晶,它怎么会相同?这个不是论秒,这个要论什么?百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万分之一秒,佛经上讲的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不一样,没有一个相同的,所以它这种现象是相似相续相。这个我们在讲席里头说过很多次,不是真正相续,真正相续是完全相同的,决定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
所以佛告诉我们真相,宇宙之间一切法,悉皆空寂。性是空的,能生的、能现的,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自性是空的,它没有物质现象、没有念头的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所以性空。从自性现的这些现象,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万法的相是假的。万法的相,就是一千六百兆次的频率在这波动。今天科学提出弦定律。我们弹琴,弦乐器,像中国的古筝、古琴都是弦乐器。拨动这个弦,它在振动,弦就振动,振动产生音声。整个宇宙都是波动现象,波动现象如果一停止,宇宙没有了,星球没有了,什么太阳系、银河系全没有了。波动的现象在,它有;不在,它就没有了。
佛经上说的这个,这是高等科学。所以,能生能现的自性,不可得,它没有现象。所生所现的这些现象,现象总不外乎三大类,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三种现象是假的,完全是一个波动现象。不动了?不动就没有了。波动现象是妄心,妄心是动的,真心不动。这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真心不动,真心离念,真心没有念头。这个念是起心动念。真心,不起心、不动念。你见到真心,你就成佛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就是你的念头没有了,放下了。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见色闻声,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佛,这就是法身菩萨。
法身菩萨,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但是他还有起心动念的习气。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了,有余习在,这个余习非常微细。这么微细的余习,只障碍一桩事,不能回归自性,在自性的门口,这就是他们所住的,叫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除这一桩事情之外,智慧、神通、道力,一切的一切跟法身如来没有两样。他确实有能力,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有缘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没有缘,信息他收到了,他如如不动,没有反应;有缘,立刻就起反应。这个反应就是感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有四种,这前面都说过,有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冥感冥应,有四种,决定有感应。
我们跟佛菩萨有缘,不是无缘众生。只要我们跟阿弥陀佛有缘,就跟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统统都有缘。跟其他诸佛有缘,不见得跟一切诸佛有缘;跟阿弥陀佛有缘,所有佛全都有缘,这真正不可思议法门。诸佛如来赞叹弥陀,「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你才知道我们善根多厚,我们跟佛的缘多深,这才知道。知道,佛就来帮助我们,不管我们有没有起心动念求佛菩萨,他全晓得,无时无刻不知道。我们起心动念,发出去这个波动,他收到了。我们身体状况,这个细胞也是波动现象,它不动,它就没有了;动,它才会存在,这个细胞就是物质现象的波动现象,他也收到了。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统统知道。佛菩萨在加持,加持为什么有的时候还有病痛,还有不舒服?那是什么?那是你的业障、业报。佛菩萨看,小事一桩,忍受一点,报完就没事了。真有大问题的话,他真来帮助你。
我们看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三步一拜,从普陀山拜到五台山,三年多才拜到。这当中难免不生病,果然生过两次病,都是一个乞丐来照顾他,帮助他到山上找草药,照顾十几天,身体恢复健康了,他再去朝山,这乞丐依旧出去讨饭。两次同一个人。后来知道了,那乞丐是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真的是一路照顾你,你真病倒了,没有办法了,他就现身,真帮你忙,真帮你解决问题。你完全不知道。你要晓得他是文殊菩萨,那好,我朝山就拜文殊菩萨,现在拜到了,就不必再走、再朝了。他不会让你知道,让你一丝毫感觉都没有。路上碰到一个讨饭的,这很平常的事情,讨饭的人居无定所,所以不奇怪。这说明,理,能生能现的理空寂,所生所现的一切现象,三种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也是无所有,也是空。
又《大乘义章》第二卷说:「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空这个名词从哪来的?从理上来的。因为理,三种现象都没有,所以叫它做空。但是佛家的这个空不当作无讲,不是说空无。一般人讲空,什么都没有,叫空。佛法这个空,空是没有三种现象,这叫空。怎么不当作无讲?它能现三种现象。虽然现三种现象,三种现象都不是真的,所以佛法把它形容作「梦幻泡影」。梦中有没有现象?有。梦中现象是个生灭法,有生有灭就是假的。也就是波动现象,波动现象是有生有灭,就不是真的。真的,不生不灭。学佛,首先要认识真妄。认识真妄,我们心可以定了。真的是什么?我们不生不灭。一切万法的性,就是能生能现的,不生不灭;所生所现的,生灭法。这是首先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生不灭的我们要摄取、要去体会,有生有灭的不要放在心上,那是假的,要放下。
「又《会疏》曰:般若妙慧,证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空寂,《魏译》作寂灭,我们这个经上叫空寂,《魏译》,康僧铠的本子,这是五种原译本里头的一种,叫寂灭。要用般若智慧,你才能够证得寂灭平等,你真正能看到,你才晓得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又《万善同归集》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教是释迦牟尼佛的经教,经教里面说明空。空是什么意思?空是不可得。给空加了一个定义,「无实性故」,它没有真实的性,这个性是体性,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是不断之无」,这四个字好!无,但它不间断。一个念头、一个念头,真的是无,不可得。速度之快,你想想看,一秒钟里头有多少个生灭?一千六百兆,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接着一个,全是无,它不断,不断之无,这四个字妙极了。你别以为它有,你以为它有是错了,大错特错,它的真相是不断之无。
「综上引证」,上面《大乘义章》、《维摩经》、《会疏》、《万善同归》,经论跟祖师大德所说的,「简要言之」,把这四样合起来看,简单扼要来说明,「极乐菩萨以般若妙慧,了知一切诸法,皆毕竟无所有,不可得,平等空寂。但应谛知一切皆空,不是断灭。此空寂是实际理体,不是断空,是第一义空,乃不断之无。如是契入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你的烦恼断掉了,习气断掉了,这「二余俱尽」,成了法身菩萨,也就是成佛,不是究竟圆满佛,也不得了!《华严经》上所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入了他的俱乐部,这是他们的境界。
所以这一句不断之无,妙极了。因为它不断,所以我们很多人误会,以为它真有。不断之无什么意思?你看电影是不是不断之无?一张一张幻灯片不断,每一张都无。现在的电影是数码,数码速度更快,很难发现。以前这个电影是幻灯片、胶片,跟你讲,你很容易体会。我们这是一段电影的底片,在放映机里头以一秒钟二十四张的速度,打在银幕上,不断之无。电影是什么?电影是不断之无。现在的电视,速度比电影快多了,所以我们看起来比电影逼真。电影,你细心去观察,它还在波动,一闪一闪的波动。但是今天电视你看不到波动现象,为什么?它速度快了。速度再快,也没有达到一秒钟一千六百兆。高雄刘医生给我一份资料,这从电脑上传过来,这刘医生给我的。这份资料说明什么?现代科学家已经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捕捉到这个,一千兆分之一秒科学家把它捕捉到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科学家还没有达到这个频率。
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你要得它,那不叫自寻烦恼吗?所以佛与大菩萨解脱了,解脱什么?他了解事实真相,对于一切万物没有一个得到的念头,没有这个念头,知道什么都是假的。我们说得粗、明显一点,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决定没有支配的念头,这些念头都没有,他得大自在。为什么没有这些念头?因为他知道一切法悉皆空寂,连生身烦恼都是空寂的,都不可得。你为什么执著于烦恼?就是因为执著;你不执著,烦恼就没有了。不分别、不执著,哪来的烦恼?不分别、不执著,哪来的业障?全都没有了。所以不能有念头,有念头错了,没有念头,正确了。
现在这个世界上,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众生,众生里头特别是人类,每天念什么?妄念纷飞。妄念里头全是邪念,全是负面的念头,这个不好。现在大家念什么?念灾难。有没有灾难?念它就有,一切法从心想生,不念就没有。你们念,我不念。我常常收到有这些信息,从各个方面来好多好多。我如何应对?我用一句阿弥陀佛应对,不管什么信息到我这里,统统是南无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我没有别的念头。你问我有没有灾难?我告诉你,没有。为什么没有?我没有这个念头。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有念头就有,你没有念头就没有了。我们没有念头,有没有产生效果?有。你看多少人给我的信息,都说今年五、六月份有大灾难,五、六月份没看到。有人说这是我们这个好的念头把灾难又延迟了,我不敢这样承认,那些话是恭维的话,不能看作是真的。但是从理上讲,念头纯正,正中之正,就是念阿弥陀佛。
《无量寿经》,我们讲了十几遍,这一次也有个缘分,抽出一点时间跟同学们在一起,把阿弥陀佛再做一个介绍,采取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里面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二十九种庄严,那是什么?那是《无量寿经》的精华,天亲菩萨用偈颂写的。昙鸾法师的注解,这是净宗大德,出现在南北朝时代,注解注得好。我们再简单的读一遍,感到还不够,最好把它再讲一遍。我会找时间把整个《往生论》昙鸾法师的注解讲一遍,我们会对于净宗、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认识得更清楚。信心坚定,愿心不退,一向专念,没有一个不往生,真像善导大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这个机会我们要好好的掌握住。
般若妙慧重要,般若妙慧怎样得来?大乘教里头佛告诉我们,般若妙慧是自性本有的智慧,不是从外来的。我们凡夫没有了,失掉了;佛告诉我们,不是真的失掉了,叫迷失,迷了,它不起作用,暂时不起作用;什么时候觉悟了,它就现前了。迷失,怎么迷失的?因为你起了无明妄想、分别、执著,就迷了,它就不起作用;换句话说,你能够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执著,它就现前了。这三种障碍统统放下,你就成佛了。三种不能放下,能放下一种,最粗的,这种就是不执著,我能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不再执著了,你就证得阿罗汉果了,阿罗汉的智慧现前了。如果再能把分别也放下,不但不执著,分别也没有了,恭喜你,你得到菩萨智慧,升级了。妄想放下了,妄想是什么?起心动念;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真的不起心不动念,你成佛了,佛的智慧现前。所以这个与研究教、与什么修行不相干。六祖惠能大师,当年也是在逃难期间,遇到无尽藏比丘尼,无尽藏比丘尼捧着《涅槃经》向他请教,他说我不认识字。比丘尼很奇怪,你不认识字,怎么有这么大的智慧,把这个经讲得这么清楚?这个与识字不识字、学不学没有关系,与什么有关系?放下有关系。惠能大师什么都没学过,就是放下,彻底放下了,这是了不起的人。
一念之间,一念一心,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在大乘叫顿舍,不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同时,顿舍、顿修、顿证。什么叫顿修?从一时顿舍,这叫顿修。顿舍之后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什么都知道,叫顿悟,顿证,一念当中完成。你看,放下、修行圆满、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一念当中完成的。凡夫成佛,你要问要多长时间?告诉你,一念。你一念不肯放下,那没办法,那你的事情,理上确实如此。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跟惠能大师同一个境界,也是一念顿悟、顿修、顿证,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念顿悟的人很少,真的,宗门称为上上根人。
我们知道惠能大师没有听过经教,没学过禅,他在黄梅八个月,五祖分配他的工作是义工,碓房里面舂米破柴,他干了八个月。道场里头有讲堂,一天没去过;有禅堂,一支香没坐过,没进去过。传法,是五祖半夜三更召见他,给他讲《金刚经》大意,我们估计不会超过两个小时。经没讲完,大概是四分之一,《金刚经》总共五千多个字,大概讲一千多个字的样子,他就开悟了,他就放下了。放下,他提出他的报告,那就等于博士论文,五句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