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法理 编辑:释一山 法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1:48: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越是学过的知识,越是要反复温习,反复的去体会,尤其是如来藏法理,它是解释天地万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来龙去脉,也是佛法的根本命脉。所以,我们一定要刻骨铭心的理解它,时时刻刻观照,运用它来转变我们生生世世的命运。接下来,我就把以前听过的一心三藏法理再次跟大家分享一下,同时,也能够加深自己的理解。如来藏法理,概括的讲: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天人鬼畜,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泥巴瓦块,有情物,无情物,一切能看到的,能听到,能想到的,能感觉到的,以及看不到,听不到,想不到,感觉不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万法万相,皆是当人当下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既然这一切万法都是一念心所变现,那么,以公式等量代换来说明:1=2=3=4=5=200=500=8000=5=4=3=2=1.也就是说:我就是你,你就是他,他就是佛,佛当下就是地上一块泥巴,泥巴当下就是一颗大树,大树当下就是我,我当下就是一只小狗。没有谁不是谁,没有谁不是佛,凡夫与佛菩萨当下互等,有情物和无情物当下互等。凡夫,有情物,无情物,佛,菩萨,天,人,鬼,神,都是一个本体,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也没有哪几个不是哪几个,就是当人当下一念心变现,有句口头禅:大光明藏中,谁非谁?谁又不是谁?都是一个绝待的本体。《法华经》《楞严经》就是从头到尾讲述这个宇宙人生真理,这也是佛在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到最后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个究竟了义真实法,而其他三乘法都是佛的方便引导法,在《法华经》被佛判为“诸法戏论之粪”。在《法华经》方便品第二,偈颂中佛这样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又讲:“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这几句话显而易见,不需要解释了。《法华经》前面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解释此经才是十方诸佛的真实了义圆满之说,而其他三乘法,只是方便引导到《法华经》的桥梁工具而已,怎么可以执着不放呢?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众口一词:“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憨山大师讲:“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悲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临终遗嘱:“法华奥典,位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宣化上人讲:“有《法华经》,《楞严经》住世当下就是正法住世。”言外之意,没有人宣扬《法华经》《楞严经》,那么当下就是末法,灭法时期现前了。所以,大家要明白,觉悟《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法理,宣扬《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法理才是修行人的正业。《楞严经》被佛说为《妙法莲华王》,它和《法华经》一脉相承。《楞严经》是从正反两面,由浅入深,先否定,后肯定,再圆融一心的方式,详细解释《法华经》。《法华经》高度概括《楞严经》。《法华经》是纲。《楞严经》是目。纲举目张。这两部经都是在解释一个非常简单,但是,不容易讲解的真理。之所以说它很简单,很好理解,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是那个东西,本来就是那一念心变现出来的,哪有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只需要有人点破。之所以说它不容易讲解,是因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离开文字相,语言相,心缘相,表达出来的意思已经带妄了,但是,又不得不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如果佛不开示出来,众生没办法开智慧,没办法的办法,只好强词夺理,通过各种比喻来解释清楚。即如来藏心地法门,也叫:一心三藏。这个如来藏法理,历来被祖师大德说为:“圆顿大教,无漏法门”圆融圆满圆通一切法。上中下三根普被,不漏一人一法一物,这就是圆圆满满的一念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说到底,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认识这一念心的智慧妙用,当我们认识了它,那么,成佛就在当下一念悟入,所以叫它“圆顿法门”。顿:顿时,立刻,就是当下一念觉悟,当下就回归本来面目,当下就是佛。如果说《金刚经》《华严经》是大乘法,那么《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大乘中的真大乘法。如果说《金刚经》《华严经》是了义法,那么《法华经》《楞严经》就是了义中的真了义法。佛在《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打了十个比喻,说明《法华经》是经王,是过去现在未来十方诸佛共同守护的经典,大家回头看一看,这也是《法华经》中的一个未曾有法,佛在其他任何经典中都没有说过。所以,这个如来藏法理,是我们佛法的命脉,关系到我们如来家业是否能够继承发扬光大,关系到每一个修行人是否能够当生乃至当下了生死成佛道。所以,大家必须提起重视,每个修行人,都要对自己以及众生的法身慧命负责任。刚才我笼统的讲:一切万物都是当人当下一念心变现的,没有佛法基础的人不容易理解,接下来我通过比喻让大家来体悟这个妙法。用智慧来观照。(梦人与梦境是一心所现)比如说:大家都会做梦,是不是。梦中有老爸老妈,夫妻儿女,姥姥姥爷,同事同修同学,或者有牛马猪羊,好人坏人,强盗土匪,刮风下雨,桌椅板凳,电脑电视,香蕉苹果,厕所,垃圾堆,等等等等,是不是都有啊?我们想一想,梦中这一切境界与别人有没有关系,与梦境外面的境界有没有关系?(没有)假设:(1)有人会提出疑问:“有关系啊,如果我没有老爸的话,我梦境中就不会梦到老爸呀”,我问他:“你有没有梦到过从来没有见过,从来不认识的东西?”他说:“有啊”。他的回答使自己的疑问不攻自破了。所以,你就不能说与梦境外面的人事物有关系。(2)有没有这种可能,你老爸晚上不睡觉,就专门等着你睡着以后,进入你的梦境。假如他能进入你的梦境中,那么,第二天早上起来,你问问你的老爸,看看他知不知道你昨天晚上做了什么梦,如果他不知道的话,还是说明,做梦时自己的心理活动,与外界没有关系。注意了,既然(整个梦境)都是正躺在床上一边打呼噜一边做梦的(那一个人)所变现出来的,那么,你梦中的老爸当下是不是你梦中的老妈?你梦中的老妈当下是不是你梦中的一个茶杯?你梦中的茶杯当下是不是你梦中的苹果?你梦中的苹果当下是不是你梦中的一只小花猫?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这梦中的一切人事物,就叫阿弥陀佛的(弥陀)。也叫如是我闻的(是),也叫(不空如来藏),也叫(化身),(事造功德)。那么,在梦境中,你能不能看到,听到,想到,知道正在一边打呼噜一边做梦的那个人?(不能)虽然看不到,做梦的人他却真实存在。如果不在的话,你也就做不出梦境来了。这个躺在床上做梦的人,就是阿弥陀佛的(阿),如是我闻的(如),也叫(空如来藏),也叫(法身)(性具功德)。那么,我们再想一想,正躺在床上做梦的那个人,当下是不是整个梦境呢?(是)所以,正在做梦的那个人,那个(阿),当下就是(弥陀)。(空如来藏)当下就是(不空如来藏)即空即有。那梦境中那么多的人事物境界,当下是不是都是做梦那一个人啊?(是)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呀?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所以,(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空如来藏),叫(不空空如来藏)。不空而空,妙有的当下即是真空,所以叫(不空空)。调个位置叫(空不空如来藏),空而不空,真空的当下即是妙有,所以叫(空不空)。所以,(不空空如来藏)和(空不空如来藏)是一回事,我们通常叫(空不空如来藏),它也是阿弥陀佛的(阿弥陀),如是我闻的(如是我),也叫(报身)(转变功德)。这三个如来藏当下就是一个念所变现,即一心三藏。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一个念,你能不能分开这是你的念,那是我的念,能不能分开呀?(不能)就好比我们整个世界上的一切万物,共同呼吸着空气,你能否分开,这是你呼吸的空气,那是我呼吸的空气,那是牛马猪羊,苍蝇蚊子,树木花草呼吸的空气?能分开吗?(不能分开)所以,尽虚空遍法界,上至诸佛菩萨,日月星辰,下至天人鬼神,山河大地,旁及树木花草,泥巴瓦块,风云雨雾,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在佛法里叫(阿赖耶识)第八识,(第七识)灵魂,是无量的。(第八识)我们与诸佛菩萨,天地万物共一个第八识。无量的(第七识)就是一个(第八识)。无量的万法就是一个念,就是一个阿赖耶识,这就是梦中的境界,从有情到无情物,都是这样。都处于这个大梦境中,当我们觉悟了自己处于梦境中时,那么,当下即是在梦离梦,知梦即醒。佛法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从梦境中醒来,不要再迷惑颠倒妄受六道轮回。诸佛出世就是作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其实,我们就是在同一个大梦境中,佛菩萨是觉悟这场梦境的过来人,宣扬真理,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一大事因缘。大家把这个做梦的比喻与我们现实所处的环境对照起来观照,我们的亲人朋友,耳闻目睹身受心想的一切万法都是自己,都是佛,没有谁不是谁,都是一个念所变现。我们在梦中的时候,有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在梦中,有你我他的对待分别,有时候跟人在梦中吵架,打架,在梦中喜怒哀乐,就是不知道梦中的一切都是自己,当梦醒来的时候,只有躺在床上的那一个人一个念而已。所以,梦境即是梦人,梦人即是梦境,梦境梦人当下是一。知梦离梦,知妄即真,知道了我们现实的处境就是在梦中,即是梦醒的人,醒来的人,不会再迷惑颠倒了。(对照这个气球手套,会更好理解)比喻(手套大法蕴含宇宙人生真理)破我执妙法下面这个比喻现场演示比较容易理解我再以橡胶充气手套来打比喻,让大家进一步的理解这个如来藏妙法,大家也可以准备一个橡胶充气手套,自己边看边随文入观,开动自己本具的佛性智慧。过去,现在,未来,十方法界,一切万法,就是这个(气球手套),这叫如来藏为总(整个手套),万法为别(五根手指)。这(手指头)比喻无量法界——天人鬼畜,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世音,牛魔王,白骨精,猪八戒,树木花草,风云雨雾,黄金白银,牛屎狗粪,都在这里。(五根手指)这无量的万法就是(不空如来藏),就是阿弥陀佛的(弥陀),如是我闻的(是),三身功德的(化身),(事造功德),(无不相之实相)。那(不空如来藏)成就的根本,是不是(气球手套里的一股气)呀?(是)这个(气体)比喻:无形无相,这股气没有什么形相,用一个橡胶皮把它鼓起来,实际上它无边无际,。如果没有这里面无形无相的(气体),能不能把这个(手套)充起来呀?(不能)所以,这里有形有相的(这块皮)和这无量的(指头)比喻:(不空如来藏)。里面那个气体比喻:(空如来藏),就是阿弥陀佛的(阿),如是我闻的(如),三身功德的(法身),(性具功德),(无相之实相)。这两个如来藏的概念大家要搞清楚。那么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这里(中指),他是(不空如来藏),他当下是不是就是(空如来藏)?(即有即空)。叫(不空空如来藏),不空而空,妙有的当下即是真空,所以叫(不空空)。调个位置叫(空不空如来藏),空而不空,真空的当下即是妙有,所以叫(空不空)。再打个比喻让大家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空不空如来藏)比如说:这个(有形有相)的释迦牟尼佛(中指),在没有变现出来之前,他就以(无形无相)的形式含藏在(气球手套的气体)里面,如果他不存在的话,那也变现不出来。那么这个有形有相的释迦牟尼佛(中指),在没有变现出来之前,我们眼睛看不到,虽然看不到,但是心里就能知道,他当下就是(不空如来藏),所以叫(不空空如来藏),不空而空,妙有当下即是真空。进一步推导,那么,这个无形无相的释迦牟尼佛(手套里面的气体),(空如来藏)他当下即是有形有相的释迦牟尼佛(中指)。所以叫(空不空如来藏),空而不空。真空当下即是妙有。所以说(不空空如来藏)和(空不空如来藏)是一回事。我们通常叫它(空不空如来藏)它的作用就是把(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圆融起来,在中间起到一个转变作用。这三个如来藏,当下就是一念心随缘变现。(空不空如来藏)对应为:阿弥陀佛的(阿弥陀),如是我闻的(如是),三身功德的(报身),(转变观照功德),(无相无不相之实相)。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这里(中指),猪八戒在这里(食指),猪八戒当下是不是也是这个(气球里面的气体)?(是)。那么,释迦牟尼佛当下是不是这个猪八戒呀?(是)。猪八戒当下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呀?(是)所以,这里呢(气球手套里面的气体),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每一个指头,当下都是(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当下又是这无量的(指头)。以等量代换公式来理解,这个手套上的任何(一个指头),当下也等于其他(无量的指头)。这就叫“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为总,互为别,互别为别”。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几个不是哪几个,都是一个本体。这里的“一”(食指),是不是这里的“三”(中指比喻三)呀?(是)。这里的“二”(无名指),是不是这里的“八万”(小拇指比喻八万)呀?(是)。这里的“一加一等于二”(以大拇指比喻)是对的。这里的“一加一等于八万”(以食指比喻)是错的。这个错的,是不是也是我呀?(是)所以,讲正法,没有是非常短,好坏,香甜苦辣,高低贵贱,没有哪一法不是我(指着气球手套)。没有哪一法不是佛。大光明藏中谁非谁?谁又不是谁?都是当下一念心所变现。大家,把这个手套大法搞明白了,也就知道了《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因为,如来佛也是他自己的心,他能跳出自己的心外去吗?所以叫: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没有这个真心,显现不出万法。离开万法,找不到真心。所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心法不二,心法一念变现而已。孙悟空就好比气球手套上的(小拇指),如来佛比喻(大拇指)。他们本来就是气球手套里的(空气)变现出来的,如来佛觉悟了万法一心,一心万法的道理,天地万物(手套的全体)都是自己,没有哪一个不是自己,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所以他自在解脱。而孙悟空,只认识(小拇指)是自己,不认识如来佛(大拇指),释迦牟尼佛(食指),整个天地万物(手套的全体),实际上都是自己,因此有了对待分别,妄想执着,所以孙悟空不得自在解脱。这三个如来藏当下就是一念心,所以叫“三藏一心”。圆顿法门,圆融,圆满,圆通。(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空如来藏),也叫(不空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当下就是(不空如来藏),也叫(空不空如来藏)。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就是当人当下一念心变现。这一念心当下变现三个如来藏,即“一心三藏”对应为:阿弥陀佛的(佛),如是我闻的(我),一心三藏的(一心)。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一个念,你能不能分开。这是你的念,那是我的念,那是他的念,能不能分开?(不能)。既然不能区分开,就是说。所有人的那一念,当下就是一个念。比如:空气,你能不能分开,这是你呼吸的空气,那是我呼吸的空气,那又是牛马猪羊,鸡鸭猫狗,苍蝇蚊子,树木花草呼吸的空气?能不能分开呀?(不能)以此比喻目的告诉大家,十法界诸佛菩萨及一切众生,都是共一个念。所以,尽虚空遍法界,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树木花草,风云雨雾,泥巴瓦块,就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佛最初讲了无量的善法,讲行善断恶。都是方便说,恶是谁呀?你把这个恶断了?(指着中指)那么,这里(整个气球手套)还圆满吗?(不圆满了)比如:我整个身体圆圆满满,我的左手是善,右手是恶。善和恶都是一个完整的我。如果我不要恶,我把右手砍掉,那么我的身体还圆满吗?是不是成了残废了。比如:一把刀,医生用它治病救人,它就是一把善刀。屠夫用它杀生,它就变成了恶刀。这把刀本身没有善恶,不同的人,用了不同的心,所以就有了善恶的分别。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也是如此,不是善,不是恶,不同的用心,就有了善恶的对待。我们大家都拥有真心本来面目的全体妙用,都有行善,作恶,成佛,成魔的能动性,看个人怎么用当下一念心。所以说,我们的心,非善非恶,随着众生不同的用心,而现善现恶,当下即善即恶。都是当人当下一念心所决定自己的果报。释迦牟尼佛,早已成就极果如来,那么,他有没有作恶的能动性呢?(有)那为什么他不作恶呢?因为他觉悟了这个如来藏法理,他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自己,都是佛,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都是一念心变现。伤害众生就是伤害自己,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所以佛的十号里面第二个尊号就是“应供”。简单的理解就是,以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对待一切众生,而得到一切众生的回馈,那么,这一念用心,非常重要。在世间法叫:“行为反作用力”,你对人好,人对你好。我们明白了天地万物与自己本来就是一心,没有谁不是佛,没有谁不是谁。那么,还需要人教你去怎么行善断恶吗?你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对待一切人事,社会,自然环境。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他们,你就得到什么样的回馈,所以,命自我立,自求多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我们这一念心是万能的,能行善,能作恶,能六道轮回,也能成佛成圣。就看个人怎么用这一念心。这一念心,它永远不会死,金刚不坏,你也没有办法把作恶的心断掉,因为作恶的心与行善的心是一个心,多种用途而已。你只能通过觉悟真理以后,把自己无始劫以来的恶习转变为善习,这个心你没有办法断掉。再比如说:我生病了,病的很严重,后来到医院把病看好了。那么,这个好人当下是不是原来那个病人呀?(是)那么原来那个病人是不是现在这个好人呢?(是)所以,好人与病人是不是一个人呐?(是)离开这个病人,还能不能找到好人了呢?比如说,我把这个病人杀了,那么我还能不能见到那个好人?(不能)。所以,好人与病人是不二人,都是自己。善习与恶习都是自己一念心,只需要转变心态而已,但需调心,何劳破相?《楞严经》讲:“一假一切假”,你如果说这个白骨精(无名指)是假的,那么,释迦牟尼佛(中指)也是假的。你如果说这个阿弥陀佛(食指)是真的,那么,这个牛魔王(大拇指)也是真的。叫:“一真一切真”。因为都是一个本体,没有谁不是谁,这就是(一心三藏)。那么,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诸佛菩萨得自在解脱?而猪八戒,白骨精,小老鼠不自在呢?是不是佛讲:“你这只小老鼠,我不把你喂猫才怪呢,你想成佛,没门”。是不是佛不允许它成佛?(不是)是不是那只猫不允许它成佛?“你只能给我吃,你不可以成佛”。没有这个道理,谁也障碍不了谁,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所以叫:“命自我立”。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自在解脱,他往内看(气球手套的全体):“啊!原来天地万物一切众生都是我一个心,没有谁不是谁。”(指着气球手套的手心)他一看,小老鼠,白骨精,都是我呀!他当下证得万法都是我,所以他当下自在解脱了。这个猪八戒之所以是猪八戒,他往外看(气球手套的手指头相),他只承认这个小指头(小拇指)是自己,他不承认这里(气球手套的全体)也是自己,所以,他自私其小,自私其小他小不小?(不小)。所以,自私其小是说,他虽然是佛,但是不得自在妙用,是他自己的心在自我障碍。当他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他当下破除我执,回光返照,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面(气球手套的全体)一真法界都是我。当他知道了一真法界都是我的时候,这个不是我的我(小拇指),当下是不是也是他?(是)大我(整个气球手套),小我(小拇指)当下就是一个本体,一个我。就是一念心所变现而已。这叫:“知妄即真,当下成佛”。《楞严经》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释一山法师 个人空间:http://url.cn/ghOem9《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印广法师主讲》。此开示能令不信佛者也能信佛成佛。破除一切迷信,重新认识佛法真理。大道至简,真理至易 http://url.cn/Sejf5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10#
    发表于 2017-6-14 11:33: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要想圆满佛道!成就自己!解脱生死!明白宇宙人生真相!必须要学习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陀出现于世!就是为了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那就是必须要明心见性!认识我们自己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一颗心,宇宙十法界万法是一个本体共用一颗心,万法一心,这颗万法共用的一心就是真正的自己,就是我们共同的佛性,也叫做佛。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是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空有不二。空有一体不可分开。也就是万法一心,一心万法,一念变现。离一切相的当下即一切法!当我们懂得了十法界万法共用的这个心变现出了万法!这就叫明心见性。知道万法共用一心是一个本体叫明心,知道万法唯一心所现就是一个念之所变现而来叫见性。万法一念,一念万法。我们在万法万相的当下就知道一切都是真心本性的显现,这就叫在相见性!即相即性,即性即相,性相一如。万法共用的一心表[性],一心变现出来的万法表[相],一心[性]的当下即是万法[相],万法[相]的当下即是一心[性]。这就叫性的当下即是相,相的当下即是性,即性即相,性相一如,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自己,这就叫佛。所以说十法界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变现而来的,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佛,仅此而已。明白了佛你就是佛,心如同一面镜子,来什么现什么,你明白了什么悟到了什么你当下就是什么。果真明白了宇宙万法就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佛,哪来的对立?哪来的嗔恨?哪来的执着和分别呀?原来佛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开示悟入]我们的[佛知佛见],让我们及早从迷惑颠倒的邪知邪见的梦中醒来,当我们刻骨铭心懂得了:万法即我自己一人一念变现的如来藏真理后,从迷惑颠倒世界中去反闻自性,就见到了自性佛,当下明白了原来一切都是自己都是佛啊,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变现而来的呀,自己本来就是佛呀,也就破除了无明、执着、分别,入了佛的知见,与万法道交感应圆融为一个本体,圆融为一个自己。大光明藏中谁非谁,谁又不是谁,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都是自己都是佛,仅此而已。所谓往生即妄想心见到真心本来面目叫往生,往生就是成佛。明白了佛,你就是佛。明心见性的当下即已了生脱死成分真佛,当我们肉团身销亡四大分离之时,到那个时候,当下自己动一个念头,我想我是个什么当下就一念变现个什么,可以一念示现一切万法之相,可以一念现无量色身三昧,得大自在大解脱。一念即无量念,无量念归于一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9#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08:50: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如来藏筑基法 ——探讨中国特色佛教·之二  如来藏一法,佛在《楞严经》有详细解释,复于《法华经》反复肯定,再于《心经》高度概括,而《阿弥陀经》则“奥藏”其理,“秘髓”其义!此如来藏,佛于余诸经典亦多所提及,然皆吹吹风而已,撩撩边罢了,何况恒沙经典,连如来藏之名也未提及。  是故千年以来,或被束之高阁,而作观光之品;或被遗之角落,而成收藏之器;亦有将其偏说为空,雷同于金刚、般若之教。动辄诤讦,各不相让。更有甚者,斥之为伪经,谤之为邪法,口诛笔伐,横加封杀!强逞口舌之辩,竞作无益之劳!如是至简、至朴、至真、至实,闻即明白之理,竟成千古奥秘、十方之玄!本当无修、无证、无阶、无梯,当下成就之事,反落龟毛兔角、莫须之有!  究其原委,未解《楞严》真谛,徒为隔山放炮之教;不明《法华》至理,枉作画饼充饥之事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马克思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它是包罗万相的纲领。今感马克思正言宣说之慨,更为习主席兴教救国、浩然正气所召!笔者不耻于人微言轻之嫌,笃信于真不能假之理,拟从哲学、科学、马克思主义乃至文化、非文化一切领域,就此如来藏之义,试作一番梳理。以期引起佛门同修共鸣,更期各级党政领导、诸山长老、人民大众慈悲指教!  此如来藏,合说是一,分说为三。  一者空如来藏。亦言无相之相。通常说为真心真相——真如自性,天然本具。  《楞严经》说为“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法华经》寓于莲藕中心之“孔”。  《心经》明示为“五蕴皆空”之“空”。  《阿弥陀经》隐为“阿”、为“旦”。  二者不空如来藏。亦言有相之相。通常说为妄心妄相——天地万法,后天造化。  《楞严经》说为“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法华经》寓于莲藕之肉及诸边孔。  《心经》明示为“色受想行识”之五蕴。  《阿弥陀经》隐为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三者空不空如来藏。亦言无相无不相之相。通常说为不二法门——若言其空,其性真实,能不变随缘而为万有,是故真空不空,空即不空;若言其有,其相虚妄,能随缘不变法尔一如,是故妙有不有,不空即空。  《楞严经》说为“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法华经》中,月光三昧,黑白一月。  《心经》明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阿弥陀经》,“临命终时”,断常一命!  此三藏者,非并非纵,即并即纵。  若言并者,三藏是一;若言非并,空与不空,及空不空,三相宛然。  若言纵者,三藏是一;若言非纵,表有先后,及于中间,次第宛然。  是故说为一心三藏,一心即三藏,三藏即一心,藏藏互即,万法互即。《楞严经》说为真真如性!以别于诸经真妄空有之说,而总括真妄空有于一心,分别天地万法于三藏。  当知一心三藏、真真如性,说透了天地万法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无量法界,上自佛菩诸圣,下至天人鬼畜,旁及无情万类,总括为空与不空,及空不空,又及于身口意三业,无非真真如性,一心变现而已。  或问:此真真如性,此一心如何变现三藏,变现无量法界?  答:通常说为,真如不守自性,不觉一念而有无明,无明即法界。《楞严经》为引导众生,特开方便门,演说真实义!硬是从一心分化出真心,从真真如分化出真如,即空如来藏,亦方便说为第九识(白净识)。此识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虽离一切相,却本具、自具一切法之性德。既如此,则万法之显现,只是时机问题,而且是随时随机。  《楞严经》第四卷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概言其义,此空如来藏,有说为真心、真精、真空、第九识,有意无意“跑”(强说为生相无明)出一个“念”,即所谓【因明立所】,有说为业相无明。进而思惟,即所谓【生汝妄能】,有说为转相无明。至此三相无明,有说为第七识(末那识)。第七识与第九识,和合而为第八识(阿赖耶识)。无量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七、八二识,亦合说为一念,亦说为见分、见精、见性、意根、投胎种子识。此念带妄显真,为真妄和合之心,亦说为半真半妄之心,以别于真心、真精、第九识与妄心、妄见、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心;亦可强说为虚空,即所谓【无同异】,以别于真空与三维世界。此念执着思惟,而有无情色尘互相连带而出。《楞严经》说为一念坚相而有“地大”,一念润相而有“水大”,一念温相而有“火大”,一念动相而有“风大”。即所谓【炽然成异】,亦有说为相分。至此,第八识中“见相二分”崭露头角,“原料俱足”,则十法界中森罗万相、千变万化,只是随机而遇、随缘显现而已了。《楞严经》说为【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众生迷惑,妄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故有轮回之苦,尘劳之相;佛圣在觉,以妙明元“合如来藏,圆照法界”,故而超越,成解脱乐。  所谓【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念念相继而有时间,物物拉距而有空间,盘根错节而有万相……【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无情色法与心念相互作用,而有各种生命体,即所谓【色心连持为体】【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由明暗(色尘)、动静(声尘)、通塞(香尘)、恬变(味尘)、离合(触尘)、生灭(法尘)等六尘十二相【粘湛然之性】,而发见、听、嗅、尝、觉、知等六根,进而根尘相映、相结、相卷、相纳、相绞、相抟、相揽,而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体肉团,亦谓【色杂妄想,想相为身】。【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由杀盗淫妄、贪嗔痴慢疑……无量妄想、习气,总为身口意三业,涉入人与人、畜与畜、人与畜乃至天、仙、鬼、神等众,旁及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树木华草……此情无情界,千类万辈,常在争斗缠缚,彼此上下左右、是非你我。【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此一心三藏,开方便门,示三相续,囊括了十方三世森罗万相、千变万化之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古今中外,各宗各教,各党各派,无数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英雄豪杰、圣哲大贤,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所谓“真理”、“上帝”、“本性”、“本来面目”……直于此际,和盘托出!《楞严经》说为【因缘自然,义极于此】。【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念变现而已呀!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  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  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  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试问,倘若地球公民,人人明于此理,个个晓于此义,何来人我是非?怎会兵连祸接?  该是地球人觉悟的时候了!  饭僧印广  2015.1.19于海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1 15:16
  • 0

    主题

    5597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4
    8#
    发表于 2017-4-30 20:39: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信解如来藏 ,胜过修无量法门无量劫,这个劫就是百千万亿年那个劫啊,功德无量倍」!三个无量,一念就是无量念佛,无量念法,无量念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7#
    发表于 2017-4-30 20:34: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6#
    发表于 2017-4-30 20:34: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5#
    发表于 2017-4-30 15:13: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万法唯心,没有哪一法不是心,即明心;心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由心而现,即见性。法即心,心即法,是一不是二;佛即众生,众生即佛,是一不是二。万法一念,一念万法。大光明藏中,谁非谁?大光明藏中,哪个不是哪个?果真能真正参透这些道理,即是明心见性之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地板
    发表于 2017-4-30 13:58:37 | 只看该作者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板凳
    发表于 2017-4-27 12:41: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知真真如性,如是不二,性相一如,心色本然,空有非异。一多互等,同异当下,离即尔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阿即是弥陀,弥陀即是阿。此真真如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动道场,量周沙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谓大光明中谁是谁,谁又不是谁哉!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7-4-27 07:53:07 | 只看该作者
    回顾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弥陀经》密髓而圆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而不一,而其立论落脚却无二。四部经是一部经,是讲的一个法,是一个心三藏。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楞严经》“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