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信徒问师:师父,渐修无非是为了开悟,既然已经开悟,又何必继续渐修?智慧不是能让我们自然摆脱世界的束缚吗?
慧广法师答:打个比喻:水与火对决时,假如火比水更加强大,它就会将水蒸发;假如火远比水要弱小,就很容易被水浇灭。智慧也这样,尤其对我们这些涉世已深的“修行人”而言。我们有太多的成见、经验、知识与习惯,也有建立在肉体上的许多欲望,它们就像陈年污垢一样,死死地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甚至伪装成一种类似于本能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蒙昧我们真心的机会。
想要用烛火般的智慧,来对抗这强大的妄念之海,是非常艰难的,更何况周边还有流行的普世价值评判体系这股污浊的巨浪,它总想让我们放弃自己的笃信,重做妄念魔鬼的信徒。就是说,虽然我们已经看见世界的真相,但是我们控制不了心灵,真理的灵光在心中闪亮,心海的波涛却不肯随着风的停息而平复。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以老老实实的修行,给智慧的小火苗添加柴火,让它越烧越大。直到有一天,再大的风也不能将它吹熄,反而是风助火势,我们的智慧才会燎原成永不熄灭的劫火。
这个过程,也像擦一面被泥块染污的镜子,泥块虽被移走,你却发现它已经在镜面上留下了一块深褐色的印记。如果你想恢复镜子的洁净,就必须选好合适的工具,如干净的抹布与合用的清洁液,然后一遍遍地擦拭镜面,直到污迹被彻底清除。
简言之,前者如在黑暗中摸索,四处寻找并积累干柴,当一定数量的干柴被积累成堆之后,一旦点火,火势就不容易被扑灭,你再来加柴,就相对轻松很多;后者正如你手头上刚好有一支蜡烛,可以先用蜡烛取光,在这一点光明的指引下捡拾干柴,把它做成火把,然后再用火把照明,不断积累干柴,再做成火堆,变成不易被扑灭的大火。所以,渐次修学和明心见性都是求法的阶梯,它们适合不同的根器,各有侧重,不可偏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