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9|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0 21:50
  • 1480

    主题

    1765

    帖子

    2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2095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1 00:19: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华严宗的法藏大师等。这些大师的出现,除了本身善根深厚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影响,就是建立宗派。中国佛教的祖师把这种甚深广大的佛法,把它系统化。

    譬如:天台宗有天台宗修学的道,华严宗有它的道。使令这个浩瀚的佛法,一个初学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根机,马上找到自己相应的法门,这当中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所以中国佛教宗派的建立,对佛教作出重大的贡献。

    但是到了末流,特别是在宋朝以后,也出现了过失。而最重要的过失就是,也因为宗派的建立而产生了门户之见,使令后代子孙得少为足、画地自限。从今以后,学唯识的不再看天台的教理,学天台的不屑学唯识的教理,乃至净土宗的所有教理都不看,这样的一个结果,使令一个修学者的思想变得封闭。

    我们都知道佛法的重点——行门宜专、解门宜广。你在教理上的封闭,你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很多障碍都没有办法突破。这个障碍就放在那个地方,减损我们很多前进的动力,我们虽然花很多的时间,但是我们的进步非常的少,因为我们的障碍没有消灭。

    所以到了宋朝以后,强调宗派互相学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永明延寿大师,他提出了禅净双修,他说:“净土宗你是念佛的,你照样念你的佛;但是你可以用禅宗的观心法门,来帮助你破除心中的执取。 如果你心中对三界的执取还很重,你只是念佛,那也是不能往生的,因为那个执取就是一种业力。”

    所以从宋朝以后,这些大德们开始冷静地思惟,宗派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也就是说,行门上,你修什么法门,你还是修什么法门,但是在教义上,你应该要去相互融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26 22:05
  • 700

    主题

    714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144
    QQ
    21#
    发表于 2016-11-21 21:52: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yMjY2Nw==&mid=204592355&idx=1&sn=5816bab909890b2533af42e26a9bc91b&scene=1&key=fe4410a4c5efc39cc92c1dadaafde55a6f1677664c5d106d785ea2861a60b9f1b7f5f1b718412c4e2c24c215d3e34733&ascene=7&uin=MTk4ODc5MDUzNA%3D%3D&devicetype=android-19&version=26031e30&nettype=WIFI&pass_ticket=eouBfhu31s85F7x%2F917uGxhk6QxGXU83BaHNs8QmB2wO6p%2BZpXjywu0QoqF1HYeK&wx_header=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26 22:05
  • 700

    主题

    714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144
    QQ
    20#
    发表于 2016-11-21 21:51: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yMjY2Nw==&mid=204592355&idx=1&sn=5816bab909890b2533af42e26a9bc91b&scene=1&key=fe4410a4c5efc39cc92c1dadaafde55a6f1677664c5d106d785ea2861a60b9f1b7f5f1b718412c4e2c24c215d3e34733&ascene=7&uin=MTk4ODc5MDUzNA%3D%3D&devicetype=android-19&version=26031e30&nettype=WIFI&pass_ticket=eouBfhu31s85F7x%2F917uGxhk6QxGXU83BaHNs8QmB2wO6p%2BZpXjywu0QoqF1HYeK&wx_header=1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044
    19#
    发表于 2016-11-21 13:39: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8#
    发表于 2016-11-21 10:23: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7#
    发表于 2016-11-21 10:23: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德们开始冷静地思惟,宗派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也就是说,行门上,你修什么法门,你还是修什么法门,但是在教义上,你应该要去相互融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3 21:26
  • 187

    主题

    225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838
    16#
    发表于 2016-11-21 09:27: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 TA的每日心情
    大哭
    2016-7-10 11:53
  • 1

    主题

    936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337
    15#
    发表于 2016-11-21 09:24: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从宋朝以后,这些大德们开始冷静地思惟,宗派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也就是说,行门上,你修什么法门,你还是修什么法门,但是在教义上,你应该要去相互融通。
  • TA的每日心情
    大哭
    2016-7-10 11:53
  • 1

    主题

    936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337
    14#
    发表于 2016-11-21 09:24: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到了宋朝以后,强调宗派互相学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永明延寿大师,他提出了禅净双修,他说:“净土宗你是念佛的,你照样念你的佛;但是你可以用禅宗的观心法门,来帮助你破除心中的执取。 如果你心中对三界的执取还很重,你只是念佛,那也是不能往生的,因为那个执取就是一种业力。”
  • TA的每日心情
    大哭
    2016-7-10 11:53
  • 1

    主题

    936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337
    13#
    发表于 2016-11-21 09:24: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知道佛法的重点——行门宜专、解门宜广。你在教理上的封闭,你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很多障碍都没有办法突破。这个障碍就放在那个地方,减损我们很多前进的动力,我们虽然花很多的时间,但是我们的进步非常的少,因为我们的障碍没有消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