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1、佛教的生死观,其实是相当深奥的。纽曼博士(Dr.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在量子学说内涵的哲学部分曾说:“人类具有一个非物质的意识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变化。”这个理论提出来之后,震惊了整个科学界,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人除了肉身以外,实际上还有生生不断的一种细微心识,它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力量,科学家恐怕暂时还没有触及,因为他们对心的探索仍是一片空白。现今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大多数是物质领域,而且必须要借助仪器。科学家虽然在物质方面,对人类有着巨大贡献,但心灵那块却是一片盲区。其实,他们若能研究一下佛教的《唯识论》、《俱舍论》、《阿毗达磨》,或者《华严经》、《法华经》,就很容易揭开这个谜底。
因此,大家平时要多观察自己的心,用佛教的一些窍诀、教言来对治烦恼。假如你能这么做,不要说来世的利益,仅仅是今生当中,面对生活、工作的各种压力时,心境也会大不相同。
2、至少要有一种正确的信仰,有个思想寄托。否则,就算你以后在社会上特别风光,到了晚年时,内心也会孤独无依,极其凄凉。所以,我们不能只顾眼前、鼠目寸光,而应该站得高一点、望得远一点,以佛教的智慧来看待自己的生命、看待这个物质世界、看待整个伦理道德。
通过这次学习,懂得人生最重要的理念——前后世存在,并要为生生世世的快乐而积累功德资粮,最终趋往解脱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