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慧普法师-心经 来自十方祥和
问:末后一个问题,常说佛氏门中不度无缘之人,那么我们的罪,傲慢、自私、愚昧、无知,佛菩萨一开始为什么不把它给清除掉?只留有善的,没有恶的,就不会弄至如今种种痛苦的业及果报,因为世人大多数因无知而犯罪,他们可能并不是故意的。
答:你问的话没错,可是你也知道佛氏门中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不接受!佛教你不接受,佛讲的你不肯听,这叫无缘。所以我们天天接触到佛法,是不是有缘?不见得;真正有缘,你在这一生决定得度。你在这一生没有成就,你跟佛天天见面也无缘,这个道理要懂。一个是不相信的,一个是相信但不肯依教奉行,这都叫无缘。不见得我们天天在佛堂,天天在读经,就以为我们很有缘,不见得!我们也是看到这种情形,所以细心去观察,去检讨,为什么过去学佛的人,实在讲得度的多,成就的多,现在学佛的人成就为什么这么少,原因到底在哪里?从前的人有根!接受过基础的教育,现在的人没有,这个不能够小看,不能够疏忽。
我们想想佛教当年,世尊的这些弟子,世尊灭度之后,这些弟子向四面八方传教,并不是选到中国。诸位要晓得,佛教到中国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一千年,佛教才到中国,距离太远,传到我们这个地方很慢。但是传到中国之后,佛教在中国就生根了,真的是很不可思议。像个植物一样,移植到这边来,这里水土很好,很适合它,所以生根、茁壮、开花、结果。历代修行成就的人绝不比印度人少,只有比印度人多,没有比印度人少的。这是什么原因?其他那些国家地区,佛教统统都没有了,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说都已经衰微到极处,已经没有了。我们中国在这一百年,纵然再往上面推,还可以推到五十年,这一百五十年,中国佛教也在衰退。衰退到今天好像也没有了,只有形式,没有实质,也就是学佛的人很多,真正依教奉行的人很少。
[url=]
[/url] 佛法修学,基本的修学科目,诸位要知道,是《十善业道经》,哪个人依《十善业道经》来修?《十善业道》,我讲得很清楚,是佛法的根,像盖大楼一样,是地基、基础,你没有基础,这个楼就盖不成了。我们没有认真去学《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经》里面讲得很透彻,这是佛自己说的。人天法,在六道里面你能够得人身,你能够得天身,你将来能够往生天上;声闻小乘、菩萨,一切佛法,到无上菩提,都是以十善为根本,没有十善,一切佛法就没有了,没有根!
[url=]
[/url] 那十善的根又是什么?十善的根是《弟子规》。《弟子规》是家教,不是学校教育,学校不上这个课程的。这个课程以前没有课本的,怎么学的?父母教的。小孩出生三、四个月,你看他眼睛他会看,耳朵他会听,他已经在接受教育,那叫扎根的教育。所以父母在小孩,虽然是婴孩,在孩子的面前都不敢随便,一举一动都要守礼。为什么?教小孩。真正有爱心,明白人,教小孩的时间还要提前,提前什么?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教,怎么教法?你看文王的母亲,这历史上有记载,周文王的母亲,胎教!文王是从胎里就受教育。母亲怀孕的时候,眼不看恶色,就是不好的东西不看,不好的音声不听,不好的话不说,影响胎儿!中国人讲胎教是有历史的,不是随便说的,周文王的母亲就是用胎教。现在谁懂得?现在哪个做母亲的能这样爱护她的儿女?所以人一定自爱才能爱人,自己不知道自爱,那有什么法子!这叫迷惑颠倒。所以过去学佛,他的家教都好,都受过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善业道》他很容易接受,很容易落实。我们现在对这个为什么感觉得这么困难?我们家教失掉了,所以十善业道就变成很困难,很不容易接受。而十善业道是根,你看我们净宗,实在讲不仅是净宗,只要是佛法,一切诸佛修行、教人的方法,总的指导纲领就是净业三福。佛讲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诸佛是过去、现在、未来,你要想学佛,你就要接受这个指导。
三福三条,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们想想这四句,前面两句是不是《弟子规》,后面两句是《十善业道》?根本的根本,基础的基础。你要不在这上认真努力修学,你学佛学一辈子都不能成就,只可以说在佛门里结个善缘。古德讲“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阿赖耶里头种个佛的种子,这一生当中不可能成就,这个要知道。所以《弟子规》跟《十善业道》是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要起大楼先要把地基做好,不能不在这上下功夫,道理在此地。
[url=]
[/url] 附: “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不听话、不相信、不肯接受、不能依教奉行。 (摘自:净空老法师讲经菁华录----- 常识)
学佛人,护法神一天到晚都看着你,你如法修行,它欢喜护持你,你不如法它就离开了,理都不理,你怎么巴结也巴结不上,你要是没道、没法,恶鬼恶神就跟着你了,你麻烦就大了。
佛菩萨大慈大悲,看到我们做坏事,他心清净,不找我们麻烦;鬼神是凡夫,看到我们做恶,他生气,我们有重大罪恶,鬼神就来惩罚,重的遇到灾难,轻的折福。
--------------------------------------------------------------------------------------------
佛不度无缘之人----净空法师开示
佛经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为什么?跟你没有关系,你跟他说法,他不听,他不接受。
凡是他很欢喜,欢喜听、欢喜接受,他过去生中跟你都有缘分,他才喜欢聆听。
同样说这个法,换另外一个法师,他就不高兴,凡夫他有这个执着!他喜欢这个法师,不喜欢那个法师,这就是过去生中有缘没缘。
我们过去生太多太多了,数不清!过去还有过去,过去无始!
我们也不只是在这个地球上过这个生活,十方世界我们过去都曾经在那里住过。我们现在的术语讲外太空,别的星球,咱们过去生中统统都住过。
因此,哪一个诸佛刹土里面,都有我们过去世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这些有关系的人,这就有缘了。无论过去结的缘是善缘、是恶缘,都行!抛开善恶,都是有缘人,就能帮助他们。
我们修念佛法门,自己得大利益。遇到有缘的人,所谓有缘就是他能够接受,我们把这个法门推荐给他、介绍给他,他能够得利益;无缘的人,合掌令欢喜,叫他欢欢喜喜。
佛门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他现在还不能接受,还听不进去。
他欢喜接受,听了真正肯改,这就有缘;听了不肯改过,这就是无缘。所以“佛不度无缘之人”,佛度不了!
不能接受的、度不了的,我们要明了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合掌令他欢喜就好了。
机缘没有成熟的人,你硬要去度他,你不是自找麻烦?佛都度不了,你有什么能力度?缘不成熟,佛都不能度。
真正肯接受、真正肯改过自新的人,佛与善知识肯教他,为什么?这个人可救,可教!
不能改过,不能自新,诸佛菩萨对这个人不教,为什么?教了叫白教,没有用处,冤枉!耗费这精神力气,所以不教。
绝对不是佛菩萨、善知识偏心,不是的。为什么他们对这个人教导,对那个人不教?人家看得很清楚,这个人教了之后能改过自新,那个人教了,他也不会改过自新。
所以,“缘”是在众生这一面,绝对不在佛菩萨那一面。佛菩萨无心,佛菩萨清净平等。我们常讲,与佛有缘没有缘,就在此地。
每尊佛度众生,度的人数不相同,所以经上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
这个众生在过去生中跟佛没结过缘,佛没办法度他。佛跟他讲,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佛不度无缘众生”。
由此可知,我们在学佛、在修菩萨道的这个阶段当中,一定要发大心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你这个缘结得愈多,你将来成佛度的众生就愈多。
你要慈爱,像你跟人家结缘觉得麻烦,不如自己修行好了,将来自己成佛了,所度的众生就少。
我们结的缘少,是没有能够普遍跟人家广结善缘。
与你有缘的是家亲眷属,像现在什么同事、同学,反正认识你的,跟你有一点关系的,这都是缘分。无论跟你的是善缘或者是恶缘,反正都是缘。
善缘、恶缘都得度,就怕没有缘,没有缘就不行了,就度不了。
我们与众生结缘是非常地重要,要尽一切的力量与众生结缘。缘结得愈广大愈好,换句话说,你将来帮助别人的机会愈多,成就人的功德也愈多。
四摄法里的布施,目的就是与人结善缘。你不结缘怎么度他?要想佛法广布,要想普度一切众生,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要“广结法缘”,这个重要!
“广结法缘”,但是这个里头一定要晓得,缘有了,如果你没有法,还是度不了他,所以结法缘就比什么都重要。
如来要把教法在这个世界弘扬,要想普度地球上这些众生,世尊自己固然跟我们结了法缘,这个法缘是什么?就是经典。
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是给我们结了法缘,而这个法缘能够绵延到今天,诸位要晓得,是他弟子的力量。
世尊当年在世只有演说,没有记载,经典是由学生结集流通到后世,是他的弟子与我们结的缘。
佛这个缘,是经过他的弟子才到我们身上。我们能够闻到佛法,这当中几乎是三千多年,代代都有传人,我们今天才能遇到。
我们今天回向偈天天念,“上报四重恩”,四重恩里头第一个就是佛恩。
四重恩是父母恩、佛的恩德、国王的恩德、众生的恩德。众生与我们互相都有缘的。
我们如何才能报佛恩?一定要将佛法辗转相传。能将佛法辗转相传,这个缘就愈结愈广大。
世尊是述而不作,孔老夫子亦复如是。孔老夫子,这是中国的大圣人,一生述而不作。他是整理别人的东西留传于后世,他自己没有东西留下来。
玄奘大师在佛教里贡献很大,他老人家一生跟孔老夫子一样也是述而不作,玄奘大师一生从事于翻译工作,他没东西留下来。
他老人家留下来的东西,我们现在写一张纸就写完了,是什么?“八识规矩颂”。另外还有一首偈子,那是他在印度跟一些人辩论的时候,所作的一首偈。除此以外,玄奘大师没有一篇文章留在后世,“述而不作”。这些都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今天选古来大德好的作品,能够利益当世的,我们把它印行流通,与全世界各个地方结法缘,这是真正“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我们这个法缘决不是白结,到任何地方与这些人有缘,就很容易跟他们集合在一起。
我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国家去讲经,每到一个地方讲经,听众都是满座,所以一定要广结善缘。
我们自己要努力,要与众生广结法缘。结法缘结得最干净的、最清净的,这个里头没有麻烦的,给诸位说,是放生、印经、布施医药。
放生、印经、布施医药,这都是最清净的法缘。这个里头不会带来障碍烦恼,这是我们应当要做的。
世尊在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佛不度无缘之人”。阿弥陀佛与我们世界的众生,缘分特别地深。缘分这么深,当然是最容易得度的。
我们这个世界,也确确实实,尤其是在我们中国,“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
弥陀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观音是弥陀的传人,是未来的教主,念阿弥陀佛生西方净土,念观世音菩萨也是生西方净土,这个意思我们总得要明了。
阿弥陀佛与我们的缘分特别地深,你要是听到念佛法门能够深信不疑,一心一意向往西方,求生极乐世界,这在修行上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持名法门,叫你整个心里专注在一句名号上。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
弥陀佛的本愿,也就是大本经上所讲的四十八愿,是无比的殊胜!
弥陀佛成佛,愿愿都圆满了,这才成佛道,所以愿愿真实、愿愿不虚。
我们如果也想快一点成佛,这真正是最简单、最容易、最稳当、最圆顿的捷径,再没有比这个更快了!
南无阿弥陀佛
[url=]
[/url]
净空法师开示
1 在这个时代,我们自己努力修学,自己得大利益,遇到有缘的人,所谓有缘就是他能够接受,我们把这个法门推荐给他、介绍给他,他能够得利益;无缘的人,合掌令欢喜,叫他欢欢喜喜。
2 机缘没有成熟的人,你硬要去度他,你是自找麻烦!缘不成熟,佛都度不了,你有什么能力度?
3 佛经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为什么?跟你没有关系,你跟他说法,他不听,他不接受。凡是他很欢喜,欢喜听、欢喜接受,过去生中跟你都有缘分,他才喜欢聆听。
4 他不听,他不接受,诸佛菩萨、善知识对这个人不教,为什么?教了叫白教,没有用处。
5 绝对不是佛菩萨、善知识偏心,不是的。为什么教这个人,不教那个人?人家看得很清楚,这个人教了之后能改过自新,教那个人他不能改过自新。
6 佛菩萨无心,佛菩萨清净平等,所以缘是在众生这一面,绝对不是在佛菩萨那一面。我们常讲与佛有缘没有缘,因缘意义就在此地。
7 每尊佛度众生,度的人数不相同。这个众生在过去生中跟佛没结过缘,佛没办法度他,佛跟他讲,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佛不度无缘众生。
8 由此可知,我们在学佛、在修菩萨道的这个阶段当中,一定要发大心,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你这个缘结得愈多,你将来成佛度的众生就多。
9 与你有缘的是家亲眷属,像现在什么同事、同学,反正认识你的,跟你有一点关系的,这都是缘分,无论是善缘或者是恶缘,反正都是缘。
10 善缘、恶缘都得度,就怕没有缘,没有缘就不行了,就度不了。
11 我们与众生结缘是非常的重要,要尽一切的力量为众生来结缘,缘结得愈广大愈好,换句话说,你将来帮助别人的机会愈多,成就人的功德也愈多。
12 佛门里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所以一定要先与一切众生结缘,你不结缘怎么度他?
13 要想佛法广布,要想普度一切众生,使一切人对佛法有好感,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要广结法缘,这个重要。
14 我们自己要努力,要与众生广结法缘。结法缘结得最干净的、最清净的,这个里头没有麻烦的,给诸位说,是放生、布施医药、印经。
15 我们今天就是印经布施,这个功德很大!我从1971年开始讲《华严经》那年,就提倡印经布施,所印的经论有几百种之多。现在,其他的经论我都不印了,专门印净土宗的经典。
16 我告诉同修们,印经布施,这是三种布施同时具足——印经要钱,这财布施;经典是法,法布施;人家念了之后就破迷开悟,远离一切颠倒恐怖,这是无畏布施。
17 我们印经布施,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中断。我们做一切佛教事业,替大家修福。大家送来的钱多,就多做;钱少,就少做;没钱,就不做。
18 不做最好,不做的时候,我们没有事情干,天天念阿弥陀佛,多好!我们守住这个原则,随缘不攀缘,我们心安理得,生活过得非常幸福、非常快乐,不背因果。
更多精彩篇章学习,可关注公众号按目录自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