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夫一旦遇到什么障碍,绝难自省,唯怨他人。这样,遇到的难题便成了解不开的死结。世人往往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去改造他人。可要是反过来想“是不是自己错了?我哪里不足?”从自己的身上挑毛病,事情就能解决了——因为自己是可以改变自己的。
布施,不仅是施舍财富,更要舍离内心的贪著。施舍财富,可以增长福报;舍离贪著,才能成就解脱。
不要觉得自己在修行
世间人就喜欢争对错,人一执着于对错,就有痛苦。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吃素,吃素是很好的,但有时候会成为一种执着。觉得我是在修行,我在修慈悲心。就看不惯吃肉的人。这样子往往就很痛苦,使我们常常处于对立面。
那也有的人,执着于不吃素,那也很痛苦。其实他讲一套套理论,证明吃肉是合理的,只是他自己断不了肉的欲望而已。然后他就嘲笑那些执着于吃素的人。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个是很愚蠢的方法。你是对的,就有错的。那就永远解脱不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执着于表象,而损失了慈悲心。如果有人吃肉得病了,或者因为杀业重而生病,有的佛弟子听了,会觉得那是因果报应。其实这样子想法,是没有慈悲心的。我们不能抱着看报应的心态,来看这些无明的众生。
好比佛看我们,天天都在颠倒之中,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造下恶业,跑到三恶道去,那佛有没有看报应的心态呢?没有!相反的,佛很悲悯我们。你看地藏经说的,只要众生种下一毫毛的善根,佛都叮嘱地藏菩萨,你要去救他。不会因为说,他造了五无间罪,自己有因果报应,就不去管他,这个是没有慈悲心的想法。
佛法的精髓,在于慈悲,失去了慈悲,一切都没有意义。佛宣告的一切,都是劝人慈悲。佛虽然定制了种种戒律,但戒律是来要求自己,不是来衡量别人的。假设一个人吃素,他有慈悲,那没有吃素的人,一定没有慈悲吗?当然,吃素是最好的,值得赞叹,但慈悲更重要,所以吃素,素的不是口,是心。
人修行时,会执着于善,一心做善事,修路铺桥,赈灾施药等。那真正做善事的人,是不会执着善事的,不要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功劳,他觉得这个就是本分,就是生命的意义。
古人讲的,要积累阴德,就是别人看不到的,那做给谁看,做给老天看,那也不要的。他就做给自己看,觉得这个是本分事。人本来就如此啊,就是要服务大众,替大众想。这样子才叫做善事,真的做善事的人,心中已经没有善事的执着。
那修道也一样,什么是道,劈柴担水,煮饭扫地,都是道。不觉得自己在修道,才能入道。好比吃素的人,也一样,不觉的吃素有多大的功德,就是已经融为了生命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人具足了功德后,慢慢的,他就会很悲悯,很谦卑。成熟的稻穗,都是低下头来,就是这样子。所以大家去见老和尚,真的老和尚,是很平实的,他就念佛,看管寺院,做早晚课,不会谈玄说妙。这个是很高的境界。但世人总不认识,总喜欢神通,被一些奇怪的东西所迷惑,这说明还未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