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大富翁, 年紀雖然大了點, 但擁有龐大財產. 那位富翁所有持有的土地裏有一座非常大的住宅, 那座住宅是很久以前建立的, 所以整座住宅腐爛得快要倒塌狀態.
在那裏住宅裏住著五百以上的人, 況且在那棟住宅裡紛飛著鳶鷟, 烏鴉等鳥. 地板上是蜥蝪, 蠍子, 蜈蚣, 蚰蜒等動物在爬著. 狗, 鼬鼠等任意在家中跑來跑去, 這些動物每天為了食物, 互相殘殺。
不只是這些住宅外是羞羞鬼. 住宅內是大頭鬼, 瘦皮是鬼等. 很多的鬼在囂張. 發出尖銳的恐佈聲音, 拖著屍骸在屋子裏徘徊. 這座住宅己籠在倒塌的恐佈中…
而且, 雖然是宏而大的位宅, 但只有一個小而狹的門. 某一天, 這住宅的管理員離開這附近, 臨走不久之後…從住宅的角落, 突然起火, 火瞬間籠罩了整棟住宅..
柱子和牆壁, 發出燃燒的聲音, 動物惡鬼來不及逃生, 就被熊熊烈火纏住….
大富翁問:[這是怎麼回事? 房子怎麼燒起來?]
有人急忙走來說:[富翁大人糟了! 你的孩子跑進屋子裡面玩, 到現在還沒出來!]
大富翁驚叫:[什麼?] , 連忙跑入去找那三十多個孩子.]
他入屋內大叫:[孩子們, 快點出去
但孩子們仍依嘩地玩.
大富翁叫:[你們沒聽到嗎? 房子己經著火了. 而且這裡有很多可怕的鬼呀!]
小孩子依舊地戲玩. 一點警覺性都沒有.
大富翁心想:[只有我一個人在這大火中自然能安全輕易逃出. 但是孩子們沉溺遊戲之中, 完全沒注意到屋子己經著火, 而且, 不知道可怕! 火勢越來越猛, 危險正在逼近, 還不知害怕, 趕快逃走! 這樣下去, 孩子們一定會被燒死! 無論如何, 非帶孩子們出去不可! 以我的體力和臂力, 可以讓全部孩子坐在桌上, 再用力量帶離屋子..]
想了一下, 想起:[不, 不行! 這屋子只有一個小窄門, 萬一從桌上掉下來, 他們不就被火燒傷了! 孩子們根本不懂甚麼叫火災!]
他決定告訢孩子火災的可怕, 說:[孩子們! 快點逃出去! 不然, 大火馬上燒到這裏, 會被活活燒死的!]
孩子們聽到後, 疑惑地問:[火會燒過來? 火是什麼?]
大富翁愕然地想:[居然會這樣? 不只不相信我的話, 而且不知道火的可怕!]
小孩子開心地叫:[爸爸!]
這時候, 富翁馬上想到, 房子己經被大火包圍, 現在不趕快逃出, 一定會被燒死! 不得己, 只好以權宜之計, 把孩子們, 從大火中救出!]
大富翁跟孩子們說:[爸爸為你們買了很棒的玩具, 快來拿吧! 不來拿的會後悔喲
小孩被他一說, 都轉過來看, 說:[咦? 什麼玩具?]
大富翁說:[有羊車, 鹿車和大牛車, 是非常棒的交通工具. 那三部車就在門外, 盡快地去玩吧!]
小孩聽到[羊車和鹿車和牛車?], 紛紛高興地跑了出去.
全部的人都能乘上去的. 不要急, 慢慢走! 其他人在外面心急如蟻, 有一村民說:[富翁大人, 啊! 不快點,房子要燒塌了.]
大富翁就這樣孩子們, 因富翁巧妙的權宜之計而得救. 他問孩子們:[全部都沒受傷吧!]
孩子們紛說:[是.]
大富翁總算放心了.安心地坐在地上
孩子說:[爸爸, 剛才說要給我們的羊車, 鹿車, 牛車在哪裡! 我要呀!]
大富翁說;[哈哈! 我知道.]
他想:[我擁有龐大的財產, 就趁此機會, 給這些孩子最上等的車吧. 每個都是我最可愛的兒子. 就平等地給與他們吧! 現在倉庫裏的大白牛車, 多的就算送全國的人也給不完, 更何況是把大白牛車送給自己的兒子!]
大白牛車是非常多的金銀, 琉璃等財寶, 裝飾著, 且由肥壯的牛牽著. 這大白車不只是帶你到你希望去的任何地方, 而且像風一般地飛走於全宇宙. 坐這車自由自在的到處跑, 孩子們都皆大歡喜. 摘自《大乘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 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安处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虽复教诏,而不信受。于诸欲染,贪著深故。以是方便,为说三乘。 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是诸子等,若心决定。 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缘觉,不退菩萨。汝舍利弗。我为众生。 以此譬喻。说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佛所悦可,一切众生, 所应称赞,供养礼拜。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法, 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 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 告舍利弗,汝诸人等,皆是吾子,我则是父。汝等累劫,众苦所烧。 我皆济拔,令出三界。我虽先说,汝等灭度。但尽生死,而实不灭。 今所应作,唯佛智慧。若有菩萨,于是众中。能一心听,诸佛实法。 诸佛世尊,虽以方便,所化众生,皆是菩萨。若人小智,深著爱欲, 为此等故,说于苦谛。众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说苦谛,真实无异。 若有众生,不知苦本,深著苦因,不能暂舍。为是等故,方便说道。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灭尽诸苦,名第三谛。 为灭谛故,修行于道。离诸苦缚,名得解脱。是人于何,而得解脱。 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佛说是人,未实灭度。 斯人未得,无上道故。我意不欲,令至灭度。我为法王,于法自在, 安隐众生,故现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