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行与生活座谈会锺茂森博士主讲(第七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21:2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她能够用智慧朗照,那你这是真正的孝养父母。

      问:第二个问题,还有,我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总是觉得头晕、心烦,而且感觉口齿不伶俐,念经文很绕口。请问这些也是业障现前的表示吗?

      答:我跟你讲,如果你想这是业障,那就是业障。佛法里讲一切法由心想生,你自己出现什么状态,「这是业障」,好了,那它真的是业障,你把它想成了。那怎么办?应该出现这个情况不要理它,我们读经认认真真的读,诚诚恳恳的念,那些身体上的不舒服,什么头晕心烦,统统不要理它,不要理会,心专注在《地藏经》经文里面,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起妄念,想到我读这个经是为我母亲读的,假如我打妄念,这经文的功力就大大的打折扣,那我母亲得不到,所以不能打妄念。你把这个真诚的孝心发出来,念一部的功德就不可思议,哪有时间还想什么头晕心烦的事情?那头晕心烦是愈想愈晕、愈想愈烦,不要理会就好。当时我爷爷也是身体不好,我跟大家以前有报告过,他因为人家送给他两只鹌鹑,那种鸟,说要给他补身子,他就杀了吃了。晚上常常见到这鹌鹑的冤魂来找他,让他身体都不好,心情很烦闷。我知道这个情况,我就到他家里,跪在佛前诚诚恳恳的把这部《地藏经》念完,来回向给他,回向给他这两个受害了的冤亲债主。就念一部,结果那个冤亲债主就真的走了,晚上不再来找他,我爷爷身体也好了。到现在快九十岁了,身体依旧还很好,还能自己出去买菜。这是什么?只要真诚心,没有别的,至诚恳切的念,这一部的功德就不可思议,这叫业障消除。

      问:第三个问题。最近看了一些关于佛学的书籍和光盘,看到里面介绍的人和事,有些觉得太不可思议,有点不敢相信。但是自从我接触佛学,念诵佛经以后,感觉自身身心开朗,做诸事也很顺畅,仿佛有佛在庇佑一样。所以觉得很矛盾,一方面相信,一方面又觉得接触的这些案例太神奇,很难理解信服。以上问题请您明示。

      答:我不知道你看到的是什么神奇感应的事情,这些事情反正会很多,我们应该抱什么个态度对待这些事情?古人讲得好,「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我们不管见到些什么东西,心里不要动,不怪是让我们心不要动,不要动就不受它影响,这些事情跟我就没有关系了。如果我们很好奇,很想钻研这些神奇的东西,什么神通感应等等,这些往往会成为我们的障碍。学佛的人,印光大师提醒我们,不要去求什么神通感应,求神通感应的人很容易着魔。魔他不跟你讲经说法,他就用这些神神怪怪的东西来诱惑你,让你看了之后五体投地,对他顶礼膜拜,你就上圈套了。我们不要理会,我们学的是正法,在经教上面下功夫,多听经、多念经。听经念经,跟一位老师来学习这最好,这位老师是你最崇拜的老师,你跟他学习,你的效果才好,为什么?因为你不怀疑,你的心诚,你有敬,诚敬你就得大利益。印光大师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所以我们的心安住在经教上,安住在正法上,不必去想什么神奇案例,这样就好。

      问:下面一位同学的问题是,他希望用粤语来回答,广东话回答。他说,尊敬的锺教授,您好,阿弥陀佛!本人是香港的同修,因有一个问题请锺教授指教。在我没有接触净土法门以前,有信密宗的朋友送来观音与财神的画像,以及十七世大宝法王的相片,在我家里供奉。后来本人接触净土法门之后,就把阿弥陀佛的佛像放在其它的佛像之上。我决定以后只一心修念佛法门,请问财神的画像,以及十七世大宝法王的相片还可以留在家吗?如果移走,要怎样处理才如法?

      答: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决,你既然发心一心修念佛法门,这个很好,这个确实也是诸佛如来的意思,他们希望我们一心一意求生净土。确实往生净土,就是密宗所讲的大圆满。所以一心修念佛法门,最主要是专一。其它的这些法门是好,我们要尊敬,都是佛讲的,密宗也是佛讲的,而且这个是高级的佛法,我们要尊敬。但是知道自己的根机,确实学净土法门最适宜,我们就专心在净土法门上面一门深入,这样很如法。其它的这些画像或者是大宝法王的相片,既然是你的密宗朋友送给你的,你可以还给他,恭恭敬敬的包起来还给他。如果还给他不方便,你可以向着财神的画像、大宝法王的相片顶礼三拜,然后把自己的愿望讲给他们听,我现在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要专一。然后我们把他们的相片收起来包好,可以放在家里保存。当然,如果有朋友想要这种画像的,你也可以送给他。

      问:下面一个问题是广州梁同学他的提问。他说,近日看到灾难不断,现在在广州生活和修学应注意什么事项?

      答:我们现在修学的人,心一定要保持清净,不要老去想那些灾难的事情。灾难有没有?那看人心,人心恶,自然感应灾难,人心善良就不会有灾难。而且你人心恶,你有灾难,我人心善,我就没有灾难。甚至我们拖着手一起走,你有你的灾难,我没有灾难。为什么?「一切法由心想生」,他的念头里产生的是他的法界,我的念头生的是我的法界,我们的法界,两个人的法界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两个人的念头不一样。所以佛告诉我们,共业里面也有别业,就是这个道理。真是大灾难现前了,我要是一心行善的,我没有这个灾难,我不受。即使是原子弹在我头顶上爆炸,我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接我去极乐世界,我到极乐世界享福了,不在这个世界受苦,我不会受任何的苦难。所以怎么样注意些什么?最重要的就是依教奉行,保持自己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我们师父上人现在就提倡我们先在根那里落实,儒释道三个根,《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三部根本的戒律我们要落实,每天像功过格一样检点自己,有没有犯,犯了马上要改正过来,没有犯的要保持。用这三本经典来对照自己的心行,改心,改心你才能改变境界。所以要化解灾难,怎么化解?在心上化解,这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所以不必有任何的妄想执着,我们一心向善就好。

      问:第二个问题说,我家共三个人,我的老母亲六十一岁,妹妹二十七岁,她们还未学佛,听到这些信息并不重视(这些信息是指这些灾难的信息)。请问我应该如何帮助家人?

      答:如果家人没有学佛,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做个好样子来感化家人。他们知道我学了佛,一定会看着我,看我有没有什么转变,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拿出个好样子给他看,真正把孝敬落实。对母亲每天要孝敬,要孝顺,让她老人家生欢喜心;对自己的妹妹要关爱,兄友弟恭,这是悌,孝悌在家里要落实,这才能齐家。古人讲修身齐家,家不齐,我学佛,家里人不肯学佛,家没齐,没齐怎么办?就修身,修身然后能齐家,身没修怎么能齐家?身怎么修?《大学》里面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连串上来的,最根本的是什么?是格物、致知。格物是什么?放下你的物欲,财色名食睡这些物欲要放下,欲不可长,愈淡愈好。真正少欲之人,他就有智慧,致知是有智慧,什么智慧?看得破,知道人生都是假的,「梦幻泡影」,他能够容易契入这种境界,这是致知。所以物欲要放下,这是修放下;放下之后长智慧,看破;看破以后又帮你放下。所以看破、放下不断的来回的进行。

      真正这么做,能看破、能放下的人,他的意诚,真诚心现前,对待一切人他用一念,不用二心,对任何人都是平等对待,一味的这种心。不是说对领导特别恭敬一点,对一般普通人就显示得很傲慢,甚至作威作福,那是用二心,二心不可能入佛法,要入佛法要用一心,就是诚心。我们现在学习纶贯,《地藏经》纶贯,青莲法师一开头就说,一念自性是诸佛和众生本有,诸佛用的是什么?一念,一念就是一心。所以我们要念佛修净土法门,学一心不乱,怎么学?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落实一心,不要用两个心,不要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这些统统都要把它戒除,意就真诚。诚意之后就是正心,正心就是什么?你的知见正,您的看法、想法是正确的,正知正见现前。正心以后,你才有可能把身修好。身修好,你家就齐了,大家都会被你感化,你就带大家学佛,没有带不好的,没有不能感化的。我父亲当时是极度反对我学佛的,现在他学佛可精进了,一天至少是念两部《无量寿经》,每天拜佛,在家里有定课,听经,很精进。这是需要些时间,需要你的诚意。

      问:第三个问题说,我计划今年内将几本书籍排版,包括《太上感应篇汇编精华》、《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的合刊,《莲宗十三祖传》等。我是坚持完成排版书籍的计划,还是将全部业余时间放在听经、念佛上?

      答:这两个都要做,听经念佛是修慧;你要去为这些书籍排版,这些都是善书,这是修福。福慧要双修,不能搞偏,不能偏在一边。真正做事情的时候,这排版书籍,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做,对众生负责。你看现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这都是最重要的学佛基础,怎么样把它排好,让大家看了之后生欢喜心,愿意读,这就是你的功德。你发这个心来认认真真的做,福就在其中,这是修福。福很重要,《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如果没有福德,那就麻烦了。所以修福是念佛法门的助修,很重要,帮助我们成就的。但是光修福也不行,还得修慧,听经、念佛、读经,这都是修智慧,帮助我们修定,帮助修慧,听经是开慧,念佛是修定,定慧等持,两个都要去做。做的时候,修福的时候以清净心修福。《金刚经》教导我们,不住相布施,不要着我、人、众生、寿者这些相。譬如说这是我排的版,排得很好,自己还洋洋得意,这就是什么?着我相,我修的功德。着相布施这个福就很小,心不清净。如果有这个情况发生,修福的过程中心如果不清净,起烦恼了,这个时候最好就要退下来,就多听经、多念佛,让我们的心清净,清净了才继续修福,这样就好。如果不生烦恼,你修的福就变成功德,清净心修福这是功德。

      问:第四个问题,我今年已三十二岁,未成家,身体一直不好,都是自作自受,业障很重。在家中自己自修觉得不得力,烦恼来时不能控制。我是否应该放下万缘,到内地的净宗道场好好的学习,以自己的道业的成就来回报父母和师长的深恩?

      答:这个问题你自己要去衡量一下,假如我到净宗道场去修学,家里人有没有需要安排的?你说你家里有老母亲,有个妹妹,她们生活来源需不需要你来照顾?这些我们都要想到,不能说这个老母亲在家里,丢掉不管了,自己去念佛,自己修清净心,这不行,这是增长业障。为什么?你不够孝顺。要想到自己的老母亲在堂,还没有尽到为人子的义务。所以自己自修觉得不得力,要把不得力的原因找出来。为什么不得力?总是因为放不下,烦恼不能控制就是不能放下。那怎么样修?就是练放下,从哪里练?烦恼最重的那一样,我们在那一样放下。所以哪样最重,恶业哪一样最厉害,我们从那里开始下手。重的这个烦恼都能放下了,其它轻的烦恼就很容易放下。我们又问,为什么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是看不破,就是你还没有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看破之后一定会放下。所以为什么看不破?不明理。要多听经,多深入经藏,一门深入,把自己的这个业障能克服。在家里要好好的修福,修孝敬这就是修福,用自己的孝敬、尽孝道来回报父母、师长的深恩,这就对了。所以怎么落实?首先要在三个根上落实。《弟子规》天天要学,天天要检点、反省。《太上感应篇》帮助我们断恶修善,这个天天要干。

      《太上感应篇》这是因果教育最好的教材,我们也希望把《地藏经》纶贯讲完以后,想把《太上感应篇》细讲一遍。上次末学在这里跟大家报告的心得,总共十二个小时的演讲,很多同修听了之后也挺感动,把这个讲的内容写成文字,拿来给我看,让我去校订。我自己看了之后还是觉得不满意,自己还是不够深入,所以想这一次讲要细细的讲,上次十二个小时讲得太粗,粗枝大叶,讲不出真正味道。那也是自己修学功夫不够,经过将近半年的时间修学,确实重新看《太上感应篇》又有些新的体悟,愿意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我们一起来在这个根上面来扎,根扎得愈深愈好。这烦恼习气没有不能克服的。

      问:下面一位同学有三个问题。第一,有人从庆云传来消息说,老法师讲现阶段《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不要诵了,也不要诵经、听讲经了,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圣号。有此消息吗?

      答:这些统统是讹传,我没有听过。老法师差不多每天讲《华严》都反复强调,要在《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三个根上面扎根,出家人还要加一个《沙弥律仪》。这三个根如果没有扎好,念佛也不能往生。为什么?《阿弥陀经》里面就讲得很清楚,说「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这是往生条件。怎么往生?首先你要做善男子善女人,然后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如果你只有执持名号,前面两个都没有,没有善男子善女人的善,你这没有做到,你又没有闻,闻是什么?把净土的理论你要很清楚,真信、真解,你能产生真实的信愿,这是闻。这两个条件你都没达到,光是执持名号,这个不能往生。《无量寿经》里面讲的往生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只有一向专念,这念阿弥陀佛只是一向专念,前面一条更重要的发菩提心你没有,那怎么能往生?所以发菩提心,首先你得做一个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是什么?广度一切众生的悲心。如果善心都没有,还搞自私自利,还搞损人利己的,哪来的慈悲心?你没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念佛的人,那就是古人说的讥讽的话,「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因为「口念弥陀心散乱」,心不相应。

      所以,真正要发愿往生的,首先老老实实在这三个根上扎根。拿出《弟子规》,拿出《感应篇》,拿出《十善业道》,对照下自己,我有没全部做到?我们看到《弟子规》有功过格,《感应篇》也有功过格,一条一条给自己打分,看能不能打一百分?如果打不上一百分,你这个善还没圆满。往生净土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是上善,善要达到上品,那就是满分,我不是满分的善人就往生不了,那个不可能。所以我们了解这个理论、这个事实,才晓得我们师父上人的慈悲,他一生弘扬净土,为什么现在可以说拼命的提倡这三个根?就是因为我们要把这个善的基础扎好,这是往生基本条件。

      问:下面一条问题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21:27:36 | 只看该作者
    酒厂的销售人员如理如法的落实《弟子规》、《十善业道经》,发愿念佛往生西方净土,能如愿往生吗?要不要改行干其它工作?

      答:这是卖酒的人。酒在五戒里面它是算一条戒,是一条重戒。为什么佛要制戒戒酒?因为酒能乱性,喝酒喝多醉了,就什么恶业都能干得出来,杀盗淫妄都可以干出来,所以酒是犯罪的因缘,因此佛制定要戒酒。包括所有的令人麻醉精神的这些东西,吸毒、抽烟,都是让人上瘾、让人麻醉,这些统统都属于酒戒。卖酒的就是什么?你让人家喝酒,让人家乱性。喝酒是断智慧种,就是让人家没有智慧,那是什么?自己造这个因,将来自己生生世世愚痴,还想往生?难!所以你这里说如理如法的落实《弟子规》、《十善业道》,有没有真正如理如法的落实?《弟子规》上就有「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弟子规》上都戒酒。既然我们自己不能够饮酒,怎么能够卖酒让人家饮酒,鼓励人家「最为丑」?《弟子规》上讲说「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自己不愿意喝醉,怎么能让人家喝醉?所以有没有如理如法的落实《弟子规》?没有。所以念佛能不能往生,你自己就知道了。真正如理如法百分百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你是善男子善女人,然后再加上信愿持名,信、愿、行具足,你这一生一定能往生,这缺一不可的条件。

      所以应不应该改行?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一定会改行,这个属于佛法里讲的不正命,不是正当的行业,邪命,我们应该换个工作。天生我才必有用,天不生无福禄之人,我既然生到这个世间,一定有我那口饭吃,做什么行业都有我那口饭吃,何必要干这些造业的事情!

      问:第三个问题。一个园林管理工作者因工作需要时施农药,导致有杀生之业,此事应如何处理才如理如法?

      答:这是讲用农药来杀虫,这当然属于杀生,而且用农药杀虫是杀很多生命,这造业是很重。要知道杀生必有果报,将来一定要还命债,杀多少条虫将来要还牠多少命债,因果丝毫不爽,所以最好是不要用这些农药。既然你是做管理工作的,你有这个权力不要用农药。那不要用农药,这些虫都把果树都吃完了怎么办?我告诉你,不会。我们师父在澳洲住的地方有个小菜园,还有果树,很多这些小鸟都来吃,虫子来吃。于是那边的法师,看园子的法师,就跟牠们打三皈,然后跟牠们用真诚心交流,说你们不要把我的菜吃得乱七八糟,我就在这菜园里面留出一块专门给你们吃的菜地,那一块是专门供养你的,其它的你们不要去动。就这样真诚的跟牠们请求,这些小动物很通人性,牠们真的很配合,只吃那一块的。像这个果树也是,小鸟会吃那些果实,我们跟牠们用真诚心沟通,留着几棵树专门喂牠们,其它的果树牠们真的不动。所以小动物很有灵性,只要我们真诚慈悲的用爱心跟牠们交流的话,可以感通的。古人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诚到极处,石头都开,更何况是这些有情生命?这些虫、动物都是有灵性的,牠再愚痴牠也比石头强,所以牠们是能够被你感化的。不能感化是我们诚心不够,还想要杀牠们,这个不行,这没有诚心,所以要用真诚心、爱心来劝导它们。另外给牠们最好放佛号,放佛号也能够给牠们种善根。用这种爱心对待牠们,牠们也给你回报爱心。

      现在很多人都很喜欢吃有机的蔬菜、有机的水果,不放农药的。如果你真正这么做,你们这个果园变成有机果园,你这个卖出去的价格都会比别人高,别人愿意买你的。为什么?你这真的有机。所以现在我们希望大家都来办有机菜园、有机果园,不要下农药。用农药杀虫,虫子会杀得尽吗?愈杀愈多。杀到最后,这个虫子对农药都已经能够适应了,牠有这种免疫力;你又加倍药力,牠又有免疫力了;最后加到这药力过度了,害谁?谁吃这个水果、谁吃这个蔬菜,那个人中毒。这害人!虫子没有杀到,杀人了,这个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处理。

      问:下面一个问题。他说什么是业力?它于世间出世间能产生什么作用?一般的人临终时的念头跟业力有关系吗?请锺教授用通俗的话语简单帮助我们介绍一下。

      答:这个业力简单的说就是你造作的善、恶产生的因果的牵引力。你造善的,这个力它会牵你到善地,享受善福;造恶会让你堕到恶道,受恶报,这就叫业力。这业力也是无形的,就好像磁力一样,磁铁放在磁场里面它就能够被吸,那个力在哪儿?你看不到,它无形的,就是这种牵引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都是相吸,善吸善的、恶吸恶的,这都是自然而然的道理,这是自性当中自然感应之理。它对于世间出世间能产生什么作用?这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决定你的命运,你来这个世间是享福的还是受苦的,都是你过去的业力所致。古人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就是作用,作用是什么?让你受用不一样。你是受苦还是受乐,统统决定在你过去的善恶业。如果你是念佛,净念相继,做这个净因,你就能够感得净土的果报。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也是因果。这个业叫净业,净业在六道里面没有果报,它果报是在一真法界,这叫出世间。所以世出世间都是因果决定的。

      一般人临终时候的念头跟业力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临终时候他的念头都是他一生所积累的习气导致的。譬如说一个人贪心很重,贪财、贪色、贪名,贪心很重,到他临终的时候他能不起贪心吗?他都贪习惯了,自自然然他见到什么东西他就贪。又譬如一个人瞋心很重,瞋恨心重,容易发脾气,老是发脾气,发习惯了,动不动他就不高兴,到临终的时候,稍微身体哪部分疼了,哪里不满意了,他又瞋恨。最后一念是贪心,感到饿鬼道去了,最后一念是瞋恚,就到地狱道里去了。所以六道的业因我们要晓得,贪变饿鬼、瞋堕地狱、痴变畜生。要往生人道,那要修五戒、修十善,修人的道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这些没有,那就没有做人的资格,我们说没有人格。上天的那修十善修的上品,四无量心,忉利天再往上那是还要修禅定的。这些都是临终时候那个念头,最后的那一念决定你投生哪一道。那个业力叫引业,引导你去哪一道投生;投生了之后你在那一道享的受用有多少,那是你的满业决定的。譬如说五戒的引业让我们到了人道,人里面也有富贵的,也有贫穷的,福报不同,这是满业不同。所以真正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不可以造恶业,什么都是自作自受。

      所以要想我们临终的时候不起恶念,那怎么办?平时就得要控制,平时不控制,想要临终的时候不发作,不可能的。所以平时就要努力的去断恶修善,恶念起来的时候马上要控制住,用我们的正思惟把它压住,或者是用念佛,佛号的力量把它压住,不要理那些恶念,恶念就自己消了,一心向善的这一面,这叫修行。

      问:下面的问题是本地我们同学提的问题,一位陈居士,他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地藏经》的「见闻利益品」有说,想见去世的家人,就在地藏菩萨像前供衣、食、玩具、清水等等,一日一夜后,回首向南,饮下供水,菩萨就会在梦中带我们见家亲眷属。因为我没试过供衣服和玩具,这样可以吗?

      答:这个供具都是表法的意思,《地藏经》这段经文是教导我们修诚敬,至诚感通,要跟菩萨感应,最关键是有至诚心。至诚心怎么修法?用这些供具来引发我们的至诚心。供具都有表法的意思,衣服是表忍辱,饮食是表法味,玩具是表什么?向往菩萨的自在生活,神通自在。那怎么样得自在?看破放下,你才能自在。清水是表清净平等心,表觉悟的心。清净平等,你看一切事情看得清楚,就生觉悟、生智慧。所以这些供具都是来引发我们的性德的,我们在菩萨前供这些,修我们的敬意。如果家里条件不足,没有玩具或者没有新的衣服来供,那也可以。我们知道这是修敬,所以只要真正有真诚恭敬心,说老实话,你供一杯清水也可以。家里没有条件,就供一杯清水,真正做到跟菩萨心相应,有清净平等觉,那才是真正的供养,法供养、如教修行供养,这叫做真供养。

      问:第二个问题,我们会读诵经本,但不能背诵经文,我也试过照着经上教我们的方法,希望可以不忘一句一偈,因为没有照足一七日或者三七日继续做,故不成功。如果我长期如此做,算不算夹杂?

      答:你这个问题自己已经回答了,你为什么不能成功?因为你没有坚持一七日至三七日,经上教的你没做到,当然你就没有这样的感应。所以真正想得感应,一定要如理如法的照做。而且这一七日到三七日是什么?克期取证。关键是我们在一七日到三七日二十一天里面真正修善、持戒,最重要的是这个。这个十善业道要百分之百落实,持戒我们在家人修这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这个一定要落实。真正三七日内这么样做,你真的会有感应,你就能得到过目成诵、过耳不忘这个智慧。你想长期的做当然更殊胜,每天都持戒,每天都修十善,每天跟地藏菩萨的心相应。什么心?孝敬心。不仅是对父母孝敬,而且用对父母的孝敬心对待一切众生,这孝敬一切众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这跟佛心相应,你是真正在念佛。这不是夹杂,你这是非常如法的做。关键你要照做,而且不是在表面形式上做,真正落实到心地,持戒、修善,常存孝敬、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这样就很如法。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深切的渴望能知道父母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若我诚敬的照足经上所教,请地藏菩萨指引我见父母而仍未如愿,是否我就不应再抱见父母的心态?

      答:这是一段。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刚才探讨的,为什么得不到感应?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如理如法的照做。诚敬的照足做到经上所教的。是不是真的诚敬?真的诚敬一定相应,跟地藏菩萨心相应。地藏菩萨是至孝之心,你很深切渴望知道父母落在何趣,这很难得,现在社会像你这样的人不多了,父母走了还能念念不忘的,非常难得!现在人父母在的都不肯孝顺,所以这个很值得赞叹。但是真正要达到如愿以偿,一定要按照经上讲的,修善、持戒非常重要。要把《十善业道》落实了,你就是善男子善女人。这段经文是对善男子善女人讲的,我们有没有落实这个善?譬如说身有没有造杀、盗、淫?口有没有讲妄语?有没有两舌说人是非?有没有绮语说一些花言巧语来骗人家?有没有恶口,会不会骂人,会不会指责人、批评人?意里面有没有贪、有没有瞋、有没有痴?贪里面包括财、色、名、食、睡,有这个念头,要贪取,这就是贪。心里面有不高兴这就是瞋,傲慢、嫉妒这都是瞋。痴是什么?不理解、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痴。这些如果还有,我们善都不够,这段经文说的感应当然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落实,落实了一定能得感应。

      问:下面问题说,家中养了两只可爱的宠物,猫、狗各一,我有时会觉得牠们就是我父母,为了要再陪伴他们的独生女而来的。这种想法应该断除吗?如何断除?

      答:大概可能真的是这样。为什么?因为牠们俩,妳这么爱牠,这真可能是牠们过去对妳有恩,所以妳是报恩,这是什么?牠们福报很大,感应这一生有妳这样一个亲人来伺候牠。我们要知道,跟六道众生因缘不外乎四种,讨债的、还债的、报恩的、抱怨的,不外乎这四种。这四种缘都属于情缘,那怎么做?要把情缘转变成法缘。就是我们确实对一切众生,哪怕是猫、狗,都如同像对自己父母一样孝敬。孝敬心是平等的,绝对不会说我对他们多孝敬一点,对别的人就不孝敬,对于那些伤害我的人、骂我们的人、跟我有仇的人我就不孝敬他们,或者孝敬心比对我爱的要低一些,那就不平等。那你就是结的情缘,生生世世就在六道里面情愈结愈深,所以就轮回。那怎么样变成法缘?法缘是什么?心地一定是清净平等的,这是法缘。我对待他们跟对待其它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孝敬,平等的慈悲爱护,这就对了。不能说对他们要多一点,对其他人就少一点,那所结的都是情缘,对妳没好处。所以可以常常给牠们放佛号、给牠们授三皈,给牠们种些善根,来生希望牠能够得人身,能够闻佛法,能够得度。如果牠有善根的,畜生道里念佛也能够往生净土。古人有本书叫做《物犹如此》,就是讲动物,就是畜生道里面也能有往生的。所以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不单只是人道,六道众生,只要具足信愿行都能往生。

      问:下面一个问题。她说本人是一位母亲,眼见儿子在学校和社会、家庭的环境污染中,对名牌衣服、手袋、书包、金钱尤其重视,不愿布施,对于社会成人的行为向往,譬如说三级电影、鬼书、鬼片,对青少年过早恋爱、邪淫有认同的看法、做法。如何矫正他的心行?请指教。

      答:这种问题确是现在社会非常严重的一个危机,青少年受社会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所以追求功利,追求物欲。这原因就是从小没有接受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所以他自己连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没有,以为那些功利、那些物欲可以给他带来幸福快乐,不知道那些东西结果是苦的。应该怎么做?还是要靠教育,教育才能把他们从邪途挽回回来,让他们能悬崖勒马。如果已经成年的人,最有效的方式是因果教育。因为因果教育直接把恶因恶果告诉他,他知道造作这些恶因将来得这些恶果,他就害怕了,不敢造恶业。因果教育是让人不敢造恶,伦理道德教育是让人不会造恶、不齿造恶,造恶是可耻的。这种伦理道德教育要从小教,从什么时候开始?胎教就开始,建立他那种正确的人生观。从小父母要负起这个责任,儿女走向歧途,父母有一定责任,《三字经》上讲「子不教、父之过」,这父代表父母。当然现在确实也很难,因为社会污染很严重,所以提倡因果教育就尤其重要,因果教育对成人也很有效。《太上感应篇》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宝典,我们看到师父上人有个详细的讲解。还有一个是「积福消灾之道」的广播剧,有国语的、有粤语的CD,里面都是讲故事,告诉你历史上真实的因果报应的例子,这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可以给他们看看。另外这个因果的善书,《现代因果实录》这些故事给他们看。他喜欢看鬼片,把那个《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拿给他看看,这个电影可以。我们下个月准备来细讲《太上感应篇》,也欢迎您带您的儿子一起来共同学习,多给他创造这种因缘,让他能够回头。

      问:下面是一个陈居士的问题。请问,我们学佛弟子对将来往生的信心十足,肯定阿弥陀佛一定来接我们往生到西天极乐世界,但是在平时修行功夫不得力,烦恼习气照样起现行,言行不一。请问这样是否真可以往生?

      答:您问的这个问题,一开始说对于往生极乐世界是信心十足,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21:28:4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又问我是不是真可以往生?这好像信心还是不是十足。如果说十足了,你还问我这个问题干什么?那一定是没有十足,没有十足怎么会往生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是信愿具足,你信心不足,恐怕往生就有障碍。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在净土的教理上面深入,真正理明白得透彻了,信心就不会动摇,不动摇你就不会有这些问题。有问题一定是动摇了,有怀疑。另外一方面,我们信愿持名是正修,能够真信切愿,每天有定课念佛。一向专念,定课念佛就属于一向专念。最关键我们要加以助修,有正修有助修,助修是什么?修善,持戒、修善。持戒修善从哪里开始?从《弟子规》、从《太上感应篇》、从《十善业道》开始,这三个根要扎稳。如果平时修行功夫不得力,烦恼习气照样起现行,还言行不一,那就是根扎得不够深,所以才会起烦恼。境界的风一吹,自己就动了,这是什么?根不深。一棵树它的根要深,再大的狂风暴雨也不能够吹倒。所以还是要扎根,老老实实的在《弟子规》、在《感应篇》、在《十善业道》上对照、检点、改过自新,这样你往生能够稳当。千万不要抱着一个侥幸心理,不愿意在这个基础上面下功夫,这容易飘,到时真的临终往生不了就麻烦了!现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来学习,这样子能够保证。

      问:下面一个问题。他说家里人都不学佛,我自己学佛,把《弟子规》送给这些子孙来看,但是一送给他们之后,他们就不理我了,那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要知道,我们能不能够度众生,都要有个缘分,所以如果我送给他之后他就不理我了,那说明我跟他的法缘没有。没有法缘你就不能度他,不能度他你不能着急,你得先成就自己。佛都不度无缘之人,你着什么急?我们现在认真的念佛求生净土,到最后临走的时候我有把握往生了,然后把他们叫来,我往生表演给他看,这最后一招就让他们信了,何必要现在度他们?慢慢来,等最后这一招一定让他们得度。香港有位何东先生的夫人,她的家里都是信基督教的,都不学佛,就她一个人念佛。她也不管他们,我念我的,他们干他们的。最后自己临走的时候跟他们讲,我现在要往生极乐世界,要走了,你们最后尽个孝道,帮助我念下佛好不好?子孙们觉得也应该,最后尽下孝道,满自己母亲的愿给她念佛。结果她真的走了,走得很自在,结果全家人都度了,这一招才是管用。现在不用着急,心清净,老实念佛,这就真的自己成就了,自己成就才能够度别人。

      问:下面一个问题是连居士提问。学生学佛已经两年了,依然对自己、对佛菩萨生不起完全的信心,学生知道自己业障深重。请锺博士慈悲开示,一、如何深信自己一定能成佛和菩萨?这第一个问题。

      答:这个信心一定要建立在明理的基础上。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要明白了,你的信心自然就建立,你就能深信,你信心不动摇。所以在现在这个阶段最好是多听经。听经听多了,道理明白了,你的信心自然建立。

      问:第二个问题。对家亲眷属经营的不如法生意,学生如何做才不与家人发生冲突?

      答:能够劝就劝他们,心平气和的劝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人来到世间一定有他的福禄,不用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们也有得吃、有得穿,为什么要干这些不如法的生意?人要活得有骨气,就劝他。他如果是接受,更好,不接受,你也不用动气,你已经尽了你的责任,不听是他的事情,你就多念经念佛给他回向,帮他消业障。你心清净,这是功德,他能得益;如果跟他起冲突、起瞋恚了,对他有害,对你伤害更大,这是两败俱伤,千万不可以,家和很重要。

      问:第三个问题。学生有参与家庭生意经营,怎样处理才不会背因果?

      答:我不知道您这个生意不如法到什么程度?如果真的是不如法,譬如说跟杀盗淫妄有关的,这些确实我们最好避免不要做。你劝你的亲属,劝导他不要做,他们如果不同意,那你自己退出来,不跟他们一起造业。但是感情还是要维护好,不要双方伤了感情,保持双方的那种正常的关系、和睦的关系,将来你还是有因缘度化他们。你自己真修实干,拿出好样子,他们看了能感动,他就能够得度。

      问:下面的一个问题说,请问锺博士,第一,净公上人讲法时说,今生想成道,需要三个条件:一、善知识指导,二、正法道场,三、同修在一起切磋琢磨。我只具足善知识指导,听经。我知道心地是道场,可是因烦恼习气常起现行,所以也需要一个实体的正法道场。因听《华严经》的人很少,所以和同修切磋、讨论的机缘太少。请问锺老师该怎么办?

      答:您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很好,套《弥陀经》上的话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真正这一生成就,是要有善根、有福德、有因缘。善根就是你自己对这个法门很深信,对于这个佛法有很深的信仰,愿意依教奉行,这是善根。这点,你愿意深入学习《华严》这是非常难得。但是也要有福德、也要有因缘。福德是什么?我自己要真正依教奉行,真正照老师的话去做。老师的话就是让我们看破放下,我要照做,这是增加福德。福够了之后,因缘自然现前,即使是没有善知识,佛菩萨也会化现善知识在你旁边,你也能得到正法的道场,也能得到真善知识跟你一起切磋讨论。所以在现阶段如果没有这个因缘,我们求佛菩萨,不要攀缘,这样就很好。听《华严》的人其实也不少,很多,在网络上,老法师每天都讲《华严》,听的人非常多。如果你有问题或者是有感悟,也欢迎你把它写下来,传到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或者是请教老法师,或者给我们「修行与生活的座谈会」上进行讨论。虽然我们这同修道友并不在身边,但是通过高科技、网络,我们也没有离开。你晓得心地是道场,所以网络也是道场,欢迎我们一起切磋琢磨。

      问:下面您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峰三时系念》中说「生而无生生不生」是什么意思?

      答:中峰大师讲的「生而无生」,他讲生是我们所见的现相,一切宇宙万象都是所生,你真能看到,但是它的体是无生。体是什么?是自性,自性它没有形相,我们六根都接触不到,它不生不灭。《中观论》讲用八个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这讲的是自性。相和性是一如,是一不是二,相就是性,性就是相。你要找性,找自性,从哪里找?从相上找,自性就含在相里面。所以古大德常常用金能做器来比喻。你要找金子,金子在哪?金银首饰,这些首饰,金镯子、金戒指、金项链,这些都是金,它在相上,戒指、项链这些是相。离开了相,你在哪儿找性?性就在相当中,没有离开相。所以这里讲「生而无生」,这个相既然是性所现所变,它本身也不是实有,「了不可得」。从了不可得的幻相当中了解、深入实相,这就是中峰大师为我们开示的意思。我们现在在讨论《地藏经》纶贯,青莲大师一开头就为我们揭示了性相一如的道理,欢迎你也一起来学习,我们共同讨论。

      问:下面最后一个问题。「母慈子孝」光盘中赵老师讲及她现在没有打太极拳,她是否为了争取时间念佛读经,这样身体会因没运动而不振吗?我试过在佛七中因为七天没打太极,就像全身被绑得紧紧的很不舒服。我也很想尽量用时间念佛、听经,若放弃打太极拳,我如何使身体不觉得绷紧?

      答:如果你觉得这个有障碍,也可以边打太极拳心里边念佛,这就没有障碍了,念佛法门方便。我母亲每天有拜佛,这是运动,所以她觉得也不需要打太极。那你觉得非得打太极不可,边打太极边念佛就好。我们今天全部的问题到这里讨论完毕。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菩萨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