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规教言论学习]二规教言论(麦彭仁波切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6:3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二规教言论学习]二规教言论(麦彭仁波切 著)


    二规教言论
    麦彭仁波切 著
    忆念何者能开启,二规智慧宝藏门,
    一切诸佛慧藏者,文殊勇士护汝众。
    于此世间应赞处,即谓圣天及世德,
    犹如磁石吸铁屑,诸君若欲得彼二,
    则于此说善教言,当阅并思彼等义,
    思已对此起深信,如理行持彼之义。
    世上行为总分二,高尚及与卑劣行,
    高尚之道现来乐,卑劣之道现来苦。
    下品高尚世间规,上品高尚圣者道,
    世法即是佛法根,若无世间高尚行,
    则彼始终不容有,殊胜佛法之规故,
    如无树根即无茎,或如无福即无财。
    此等士夫之次第,虽无他人作分析,
    然将世间高尚行,分为上中下三品。
    此等世众爱安乐,恒时唯有求自利,
    除圣者之诸士夫,无有其余之所求。
    然由前世业所感,有人获得胜财福,
    有人不幸病所缠,呜呼当观众苦乐。
    无食空腹之痛苦,即是无誉之意苦,
    何人若有名誉德,彼前财食如泉涌。
    是故凡自知事始,悉为美名而奔走,
    哎呀美名虽悦意,然愈追逐愈远离。
    彼之理由此宣说,往昔福报浅薄故,
    犹如汉茶过滤器,留住垢秽漏精华。
    父母上师长老等,利己人前不报恩,
    护法诸天耻笑彼,失却助伴如僵尸。
    鲜廉寡耻且轻视,今生来世之因果,
    言谈发誓难足信,见证智者心生厌。
    颠倒利害随意行,得势诸天亦役使,
    失势恭敬怨敌故,守神战神皆不悦。
    不敬三宝信心微,彼于人前及人后,
    为事先后不同故,护法诸天意生厌。
    违盟无耻非法行,所获财食无愧用,
    不顾闲言恶语故,身神肩神皆消遁。
    他人财富圆满时,自心无端感剌痛,
    恒时讥毁众人故,依怙神众无力护。
    如此彼等之因缘,摧毁自续之福德,
    如人住于不净池,虽求百千天龙尊,
    然欲亲近极难为,尔时有人如此说,
    哎呀吾辈多祈诵,何故于事无稍利?
    浊时众生福报浅,平时行为不善巧,
    受彼报应当了知,汝应莫作诸恶行。
    士夫多数望自身,集聚一切胜福德,
    然不了知无其根,如同瘠地播种子。
    拥有智慧福德者,自然具足诸功德,
    若具功德则诸天,不求亦将自然集。
    何人表里为一致,所发誓愿极坚固,
    众人于彼亦欢喜,诸天喜之何须说。
    何人知恩且报恩,深信因果无倒行,
    人亦设法饶益彼,诸天利之何须说。
    何人勇敢不脆弱,亲怨悲恨不颠倒,
    国王亦为护如眼,诸神护之何须说。
    一切所取所舍事,人前虽可保密之,
    于天却难保密故,成就天尊誓为主。
    何人发誓语坚定,成办大事具慧力,
    诸天于彼亦生惧,余众畏之何须说。
    是故一切护神众,居堡即为自身心,
    当扫不净恶行尘,陈设善行之供品。
    其后虽未常祈求,自然聚会诸天神,
    犹如大海集海鸥,或如莲园聚蜜蜂。
    何人若有神所护,则彼以其独自力,
    堪与成千上万众,所有力量相匹敌。
    若天垂手予提携,自亦登上善行梯,
    则彼真实能享受,利乐誉之无量殿。
    追逐福德不得之,因彼福德胜妙树,
    稳固不移挺拔于,高尚行为之园中。
    浊时众生福德浅,是故智者极罕见,
    虽劝行持高尚行,实则秉持极难为。
    古人大德之二规,众人对此不重视,
    甚多恶劣众生中,高尚之行难明显。
    虽此大地满恶人,然自当持高尚行,
    如是行持则自己,自然获得咸圆满。
    正士高尚行为者,树根妙慧与稳重,
    树茎有愧不放逸,树枝正直誓坚定,
    树叶知恩为利他,树花信心发放施,
    树果安乐及声誉,此等缺一不可也。
    所谓妙慧即智慧,即是无误取舍者,
    若无如眼此智慧,则彼无有其余德。
    彼亦取舍一切事,须先详细而观察,
    世间众生之遭殃,皆从未知未察来。
    或由年龄未成熟,或是孤陋寡闻者,
    自己往昔所做事,亦有众多自所笑。
    是故于诸善恶事,见多识广极为要,
    尤其大国大政规,广见多闻亦为要。
    一旦胸怀极宽广,具有广大见识时,
    方能位列正人中,是故广见极为要。
    由此具有智慧者,考虑长远之利益,
    平时目光极远大,发起广大殊胜心。
    狭慧目光短浅者,成办自他之诸事,
    虽为精勤果极小,犹如孩童造土房。
    或多自己能了知,若不了知问智者,
    当阅智者诸论典,思维愚智之差别。
    如此行持则智慧,自然而然愈增长,
    若其智慧愈增长,高尚行为亦随增,
    高尚行为愈增上,一切福德如泉涌,
    其后年月日时中,自己获得大进益。
    于此世间万物中,更无如己之爱重,
    若不思维己过德,则与禽兽有何异?
    乃至营商诸琐事,亦需问他及自察,
    一生所取所舍事,不问不察岂非蠢?
    无过之士虽少见,若于过失知为过,
    则能断彼所作故,将成犹如离云月。
    圆满诸德虽罕见,若于功德生欣乐,
    且于彼德常串习,则将成为具德者。
    若于过失不知错,尔时彼人常犯错,
    如是重蹈覆辙者,则灭前有之诸德。
    修习功德越增上,如是过失越减灭,
    处事浑噩不观察,虽经百年无长进。
    若自相续增学问,昔过己者成同等,
    昔同等者居其上,最终获得极无上。
    若自相续增过失,犹如陡山之流水,
    彼等下堕势难挡,向上牵引无可奈。
    是故凡欲利自者,应当恒时精进行,
    断除自续之过失,增上极大之功德。
    彼亦了知取舍要,故当欢喜诸正士,
    及与正士之论典,恒常精进而修行。
    何为稳重之士夫,即是正直可信者,
    若无稳重之圣德,则如水面之涟漪。
    若具稳重虽无余,亦能圆满百功德,
    若无世法此根本,则无余法可希冀。
    于自道行不退转,且于信赖自己者,
    始终坦诚不欺惑,此称稳重人中胜。
    身体稳重如狮子,不受蔑视大威严,
    语言庄重如仙人,众所信任且欢喜,
    性情稳重如珍宝,降临自他之所欲。
    身体若不稳重者,如牛落角遭众欺,
    语言若不庄重者,如同乌鸦众人恨,
    性情若不稳重者,如风吹叶飘无定。
    若具无误取舍慧,安住稳重之善道,
    则能扎下殊胜之,世规如意妙树根。
    以何名为有愧者?即于下等恶劣事,
    极生忧愁厌烦心,此乃二规之妙衣。
    若于众多士夫中,遍身沾染不净物,
    裸体行走非为耻,然此无愧真羞耻。
    不净以水可洗净,裸体著衣可严饰,
    无愧沐浴不得净,著上妙衣亦不美。
    利济恩人不报恩,作害仇人不追踪,
    心头茫然无所措,此等即是无愧者。
    虽受恶语不顾忌,有利之语不愿闻,
    善妙德行无希求,此等亦是无愧者。
    泄露极为隐密语,令诸信赖者灰心,
    虽成应供亦不思,此等亦是无愧者。
    虽闻善理及善语,于此不起欢喜心,
    亦不依止善知识,此等亦是无愧者。
    亲近劣种恶行友,愚人群中欢欣游,
    背弃世法二规行,此等亦是无愧者。
    白昼饮酒赌博等,沉迷损害名誉法,
    夜间唯作不净行,此等亦是无愧者。
    无义琐事耗时日,且造种种不善业,
    对此不知自惭愧,此等亦是无愧者。
    现见圣教正规时,既不生起喜乐心,
    亦无希求追随心,此等亦是无愧者。
    总之取舍一切事,无有定准而行持,
    脱离世法二规矩,即谓愚笨无愧者。
    若人具足惭愧心,能除颠倒散漫行,
    设使无惭无愧者,教言于彼有何用?
    复此心具惭愧者,终不远离世法二,
    殊胜善妙之规道,恒常行持不放逸。
    何以名为不放逸?如人危居悬崖上,
    如是自护自身心,恒时郑重谨慎者。
    孩童沉迷游戏乐,成年沉迷贪嗔境,
    老年迷惑身心衰,皆为放逸所迷住。
    贪等愚痴所惑众,沉溺恐怖轮回泥,
    若尚未止贪痴心,则成卑劣入恶道。
    拥有宝座伞幡等,然而放荡不羁者,
    刹那堕入险恶处,如遭魔王铁钩牵。
    妙龄少女僧人敌,贿赂国王堪布敌,
    守护劣眷主人敌,此等怨敌毁诸众。
    众生财富如闪电,身如浮泡无常性,
    我等陷于病魔等,甚多逆缘围困故,
    犹如风中之残烛,无有少许可依赖,
    何故不思当来事,依然放逸安心住?
    一切高贵终堕落,一切荣华终衰竭,
    一切美妙终丑陋,有为诸法岂未见?
    自当反省深思维,设使如今未谨慎,
    则己不知自过失,他人劝说亦难知。
    相遇种种外境时,自心如犬无主见,
    讥笑浅薄之人时,尚自以为得赞颂。
    如物过秤知轻重,如是二规衡量时,
    以彼所显之成绩,推知众人之贤劣。
    有些愚痴浅学者,自其出生至衰亡,
    犹如一日所经历,一生碌碌无作为。
    博学智者每日间,行持法财欲解脱,
    彼等圆满四德故,最终获得大成果。
    无义抑或失义者,皆从放逸而生故,
    智者日日时时中,以不放逸而行事。
    聪明智慧未究竟,聪明邪慧狡猾因,
    诡计多端假精灵,此乃放逸之过失。
    纵然胸怀宽广者,性情疏懒事不成,
    如无利害海底石,此乃放逸之过失。
    少闻浅学无智者,急躁从事如涌潮,
    随心所欲乱身心,此乃放逸之过失。
    虽无舍财布施心,不擅掌管自财食,
    非空似空禁行者,此乃放逸之过失。
    慈悲心续未究竟,任诸怨敌恣意行,
    众前坦露自本性,此乃放逸之过失。
    未证诸法如幻相,身语行为不约束,
    故受众人之呵责,此乃放逸之过失。
    未生厌世出离心,性情孤僻不合群,
    自他诸现视如敌,此乃放逸之过失。
    彼违时境之正量,种种行为之过患,
    皆由未经细观察,放逸之因所出生。
    倘若行为已偏袒,不能圆满士夫义,
    谨慎密护诸威仪,犹如日月不著空。
    言行举止之定准,当依无欺如来教,
    及与具相善知识,复此亦依自净心。
    此三之外诸他语,均为种种分别染,
    亲人抑或非亲人,听从彼等有何用?
    谨慎筹划未来事,纵使失败亦无悔,
    事前细致作观察,无悔而住极为要。
    如是无悔欢喜心,悦意无垢之月影,
    由不放逸海中现,故当恒依谨慎行。
    公平正直天人道,虚伪狡诈邪魔道,
    趣入天道住天门,趣入魔道住魔门。
    郑重取舍苦乐时,自己如何他亦尔,
    如是直士获富乐,狡者与此皆相违。
    贤者善行不赞颂,劣者恶行不呵斥,
    恩重如山不在乎,慈爱如母无稍忆,
    前时所作无反省,现时善恶无辨别,
    如是混淆不清者,此乃非正狡诈相。
    宁与直士结怨仇,彼于己事尚有利,
    不与狡者交亲友,饶益彼等反遭害。
    直士正行护他人,情谊绵长如江河,
    狡者交友为私欲,虽予慈爱终成怨。
    直士之前天喜聚,直士顺利抵天界,
    直士做事极稳妥,直士国王亦胜任。
    所谓正直之功德,一切德中最超胜,
    清净世规之精要,勿须饶舌赞叹之。
    何人事前所承诺,终无变更誓坚定,
    若坚誓愿获自利,他众亦信此人语。
    以善观察所承诺,坏劫之际亦不舍,
    背弃誓愿应生畏,违背国政尚不惧。
    不顾发誓或自语,彼者犹如筛子般,
    泄露善妙之精华,仅依此理亦可知。
    此人远离诸天众,如同枯树无凉荫,
    如是不得诸财富,于此勿庸稍置疑。
    若人誓愿愈坚定,则于彼人愈可信,
    若愈成为可信者,则天与德亦会集。
    直士自己所述语,虽无大义亦不舍,
    若具大义或发誓,永不违越何须说?
    劣者爱惜自生命,智者珍视自誓愿,
    劣者背弃誓愿时,智者对此感希有!
    智者宁可舍生命,而不背弃自誓愿,
    劣者对此虽生奇,不思守誓之胜德。
    故当断除劣相续,恒住正士之相续,
    所谓坚守誓愿德,是诸世间之庄严。
    若思此人于我等,乃是利济之恩人,
    了知其恩并报恩,此为高尚行为门。
    何人不辨利与害,亦无相应回报心,
    故除一切圣者外,谁愿于他作害利。
    颠倒饶益损害者,虽名为人实为鬼,
    行为不应随顺他,更无何人愿见彼。
    一切殊胜直士者,虽受微利报大恩,
    若有如是之美德,则定具足余胜德。
    何人若不报恩德,则彼无智无稳重,
    有愧谨慎正直等,其余诸德亦无有。
    若是知恩报恩者,共称彼人聚天德,
    以此德行能推知,彼人圆满余美德。
    若于他众勤饶益,此即自臻圆满因,
    广大财富胜妙德,皆从利他而出生。
    恒常希求自利者,初时虽能居高位,
    其后逐渐趋衰落,犹如陡山水下泻。
    恒时精进利他者,初时虽为贱奴仆,
    此后逐渐至高位,犹如苍龙腾空中。
    愚夫贪图自利益,唯有精勤谋自利,
    然难成就自利益,即或成就亦微小。
    智者虽亦贪自利,然其着重利他众,
    设若精进利他众,间接自利亦圆满。
    若欲今生或来世,成办广大自利者,
    精勤利他胜方便,此乃诸佛菩萨道。
    若于具德之三宝,以及苦集灭道谛,
    无欺因果之法则,生起信解谓信心。
    信心乃为佛法根,信心能增福资粮,
    具有福德之士夫,自然具足高尚行。
    信心能除诸衰损,信心即为如意宝,
    若具殊胜之正信,则必成就诸所欲。
    佛宝法宝及僧宝,始终无欺皈依境,
    彼具无量之胜德,故当恒时起敬信。
    一切黑业白业果,始终不虚并成熟,
    是故凡若自爱者,取舍业果当细致。
    现今即是业世界,此后乃为果世界,
    故今自由自在时,应播善法之种子。
    当观众生异苦乐,彼等之因皆为业,
    此乃佛陀之善说,何人不思彼业果?
    若于三宝及四谛,生起坚定信解心,
    嗨呀则彼终获得,殊胜贤妙之福果。
    我今虽多积受用,死时必定留此世,
    故当生起施财心,勤修今来圆满果。
    布施虽小果极大,受用虽多获利少,
    往昔布施今富足,今若未施来世穷。
    积累守护消耗等,财有甚多此过患,
    纵彼财宝遍大地,凡夫贪欲尚不足。
    日常衣食住处外,余财无益痛若因,
    布施今生与来世,财富增上如涌泉。
    布施长寿名誉盛,布施增德增安乐,
    布施乃为增上门,然诸士夫恐耗财,
    恒时积财不布施,若细观察如傍生,
    无常无实财富中,为何不取其精华?
    当观未用未布施,国王之财皆无常,
    岂非曾以一口食,获得轮王之胜财!
    如是具慧稳重者,若以有愧不放逸,
    公平正直誓坚定,了知报恩勤利他,
    及起正信广布施,则于一切今来世,
    寿命长久无疾病,悦意安宁具财富,
    众人恭敬获赞颂,福禄增上威德高,
    超胜四方兴事业,势力盛旺如火燃,
    一切安乐诸福德,如于彼前皆自住,
    荣誉犹如天鼓声,遍满于此世间中。
    如是一切天与德,普愿诸众皆获之,
    以此等起所触动,造此简言易解规。
    我于胜者与佛子,及诸正士之善说,
    精通之故善宣说,如同空谷之回音。
    然由无始恶串习,染污自之相续故,
    高尚行为极鲜少,仅只仰慕善妙行。
    若诸众生能行持,殊胜善妙高尚行,
    于此极为随喜故,愿令他众入此道。
    如是自心生悲心,具慧尊者亦劝请,
    故于人规论典中,稍作摄略而宣说。
    以此善根愿诸众,无勤趣入此妙道,
    圆满十种功德相,获得天德诸庄严。
    此论乃由欢喜行持无垢高尚妙规及具胜缘功德者,嘉靠公确之劝请,
    嘉祥杰布让当(麦彭仁波切)造于宗萨扎西拉哲处。愿增吉祥,善哉!善哉!善哉!  
    一九九八年二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6:32:31 | 只看该作者
    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