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7-17 12:28:43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这个心就提不起来了。
所以修学佛道,理要把它弄清楚,只有明理以后,我们才会认真努力的去把我们的所学落实到生活。所谓理明信生、愿切行专,我们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个修法,怎么来用这个心。关键是我们师父上人讲的这一句话,真到位:放下自己对一切人事物的冲突对立和矛盾,真正看一切人都是菩萨,都是来成就我的,我自己要懂得谦卑,懂得对人的尊重敬爱、关怀、照顾、帮助。这就是将菩提心落实。常常存着有一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心态,这才是时刻有求生净土的心。
问:底下他有十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与妻子、母亲相处的关系?
答:这就是要用爱敬心,用孝顺心,时时刻刻为对方着想。妻子、父母这是我们最亲的人,我们要对他们生感恩心,生孝敬心去关怀他们、照顾他们,这个一定要在生活当中去落实。像末学这次跟随师父上人到庐江,我们住在庐江的实际禅寺,早晚起居都跟师父上人在一起。我回来总结,自己还是做得很不够。为什么?对于师长虽然是有孝敬心,但是自己落实得不够。譬如说有一天早上,我去跟师父请安,那天早上比较早,师父也是刚刚起来,我向师父请完安之后,帮他迭被子。师父洗漱完了要出来,结果我自己忘了给师父准备一杯开水。因为老人家起来之后总要喝一杯开水,就是温开水,这样能够帮助清洗一下自己的肠胃,这是个很好的习惯。我自己每天也都是早晨起来喝一杯温开水,整个肠胃就被洗干净了,然后你才活动。我自己就忘掉了,结果师父自己就叫着,我去拿一杯开水。结果我们自己就觉得很惭愧。师父这也是对我们的教化,提醒我们照顾老人真的要时时处处要想到,我们的念头要走在他的前面,他还有没做的事情,我们心里已经想到他下一步要怎么做,我们立即去准备。久而久之培养起这一颗为人服务的心,这就叫做度众生。度就是关怀帮助众生。从哪里做起?从自己家里人开始做起,从孝顺父母开始,从尊敬尊长开始。然后这颗心养成习惯了,对一切众生都用这种爱敬之心,这就是佛法里讲的菩提心。
问:第二个问题,死去的物体生虫子怎么处理?
答:如果是小动物死了,要给牠念佛,给牠回向。身上的虫子不可以去把牠杀死,一定要为这些虫子皈依,因为这些虫子牠也是生命,给牠打皈依、给牠念佛。然后把这个小尸体,按照正常的清理方式把牠清洁干净,用一颗爱敬的心去清除、清理,这就好。
问:第三,我不食肉喝酒,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家、单位、社会集体就餐时,非叫吃肉或没有素食,怎么办?
答:这些情况我也遇到过,以前我在念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明明知道我学佛吃素,就是好像开完笑似的要摁我吃肉。这个时候要诚恳的跟对方讲,讲清楚说自己学佛了,明白杀生不好,所以我断肉了,这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这是我的宗教信仰,每个公民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你跟对方诚恳的说清楚,取得他的谅解。你用真诚心,确实对方会受你的感动。千万不可以起对抗,也不要用玩笑的心,总是诚诚恳恳的,大家就能够被感化。然后你跟大家说明白素食的利益,这是卫生、卫性、卫心,保护生理让你健康;保护你的性情,吃素的人性情温和,不会暴烈;另外卫心,我们吃素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是保全我的恻隐之心。这样跟大家说明白,别人也跟着你吃素了。
问:下面一个问题是,虽说不要有控制占有的念头,可是在单位工作就是管理人、物资,正确处理这些事情会使很多人生气,说现在哪里还有像你这么认真的?而不理解,打骂我,当然他们也知道什么是好坏。请问我一直正确做下去,是否会与人结冤仇,我该怎么办?
答:在这种境缘当中确实是对我们学佛的考验,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保持我们的真诚心、保持我们的慈悲心。真诚心里面不会跟对方起对立,慈悲心里面我们就会同情他、要帮助他。他不明白事实真相,我们认真工作,他不仅不会赞叹我,还会打骂我,这是他从小没受过良好的圣贤教育,他《弟子规》都没学过,这也不能怪他,为什么?他的父母就没教,所以他必定是这个样的,我们怎么可以跟他起对立?我们要同情他。这是《无量寿经》里讲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所以对他们的打骂,我们要逆来顺受,千万不可以跟他起冲突,起冲突必然结冤仇。我们自己这边跟他不起对立,他跟我们对不起来,这冤结就化解了。常常作还债想,这是过去生中结的恶缘,过去我们对不起他,他这一生来欺负我。我们做人还是按照我们做人的原则,但是要善巧方便的尽量避免跟他起冲突,这样就好。这些情况发生,真正学佛的人看起来并不是坏事,为什么?他帮助我、提醒我,娑婆世界真的是苦,所以帮我生起厌离娑婆的心。如果不是这些人在折磨我,我可能还迷在这个世间不肯出离。
问:第五个问题。借他人钱,他人说不用还了,我也说,有钱会给他做福德善事,他也同意了,这样做可以吗?
答:是可以,这个是非常好,因为如果他同意你不用还他钱,那么你就用他的钱给他做福德,这是好事情,替他修福,你的福也在其中。
问:第六个问题。在不方便的时候为了帮助众生,心里为他们皈依念佛,做好事为他们回向,他们能接收到吗?
答:是可以的。这个关键就在于我们有这个真诚心。佛法讲究的是实质,不讲究形式。如果我们在不方便的时候,心里面给他念佛,效果是一样的。
问:第七个问题。马来西亚净宗道场拍的「逆缘」故事片中演到,不得已杀猪,为牠们助念往生,在家不得已随顺食众生肉,而且数年念佛,最后预知时至、往生西方了,可以学习吗?
答:这个「逆缘」的故事片我也看过,这个故事好像也是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在她先生反对的情况下坚持学佛念佛,求生净土。她的丈夫用各种方法来障碍她学佛,但是她自己没有因此而退心,这个是难能可贵,我们应该学习的就是这种精神。面对自己的冤亲债主,常常要作还债想,这是过去生中结下的逆缘,我过去欺负他,所以他这一生也来欺负我,我过去障碍人学佛,这一生人家障碍我学佛。所以愈是烦恼的时候,愈要紧紧的抓住这句佛号,厌离娑婆,知道这个世界苦,不愿意在这个世界久留。所以一句佛号真的像一根救命稻草,像在被千军万马围困当中我们手中的兵器,要突围。突围就是把这层层的障碍超越,这个超越绝对不是跟它起对立冲突,起对立冲突没有超越,真正超越是我们不会受这些的障缘影响,在这个逆缘当中更加坚定往生西方的愿心,这样我们这一生决定得以往生净土,前途是无量的光明。
问:第八个问题。与家人、他人相处,一起工作生活,知道他人很多地方做得不对,我做到后说他,他也视而不见,我行我素,说他就生气,而且以后更不好相处下去。因为现在没有人讲礼、教礼了,电视也看多了,人也皮了,我是否应该顺着他点儿,而后身体力行,少说话,慢慢感化他,这样做对吗?
答:这样做对的。佛度有缘人,他如果能够听得进去,我们就跟他多说几句;他如果皮了,听不进去,我们就不要跟他说,就努力的自己修学,做一个好样子给他看。虽然做个好样子给他看,也没有做好样子给他看的念头,为什么?那本来是我应该做的,度众生不能有度众生的念头,这样才自然,慢慢就能够感化。要用身教去感化,古人讲「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如果我们用言语去教化,就容易跟人家起争执,他会说「你都没做到,为什么让我做!」你做的这点还不够圆满,很多的互相的批评指责,所以言教有很多副作用。那么最好是用身教,身教是做给他看,等他看明白了,他就会向你请教,那个时候才是用言教的时候。
问:第九个问题。老实人一生能成就,那么别人给他肉吃,他分别执着吗?在现代社会,老实人在工作之中,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中,是如何做的?
答:老实人他这一生能成就,能够往生净土。为什么?因为老实人他不分别、不执着,他不会去跟人起对立冲突。人家逼他吃肉,他也就随顺众生,他自己绝对没有想吃肉的欲望,这五欲都放下了,他这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求生净土。这世间的一切他都看化了,都放下了,没有所求。遇到这些逆缘,他也不会跟人家争,不会跟人家对立,而是常常生惭愧心,生忏悔心,知道这是过去生中结下的逆缘,这一生受报。
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当中应该如何做?要懂得随顺众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常生忏悔心和感恩心,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自己一人才是凡夫,人家都是来成就我的,这世间没有一个坏人。那个人看起来他做坏事,那是他示现给我看的,他逼我觉悟的,逼我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所以印光大师有一小段话就讲:无论在家出家,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常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这样随顺佛菩萨教诲,就按照印光大师的教诲去做,这一生决定可生极乐世界。
问:第十个问题。如何助念往生,才能够不搅扰邻居而更好的助念?
答:要知道助念是帮助人往生净土的,这可是大事,这是协助阿弥陀佛度众生的事业。这个事情成功,决定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办得到的,我们要求佛力加持,要用真诚心去感应。真正接引往生极乐世界,那是阿弥陀佛的事情,我们在旁边只是做一些协助工作。所以我们如果希望助念能够顺利圆满,这个事情人力并不能够圆满解决,要靠佛力。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而尤重佛力,所以我们要恳切的求佛加被,助念自然能够有不可思议的感应,非常顺利。末学也曾经参加过好几次的助念,每一次大家助念的同修都是以真诚心去感,感佛加持,都是有不可思议的圆满的情况发生。
问:第十一个问题。如何拍摄因果故事片的内容不会误导众生?
答:拍摄因果故事片,确实用故事片的形式来宣扬因果教育,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这是艺术的手法。古人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个乐,古人音乐是艺术,现在艺术包括了很多,这些媒体的节目都是属于乐的范畴。用因果这些教材来教化大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这种内容要懂得就近取材,就是我们尽量用现实的例子,用现在的例子,用科学证明的例子。像我们过去曾经做过一次演讲,「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这些西方科学家们的案例都可以把它拍成真实的纪录片,如果是很典型的例子,都可以把它编成一个剧本。不要误导众生,因果的故事片突出因果教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些不善的场景、画面,我们点到即止,不要刻意去渲染那些不好的镜头,这样就不会误导众生。
问:第十二个问题。在生活中如何学会恒顺众生?
答:这是一个心态的问题。要恒顺众生,就要懂得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都是善知识,他们都是来成就我的。像《论语》里面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哪三个人?一个善人,一个恶人,还有一个是我自己。这三个人走在一起,另外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教我见贤思齐,恶人教我不可以学他造作恶业。所以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向善人学习;择其不善者而改之,那个恶人身上的毛病,我们反省自己有没有,如果有,赶快改过来,如果没有,要懂得不可以去犯,这样的心态就能恒顺众生了。为什么?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那么恒顺众生就自然的了。内心里真正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有恭敬心,对自己谦卑,对别人恭敬,那么恒顺众生就不难做到。最怕的是我慢,有傲慢的心态,就不可能恒顺众生。
问:第十三个问题。中国自古战争多,怎么理解没有侵略过别人?
答:很多人都不理解。中国自古以来战争确实在历史上是占少数的,大部分的时期都是和平的,而且中国确实没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尤其是我们汉朝以后,独尊儒术,儒家学术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大家都懂得和为贵,都懂得温良恭俭让,都懂得凡是人皆须爱,所以不会有侵略别人的行为,真正是和谐的民族。中国的战争多半是抵御外来侵略的战争,像古代抵抗匈奴,北方的侵略者;近代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这都是抵抗侵略的。内部也有一点战争,那是改朝换代的时候,前面那个朝代的君主太无道了,所以老百姓就起来把他推翻,这是一种起义,这些战争是很少数的。一个朝代新建立以后,马上就制礼作乐,它就开始了太平盛世。所以真正了解中国文化,才知道中国是一个和谐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和谐的民族,绝对不跟人争,只会让,这都是老祖宗的教诲。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是这么教导人的,教导我们自己谦虚忍让,对人尊重爱敬。
问:下面一个问题,第十四。「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许多学习济公法师所作所为的标准。请问,济公法师为什么能食众生肉?能否讲几个关于他的故事,也让大家知晓这方面真正的因果事例?
答:济公是活佛,他不是普通人,他是大权示现,那是法身大士,再来人,是菩萨示现的,你能学他吗?人家是吃众生肉,吃一块鸡肉,吐出一只活鸡来,你能做到吗?他这些手段是教化众生的,你学不来,你没他这个本事。你为什么没他这个本事?因为你没有戒定慧的功夫。人家戒定慧成就了,在一切境缘里面他都是保持着清净平等觉。我们如果是杀生吃肉,我们就造恶业、堕地狱了。所以看到活佛的这些示现,我们只能够敬佩,绝对不能够学,一学,你准堕落,因为你没有他的境界,这是他教化众生特殊的手段。我们应该是学的是什么?学他的因材施教,众生需要他这种人度的时候,这个菩萨就会出来。当时这些人是这种根机,所以济公活佛就用这些特殊手段来教化。现前的这个世间,众生造业造得厉害,不像以前的人那么规规矩矩,所以我们的示现要什么?要示现守规矩,做个老实人,按部就班,修我们的戒定慧,这样就好。好像在大陆有出过两套济公活佛的电影,这些电影也是很好的因果教育的教材,它是用故事的手法来教导大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是非常好,可以多去跟大家推荐,让大家受因果教育。
问:第十五个问题。捡到钱物,没有人来领取,该如何处理?
答:你可以交当地的有关部门就好,譬如说派出所等等。学佛要懂得时时刻刻修养清净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事不如无事。所以如果在路上看到钱物,我们要懂得路不拾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