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门尊师集第八卷
...阇梨精进持戒。审谛思惟微妙法界。深厌世间远离幻法。于诸真言通达无二。成就甚深最上法行。自作拥护如佛所说。此真言王若人依行必获圣道。又持诵者善能分别三世业报。于微细罪生广大怖。所有世间咒法诸佛真言。金刚部族莲华部族。如是法教不惮辛勤。勇猛修习学令成就。如得成就于寂静处。如理思惟志心持诵。利益有情植众德本。有如是行德而可为师。若有学者书写受持真言法行。作曼拏罗求受灌顶。如得成就利益无尽。复自随其缘力供养于师。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香花灯果恭敬供养。如供诸佛而无有异。于四威仪无令缺犯。保重于师如保己命。所学成就长寿无病。一切所愿皆得满足。若彼弟子尊重事师得师欢喜。所有过去现在诸佛世尊声闻缘觉。及诸菩萨一切天人皆生欢喜。若师有德无德有梵行无梵行不得毁谤。又师自道法。如法解说无复吝惜。令彼修学长养法眼。使一切众生归依有处。如是弟子依阿阇梨。得入诸佛秘密法藏。如是阿阇梨依彼弟子。传通圣法令下善种。是故师资相应成就。佛法不断三宝相续。若无弟子付受法教。恒行慈愍贫苦众生。与彼宣说入圣法财。大乘仪轨真言法教。上中下品修行要道。最上希有难得之法。渐次诱...(第1051-01部~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第一卷~第十卷))
...写受持真言法行。作曼拏罗求受灌顶。如得成就利益无尽。复自随其缘力供养于师。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香花灯果恭敬供养。如供诸佛而无有异。于四威仪无令缺犯。保重于师如保己命。所学成就长寿无病。一切所愿皆得满足。若彼弟子尊重事师得师欢喜。所有过去现在诸佛世尊声闻缘觉。及诸菩萨一切天人皆生欢喜。若师有德无德有梵行无梵行不得毁谤。又师自道法。如法解说无复吝惜。令彼修学长养法眼。使一切众生归依有处。如是弟子依阿阇梨。得入诸佛秘密法藏。如是阿阇梨依彼弟子。传通圣法令下善种。是故师资相应成就。佛法不断三宝相续。若无弟子付受法教。恒行慈愍贫苦众生。与彼宣说入圣法财。大乘仪轨真言法教。上中下品修行要道。最上希有难得之法。渐次诱引令得修习。熏生智种而得通达。最上法行依教奉行。随处还修曼拏罗法。如前仪说拣择胜地。于恒河岸信度河岸。或大海或大野或高山。或近山或深山。或树下或林中或中国聚落。如是殊胜清净之处。...(第1051-01部~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第一卷~第十卷))
...已。地动转身飞腾为忉利天主。若遍地有火炬。则为四天王主。若大云注雨大地所有伏藏一时踊出。若金色光遍现。则为菩萨寿命一劫。一切有大威力无能沮坏。若见一切有情身出光焰。即证悟一切三乘佛法。菩提心成就。若像及塔放光。则得一切持明仙中为王。若遍十方光焰。即见普贤菩萨。所求世间出世间一切胜愿悉皆满足。此法不应无智慧少悲愍者。不敬师长多口过者。掉举散乱多事务者。不入曼茶罗不受灌顶者。如是等人念诵。则招颠狂夭寿。金刚手菩萨如是说。
又若邻国侵境恶臣作乱者。对像前取人劫波罗。捣为末掜作彼人形。当于冢间或于池侧。以像面北持诵者面南。坐于三角坛中安像。断语乞食忿怒作无悲愍心。以右手作金刚拳。舒小指刺彼人形心上。诵真言无间断。由此威力令彼得大病...(第1059部~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三卷)
...。南无妙解脱。南无除障暗。南无止息降诸根。南无清净戒。南无无垢王。南无灭罪无我相。南无无惊无怖畏。南无第一法圆满。南无无边无可喻。南无大论师。南无希有不思议精进。南无三界亲慈父。南无三明知三世。南无灭三毒。南无具足三变通。南无说三乘菩提。南无无相亦无老。南无无我无二执。南无无怨无戏论。南无无业无怖。南无施愿无畏。南无法师子二足尊。南无调伏除烦恼。南无最上意清净。南无明行足。南无自在变化王。南无调伏心清净。南无离尘无上士。南无止息一切罪。南无得清凉。南无得寂静。南无救度世间师。南无勇猛大清净智。南无圆满吉祥相。南无能除怨。南无沙门月。南无释师子。南无作善清净业。南无六佛法庄严。南无六根清净眼。南无第一六神通。南无六趣海到彼岸。南无无师自然觉。南无善逝德成就。南无一切世间为爱乐。南无无等大智慧。南无恒入三摩地。南无一切有情利益主。南无真实降诸根。南无一切世间尊。南无普遍有情精进者。南无永过轮回苦。南无圆满诸所求。南无降伏得最胜说四谛。南无到彼岸度他大龙王。南无得最上涅槃。南无尊师大梵行。南无第一寂静乐。南无秘密最胜大丈夫。南无调伏声闻者。南无利益诸有...(第1062部~佛一百八名赞经一卷)
...南无六佛法庄严。南无六根清净眼。南无第一六神通。南无六趣海到彼岸。南无无师自然觉。南无善逝德成就。南无一切世间为爱乐。南无无等大智慧。南无恒入三摩地。南无一切有情利益主。南无真实降诸根。南无一切世间尊。南无普遍有情精进者。南无永过轮回苦。南无圆满诸所求。南无降伏得最胜说四谛。南无到彼岸度他大龙王。南无得最上涅槃。南无尊师大梵行。南无第一寂静乐。南无秘密最胜大丈夫。南无调伏声闻者。南无利益诸有情。南无世间供养出世智。南无圣智照世间。南无离世法利养。南无出世为如来。南无大法主。南无大法王。南无调御明。南无救度第一二足尊。南无行忍辱。南无善意端严相。南无善持善戒相。南无金色光善逝。南无善逾爱尊重。南无人师子吉祥云。南无佛陀。南无无畏独除闇。南无无边利世间。南无无等三有师。南无能断诸结缚。南无无我最第一。南无普照一切眼。南无证理净慧眼。南无三慧真实眼。如是一百八名。若复有人。于其辰朝。发志诚心。或读诵。或礼念。或忆持。或听闻。获得最上吉祥福德。所有一切烦恼及诸罪业。速得清净不受轮回。当得解脱乃至成佛。
此大牟尼功...(第1062部~佛一百八名赞经一卷)
... 第1075部~事师法五十颂一卷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1075部
事师法五十颂一卷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宣梵大师日称等奉 诏译
事师法五十颂(马鸣菩萨集)
依诸经律秘密教 略出承事师仪轨
闻已爱乐师法五十颂一卷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1075部
事师法五十颂一卷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宣梵大师日称等奉 诏译
事师法五十颂(马鸣菩萨集)
依诸经律秘密教 略出承事师仪轨
闻已爱乐发净心 当获如来金刚智
若于灌顶师 三时伸礼奉
则为已供养 十方诸如来
起最上恭敬 合掌以持花
散彼曼挐罗 头面接足礼
彼师或在家 及新受具戒
置经像于前 则息诸疑谤
若出家弟子 常净心承事
已坐当起迎 唯除于致礼
...(第1075部~事师法五十颂一卷)
...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1075部
事师法五十颂一卷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宣梵大师日称等奉 诏译
事师法五十颂(马鸣菩萨集)
依诸经律秘密教 略出承事师仪轨
闻已爱乐发净心 当获如来金刚智
若于灌顶师 三时伸礼奉
则为已供养 十方诸如来
起最上恭敬 合掌以持花
散彼曼挐罗 头面接足礼
彼师或在家 及新受具戒
置经像于前 则息诸疑谤
若出家弟子 常净心承事
已坐当起迎 唯除于致礼
彼师及弟子 当互审其器
若不先观察 同得越法罪
若忿恚无慈 贪爱多散乱
骜易恃种族 以惠当拣择
具戒忍悲智 尊重无谄曲
了秘密仪范 博闲诸论议
善达真言相 曼挐罗事业
契证十真如 诸根悉清净
若彼求法者 于师生轻毁
则谤诸如来 常得...(第1075部~事师法五十颂一卷)
...曰。已说从自性生大。大者何为相。以偈答曰。
决智名为大 法智慧离欲
自在萨埵相 翻此是多摩
决智名为大者。何名为决智。谓是物名阂是物名人。如此知觉是名决智。决智即名大。是大有八分。四分名为喜。四分名闇痴。喜分者。谓法与智慧离欲及自在。法者何为相。夜摩尼夜摩。夜摩者有五。一者无嗔恚。二恭敬师尊。三内外清净。四减损饮食。五者不放逸。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十种所成就。是故名为法。何者名为智。智有二种。一外智。二内智。外智者。六皮陀分。一式叉论。二毗伽罗论。三劫波论。四树底张履及论。五阐陀论。六尼禄多论。此六处智名为外。内智者。谓三德及我。是二中间智由外智得。世间由内智得。解脱...(第1293部~金七十论三卷)
...真智灵知。岂见闻觉知之谓乎。深入缘起。穷法实相。盖依念处日藏起世对法相应之义。而错综其宏纲也。然则他化天王通力。观世界微尘数之雨滴。犹目睹所受用物。声闻起神用。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庵摩罗果。况正遍知之妙用。其孰能语于此。盛矣优昙瑞世。天开玉历之期。像教中兴。时际金轮之治。钦惟圣制云。皇天之下。一人之上。西天佛子。大元帝师。玺篆赐玉。宠渥弥隆。其尊师重道。为万世帝王之[彞-糸+分]典也。行宣政院同知廉公。正奉夙承授记。深乐佛乘。一日以江浙总统沙罗巴大师所译彰所知论。传之前松江府僧录管主八大师。师续雕大藏圣教。偶其时忻获至宝。锓梓随函。属余序其后。辞不获免。辄述教起之由致。至于发扬圣教之粹美。则备于公之本序云。时大德丙午十月既望。江西前吉州路官讲报恩寺。讲经释克已序。
...(第1313部~彰所知论二卷)
...憍慢。谓无与等。欲令天女阿修罗女爱敬其身。从城中出。其所住城。名曰光明。纵广八千由旬。无量宝林。流泉浴池诸树莲花。庄严其城。首冠花鬘。涂香自严。散以末香。从城而起观天园林游戏之处。若阎浮提人不行正法。不孝养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及诸尊长。不依法行。不奉三宝不观善法及不善法。诸天势力悉为减少。四天王天展转相告。悉避逃逝。恐师子儿罗睺阿修罗王来杀我等。若阎浮提人。修行正法。孝养父母。敬事师长。供养沙门耆旧长宿。一切诸天势力增长。时四天王。以众宝衣。庄严其身。涂香末香。即时当于师子儿罗睺阿修罗。上虚空之中。雨诸刀剑。一切天众。心生喜悦。至须弥侧。发声大叫。若天不出。阿修罗王。欲观园林。日百千光照其身上。庄严之具。映障其目。而不能见诸天园林游戏娱乐受乐之处。时罗睺阿修罗王。作是思惟。日障我目。不能得见诸天婇女。我当以手障日光轮。观诸天女。即举右手。以障日轮。欲见天女可爱妙色。手出四光。如上所说。...(第0675-02部~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多饶财宝。为大商主。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处。彼以闻慧。见第六处。名曰俱吒。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闻知见。若有众生获执贼人。不加罚戮。不令苦恼。或他捉贼。令其得脱。以润益心。利益众生。供养父母。奉施病药。随心所须。不盗父母所有资财。悦意软语。利益少言。常以香华供养礼拜。念佛功德。恭敬师长。礼拜问讯。和言软善。见恶知识。而不亲近。不乐其行。不善恶人。不正行人。世间所贱。不共同行。不与同住。亲近宿老。遵奉只敬。受佛禁戒。智慧具足。真心持戒。不恼坏他。众人所爱。善言赞叹。软语供养。奴婢僮客。不横加怖。饮食知足。不饮余食。不恼众生。不喜嗔恚。不与下贱屠儿魁脍贩卖贸易。卖买质直。不诳众生不入酒肆。不为女人之...(第0675-03部~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衣食自济。四名离正念魔使。令出家人离于正念。是为初恶。若人入于城邑市肆。见诸女人。酒肆斗诤。互相挝打。梦行破戒。是名四种魔使。若阎浮提人。行于非法。作此恶时。四种魔使。心生欢喜。白魔王言。损减正法。增长魔军。甚可庆悦。魔王闻之。问使者言。云何世间增长我法。减损正法时魔使者。白魔王言。阎浮提人。行于非法。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听正法者。我令惛睡。令出家者。还入凡俗。舍离法服。或出家人。或有持戒。或梵行人。于其梦中。作妇女身。令其心乱。令诸施主。贪惜财物。悭贪覆心。恋着妻子。令出家者习学种种贩卖斗诤。互相挝打。我作如是种种方便。令魔增长。正法损减。时魔闻之。即遣使者。告罗睺勇健毗摩质多罗阿修罗。钵摩梯恼乱恶龙。汝等今日。应生欢...(第0675-03部~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罗大树之果。其果未熟。少力之人。虽复摇之。不能令动。设得动之。果落甚少。若有熟者。其果则堕。若未熟者。则不堕落。如是劫初众生。多生天上。后世众生。生天甚少。亦复如是。以其杂垢破禁戒故。汝等诸天。莫行放逸。若行放逸。增益阿修罗。减损诸天众。今世众生。多行非法。无有戒法。不持七种身口之戒。诳惑他人。令生热恼。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顺法行。是人命终。堕于地狱。譬如皮囊满中盛沙。不系其口。有大力人。泻之速出。今世众生行不善业。堕阿修罗。亦复如是。若诸众生。有半持戒。或身或口。是人命终。生阿修罗中。或生天中。譬如庵婆罗果树。有大力人。摇动其树。若果熟者。随摇则堕。若未熟者。摇之不落。杂业众生。亦复如是。或生天中。或堕地狱。或有生于阿修罗中。若...(第0675-03部~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皮囊满中盛沙。不系其口。有大力人。泻之速出。今世众生行不善业。堕阿修罗。亦复如是。若诸众生。有半持戒。或身或口。是人命终。生阿修罗中。或生天中。譬如庵婆罗果树。有大力人。摇动其树。若果熟者。随摇则堕。若未熟者。摇之不落。杂业众生。亦复如是。或生天中。或堕地狱。或有生于阿修罗中。若诸世间尽行不善。不孝父母。不顺法行。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不持身戒及以口戒。是人命终。堕于地狱。或复堕于阿修罗中。是故令诸阿修罗军。增长大力。天力减少。虽复如是。我今能胜阿修罗军。非余天众。汝当思惟。行于法行。若于今世。若未来世。守护正法。一切力中。法力最胜。余无及者。汝当思惟。忆念正法。勉力勤加。破阿修罗。时诸天众。闻天帝释说如是教。白帝释言。如天王教。我当...(第0675-03部~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于余宫殿。千倍殊胜。尔时天主释迦提婆。于此宫殿既游戏已。与诸天子及诸天女。还善法堂。此微细行天。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业。生于人中。常受安乐。或为国王。或为大臣。第一螺发。其心审谛。人所咨奉。不好多言。衣服鲜洁净无垢污。妻妾贞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