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2-27 12:26:15
|
只看该作者
色及与五欲。无所识知。以是之故。知身无常。孝顺供养父母。恭敬沙门诸道士。布施持戒斋肃守禁修行。起住迎逆。稽首作礼。叉手自归。今诸贤者。谛省察此。当念无常、苦、空.非身。于是说偈曰。
已见如此大恐惧 计求人身甚难得
当行精进...(第0665部~佛说生经五卷)
...
无得念言是我所 于是无我亦无吾
无得不尊自谓势 摄身诸事伏其心
常当羞惭知身时 抒弃躯命无所著
无得长夜在恶趣 慎莫为此遭是患
勿复往至阎罗界 常当孝顺供二亲
积累功德为后护 因是疾得贤圣路
勿求众安而犯恶 无承邪教为卒暴
观察此以常兴施 弃捐爱欲诸瑕秽
然后当求于父母 妻子亲属及知友
常承佛教不违...(第0665部~佛说生经五卷)
...
昔者有人。父早命过。少小孤寡。独与母居。未被教敕。出入不节。不拘礼教。违失先圣典籍之诲。不肯学问。咨受经法。唯以愚伴迷惑之众。以为徒类。嗜酒博戏。高抗华饰。有表无里。放恣情欲。嘘天雅步。不以孝顺。修德经心。当用立身。身犯众恶。口言粗[麩-夫+黃]。心念毒害。不念所生亲之遗教。唯以非法乱行为业。母甚患之。因欲教敕示其至密威仪法节。令改心行。慎身护口奉先圣典。修其祖父所生之则。敬受世尊无极之...(第0665部~佛说生经五卷)
...天上
子白母曰。善哉亲教。其诲无上。其法无限。巍巍难量。不可称载。吾之愚冥。其日久矣。背恩向伪。不识至真。迷于容色。惑于种姓。自谓才智。不明谓明。不达谓达。不别尊卑。亲之明诲。贱善贵恶。不惟孝养。慈亲之德。舍厚就薄。愚伴为侣。遂使致是痴惑日甚。赖蒙亲化。显以慈仁。垂流愍泽。乳养之本。转令兴隆。通于十方。启受顶奉。不敢遗忘。子稽首谢。修行亲命。终始无违。子如法进。常行柔和。一国宗焉。择善为...(第0665部~佛说生经五卷)
...后世德人。时时有耳。天下树多。香树希有。香草鲜生。少少山地。出金宝耳。好人行德。亦复如是。恶人行时。伴党相随。识真者少。弥勒佛时。德人乃多。贵善贱恶。无有偏党。道德盈盈。不可称量。修德无上。不为罪殃。孝亲敬君。奉承师长。归命三宝。三乘兴隆。三毒消索。所度无量。皆使得道。阿难闻之。悲喜交集。将来末世。乃有此患。不如山野愚民痴人。胜此辈者。能知去就进退之宜。稽首而退。
佛说负为牛者经第三十九 ...(第0665部~佛说生经五卷)
...好渔猎。以所得鱼。投之沙土。令其苦死。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狂痴无智。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以酒施人。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所生子。皆反啖我。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不修孝养。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食常吐。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有人中后索食。汝嗔骂而与。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今一生资财无乏。而乐着弊衣。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虽好布施。施后寻悔。...(第0673部~饿鬼报应经一卷)
...年三十。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等正觉。于鹿野苑中。度憍陈如等五人。为教兴之始也。又准周书异记说。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有光来照殿前。王问太史苏由。对曰。西方当有大圣人生。后一千年教流此土。至后汉孝明帝永平七年正月十五日。帝夜梦金人身长丈六赫奕如日。来诣殿前曰。声教流传此土。帝旦集群臣令占所梦。时通人傅毅对曰。臣览周书异记云。西方有大圣人出世。灭后千载当有声教流传此土。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遂遣...(第0674部~佛说四十二章经一卷)
...。又梵语辟支佛陀。此云独觉。故言饭百亿独觉不如饭一佛。何者盖运大慈普济群生其福深广不可思议。而供佛之报亦最大也。
饭善人福最深重。 此言饭凡世善人福亦深重。
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 然善人中有二种。或能事天地鬼神。或能孝养父母。比量福报不及能事亲者。
佛言天下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 凡人贫乏自逼饥寒而能辍己济人斯亦难矣。
豪贵学道难。 豪贵恣逸无诸苦恼而能厌其累尘。折节求道故为难矣。
...(第0674部~佛说四十二章经一卷)
...。又十类孤魂者。
第一法界一切守疆护界。陈力委命军阵相持。为国亡身官员将士兵卒孤魂众。
第二法界一切负财欠命。情识拘系生产致命。冤家债主堕胎孤魂众。
第三法界一切轻薄三宝。不孝父母。十恶五逆邪见孤魂众。
第四法界一切江河水溺。大海为商。风浪飘沈采宝孤魂众。
第五法界一切边地邪见致命蛮夷孤魂众。
第六法界一切抛离乡并客死他州。无依无托游荡孤魂众。
...(第1460部~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一卷)
...言外意。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或在家或出家苦行。多恃已道术自我慢人也。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
肇曰。正法治政法也。教以正治国以道佐时也。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
肇曰。所承处重宜以忠孝为先。
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宫女。
什曰。非如今内官也。外国法取历世忠良耆长有德用为内官。化正宫女。肇曰。妖媚邪饰女人之情。故诲以正直。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
什曰...(第1461部~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
...为不闻法。则顺理矣。
彼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
什曰。迦叶母姓也。富兰那字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肇曰。姓迦叶字富兰那。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
末伽梨拘赊梨子。
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赊梨是其母也。其人起见云。众生罪垢无因无缘也。肇曰。末伽梨字也。拘赊梨其母名也。其人起见谓。众生苦乐不因行得。自然耳也。
删阇夜...(第1461部~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
...对。我今忧深无复世意。微愿若遂或有余欢。若不见许于是尽矣。王言。汝欲何愿。理苟可从誓不相负。便白王言。王四子者。聪明仁智并有威德。我子虽长顽薄丑陋。承嗣大统必竞凌夺。若王摈斥四子我情乃安。王言。四子仁孝于国无愆。云何摈黜。夫人言。我心劬劳忧兼家国。四子神武民各怀归。树党已立一旦竞逐。必相殄灭。大国之祚翻为他有。愿王图之。不私一子。王言。汝言是矣。吾自知时。即呼四子而告之曰。汝有过于吾。吾不忍见汝死...(第1464部~释迦谱十卷)
...剑而师子吼。过去诸佛为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舍弃饰好剃除须发。我今亦当依诸佛法。作此言已便脱宝冠髻中明珠。以与车匿而语之曰。以此宝冠及以明珠。致王足下。汝可为我上白大王。我今不为生天乐故。亦复非不孝顺父母。亦无忿恨嗔恚之心。但以畏彼生老病死。为除断故来至此耳。汝应助我随喜欣庆。勿于吉祥更生悲愁。父王若谓我今出家未是时者。汝以我语上启大王。老病死至岂有定时。人虽少壮焉得免此。父王若复而责我言。本...(第1464部~释迦谱十卷)
...厌。故欲入山以修其志。诸耆宿曰。夫老病死。自世之常何独预忧。乃弃美号隐遁潜居。以劳其形不亦难乎。太子答曰。如诸君言不当预忧。使吾为王老到病至。若当死时。宁有代吾受此厄者。不如无有代乎可勿忧。天下有慈父孝子。爱彻骨髓。至病死时不得相代。若此伪身苦至之日。虽居高位六亲在侧如为盲人设烛。何益于无目者乎。吾观众行。一切无常皆化非真。乐少苦多身非己有。世间虚无难得久居。物生有死。事成有败。安则有危。得则有亡...(第1464部~释迦谱十卷)
...在丧头前。肃恭而立。阿难罗云。住在丧足。难陀长跪白佛。父王养我。愿听难陀担父王棺。阿难合掌前白佛言。唯愿听我担伯父棺。罗云复白佛言。唯愿听我担祖王棺。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为是当来不孝众生。设化法故如来躬欲担于父王之棺。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众生[山/頗]峨踊没。如水上船。尔时欲界一切诸天。与无数百千眷属俱来赴丧。北方天王毗沙门王。将诸夜叉鬼神之等。亿百千众俱来赴丧。东...(第1464部~释迦谱十卷)
...惟提赖咤。将诸妓乐鬼神之等。亿百千众俱来赴丧。南方天王毗楼勒叉。将鸠槃荼鬼神之等。亿百千众俱来赴丧。西方天王毗留婆叉。将诸龙神亿百千众。俱来赴丧。皆共发哀举声啼哭。时四天王窃共思议。瞻望佛为当来世诸不孝父母者故。以大慈悲。亲自身担父王棺。时四天王俱共长跪。同时发声俱白佛言。我等是佛弟子。从佛闻法成须陀洹。以是之故。我曹宜担父王之棺。佛听四天王担父王棺。四天王各自变身如人形像。以手擎棺担着肩上。举国...(第1464部~释迦谱十卷)
...敷施高座。尔时须达。为舍利弗而施高座。时舍利弗。在一树下寂然入定。诸根寂默游诸禅定。通达无碍而作是念。此会大众习邪来久。憍慢自高草芥群生。当以何德而降伏之。思惟是已当以三德。即立誓言。若我无数劫中。慈孝父母。敬尚沙门婆罗门者。我初入会一切大众当为我礼。尔时六师见众已集。而舍利弗独未来到。便白王言瞿昙弟子。自知无术伪求捔能。众会既集怖畏不来。王告须达汝师弟子。捔时已至宜来谈论。时须达至舍利弗所。长跪...(第1464部~释迦谱十卷)
...音问讯母言。远屈来下此阎浮提。诸行法尔愿勿啼泣。时阿难见佛起又闻说偈垂泪呜咽。强自抑忍即便白佛。后世众生必当问我。佛临灭度复何所说。云何答之。佛告阿难。汝当答言。世尊已入涅槃。摩耶夫人来下。如来为后不孝诸众生故。从金棺出合掌问讯。并说上诸偈。故此经名为佛临涅槃母子相见经。如是受持说此语已。与母辞别即便阖棺。三千世界普皆震动。八部大众悲号懊恼。声动天地。摩耶夫人问阿难言。我子悉达。临灭度时有何教敕。...(第1464部~释迦谱十卷)
...。栏楯罗网宫墙行树皆悉七重。毗沙门王。常有五大鬼神。一名那阇娄。二名檀陀罗。三名醯摩拔陀。四名提偈罗。五名修逸路摩。常随侍侧。半月三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四天王常以八日敕诸使者。汝等案行世间观察人民。孝父母敬沙门及婆罗门长老。受持斋戒布施者不。使者奉教具启善恶。闻恶不悦言善则喜。十四日四王常遣太子案行天下。十五日四天躬自履历。然后诣善法殿具启帝释。闻恶则忧言善则乐。说偈叹受持斋戒人与我同行(出长阿...(第1465-01部~经律异相五十卷(第一卷~第二十五卷)-001)
...何说法报恩不及此耶。答曰。生死其宜。各有其人。有人贪生。有人乐死。有愚痴人。不知死后更生。违远佛法。不值明师。杀盗淫欺。惟恶是与。如此之人。贪生畏死。死堕地狱。有智慧人。奉事三宝。遭遇明师。改恶修善。孝养父母。敬事师长。眷属和从。谦敬下物。如斯之人。恶生乐死。死生天上。
帝释曰。如尊所诲。全其躯命。无功夫者。愿闻施食施法。野干答曰。布施饮食。济一日之命。施珍宝物。济一世之乏。增益生死。系...(第1465-01部~经律异相五十卷(第一卷~第二十五卷)-001)
...集。六师徒众有三亿人。是时人民悉为国王及其六师敷施高座。尔时须达为舍利弗而施高座。时舍利弗在一树下入诸禅定。而作是念。此会大众习邪来久憍慢自高草芥群生当以何德而降伏之。思惟是已即立誓言。若我无数劫中慈孝父母敬尚沙门婆罗门者。我初入会一切大众为我作礼。六师见众已集而舍利弗独未来到。便白王言。瞿昙弟子自知无术。众会既集怖畏不来。王告须达。斠时已到。佛弟子宜来谈论。时须达至舍利弗所长跪白言。大德大众已集...(第1465-01部~经律异相五十卷(第一卷~第二十五卷)-001)
...令诸棺盖自然开发。佛合掌而起。放大光明。问讯母言。远屈来下。诸行法尔。愿勿啼泣。阿难虽自抑忍。白佛。后世众生必当问我。佛临灭度复何所说。云何答之。佛告阿难。汝当答言。佛已入涅槃。摩耶夫人下。如来为后不孝众生。从金棺出合掌问讯。并说上偈诸敬。此经名为佛临涅槃母子相见经。如是受持(出摩耶经下卷)
经律异相卷第五(应身益物佛部第五)
佛胸万字放光发音一 三种密二 受阿耆达请三月食马麦三 ...(第1465-01部~经律异相五十卷(第一卷~第二十五卷)-001)
...如来灭后欲作佛像。恭敬承事当得何福。佛言。若作佛形像者。世世生处身体貌好死后得生第七梵天。复上胜诸天端政无比。常生豪贵家。气力超绝。众人爱敬。财富无量。或生阎浮帝王公侯贤善家。或生转轮王飞行天地。或生孝从道德之门。死不入三涂(出作像因缘经)
优填王造金像第二
佛升忉利天。优填王不胜恋慕。铸金为像。闻佛当下以象载之仰候世尊犹如生佛。乃遥见佛足步虚空蹈双莲华放大光明。佛语像言。汝于来世...(第1465-01部~经律异相五十卷(第一卷~第二十五卷)-001)
...象。四名尼楼(长阿含经名异一名面光二曰象食三曰路楯四曰庄严)并聪明神武大有威德。第一夫人有子名曰长生。顽薄丑陋众人所贱。夫人白王。四子神俊我儿顽坠。若承嗣者必竞陵夺。若王摈斥四子我心乃安。王曰。四子仁孝既无愆咎。云何摈黜。夫人又曰。我心劬劳实兼国家。四子英武民各怀归。树党若立一旦竞逐必相殄灭。大国之祚翻为他有。愿王图之。王曰。汝言是矣。即呼四子。敕之曰。汝有过于吾。吾不忍汝死。各速出国。克己图生。...(第1465-01部~经律异相五十卷(第一卷~第二十五卷)-001)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