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来看看佛陀是怎么面对这一念心性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主题

57

帖子

857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5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0:0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从《楞严经》的学习我们要慢慢的习惯,生命分成二个部分:一个是心性,一个是相状;一个是能变现的心性,一个是所变现的万法,这二个相状。

    这二个相状应该怎么去观察比较正确呢?

    观相元妄,观性元真。你要经常告诉你自己,相状是暂时的,那是缘生缘灭的,而你这一念心性的功德法才是永恒的。

    我们绝对不能够为了追求一时的相状,而牺牲自己的心性,那就太可惜了!比方说我们今天贪一个相状,你可能会得到一时的满足,但是你失掉了永恒的功德,划不来!我们只能够假借这个相状,来开显你内心的智慧,开显你内心的慈悲。

    这相状是生灭的,但是这生灭的相状过去以后,你留下来的是那种功德的增上,那这个是恒久可以受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永恒的,什么是暂时的,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地,到底是要追求相状,还是用这个相状来开显你内心的功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当然它的重点在心性,因为心性是真实的,相状只是暂时的。

    我们看佛陀跟众生面对心性跟相状的取舍,我们前面讲到杂染缘起,众生是喜欢相状,爱着相状,所以弄到自己是背觉合尘,可以说障碍重重、障碍重重。这个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世界,把心性搞坏了。

    我们看佛陀他面对现前一念心性,这跟我们是一样的,但他怎么去经营、怎么去面对这一念心性、表现出怎么样的结果,我们看经文:

    清净缘起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身为一个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可以说通十法界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但是我们把现前一念心性给糟蹋了,但是佛陀可不是,佛陀面对任何境缘的时候,他是回光返照。我们看佛陀是怎么面对这一念心性: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

    佛陀说:我在面对生命的时候,我的态度是这样的,我是用妙明,妙明是能观的智慧,我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不灭不生是所观的理性,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来观照这一念清净的本性,遇到任何事情,我就是念念的回光返照,向内安住。这时候会产生一个什么效果?我是随顺如来藏妙真如性的这样的一个真实的道理,这个时候我就可以把如来藏真实本具的功德给发挥出来。

    如来藏有什么功德呢?它是一个妙觉圆明,而且是像大圆镜智,能够圆照法界的功德。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候,把这妙觉圆明,圆照法界的功德发挥出来了。发挥什么功德呢?在生命当中,我会出现二种状态:第一个、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这种理事无碍的境界。你看佛陀以一念心,他能够一:一念心性变现十法界的差别。佛陀可以现出佛法界;在没有因缘的时候,佛陀可以现菩萨法界,佛陀甚至于可以现地狱法界,于一切法得大自在,说是普门示现;佛陀也可以把整个相收起来,无量为一,回归到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性当中。佛陀在心性跟整个外在无量相,可以说是进出自在,这是佛陀他因为随顺如来藏,第一种的自在功德。

    第二个、小中现大,大中现小。这个是讲事事无碍,佛陀可以把最小的事相,来显现最大的事相,也可以把最大的事相来含摄最小的事相。这个后面佛陀会讲出来,什么叫小中现大,大中现小。

    佛陀这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是怎么产生的呢?他的关键点在这四个字:不动道场。因为佛陀在因地的时候,面对外在的动荡环境,他的内心向内安住,向内观照,安住在内心一念心性的不动道场,生起不迷、不取、不动的观照,所以他能够产生遍十方界,这遍十方界是形容佛陀的心,能够遍照十方法界,在三千大千世界当中,哪一个地方下了多少的雨滴,佛陀都能够悉知悉见。佛身是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佛陀的法身含摄十方的无尽虚空无有障碍。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这是前面说的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毛端是在一个正报当中最小的事相;宝王刹是整个依报中最大的,佛陀的生命当中可以把他的身体一个最小的毛端,显出最广大依报的宝王刹,宝王刹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能够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微尘是依报中最小的,转大法轮是正报中最大的。佛陀在整个虚空中的一个小微尘当中,能够现广大无边的圆满报身,来演说圆顿的妙法,以最小的依报来摄最大的正报。佛陀这种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功德,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灭尘合觉。佛陀的生命当中,他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对外境的执取,选择向内去开显他内心的功德,向内观照,所以能够发动二空真如相应的这种圆觉光明本性的功德,完全开发出来。

    这个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唯识学》上说:我们的生命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的生命叫做自变自缘,我们自己把它变现出来,然后自己再去受用,自己再去攀缘。这个地方就说出一个道理,说是:心境决定我们的处境。其实我们外在的环境,是我们内心创造出来的。

    比方说:过去美国有一个居士叫凯萨琳,这凯萨琳她小时候看到这水就有很大的障碍,她不能喝水,她一喝水就很严重,她甚至于洗澡的时候整个人会昏过去,她的体质怎么就跟水产生这么大的障碍呢?这障碍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后来她就去给人家催眠。说她前生跟水结了很大的恶因缘,(我们讲其中二次)其中有一次,她带着她的小女儿回娘家的时候,经过一个桥,结果那时候下大雨,把桥冲断了,母女二个都掉到水里面去,死的时候对水嗔恨,她对水下了很不好的咒语,起了很不好的名言,这是第一个恶因缘。其次,有一次她因为喝了一个井中的水,得到类似麻疯的那种病,死的时候很痛苦,她对这个水也非常的痛恨。所以她多生当中跟水是结恶缘,她把水想像成一种跟毒药一样,她对水产生这样的想像,时间久了以后就产生一种色空,凝结成一种色空,这个水在你的生命当中,就扮演一个毒药的角色,因为你把它捏造出来就是这样子。

    我们说: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在的世界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要改变我们的来生,当然我们今生要改变,说实在不容易!因为你今生是过去生已经把它创造出来,所以我们今生就要认命。但是认命没关系,这是短暂的,但是我们还有一个来生,那你就应该现在开始就为来生布局。

    讲实在话,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其实你来生是怎么样,你的内心状态一个雏型都出来了,除非你真的听到《楞严经》、听到《法华经》,真实的那个内心突然间顿悟,脱胎换骨,重新检讨你的想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7-2 08:28
  • 633

    主题

    1233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329
    QQ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8 21:56:56 | 只看该作者
    这相状是生灭的,但是这生灭的相状过去以后,你留下来的是那种功德的增上,那这个是恒久可以受用的。{:soso_e163:}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16-7-23 08:42:34 | 只看该作者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9-12 08:22
  • 838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347
    地板
    发表于 2016-7-23 08:44: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9-12 08:22
  • 838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347
    5#
    发表于 2016-7-23 08:44: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6 22:38
  • 170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1846
    6#
    发表于 2016-7-23 09:03: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不动智光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5 14:18
  • 199

    主题

    704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418
    7#
    发表于 2016-7-23 10:13: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中的222个未曾有(佛在其他任何经典没有说过)》。                 56:【应为善人说:明五双善人之相可为宣说】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闻强识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曾见 亿百千佛 植诸善本 深心坚固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精进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为说 若人恭敬 无有异心 离诸凡愚 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又舍利弗 若见有人 舍恶知识 亲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见佛子 持戒清洁 如净明珠 求大乘经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无瞋 质直柔软 常愍一切 恭敬诸佛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复有佛子 于大众中 以清净心 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 说法无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有比丘 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顶受 但乐受持 大乘经典 乃至不受 余经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 得已顶受 其人不复 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2 18:50
  • 0

    主题

    206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015
    8#
    发表于 2016-7-23 10:20: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2 18:50
  • 0

    主题

    206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015
    9#
    发表于 2016-7-23 10:20: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9

    主题

    403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689
    10#
    发表于 2016-7-23 10:43: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在的世界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要改变我们的来生。心境决定我们的处境。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