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鞞佛:即东方的不动如来。《佛说阿閦佛经》中说,阿閦佛为菩萨时,在大日如来前发「于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不生嗔恚」等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终于在东方的阿比罗提(妙喜)世界七宝树下成佛,佛刹名为「妙喜」。阿閦鞞译作「不动」,不动是表法身。按别教的说法,法身无形无相,一切有形有相之法皆是由法身变现。明白万法一个法身,就明白法身即万法万法即法身,达到一心三藏的境界。 下面注解选自网络; 【阿閦佛】为不动如来,意思为“不动”,因菩提心坚定不动如山,故名为“不动”,有无嗔恚的意思。《佛说阿閦佛经》中说阿閦佛为菩萨时,在大目如来(或译为广目如来)前发“于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不生嗔恚”等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终于在东方的阿比罗提(妙喜)世界七宝树下成佛,佛刹名为“妙喜”。由于他的愿力所感,佛刹中没有三恶道,大地平正柔软,一切人都行善事,环境极其殊胜。依《大宝积经》所说,往生妙喜世界的因缘多种,依佛所说,其根本因缘则是“应学不动如来往昔行菩萨行,发弘誓心愿生其国”。 人人皆可为尧舜,同样,“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相”,人人皆可作佛。只要只要明心见性,悟后进修,常行诸善,并持念阿閦如来陀罗尼,及其名号,摄心为定,便能与阿閦佛果地功德感应,佛我不二,自他相应。就像《楞严经》所说,“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进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是释迦牟尼佛金口论断的,佛为“真实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佛语决定可信。行人当起发无上道心,坚勇求正觉。值得一提的是,释尊时代著名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从阿閦佛的妙喜世界转生此土的。
而且过去阿閦菩萨说过,“愿少善根者,闻我名号而欢喜,可处于我界女人胎中而生”。所以往生于妙喜世界并不比生于极乐世界难,若与此土确实有缘,不妨修此法,只要欢喜信受,持佛名号,纵使少善根者,都能培植善根,投身其国。而且经中说“不能以少福得闻此佛名号”,说明能闻者本身就有无量善根,不可思议,并非少善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