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普霞妙光 于 2018-9-27 15:40 编辑
“ 沙门”也是印度话,翻译到中文就叫“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佛也叫“沙门”,以前佛住世的时候,马胜比丘穿着袍、搭着衣,在印度的街上走,舍利弗尊者见到他,就问他说:“啊,你这么样庄严,威仪这么好!你一定有个师父,你跟谁学的呢?”马胜比丘就说:
诸法从缘生 诸法从缘灭
我佛大沙门 常作如是说
说这一切法,都是从因缘生出来的,一切法也从因缘灭;我的师父叫“佛”,是个大沙门,他常常是这样讲的。舍利弗尊者听他这样一讲,也就跟着他到祇树给孤独园去拜佛做师父,出家了!所以佛也叫“沙门”。
“沙门”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学。 怎么叫“勤修戒定慧”呢?你首先要皈依三宝,之后又要受五戒;不是受了五戒就算了,还要照着这个去实行。 怎么叫实行?就是“不犯戒”。 很多人都知道这五戒是什么,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戒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能修持、实行这五戒,就不会失落人身。
沙门有四种── (一)胜道沙门:就是“修行证果”。或者证阿罗汉果,或者证菩萨果,这叫“证果”。 (二)说道沙门:就是“弘法利生”。弘法,就是弘扬佛法,弘是弘大;我现在给你们讲经,这就叫弘法。利生,是利益众生,令一切众生都得到利益。 (三)活道沙门:是“精持戒律”。行持戒律,对于戒律很精研、很注重,不犯戒,以道自活──以修道来做为他的生活。 (四)污道沙门:就是“开斋破戒”。他违背佛的戒律,对于佛教上就有所染污了,就有坏的影响,令一般人见了,说:“啊,这个出家人一点也不守戒律!”就不生信心了;因为不生信心,对于佛教就不亲近了,所以叫他污道沙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