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缘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9 12:38
  • 341

    主题

    173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5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20:0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修缘觉之法】—证辟支佛果位。
    辟支佛属于中乘,他的境界高于阿罗汉,有些辟支佛他还可以从空出有到这个世界上来度化一些与他们有缘的,这个有缘是指近几世或者几十世有缘的众生,但是他不像菩萨一样广度无缘众生,修缘觉佛的代表作就是《十二因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1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18-9-13 13:42
  • 2

    主题

    176

    帖子

    18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4
    沙发
    发表于 2018-9-10 13:09:52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师兄。原来这就是缘觉法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24 16:47
  • 21

    主题

    90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013
    板凳
    发表于 2018-9-10 14:56:50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分享。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24 16:47
  • 21

    主题

    90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013
    地板
    发表于 2018-9-10 15:51:34 | 只看该作者
    辟支佛,又名独觉佛,又名缘觉佛。多生于无佛,无佛法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听闻佛法,只是观无常悟入缘起的寂灭(涅槃),即观十二因缘而证得解脱之圣果。因其观 因缘而觉悟,故称为“缘觉”。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0-29 13:09
  • 65

    主题

    169

    帖子

    351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1
    5#
    发表于 2018-9-10 15:54: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辟支佛只证到人我空,法执未破,未见真空,但智慧比阿罗汉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9 12:38
  • 341

    主题

    173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517
    6#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21:19:27 | 只看该作者
    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

    (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明";

    (2)行: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3)识: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7)受: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10)有: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9 12:38
  • 341

    主题

    173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517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21:21:01 | 只看该作者
    汝当谛听,我当依过去诸佛说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