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4-7 08:29:5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愿意讲,我不能不出来讲。这个做法,用现在人的话来说,牺牲奉献。我要是为我自己,告诉诸位同学,我的房间会跟许哲居士一样,什么东西都没有;会跟印光大师关房一样,我这个小佛堂供一尊阿弥陀佛,一本《佛说阿弥陀经》,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了。我一生当中就一个愿望,往生净土,亲近弥陀。这是我们遇到佛法之后,这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桩大事...(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一卷) 2002/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0561》)
...什么要到太空去探险?求知的欲望。千万年来人类看到太空,生起无量无边的幻想。说幻想是真的,这里面还夹杂著无量的神话。我们今天以为是神话,很可能那些神话里面有许许多多是事实,我们没有法子解释,世间之大无奇不有。讲到我们贴近之处,我们周边也发生许许多多的神话。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里面,《聊斋志异》,这比较近,隋唐时候的传奇小说,乃至於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夷坚志》。我看了之后,我不以为它是神话、是鬼话,我以为里面许许多多都是事实。到哪一天我们也有少许三昧,把时间空间的维次突破了几层,神话小说里写的东西果然看见了,是真的不是假的。这要靠我们自己修行功夫。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果不是我们佛弟子去读诵受持,依教修学,世间人看到这个,以为是神话小说,以为是佛学家的狂想曲,哪有这等事!佛家的教学,最值得人敬佩的,佛给你讲的这些事情,并不是教你完全无条件的接受,那不叫学佛,佛给我们讲,然后教我们去证实,这就是现在讲的科学精神求证。佛今天给我们讲华藏世界,给我们讲诸佛如来依正庄严,要我们证实。用什么方法证实?你只要依著他所说的修学方法,你就能证明。这是真实的学问。最容易沟通的,我们跟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最容易沟通的是鬼道,他们的频率跟我们的频率相当接近,容易沟通。学佛或者学道,乃至於学巫术,与鬼神沟通需要多少时间?你果然依照这些方法修行,大概半年的时间你就有这个能力。你看到这些鬼故事,你就肯定...(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二卷) 2002/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62》)
...菩萨是一面说一面做。凡夫就很糟糕,只说不做,前途,该怎么样生死还是怎么样生死,该怎么受报还是得受报,自己的业力一分一毫都不能转动,你说多可怜!
念佛往生是一个希望,这个希望能不能达到是问号。我们对於净宗法门也讲了不少,往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我们自己想想有没有?绝对不是说念佛就都能往生,那个念字意思很深,你没有懂。所以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你看看念是什么意思?上面是今,下面是心,今心说明不是过去心、不是未来心,是现在的心,现在心上有佛,那叫念佛。什么叫有佛?有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是什么心?接引无量无边世界一切九法界的有情众生同生极乐,我们有没有这个心?阿弥陀佛的愿,《无量寿经》上我们天天读诵的四十八愿,你有没有这个愿?阿弥陀佛的行,不要说别的,就从《无量寿经》第一品到最后一品这四十八品里面,我们看到了,我们有没有?特别重要的五戒十善,在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做到没有?那是阿弥陀佛的行。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那是阿弥陀佛的果。我们念佛,现在心里头要有阿弥陀佛的心、愿、行、果,这叫念佛。没错,佛是教我们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我们误会了,以为一心专念就念这四个字,心还是自私自利的心,愿还是贪瞋痴慢的愿,行还是一切作恶的行为,那怎么能往生?古人所讲的「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就是指这一类的人,他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不相应。什么时候我们这一句佛号能够念得相应,什么叫相应?声声佛号字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四卷) 2002/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64》)
...机缘逐渐就成熟了。
他欢喜来亲近,常常来请教,你给他讲解,讲解的内容不超过这十个题目。所以色身相好多么重要,佛在大乘经上常讲,菩萨示现成佛要用一百劫的时间专修相好,一百劫的时间干什么?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你没有色身相好,就不能摄受众生,人家一看你的样子,对你不喜欢,就讨厌你,不喜欢接近你,你怎么能成就?你才晓得这个事情多重要!所以我们修行,修行的成绩在哪里?就在色身相好。相由心转,体质也是由心转,心善相就好,心清净身体就好,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我们要想得像佛菩萨一样的色身相好,你就要认真修清净心,断恶修善。
『演说』,佛在经上嘱咐我们太多了。一部《金刚经》不过五千言而已,五千多字,「读诵受持,为人演说」这句话,佛就讲了将近二十遍,由此可知,这句话重要。佛在一切经论里头反覆的叮咛,真正是称得上千叮咛万嘱咐、苦口婆心,不厌其烦、不怕罗嗦。为什么?这句话太重要了,我们往往把它疏忽掉了。受持,一定要接受佛陀的教诲,反过来说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你不能够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你怎么能接受佛陀教诲?要接受佛陀教诲先决的条件,放下烦恼习气,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佛讲的话我们才能做到。读诵,读诵是天天跟佛接近,时时刻刻不离开佛菩萨,意思在此地。如果我们不读经典,一定就胡思乱想,烦恼习气马上现行;如果要读世间这些书,增长妄想,不但你断不了,天天增长。初学的人,智慧没有开、没有定力,古大德教我们跟定一个老师;老师一定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肯定的,老师一定教我们把所有一切外缘断掉。
我跟李老师头一天见面,他就跟我谈这个条件。我到台中的目的是拜他为老师,跟他学经教,他就给我开出三个条件。第一条:从今天起你只能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其他的任何高僧大德、在家居士,他们所讲的一切经法,一律不准听,头一个条件,只可以听他一个人的。第二个条件:从今天起不管你看什么书,看什么文字,一定要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九卷) 2002/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69》)
...摇,这是禅定。我们对於一切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般若。但是诸位晓得,这有没有波罗蜜?有没有波罗蜜,就看你是不是菩萨?如果是菩萨,你所修的就是波罗蜜。你要不是菩萨你是凡人,凡人这个六种是修福,福德;如果是菩萨种性,这六种叫功德。怎样把自己从凡夫提升到菩萨,这个很重要。实在讲提升的那个纲目,就是《观经》三福。所以菩萨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是无量无边功德,都是六波罗蜜、十波罗蜜。我们晓不晓得这个意思?
三福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一步一步提升,第一福在四种根机里面讲是人天根性;提升到第二福,第二福是二乘根性,「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提升到第三层,菩萨种性,「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自行化他。这样,你才知道净业三福是多么重要!真正叫你转凡成圣,三福第一福是凡,第二福是小圣,第三福是大圣。把这个疏忽掉,那有什么法子?没有法子了!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实实在在讲就是你懂不懂净业三福,你会不会净业三福,你能不能修净业三福?如果不能修,不管你学什么经论,你怎么样用功,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实话,我们不能不知道。希望好心发心出家的或者在家学佛的同学们,不能不留意,不能不认真学习。净业三福我们曾经做过专题讲演,留著有录像带、录音带,提供诸位同修做参考。如果到外面有人请你讲经、讲开示,多讲这个题目,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本经第八会「离...(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二卷) 2002/1/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2》)
...段落就是科判,像这个大经清凉大师已经把段落给我们勾出来了。许许多多小部经并没有注解,自己要动手,学做科判。把这部经分成,最大段是三分:序、正、流通三分;三分分出来之后,每一分里头分大段、中段、小段,真用功夫,一定把自己的课程学好。李老师同时著重品德的修养,关於这一门,他指定我们去读《五种遗规》,清朝干隆时代陈弘谋居士编的,他做过两广总督,尤其著重小学。我们必须学习的课程,李老师指定我们必须学习,但是并不要求我们背诵,那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听《古文观止》,许许多多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一方面学文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德行。
我过去在台湾「华藏图书馆」,我劝勉我们的同学们,我提出七个基本的课程,必须要读诵,奠定自己弘护的根基。这七门里面第一门就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是小乘经;古大德常讲,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十善业道是大小乘共同学习的,根本的根本。我们七门课程里面没有《十善业道经》,有《了凡四训》、有《感应篇》,用这个来代替。这些经一定要求落实,我们不能落实、没有办法做到,等於没有学。今天我们讲《华严》,《华严》是好,确实开眼界、拓展心胸,看看大菩萨的境界、法身菩萨的境界,我们向往。如何能够契入?这是我常讲的求生净土。所以这个经我们读了、看了之后,听了之后,产生真正的羡慕,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清朝干隆年间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所以最近这十几年来我极力...(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三卷) 2002/1/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3》)
...这些条件,我选择法门、选择经典,一门深入,锲而不舍。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投入,时间不需要多,三、五年就有成就,有非常可观的成就。一般不成就的人就是同时涉猎的太多、太杂,他的精神体力分散掉了,学了很多,我们俗话常讲「行行通,行行松」,每一样东西都很平常、没有特色,拿不出去。古人这个经验我们愈想愈有道理,所以我们专学一门,不要很长的时间成绩就有,我们学习的气就提上来了。
我跟李老师学《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多长时间?给诸位说,五个星期,一个多月。但是这五个星期学会了,要用多少时间去消化它?给诸位说,要用五年你才能契入。五个星期是老师把那个介绍给你,你并没有真正得到,真正得到要花五年的时间,天天读诵,天天学习,有机缘常常讲解,一遍一遍的讲。我过去学经教,跟我们一般同学们讲,那是我的一种看法,老师教完之后,教这部经,我们自己想办法把这部经讲十遍,这是最低的水平。十遍讲了之后,我们的印象就有点深刻;学了之后没有讲十遍,如果半年不学就统统忘掉了,为什么?没有根。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道理在此地。要通一切经,要在这一部经上到底功夫用到什么程度?用到见性。任何一部经都是世尊从真如本性里头流出来的,所以任何一部经典,都能够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达到这个程度,那世出世间法全通了。从前李老师教我的,教我学习的方法、心态,我得到受用。得受用没有别的,我听话。所以我作学生是个好学生,老师的教导我不怀疑...(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三卷) 2002/1/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3》)
...众生。】
这是一句,『於念念中』,「於」是在,在念念中,由此可知,菩萨的心愿没有间断过。『以梦自在示现法门』,佛在《金刚经》上给我们讲的「梦幻泡影」,教我们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作梦不知道自己是在作梦,於是被梦境蒙蔽,以为是真的,在梦境里头受苦受难。如果知道那是个梦境,不是真的,你就得自在。譬如梦境里梦到一只老虎,你不知道是在作梦,你会吓得一身冷汗,老虎要吃你;你要知道是在作梦,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也可以学学菩萨舍身喂虎,你也行菩萨道了。几个人知道我们现前这个世间是梦境,不是真的?把梦境当作真的,迷惑颠倒!我们现在确确实实是在作梦,《金刚经》上佛说的一点都不错,我们天天念、天天读诵,没有觉悟。要真正觉悟了,这个世间梦幻泡影,你决定不会有丝毫的妄想分别执著。菩萨念念当中示现这种自在法门,你看看他觉悟的对象,『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一一微尘里面都有世界微尘数众生,菩萨能入微尘,为他们做示现。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所感觉到的这么一个大世界,说不定就在一微尘里面。微尘没有放大,世界没有缩小,事事无碍。在这一句里面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人生如梦,我们常常有这个觉悟,好!梦境给我们什么启示?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所以在一切法里面决定不生妄想、不生执著,知道这是一场梦。好梦决定没有贪著,为什么?无所有、不可得;恶梦也没有恐怖,也不会惊慌,为什么?无所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八卷) 2002/1/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8》)
...照顾他们?今年一百零四岁,还在不疲不厌的干这个事情。我们出家人看到这个人,我们有没有生惭愧心?在家人!她能够做到,能够在一生当中就从事於这桩事情,真的是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救苦救难,尽心尽力在做,做了一辈子没有厌倦,不知道疲劳。这在佛法里面讲给我们作证,行菩萨道。
普贤菩萨第三愿教我们「广修供养」,尽心尽力去做,我们所有这些灾难都没有了,累劫的冤亲债主都欢喜,不但不找麻烦,拥护你。有些人懂得,也知道自己冤亲债主很多,也修福,不是全心全力,修福的时候疑虑甚多,怀疑、顾虑。那些怀疑顾虑,不能说不正确,为什么有这么多疑虑?闻法太少,智慧不开。所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常常教导我们、劝勉我们要读诵大乘,这句话在现在讲确实有难处,为什么?现在大家统统学白话文。翻经的大师早已经想到,经典上使用的文字是古文里最浅显的。《华严经》是唐朝时候翻的,你看看唐朝时候一些文人的著作,《华严经》跟它一比,《华严经》好懂,文字浅。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的白话文,不能够再浅,再浅翻不出来了。翻经不是一个容易事情,如果不契入境界,你怎么能翻得出来?经文展开对著你的面前,你怎么会懂得这一句经文里面的含义?
我曾经说过,佛经无论大小、无论浅深,字字句句都是含无量义,在这段经文尤其明显。我们在这个地方,这一段跟后面一段,总共二十句,二十句诸位要晓得,「念念中」,念念统统具足,不是念念中只有一个意思、只有一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九卷) 2002/1/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9》)
愿以此功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