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内容“生命之秘九:真人无相”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811/01/124612jkkujd1um177usge.jpg生命之秘篇(01—18)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ra=&_dsign=e75c94fa
生命之秘09:真人无相
众生位言:
逻辑推理,从所悟能。我所为妄,我能为真。
修行位言:
见世间法,纵深之象。阳焰野马,远见近无。
能之与所,如波如粒。真与非真,如掌如拳。
观其由绪,罔象虚无。真妄和合,以为其本。
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归一真空,性具全体。
无余无依,涅槃妙心。
方悟初心,为人我空,假说真人。
如今实见,是法我空,通禅真人。
佛家说为,空如来藏,法身功德。
道家说为,大道无形,天地之始。
儒家说为,天理绝学,形而上学。
哲学说为,客观存在,不依人说。
笔者学舌,捕风捉影,望不可及。
(下期预告:真真真人。)
2019.9.9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1/06/190152s1l4sfy9zia8iiai.png(5月25日)分享
分享生命之秘09 真人无相
真人无相,
是法我空。
离一切相,
真实存在。
称名九识,
真如本觉。
此真亦妄,
仍为对待。
楞严判为,
有为空也。
——大连当莲(左开)2021.5.25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900okhdhdwqiimhe6wh.jpg
生命之秘09:真人无相感悟分享
看到【真人无相】这四个字,自然就会让人联想到《金刚经》,联想到禅宗法门。说到通教及别教菩萨,他们的见道位,仅仅停留在空如来藏、也就是真如这个位置。尽管通教、别教的菩萨都见到了“空性",见到了“真如”,但是他们见道的渠道和悟道的深浅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具体分述如下。
通教菩萨见真如,要破相见性。讲什么真佛无相,真法不可说,它要破一切的有相去见空性,连佛的三十二相都判为无明相。在当时针对那些着相较重的众生,劝他们破相见性也是对的,但是时过近迁,比起法华、楞严的境界,这个见道位是不究竟不圆满的。仅仅破了一分无明证得了一分法身。相当于圆教初住位的菩萨,《金刚经》所讲的那种佛,与法华佛、楞严佛,相差四十一个等级。
别教的菩萨见真如,它是亦空亦有次第三藏,但中道。譬如:我的手掌握回来,就能变成拳头,拳头是我;拳头伸开,又能变成手掌,手掌还是我。它是有次第的,他是在通教明心见性的基础之上往上修,但是他只能破了十二分无明,证得十二分法身,不能成究竟佛。《大方广佛华严经》那个佛,相当于圆教二行位的菩萨,比法华佛、楞严佛的境界,仍然要低三十个等级。
圆教菩萨是在相见性,在性现相,性相一如,空有不二。比同《心经》所讲:“照见五蕴皆空”’,亦同《楞严经.卷三》所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乃至七大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圆教主要强调“当下”二字,抓住当下,活在当下。
注意:讲到“真如”这个位置,仅仅是通教、别教的见道位,它不究竟,只有圆教的见道位才圆融圆道圆满,难怪文殊菩萨在《楞严经》讲“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难怪佛在《楞严经》也讲:“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为什么《楞严经.卷五》在如来偈颂讲到:“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呢?因为这里的【显诸真】是显的《金刚经》的真;是显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真。这个“真”,它是通过破妄或次第显得那个真,还是二元对立,所以妄的是妄,真的也是妄,故曰:【妄真同二妄】,这叫“见真重增一重尘”。何以故?因为在真和妄的后面,还有个能显真能显妄的那个东西,那个能显真能显妄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真,真中真,《楞严经》把它说为真真如性。这就是佛的良苦用心,开方便门,示真实义,彻法源底,究竟了义。所以我们学习《楞严经》一定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切记:不能错把方便当究竟,错把桥粱当宝所。
佛法就这么妙!当我们知道【妄真同二妄】的当下,妄真也同二真。因为《楞严经》又告诉我们:“知妄即真,妄真同二真”,当你知道妄的当,真的是真的,妄的也是真的,妄和真无非都是我们一念变现而已。你感受到了吗?明白道理的人,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不明白道理的人,开口便错。其实佛法讲来讲去就讲了一个真,除了真还是真,这叫一真一切真。只看你懂不懂?!
——释当忍法师2021.5.25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829dahzzbgxvgoi2vxk.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