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96 发表于 2018-3-6 09:22:51

圭峰宗密大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归纳说:

  量有三种勘契须同者,西域诸贤圣所释法义,皆以三量为定:一、比量,二、现量,三、佛言量。量者,如度量升斗,量物知定也。比量者,以因由譬喻比度也。如远见烟,必知有火,虽不见火,亦非虚妄。现量者,亲自现见,不假推度,自然定也。佛言量者,以诸(佛)经为定也。勘契须同者,若但凭佛语,不自比度证悟自心者,只是泛信,于己未益。若但取现量自见为定,不勘佛语,焉知邪正?外道六师,亲见所执之理,修之亦得功用,自谓为正,岂知是邪!若但用比量者,既无圣教及自所见,得何比度?比度何法?故须三量勘同,方为决定。禅宗已多有现比二量,今更以经论印之,则三量备矣。

烈火厚土 发表于 2018-5-19 12:44:03

本帖最后由 烈火厚土 于 2018-5-19 12:46 编辑

对于见道与证道认识,末学用一个比方:
       一个不听受佛法,执着世间名利爱僧取舍的凡夫。那么他入的知见就是众生知见,轮回知见,见道见的就是三恶道。那么这个三恶道,是不是一定要现量证见去感受呢?是不是一定要有了这个现量体验,才能确认有这样的果这样的事呢?显然不是。
       那么反推之,入佛知见,明了诸法实相义,这样的见道,见的什么道?见的是解脱道。法华经云: 【闻法解悟得不退转】。要不要学人现量证见?这个就看各人根性了。法华经的难入,在于【难信难解】,并没讲【难证】。
       现量比量非量,不过是自心现量。先解决生死的问题,再悟后自觉觉他,见道证道,解脱圆满,不相妨碍。


一点个人管见,诸位师兄参考!


春天来了 发表于 2018-5-20 12:48:39

烈火厚土 发表于 2018-5-19 12:44
对于见道与证道认识,末学用一个比方:
       一个不听受佛法,执着世间名利爱僧取舍的凡夫。那么他入的 ...

见道的“道”和三恶道的“道”不是一个意思,见道的“道”是真实之理,三恶道的“道”是处所,我们通常所说学道修道指的都是真实之理。凡夫的轮回知见和“道”是不沾边的,所以您的比喻和您要表达的理是错误的推证,属于“非量”

“见道”一定是亲证,绝不是比量的知解,如果因为自己遇到境界,没有能力不被境转,不能真实体悟佛法的妙用,就自欺欺人以为自己见道了,学了一大堆理论几十年都用不起来,恐怕于圆顿经典是不堪受用的,那就得脚踏实地的持戒修行,五戒十善都不要小看,实实在在地去做。

张力手 发表于 2018-5-30 22:20:57

末学以个人理解与您一起探讨,打个比方,比量好比练拳时知道了一种开胯走法,明白了它的意义,好处,妙用,现量具体深入的感觉需要走起来用起来才行。但是,前者在知道懂得理论时,每个人体悟也是不同的,体悟的深浅,接受的方式也不同,有的甚至是从练了多年后体悟的理,有的是直接接受了道理,有的两者兼具。所以也就是順逆,迟速不同。虽不同,可从觉知的那一念开始,一切都回不去从前的状态了,这就比喻为比量现量同等的功德已经发现。其实功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啊。比量现量,两种名相也是不可分割的,像太极图的阴阳鱼,一黑一白看似两个,看似对立,实则是从不同角度所观的。

jiekemalaoshi 发表于 2022-6-15 12:05:16

春天来了 发表于 2018-5-20 12:48
见道的“道”和三恶道的“道”不是一个意思,见道的“道”是真实之理,三恶道的“道”是处所,我们通常所 ...

我也思想考虑很久,听经闻法怎么就能了脱生死呢 ?毕竟没有实证,习气各方面都没有转化,到中阴境界仍受六根影响,中阴有意生身,一样有意生六根。如不实证转化六根,还是轮转呀。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比量功德?哪部经对比量功德有提到或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