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禾叶丨 素食并不简单
八大禾叶丨 素食并不简单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地已有素食之风,《 黄帝内经》等医书中即记载古人“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并视素食为一种美德;老庄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也提倡寡欲养生型的饮食观。很多隐逸的文人志士,崇尚自然,认为吃肉使人气浊,吃素使人气清,因而追求清气,奉行素食原则。
随着人们对动物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对健康、营养等问题的重新认识。素食正呈现世界化的流行趋势。素食最早是从何产生的呢?素食产生的缘由和依据是什么呢?
说到素食,和佛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国,传统的素食者多半是出于信仰而做出的选择。佛教中小乘行人——声闻乘是以追求个人解脱为发心。素食与声闻乘的解脱修行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素食不仅代表了一种饮食习惯,更是源自佛教慈悲精神的一种修行。这正是大乘佛教——菩萨乘所要成就的无我利他的品质。
素食对大乘行人发起无上菩提心、修持菩萨行、圆满菩萨道有着怎样密切的关联呢?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从个人健康的角度,素食会为我们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十大利益。具体是哪十大利益呢?从环保的角度素食是拯救环境危机的不二选择。是让我们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方。为什么说素食能比其他一切环保行动更为彻底而切实可行呢?
“没有什么能够比素食更能改善人的健康和增加人在地球上的生存机会了。一个只关心自己并视周围其它生灵毫无意义的人,其生活不会健康和快乐。”——爱因斯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