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6-18 22:40:25

南无观世音菩萨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6-18 22:40:48

南无阿弥陀佛

13930540286 发表于 2016-6-18 22:41:14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wx_c6THtGvt 发表于 2016-6-19 12:22:55

随喜赞叹!

wx_c6THtGvt 发表于 2016-6-19 12:23:11

(六根) (十二尘) (十八界)见性——眼根——色尘—— ——眼识明尘暗尘闻性——耳根——声尘—— ——耳识动尘静尘嗅性——鼻根——香尘—— ——鼻识通尘塞尘尝性——舌根——味尘—— ——舌识恬尘变尘觉性——身根——触尘—— ——身识离尘合尘知性——意根——法尘—— ——意识生尘灭尘

18861332172 发表于 2017-8-1 10:56:28

第七识,真人,灵魂。细分的话也叫前七转识——它其实就是一个搬运工,把新造下的业识种子(无论善种子,恶种子)搬进阿赖耶识仓库,同时又根据个人的因缘与用心,把已经成熟的业识种子搬出来,使当事人受报。所以用心很重要,用心也就是改变定数的关键。善用其心,可以把阿赖耶识里面的善习种子让它提前开花结果。反之,则是让恶业种子提前成熟,而受恶报。意根——第七识又可以分为六种见精。在眼睛为——见性在耳朵为——闻性在鼻子为——嗅性在舌头为——尝性在身体为——觉性在意识为——知性为了方便理解可以统称为——见性——见分,但是这些名相概念需要知道。为什么一个第七识又分为这六种见精,因为,在灵魂没有投胎之前,一个灵体,它是一精之明,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分别,六根通用,眼睛可以代替耳朵鼻子等其他几根的用途。当灵魂投胎为人以后就有了六根之分,楞严经里佛讲: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楞严经里最基础的名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