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言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
本帖最后由 一心三藏-_B0F1s 于 2017-2-7 16:53 编辑嘴狠,赢一时;心广,赢一世;
坦诚待人,真诚做事,淡定看人,淡然处世;
寡言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
张口说话容易,闭嘴沉默不易;
争强好胜,只会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学会随缘,才得以宁静自在;
愚蠢的人用嘴,智慧的人用心,
狭隘的人斗狠,慈悲的人不争;
对人需要宽容,更需要容忍,
咄咄逼人,即使是嘴上赢了,也会失去人心;
退一步,是大度,让一步,是慈悲;
让人三分不吃亏,容人三分无损失;
君子有容人之雅量,有慈悲之品德;
自视清高的人,只会让人避让三尺;
容不下别人的人,只会让人敬而远之;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慈悲,人心自来!
阿弥陀佛!古人云:言多必失!君子言贵!
佛门高僧大德亦云:身语意三业中,口业最重!言下之意就是告诫大家,要管住嘴,谨言慎行!要止语修心!少造口业!
纵观古往今来的大成就者,多是谨言慎行者!
南无阿弥陀佛! 这个指头就是全体,这三个指头又是这一万个指头,这就是圆顿大法的见「如是」,这叫「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别就是总,总就是别;还有「互别为别」——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部分不是哪一部分。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就是圆教的明心见性。 佛在《楞严经 .卷四》开示富楼那说道:由于众生迷惑颠倒而不觉悟,以向外攀缘心与六尘相结合,所以造成各种心苦、身苦,故显出世间万法万相。叫【背觉合尘】。 佛紧接着开示之一【见性】:【我以妙明,不生不灭,合如来藏】。 意思说,我现能够明明白白知道,在见到万法万相同时,当下就能用心见到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我们真心本来面目,而且知道万法万相之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之空如来藏。 佛开示之二【明心】:【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 意思说,而这个空如来藏,本妙本觉本明,当下就能够圆融圆满圆通观照到十法界一切万法万相,而且,无形无相的空如来藏,当下就是有形有相的不空如来藏。 果真明白了以上佛这两段开示,即可达到明心见性。前者,以世间相合如来藏,就是【在相见性】,就能达到事无碍法界。明心见性的人,就会在有形有相当下见到无形无相,当下明白一切万法万相都是我的心。他的区别心会越来越小,相与心的障碍会逐渐失去,这时就会程度不同证到在娑婆世界当下见到极乐世界。谓见性。 后者,由于【在相见到了性】,回归了自性佛,证得了在大光明藏中,原来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都是佛,本自一体,圆融圆满圆通,并且明白了,原来这些万法万相,早已以无形无相形式存在于我们真心中,我们的真心具足一切万法和智慧德能,都是我们真心随缘所现出来的,所以这时就达到了【在性即相】理无碍法界,谓明心。 果真达到明心见性,就能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转【背觉合尘】为【灭尘合觉】了。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法布施 阿弥陀佛。 感恩一切!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