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2 11:28:56
又《百论》云:“无能四大种,生起说名身,于诸违云乐,一切非应理”。又本来未有什么能力的地、水、火、风四大,受业力的支配,通过相互和合,才形成了这个色身。然四大体性各异,火升水降,地沉风动,常相凌害,而作损恼。然众生迷执,对于这个本来相违,只是暂时的扶持,似乎相安无事的状态,误以为是永恒的安乐,实在是未有道理。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2 11:29:18
又《宝鬘论》(意)云:“死缘极众多,活缘唯少许,犹如风中灯,故当常修法。”谓造成死亡的恶缘是那样的众多,而生存的活缘却只有少许,犹如风中的残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可能,以是之故,趁死主尚未到来之际,应当常恒修习正法,以积得法财,富贵未来。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2 11:29:34
(三)思维身极危脆,死无定期者。如《亲友书》云:“七日燃烧诸有身,大地须弥及大海,尚无灰尘得余留,况诸至极微劣人”?谓当坏劫到来之时,七个太阳生空之际,一切山河大地、须弥山王及四大海水,都燃烧得不留一点灰烬,更何况是至极微劣的人身呢?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2 11:30:05
又《迦尼迦书》云:“死主悉无亲,忽尔而降临,莫想明后行,应速修善法。此明后作此,是说非贤人,汝当何日无,其明日定有”?谓死主不会给任何人情面的,会忽然降临到你的头上,不要推延说,明天、后天再作这件事,应当从现在起,精勤修行于正法。说此事到明天、后天来作这话的人,一定不是一个贤能有智慧的人,因为你将会死去的明天或后天,一定会来临。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2 11:30:29
此以下文思维死时除佛法以外,什么也不能拯救利益自己,诸如什么亲友、财物、权势、色身、受用等都无济于事,悉得舍离,什么也带不走。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2 11:30:55
如《迦尼迦书》云:“能生诸异熟,先业弃汝已,与新业相系,死主引去时,当知除善恶,余众生皆返,无一随汝走,故应勤妙行”。谓引生这一世异熟果报(指五阴身心)的先业一旦受完,把你(指受报之主,阿赖耶识)完全抛弃后,你又不由自主地被新业牵引,在这新旧交替,死主降临之际,除了善恶业如影随形之外,其他一切有情都要退后,未有一个人可以随你去。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应当毅然放舍现世,努力地修学妙善正法之行。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2 11:31:19
又吉祥胜逝友云:“天王任何富,死赴他世时,如敌劫于野,独无子无妃,无衣无知友,无国无王位,虽有无量军,无见无所闻,下至无一人,顾恋而随往,总尔时尚无,名讳况余事”?谓陛下!不管一个人是多么地富甲天下,但死后奔向他世时,就象在荒郊野外,遭强盗洗劫一空般,孤独一人,未有子女、嫔妃、亲友、眷从,也丢掉了国土、王位。虽然往昔有强大的军队护卫,但到此时,一个也看不见、听不着,乃至未有一个人,因为留恋你的恩德,而誓死追随。总之,到那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不复存在,更何况是其他事情呢?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2 11:31:35
前者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死无常的道理,今更引能海上师所集之“无常颂”,读来发人深醒。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2 11:32:12
“今后我当死,尽人莫不知,日日又不死,由此常心生。譬如夺标人,得失虽有二,总以得为准,决不以失计。此不正思维,正知正念蔽,时起久住心,执常谓不死。便觉现前身,继续多需备,求暂时诸乐,避目前苦计。亡躯舍修行,力求苦守据,更求长生法,总不念及死。于诸解脱法,成佛等大事,无暇及观察,而复生畏惧。或游心圣道,趋重于世事,纷扰度时光,万劳谢一死。复多修行人,念死又未死,渐渐常见生,怠弱不精进。忽然死主来,迅速不先闻,纵精神腾跃,大势力财能,文章巧技术,仙药咒术等,或避山海间,王臣兵威等,老少中年人,美容或丑辈,智愚贤不肖,皆不免于死。人寿说百年,百年者有几?纵许汝百年,百年有尽时,百年末后日,亦何异短命?况此百年中,刹那不暂停,如织师织布,赴刑场罪人,及少水鱼类,电流等更思。又此百年中,尽日扰纷纷,杂话饮食等,夜来复昏睡,奔赴苦思维,伤情拭眼泪,病苦困床席,逃避冤家类,老年多衰病,久忧长不死。清净好时光,百年中有几?智人善观察,应当勤戒定。死时何时来,不先与我信”。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2 11:32:32
这样思维以后,我们明白了自己一定要死的,而何时死,却未有一定,或许今天就可能猝然死亡,何况临终时,除了佛法能拯救利益自己,其余诸如亲友、财物、权势、色身、受用等,都无济于事,悉得舍离,什么也带不走。因此我们必须为死亡的到来,早日作好准备。唯有放舍现世,精勤修习正法,以此来迎接死亡,则有备无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