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唐】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唐】如来使
楞严经卷一佛言:“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维摩诘经·佛国品》说“直心是菩萨净土”。僧肇对此解释说:“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此经“菩萨品”说“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僧肇解释说:“直心者,谓内心真直,外无虚假,斯乃基万行之本,坦进道之场也。”此中所言“直心”是指坦诚正直之心。
《起信论》释“发心”时说:“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亦即随顺真如实相之正念是也。
《坛经》将“东山法门”之精髓“一行三昧”用“直心”释之:“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
《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故直心就是“诚直无伪之心”,心当中没有邪曲妄想,就是直心。六祖慧能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本来清净无染的心就是“直心”。
当我们的心起了烦恼、打了妄想,在搞分别执着,这一念心就偏邪不正,心不清净,此时“直心”就变成“众生心”、凡夫心。由于这念清净心常会被“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发,所以要悟后进修,修持戒、禅定、布施、忍辱、精进、修智慧,修六度万行以去除尘劳、妄想等障覆,心中的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烦恼都调伏了,举心动念都是善念,所言、所行也都是善法,身口意三业达到清净,这时才能称为“直心”。
直心是一种清净心、柔软心、智慧心、不颠倒心。
十方如来都是一样,要[出离生死],你那个心里歪歪曲曲的,你怎么能出离生死啊,通过听经闻法、闻熏闻修,学习法华楞严如来藏大法,明白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以后,我们就是一条直线,对于一切的万法,再不要搞人我是非,所有的人都是我,有智慧的人是随喜功德,见贤思齐,这是我们修行人成就的秘诀,所以讲[心言直故],言为心声啊,讲出来的话都是你的心。同修之间,师徒之间,直话直讲,这样才可以相互成就。明心见性为真出家,出家人不打诳语,是真实语者,没有妄语、恶口、两舌和绮语,没有口是心非。如此乃至从凡夫因地修行,到成就究竟极果如来果位,在整个成佛的中间,历经五十五位妙菩提路直至妙觉,次第圆融,一念成就,永远没有各种委曲之相。 《法华经》在哪里,哪里就是「道场」。《法华经》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就是诸佛法身,《法华经》就是如来全身,《法华经》就是「法轮」。明白了《法华经》,就是在转法轮。这个法轮,把你从六道轮回转到佛土,把你从迷惑颠倒转到菩提智慧。《法华经》就是大涅槃,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你就是「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中流,「无所住却无所不住」。明白了一切法皆是你,你即是《法华经》,这就是「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成佛是一门技术,不管好人,坏人只要掌握了技术都可以成佛。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成佛是一门技术,不管好人,坏人只要掌握了技术都可以成佛。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成佛是一门技术,不管好人,坏人只要掌握了技术都可以成佛。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成佛是一门技术,不管好人,坏人只要掌握了技术都可以成佛。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上、下十方都各有佛刹,称十方如来。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中有经文: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直心以!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及愍念众生故,说是法华经。时净藏、净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我等亦当侍从,亲近、供养、礼拜。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法华经,宜应听受。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着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 佛在世时把他灭度以后的最初两千五百年分为五个五百年,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第一个五百年是「解脱坚固」,第二个五百年是「禅定坚固」,第三个是「多闻坚固」,第四个是「塔寺坚固」,第五个五百年是「斗诤坚固」——坚决的斗诤才能成就。
但是在《法华经》中,佛对前四个五百年只字不提,死死咬住第五个五百年。《当下即是第五个五百年》 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及愍念众生故,说是法华经。时净藏、净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我等亦当侍从,亲近、供养、礼拜。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法华经,宜应听受。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着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