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念念都在造业,能成佛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6-6 14:32
  • 34

    主题

    144

    帖子

    1625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6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3:32: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念念都在造业,能成佛吗?


    当弘-皓月答疑:这要看此人一生所造的是何业。是无明之业,是对待之业的话,也还是有机会的。无明对待之业本是生死之业。然此业中分作善业、恶业、无记业(方便之名,指凡夫自心感供,无明而缘行,于色身之福报享尽,四大分离之际所成就的自业之境不足以得升天道或下坠三途之业。)三类。唯后者才有机会保得中阴身。若在此关键时机契入如来藏心法,明理开慧,仍然能于一念明心见性之当下成佛分真,命自我立,出离生死轮回之妄命。而善恶二业者则自随其业,受报于三界之内难得人身。尚需下化或升华至人间再得人身再闻正法才能成就其法身慧命,成法了脱生死妄命。这个过程相对漫长,实是“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而且不要错误地以为在天道的众生很自在,除了欲界六天众生以外,升到初禅天及以上众生都在禅定的对境定中,稍有妄念,道力就要减弱下坠。所以个个是惶然有恐,希有造次。而欲界六天之众生虽得痴福,其福亦很有限,和初禅及以上诸天众生一样福报有尽之时,衰相现前。似昙花一现,乐尽苦来。故虽得痴福,成三世怨。再观此问,答曰若菩萨念念都在觉悟一佛乘之闻思修境中,则此菩萨纵然有业,亦是净业。不造业,连真都没有,连佛(注:此表方便意义上的佛)都没有,要明白,楞严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所以要明白,造业对于明理的菩萨来讲本是菩提涅槃妙用在即,不闻此理,难入菩提。明理的菩萨觉迷即悟,见眚非病。知幻即真,法法全实。哪里还有什么造不造业之可畏呢?明心见性的菩萨一样要随缘在道,一样要造业,而且造的只是净业。虽然有个别菩萨持戒有坏,亦是戒坏见不坏。不影响他见道位的功德,虽能往生但品位不高罢了。仍要再来娑婆了化自业直至圆满菩提,彻净三业。明理者除如龙女等少数上上等大根机之人能于闻思修的当下即已成就圆满佛果之外,绝大多数修行人还要在闻即往生的当下,圆满道行,第尽修证。所以,菩萨当舍识用根,于闻法解脱,成佛分真之当下利他即自,度他即自。概菩萨善用其心,知行在道。凡情因其晦昧而行,背觉合尘、背真向妄,自相陵夺故,用心有异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1 19:38
  • 218

    主题

    640

    帖子

    8738

    积分

    论坛元老

    周正道

    Rank: 8Rank: 8

    积分
    8738
    沙发
    发表于 2015-2-6 20:12:29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感恩诸佛菩萨。
    只论法不论门派亲疏远近以及一切法外因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板凳
    发表于 2016-6-19 10:59: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念念在道 念念明白烦恼都是菩提 就是菩提业 就能成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地板
    发表于 2016-6-23 22:03: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这是佛的良苦用心啊!他日思夜想,就是要把这个法告诉大家。只有佛与佛才能『究尽诸法实相』,话中有话啊!这是使大众生起一种好奇心。『诸法实相』,就是「诸法如是、诸法阿弥陀」。『实』就是『如』,『相』就是『是』;『实』就是『阿』,『相』就是『弥陀』。没有哪一法不是『阿弥陀』,没有哪一法不是『如是我』。一切的经典你只要把第一句话『如是我闻』搞明白了,你高枕无忧,你成就了。你就说「如是我闻,我现在什么也不干」,这是不是《妙法莲华经》啊?「如是我闻,我现在什么都干」,这是不是《妙法莲华经》?「如是我闻,我只知道吃饭睡觉」,是不是《妙法莲华经》?统统是啊!如是我不闻,你一天十万声佛号都是白念,盘腿一盘几万年你都是修臭骨头,是坐鬼窟窿!这都是祖师大德的教诲啊!『归元性无二』,这个『性』就是从『如是我闻』这一门而入,就是从『阿弥陀』这个门而入。诸佛已『究尽诸法实相』;菩萨来讲,可以进入『诸法实相』之门。入了这个门,你永远不落三恶道,乃至十地等觉。但是要『究尽实相』,你还要修证,要把这个次第搞明白。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 『如是相』,『相』即「不空如来藏」。比如我坐在这里,有皮肉筋骨之相,有红黄黑白之相,总有个相。『如是性』,要解释『性』必须先解释『体』。按别教而言,『体』是无形无相的真实存在。比如,我在这里讲「一二三四五」,这就是『相』。在我没有讲、没有想的时候,这个一二三四五在不在?在,就是『体』,它无形无相。那无形无相的「体」变成有形有相的「一二三四五」,就是『如是性』的这个『性』,它起这个妙用。所以这「十个如是」一开始就等于是总讲,从根本上讲。为什么把『相』放在第一呢?这是《法华经》所讲,『佛种从缘起』。这个『缘』是有形有相之万法,不通过『相』,我们在凡夫位不足以见『性』——由『相』而悟到『体』。注意!我们是倒过来走回头路。本来是由『体』先现出『相』。但是由于众生迷惑颠倒,所以倒过来从『相』上开始悟到『体』。这个『性』的智慧妙用,是不是紧随『相』后啊?不随『相』后,你到不了『体』。所以这「十如是」在开头这三炮最重要,以此为基础,对后七个如是作进一步的分别概述。  『如是力』,『力』,一般是在出现了有形有相的万法之后,在作为「道种智」、「分别智」的基础之上来分析。前面的『相、性、体』是从「根本智、真实智」上来分析,这后面来讲已经进入了「方便智」来分析。    下面是『如是作』,『作』就是造业。那在我『作』之前,我「能作」的这个东西在不在?在,那就是『力』。比如我现在具备吃饭的力、穿衣的力、走路的力,但是我吃也好,不吃也好,穿也好,不穿也好,这个『力』是不是就存在啊?起心动念产生身口意三业,它现出来就是『作』。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没有『因缘』不能成『果』。『因』和『缘』都是『因』——『因』是「主因」,『缘』是「次因」;或者讲『因』和『缘』都是『缘』——『因』是「主缘」,『缘』是「次缘」。一般把过去世之因叫『因』,今生世之因叫『缘』;或者把自己的因叫『因』,把外界环境之因叫作『缘』。『如是果』,在『因』的当下就是『果』。但是要『报』呢,要待机缘成熟。比如说你杀鸡,这只鸡被下饭菜,当下是不是就是果?那你杀鸡的这个杀是不是因?『因』即是『果』,你将来也要变成鸡被杀。你杀鸡的当下这个因,就是你将来作为鸡被杀的果,这是肯定的。也许到下一世,也许到下十世,哪怕是百世千世万世,你所造之业、所作之因,都要作为果报现前,叫作『因缘果报』。    『如是本末究竟』,实际上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既有一个大的整体过程,又有无量渐进的过程。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处于『本末究竟』——否定之否定规律中。所以第十个『如是』,也是对前面九个『如是』的概括总结。我们本来就是佛,这是『本』;由于我们的无明妄想而堕落为众生,这就是『末』;当我们由众生位回到佛的位置上去了,这叫『究竟』。所以众生是对原本佛的一次否定。那么究竟成佛又是对在众生沦落位的一次否定,是不是第二次否定?叫否定之否定。我们成了佛,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个佛了?不是了。在「原始佛」之后,我们经历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万法,吸收了经验教训而重新回到自在位置,所以叫「究竟佛」。看上去好像回到了原来那个自在的位置,好像与原来一样,但是来讲中间经过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万法。他把这个「后得智」跟「根本智」已经圆融起来了。所以对这十个法,我们是从纵向这个角度来看待一切万法的演变规律。这第一步是打基础。第二个角度呢,我们再来看为什么这每一个法都是讲『如是』。『如是』就是帮助我们开智慧,『如是』就是讲『如是我闻』。那么为了讲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如』解释为「真空」,『是』解释为「妙有」;『如』解释为阿弥陀佛的『阿』,『是』解释为阿弥陀佛的『弥陀』;『如』解释为我们的真心,这个『是』解释为我们的假名、俗名、俗相;『如』解释为道理的「理」,『是』解释为事情的「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8 09:28
  • 879

    主题

    4736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924
    5#
    发表于 2016-6-25 09:2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9 17:17
  • 564

    主题

    254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78
    6#
    发表于 2016-6-25 09:2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9 17:17
  • 564

    主题

    254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78
    7#
    发表于 2016-6-26 09:57: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感恩一切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8 09:28
  • 879

    主题

    4736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924
    8#
    发表于 2016-6-26 09:57: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9 19:05
  • 0

    主题

    176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93
    9#
    发表于 2016-7-1 13:09: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9 19:05
  • 0

    主题

    176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93
    10#
    发表于 2016-7-1 13:09: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