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慈济的读书会上,开始读诵法华经,我是因为原始点认识慈济,而学原始点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做好弘法这件家务事。
在在一次交流中,有一师兄问我,大家都说法华经好,好的,好在哪里呀,我们读书会中,在读法会经时我就觉得那是在讲故事吗?没看做哪里好!当时由于时间关系,同他说法华经是好,而且非常的妙,妙不可言,但今天由于有事,改天我会抽时间慢慢同你交流的。
说下这句话好,同这个师兄交流中发现,他根本就不了解佛法,参加慈济只是因为老板这这个缘,这位师兄真好,遇上这位贵人,引领他进入慈济,并参与读诵法华经。第一次交流中给他扫了一下佛盲,也就是让他了解什么是佛,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在生活中的好处……,第二次交流中讲到我们修行的次第,确实存在十法界,人是有轮回的……在交流中他总是问我,是这样子的,有这样的事,当然是相信交流的一切了。最后要叫我师父,我说好的,那就是吃货的师傅,我哪有资格做师父呀,自己也是在学习中呀!这更是激起我更要好好的学习,心中在想下次见到面同他交流什么,于是就想到十如是,今天先自己就在这儿聊一下十如是
整部法华经,就是讲宇宙人生的真谛,也就是讲一心三藏,或说为人生本来面目,其实只是叫法不同,都是说的一个如来藏。既然整部经都这样妙,那随便的哪段文字,都是在讲一个如来藏了。
现在我们来看方便品第二,开头不久有这样一段,“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这就是我要聊的十如是。
我们看这个“所谓诸法”,是不是天地一切万法统统在内,什么诸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树木花草,都具有这十如是。这个如是,也就是如是我闻的如是,如者就是指我们如如不动之真心--空如来藏(真空)(也可叫着真心),是者即有形有相之万法--不空如来藏(妙有)(同真心对应叫着假名)那这个如和是是不是一个东西呀,如现是,是从如而来,是不是就是一个东西的不同存在形式而已。至于后是的相性体力作 因缘果报和本末究竟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同一个问题。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这三个我们来一起说,这个相就是有形有相的万法,即法华经中所讲的佛种从缘起,三因佛性中的缘因佛性,对应化身功德,即不空如来藏(陀);性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有形有相的东东的本性,好比种下成人的因,必成人,我们在没有做人前就具有人的特性,性具功德在三因佛性中的了因佛性,对应报身功德即不空空藏或空不空;至于体就是我们常说的如如不动的真心,三恩佛性中的正因佛性,对应法身功德即空藏。由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现在从相上去悟体,这个性的智慧妙用是紧随相后,要是不随相后,你就到不了体,即不空如来藏要通过性具妙用才能观照到空如来藏。这三如是相性体是真实智,根本智。
再看如是力如是作,有力去造作业了,方便说好比我们吃饭是不是在造作了,我们吃饭是不是也要用这个吃饭的力呀,走路是不是也是一种造作呀,走路是不是也要有走路的力呀,这个作和这个力是不是本来就存在的,只是我们想作他就现前了,这是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呀。本具有的呀,想用就现前。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我们看,没有因和缘,就不会有果,我们造作因的 同时就已种下果了,种因的当下果就存在了。因遇上缘,也就是因缘和合,这个果就成熟了报即现前。另外也可以把因和缘均看成是果的因,只是分过主次,我们一般把主要的叫因,次要的叫缘(次因),把自己的叫因(内因),其他的叫缘(外缘)。善有善报,恶 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是这层意思。因缘成熟,果报必现现,联系前面的如是相性体,是不是一样呀,相就是报,性就是因缘,体就是因,种的因--体,通过机缘--性,而现报--相。
最后一个如是本末究竟,也是究竟一说了,本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无所不知,清净无染,末呢,是不是由于当初的一念无明,本末给颠倒了,自己不认得自己了,变成迷惑愚痴的众生呀,至于究竟,我们这些因无明而堕落众生,明白这些以后,是不是当下又回归到觉正净的境界了,这就叫究竟。
阿弥陀佛,由此可见, 这十如是是不是道出了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呀。
感恩恩师,感恩师兄,感恩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