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假修真
有师兄挑战地问:我们常讲借假修真。如果说,没有见到所谓的真之前,我们的身心,世间一切都是假的。那么假的又如何能够见闻觉知那个神秘的真?!假的身心又能听得懂佛法吗?!
再说借假,谁在借假?是假在借假?还是真在借假?既然能知道借了,那个能借,会借的是不是就是真我?既然是真我,他又借假干什么?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佛陀演说经典,必有善问者。唯此有善问功徳,才得深闻法之微妙!
在佛教当中,真假,是非,阴阳,善恶都是方便说。
所有的万法都是从一而出。在道德经上有这样一句话叫“同出而异名”。一切名相观念都是人心分别出来的。
舒挙为掌,掌分五指,如果用五指代表天地万法,你说哪个真,哪个假?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都是一个拳头变现的。
真假的概念是因为我们站的立场,角度,需求造成的偏见,短见,妄见。
假到真处真亦假,这是红楼梦里的话。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相似性,都是四大假合。但万法又却千差万别。这叫非同非异。
然而正因为我们会执着一个相,比如这是珍珠,那么我拿塑料颗粒说是珍珠给你,当然它就是假珍珠。其实,当下塑料颗粒是无辜的。它本身哪有真假之分?反过来我拿珍珠告诉你是塑料颗粒,那么这个珍珠对你来说也是假的。
进一步来说,如果塑料颗粒很难得,珍珠到处泛滥,塑料颗粒也就是珍贵的。它应该就叫做“珍塑料颗粒”了。
这个道理也可以推出:贵贱,聪愚,美丑,穷富等等都还是人心打妄想,无知对比,浅薄贪恋造成的当下名相。还是由于众生无明形成的,无非都是约定俗成的感受。世界上没有绝对单独的真假。
如果说豪宅大院,金山银海叫唯一真实的富有,那树下一宿,日中一食的释迦牟尼佛是傻子吗?如果花枝招展的女人就是三界唯独的美,那么发情的公猪为什么不去多看一眼,而是围着母猪转呢?
人与禽畜在这个境上是一样可悲的。
佛家的学说,就是为了破这些无明分别,破这些妄见。
在佛教中有一种说法,叫“无分别智”,你如果受用的是无分别智,你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和痛苦。
所谓的真假,按照辯证哲学来讲,有真就有假,无假不成真。
没有假,哪来真的呢?也就是说,真假是不可能分的!这是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讲,真就是假。假就是真!
这个很多人参不透。也就是说,事实上,当你讲我们的身心是假的,当下也是真的。
为什么非要这样说呢?
先记住了,不要被名相所骗!我们当下的身心所谓的假,方便说只是一种妄想,楞严经上讲叫自取自心。由此造成的命运,不同生活,佛一语道破,开示这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俗话说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得善,种恶得恶”。
但每个人内在,却都拥有无分别智。方便说,这种无分别智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它也叫真真如性!!
当然,这个“真真如性”是强词夺理,是没办法的名相。是为区别常谓的真假,不然这个道理没法开口。
真真如性就像一面自然的湖水,像一面镜子,倒映不同事物,随缘现像。什么事物都接受。魔来魔现,佛来佛出。
就是说,自心既然能起妄想,又如何不能起正见呢?自心既然可以造就六道惑业,又怎么不能修佛果呢?!
问题出在心所谓对外境的缘起上。看你接触的是花花世界,还是无上甚深佛法!
对于绝大多数众生来说,这个心之镜子,映入的多是花花世界,群魔乱舞,颠倒梦想。方便说这一切就叫“假”,我们当下的身心与世间人情事故就是这样,心处假相中,被假相充满!
但这些假相只是心的影象,是无常变动的,是随时生灭的。我们之所以悲欢离合,是因为我们心迷惑迷恋这些假的相而已!
既然如此,事物的两面性决定它同样还可以平等无二地映入佛的相,佛的法,佛的境界!方便说这个就是所谓的“真”!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真相又是什么?
你听好了:这个“真”,就是那些所谓的假相是怎么一回事的清晰道理!!!
诸佛出世,就是告诉我们那些所谓假的天地万法的来龙去脉!
就是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就是告诉这个“我”究竟是谁,花花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就是所谓的“真”,所谓的真相。如果你懂了那些假,它就是这个真!!
你明白了这个真,就是那些假!!
这个真与那个假是一不是二!!!
这就是无分别智。
我们在一些突发情况下的反映,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常说为潜意识发挥了作用。那么这个潜意识,就是从无分别智迸发出来的东西。就是说这个无分别智是十分伶俐,时刻工作的。在重大问题上,它能决定人的选择,枯荣生死,何去何从。
就算一个人没有听闻佛法,不了解因果报应的原理,哪怕他迷惑再深,当他损害别人的时候,同时也会深感愧疚与不安。
你不能说迷惑颠倒的这个假人,他就可能在那样的状况下失去对佛法见闻觉知的能力!因为假的当下就是真!他内在有无分别智在较劲!!
何况有人向他行法布施!
倘若他宿世有这个福徳因缘,闻法断惑,知妄即离,心镜中的颠倒梦想被你正知正见照清晰了,照明白了,一切事物仿佛没变,这叫不垢不净。一切万法亦叫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但人的感受不一样了,他相对开悟了,明心见性了!
这也就是“佛如是度化无量无边众生,实无有众生被度者”。
话回到你的问题上去,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绝对的二元对立。借假修真,实指见假是真!自取自心,无有可借之人,能借之物。一切在因果相续中,无非自性因缘化现。
再言真假,真假实如前后二人。真在后,假在前。是真能识假,假不识真。只是假的张扬浮躁,动静大;真的隐忍安静,如如不动。真假连体,密不曾分。但往往是,唯有假的折腾痛了,真的才被惊动。
修行,为什么修行?多数情况是真的受不了假的了,起来更正。
所以真假当下是一。你能皈依三宝,听经闻法,参禅拜佛,就是真的在做。
千钧风 当正
201501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