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先生听了这话,心中恍惚若有所失,于是问道:“你为什么不装作不认识我呢?’’老和尚立即跪磕头拜道:“死罪死罪!我正是为了等您这样提问呢。您作为郡守,功绩不亚于汉朝的龚遂、黄霸,而百姓对您稍嫌不足的,是您太喜欢微服私访。那些土豪劣绅正是利用您这种做法,预先设下蛊惑人心的伎俩:即便是乡里小民,谁没有亲朋好友,谁没有恩怨情仇呢?你问到甲的党羽,必然是甲对而乙错;您问到乙的党羽,也自然是乙对而甲错。如果您访问到当事人的仇家,他就可能把当事人说得一无是处;如果您访问到当事人施过恩的人,那么他肯定要说当事人绝无错处。至于女人和小孩子,他们见闻不广,所言不足为凭;体弱多病的老头儿老婆儿,语言不清,糊里糊涂,又怎么能把他们的话当作断案的凭据呢?您亲自出访尚且如此,如果再以他人的见闻为依据,您想想,这种调查能有什么好结果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