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贵在体悟
一切诸佛以及诸佛成佛之法都是从《金刚经》而出。佛陀又恐怕人执著于有佛见有法见,不合般若离相的妙理,所以随立随破。不立一法,不破一法。有法皆立,无法不破。所以释迦牟尼佛叫着须菩提的名字再一次提醒,其实就是提醒我们:所谓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所以说即非佛法。
所谓佛法者,其实没有佛法之相,贵在体悟。能悟,一切法都是佛法。不能悟,你就是拿了佛法也会把她变成世俗法、轮回法。因为你不能真正体悟,执著于这个相。比方说你诵《金刚经》,你要求的是世间怎样身体健康,这就把佛法变成世俗法了,所以“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居易有过一首诗名为《僧院花》:“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这也可以说明,在一切之中能悟的话都能见佛法。
在名言现相之中,释迦牟尼佛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这些都是为了引导我们破执著,明心见性的方便法,都如阳焰、如水月一般的存在。实相之中,无任何所谓的佛法存在。名言显现的佛法也要众生通过积累资粮,有福德因缘才能得以遇见。所以也不要轻视这个名言显现的佛法,如果没有福慧资粮,没有善根因缘,还是难以得遇,所谓的“佛种从缘起”,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胜义谛来说,佛法即非佛法。因为佛法只是引导众生的方便法而已。佛说种种法,为了种种心。若无种种心,何须种种法?真正的法是离一切戏论边执的实相无为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