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修们好!
末学今天继续与同修们探讨【烦恼即菩提】话题。
佛在《楞严经》中说,之所以众生六道轮回,主要原因就是“认物为己”“认己为物”,不识本心乃如来藏。没有觉悟自己本来就是佛,因无明妄想执着分别而冤枉受苦、枉入诸趣,沦溺六道而不能自抜。不知“见及见缘,并所想相,俱虚空华,元是菩提清净明体”,因着自己妄知妄见妄觉种种迷惑颠倒,而得不到解脱。正如古语【杯弓蛇影】一样,因为突然有一天发现杯子的水里有条蛇,而吓出了病,久治不愈,终于有一天,突然发现,完全是因墙上挂着的弓投影导致的,当把弓摘下来后,病不治而愈,皆大欢喜。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本来一切都是虚妄,因无明妄见而执着分别,一旦觉悟放下,当下解脱。我们之所以六道轮回也是如此,只要通过听经闻法明悟佛知佛见,就能堪破放下。懂得宇宙万法为一人一心一念之所变现、一心三藏如来藏的真理实相,便当下开悟,当下解脱生死轮回。因此,佛说【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就是讲这个道理。
当然,尽管明心见性了,烦恼习气不会马上没了。这是因为宿世烦恼习气随缘现显的缘故。烦恼的根本是无明,要远离烦恼完全在于我们思维习惯对烦恼的认知感受,大约有两种,一是无明知见,一种觉悟知见。无明知见,就是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明心见性了,为什么烦恼还除不掉?于是再生烦恼,妄上加妄。;觉悟知见,就是明白烦恼即菩提,烦恼就是证菩提的资本,烦恼和菩提是一把双刃剑,烦恼是断不了的,断了烦恼,菩提也就没了。把这个正见,养成习惯,摆正烦恼与菩提之间的关系,烦恼便转为菩提,否则,智慧也全是烦恼。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消除了我们知见误解,就进入所谓转念养悟阶段。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念转化而已。当烦恼现前时,一种方法,欢喜接受,以万法为我去观照,说白了,烦恼也是我,烦恼就是菩提,一念就转过来了。另一种方法,明白烦恼即菩提,不要理它,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功用道。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烦恼自离。长此熏修,定力会不断加深,烦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化掉。
我们修行,说白了,关键还是修的这颗心,就是要把颠倒梦想之心,再颠倒过来,远离颠倒梦想、五蕴六尘之幻影,而转识成智,回归大光明藏世界。其实,这是次第方便引导说,说白了,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光明藏极乐净土,真的是没有来,也没去啊!这叫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可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感觉在娑婆世界还在受苦呢?就是因为我们无始来,因一念无明妄想而随自己业力之缘所现显出在娑婆世界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已。我们一直在做着长梦大梦,只要觉悟本心,全部放下,当下就现极乐世界之相,这时,妄想心便回到了真心,这就是《楞严经》佛说: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心被境转则是生死凡夫。也是《法华经 法师品第十》佛说:【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妙法华经一句一偈一念随喜,即蒙佛授记】。真可谓【迷者尘点劫,悟者刹那间】,迷悟一念间啊!所以说,烦恼就是菩提,全在于如何用好我们的心。
以此法食,滋我色身,养我慧命,弘扬正法,供养众生!六时吉祥! |
|